課題中期小結

課題中期小結1

一年來,我校所申報的“國小語文教學內容與教材內容關係的研究”課題在區課題組的統一領導安排下,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研究工作,爲了提高課題研究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促進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實現預定的研究目標,現將課題所開展的情況做中期報告如下:

課題中期小結

  一、做好課題的開題工作。

在區課題組的組織和支持下,我校於20xx年2月成立“國小語文教學內容與教材內容關係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與管理小組,制定了課題研究實施方案,隨機抽取本校41位課題實驗教師進行了教師問卷調查並做了認真細緻的數據分析和文本報告,根據問卷調查,課題組進一步完善了課題研究內容和方向,再向區課題組申報,20xx年3月初本課題正式立項。

  二、學習。

自課題申報以來,我校課題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

1、學習相關著作。學校課題組爲全體課題組成員提供與本課題相關的著作書目,要求全體教師認真、系統學習,如王榮生教授的《語文科課程論基礎》、《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葉黎明教授的《寫作教學內容新論》、劉仁增老師的《文本細讀》等。此外課題組還根據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問題、情況,爲教師推薦教育教學網絡、雜誌中的好文篇目,如劉仁增老師《“語用型教學的整體框架”》、範國強老師的《語文知識教學一個合理的定位分析》等,這些文章爲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論背景和基礎,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外出學習。選派課題骨幹教師積極參加總課題組舉行的各種培訓,如開題工作培訓會,課題論證工作培訓會,選派老師參加市進修學院舉行的課題工作培訓會議,傾聽林斯坦副所長和徐國裕校長關於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課題工作,參加總課題組組織的赴福州倉山國小的學習培訓。

3、請進培訓。8月29日下午,學校邀請城廂區教師進修學校徐國裕副校長來校爲全體教師作題爲《課題研究的實踐與思考》講座。徐副校長就課題研究的定義、課題研究的意義以及如何選擇主題、開展研究、結題等內容爲參訓老師們做了深入闡述。通過本場培訓,全體教師更加明確開展教育教學課題工作的意義,對如何正確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8月30日上午,學校邀請城廂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範國強主任來校爲全體語文教師作題爲《當代散文的本體特徵及教學核心》講座。範主任就散文的分類、當代散文的特徵、國小語文散文的教學核心的選擇與確定等內容爲參訓老師們做了深入的闡述,最後範主任以課文《觸摸春天》的教學爲老師們做了實踐操作解析。通過本場培訓,全體語文教師對散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對國小階段如何教散文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些將對教師們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起指導作用。此外學校還邀請了黃喜洋等老師來我校做講座、參加教師的課題研討,指導我校課題工作的開展。

4、同伴交流。在所有的學習方式中,同伴之間的交流是最有效果的。我校課題組的老師除了每週一次的集體教研活動時互相交流各自心得之外,各教研組以微信羣、QQ羣的方式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也隨時隨地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三、研討。

1、積極參加總課題組所舉行的課題研討活動。一是選派老師參加靈川中心國小和區第一、第二實驗國小、溝頭國小等學校舉行的語文專場課題研究集體備課活動。二是選派老師展示觀摩。11月13日上午,總課題組在市第二實驗國小舉行課題研討活動,我校林麗麗老師在會上展示了六年級語文《老人與海鷗》一課的教學。林老師的課堂有效地落實了課題理念,展示了我校近階段課題研究的成效,受到與會專家與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2、真實紮實地開展校內課題研討活動。我校的課題研究工作與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緊密結合,教師的備課、上課、研討、反思等等工作都緊緊圍繞課題工作開展,做到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一條線而不是“兩張皮”。本學期,我校每個教研組每個星期都會舉行一次課題研討,每個教研組本學期都舉行一次集團級的課題研討活動,如六年級的《爲人民服務》、《賣火柴的小女孩》,三年級的《燕子》等,教研組先是圍繞課題集體備課,就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案的設計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再由授課老師整理、展示,受到了與會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四、成績

1、課堂的變化。課題研究的直接成效和最大的成效都體現在課堂。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老師們對國小語文課堂應該教一些什麼給學生?應該如何指導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老師們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落實到課堂,便是體現在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和語文總體素養的提高。

