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觀察論文

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只有熱愛生活並且善於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現許多可寫的素材,併產生強烈的寫作願望。

作文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觀察論文

國小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帶着情境性的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爲更有引發作用。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藉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學生的感情。"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奇異的自然現象和參與沸騰的生活。此外還必須有意識地創設情境,渲染氣氛,爲學生創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

一、在作文中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培養觀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觀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做到變被動爲主動,變無心爲有心,學生有了寫作的積極性,搞好作文教學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1、從玩中觀察

從孩子喜歡的事物中觀察,孩子往往會瞪大一雙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記得在指導寫《記憶一次參觀活動》的作文時,正趕上學校秋遊"香山植物園"。於是我給學生布置了觀察作業:遊覽之中選三種你喜歡的植物,認真觀察它的顏色,樣子以及生長特點,回來後畫下來在班裏展覽。有了明確的目的,學生們在活動中看得可仔細了,摸一摸,聞一聞,有的