2、輻射影響。林麗麗老師的論文《聚焦表達長文短教》發表在《福建教育》20xx年第12期;許麗雙老師的《“整體把握”的學段特徵及其教學》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全文轉載。此外,由鄭海英、許麗雙老師指導的《老人與海鷗》一課在城廂區的教學能手比賽中獲得好評,執教的蔡麗娟老師也獲得了城廂區“教學能手”稱號;在城廂區進修學校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中,我校林麗麗老師執教的《小橋流水人家》同時也是一節展示我校課題研究成效的'觀摩課,受到了參與活動的老師的好評。

  五、問題。

1、每次的校本教研活動總結的深度還不夠。

2、需要有專家進行更進一步、更深層次的引導。

3、老師們對課題研究中的發現的問題,進行的思考等形成文字的積極性還不高,更多的老師是“形成意識,低頭教書”。

  六、下一段研究工作的思路。

1、增進互動交流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準。

後期的研究將進入決戰階段,付出需要更多,任務更加艱鉅。從下學期開始,各教研組每週的集體教研活動要更加堅實有效地進行,教研組織要做好研討的組織工作,緊緊圍繞課題展開研討。組長還需投入更多的時間鑽研、學習,以提升自身的素養,提升教研組研討成效,提升教研組教師水平。

2、緊密結合教學實踐,不斷增強科研實效。

課題研究本身就是爲教育教學服務的,我們的研究一旦脫離了教學那就沒有什麼意義可言,因此,在後期的研究中我們必須把課題研究滲透到課堂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環節中去,使我們的研究更加貼近孩子,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3、注重積累一手材料,充實過程研究檔案。

課題研究的成果來源於大量的一手材料,材料的積累來源於腳踏實地的研究,是研究軌跡的記載,決不能是想當然的做作。大家在後期的研究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用心、細心、耐心、專心,做到分類明確、歸類科學、整理規範、內容充實、觀點鮮明。

4、加強科研理論學習,完善自身綜合素質。

要求全體課題組教師大家利用教學工作之餘通過網絡、媒體、書刊、雜誌加強科研理論水平的自修,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科研理論素養,竭力使自己達到教育科研專業水準。

5、要求專家參與指導,確保課題順利結題。

下個階段本課題組將盡能力邀請總課題組的專家到我校指導課題的開展工作,一是參加學校的日常課題研討活動,以期能更好地開展研究;二是指導在研究語文教學內容與教材內容關係的同時,思考一種可以有效提升教師語文專業素養(如教材解讀能力、備課能力等)的培訓模式;三是指導把脈我校課題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問題,以期“對症下藥”確保我校課題有效有質開展,順利結題。

課題中期小結2

一、課題背景

婺源縣地處皖、浙、贛三少交界處,地理位置偏僻,縣內多山,學校布點分散,教學手段相對滯後,教學設備較陳舊,教學資源開發落後,英語師資薄弱。據XX年統計數據全縣國中專任教師187人,學歷達標率52.9%。且學歷達標的教師有一部分是非英語專業畢業的英語教師。提高我縣國中英語教學質量的任務緊迫且艱鉅,傳統的教學法不合時宜,層出不窮的新教學法囿於師資、辦學條件難在我縣落地生根並開發結果。因此,挖掘傳統教學法積極、有利的因素,吸收新教學法實用,可操作的東西,結合本縣英語教學實際,整合有效果的教學路子和策略,提高我縣英語教學質量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於是,我們抓住了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途徑——背誦。一定數量的語言背誦積累將有助於語言學習,有助於提高語言表達,口頭或書面的,達到有效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

二、研究過程

1、課題確定

早在課題確定前,我就英語學習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進行思考。我縣是相對閉塞的農業縣,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學生在生活中接觸英語和運用英語的機會少得可憐,單純靠課堂上僅有的45分鐘進行語言學習,操練和練習達到鞏固語言學習的內容是困難的,何況課後學生運用英語的氛圍和主動性都很令人不樂觀。

我們翻閱了許多人英語專家的英語學習歷的書藉和報刊,並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發現學英語都離不開英語學習各個階段的背誦,因爲背誦能促進語言積極地表達和運用。

我經常深入學校,和教師學生座談英語學習的體會,他們對我的觀點都表示贊同,部分教師在實踐中已實行之。不過他們的背誦是強制的,學生缺乏主動性、積極性,背誦效果是短時、而非長效的,老師也無法長期監控所有學生背誦的所有內容。既使是學生主動背誦,也出於功利目的:如測驗、考試。背誦不繫統、不連貫,目的不明確。在長期的語言學習過程難以持之以恆。

於是我們課題組以背誦爲切入點,並將其定爲實驗的主題,使其系統化,同步化,旨在幫助培養學生鞏固因所學語言知識,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審美觀,享受英語語言獨特的美,從而促進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課題研究方案的提出

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我們着手製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課題名稱定爲《定量背誦和語言技能培養關係的研究》

課題的目的是通過定量的背誦,使學生積累一定數量規範的語言材料,培養語感,提高聽、說、讀、寫基本技能。

課題研究的方法有實驗法和觀察法,課題實施分階段:1、制定方案2、課題啓動階段(七年級上學期)3、課題持續階段(七年級下學期)4、課題深化階段(八年級年級)5、課題結題階段。

我們填寫《江西省中國小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報書》後,逐級呈報到,省課題基地辦申報立項,經過專家組評審,確定我們的課題爲省級立項課題,並提出了專家組評審意見:1、充實一線骨幹教師2、加強課題理論證。

根據意見,我們對原有方案進行修正,增強一線教師3人:程莉(武口中學、中學一級教師)、俞強生(梅林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程榮進(高砂國小、中學一級教師),學校實驗點由原來的一所增強至三所,以便增強實驗的可靠性和數據的客觀性和充分性。

我們還對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進行了拓寬,不僅要涉及語言教學理論、還納入相關的教育理論、心理學理論和生理學理論。

3、課題的第二、三階段的實施

我們的課題經省立項後,就依據實施方案進行實施。

(1)確定實驗組和控制組我們的課題研究方法是實驗法,每個學校選兩個組:實驗組和控制組,這兩個組通過一個後英語學習的前測,對原有班級進行分班,使兩個班英語平均水平相當,以確保實驗的有效性。

(2)實驗教師的分工我作爲課題主要負責人,負責方案制定,論文和研究報告撰寫,嚴春暉負責課外背誦補充材料的編選,其他三位參加人負責課題實施過程的具體執行,組織課堂教學和課外相關課題活動,通過觀察,定期監測,收集有關自變量和固變量的原始數據,爲課題的論證提供有效依據。

(3)自變量的確定,自變量即實驗變量,它是一種假定的原因變量,是指由實驗者所實施並主動加以操作的實驗因素。我們課題確定的自變量是:課本日常用語、句型、短文的背誦和課外補充材料的背誦。

(4)實驗的具體操作:

實驗要求:實驗組的每個學生對課本中每課的對話、句型或短文,即學即背,天天過關,篇篇過關。每個實驗組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兩個背書小組長,負責每位組員背誦的驗收和監督並作相關紀錄,背誦的記錄表如下:

姓名背誦內容背誦日期背誦效果記錄人

內容是否完整語音調調流利程度

以上表格中的內容否是完整一欄填是或否;語音、語調,流和程度用好、中、差表示。

從第九單元開始,學生每節課要學說一句英語,並記住它。這些英語有些是英美日常用語,有些是名言,有些是諺語,具有實用性,啓迪性或教育性。教師對學生背誦的效果進行定期檢測:月檢、期中檢測和期末檢測。檢測採用口試,分個人小組競賽內容有:1、看誰一口氣說的英語最多2、對話表演3、主題表達(介紹自己、朋友、家庭)

三、研究成果

經過一年來的課題實施,課題組組取得如下成果:

1、編寫了一本供七年級學生背誦的補充材料,內有句子近百個,供學生背誦、內容涵蓋學習、生活、工作、運動、愛好等,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擴大了詞彙量。

2、撰寫了一篇論文《背誦—國中—門階段學好英語的有效方法》並提交XX年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年會,獲二等獎,該文論述了背誦對英語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和抓好背誦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四、研究反思和改進

課題實施一年後,有些方面值得課題組深思:

1、背誦質與量的矛盾,實驗組大多數學能夠把相關的內容背誦下來,但語音語調不夠好。

2、學生記住了有用的英語句子,但缺乏運用的語境,不能學以致用,導致學生遺忘率高。

3、背誦不能在短期內迅速提高學生英語的考試成績,導致學校領導和家長有不滿情緒。

爲了解決上述矛盾,我們課題組在下一階段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在課堂上狠抓語音、語調糾正和訓練,讓學生多聽原聲磁帶,背誦要多多關注語音,語調的準確,地道。

2、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創造語言運用的機會,讓學生多練、多用,如英語角、英語口語秀,英語廣播節目等。

3、課題組教師應多和學校領導和家長交流溝通,解釋課題實施的益處,同時加強實施組學生的題型訓練和解題方法指導,儘量創建課題實施和考試成績之間的和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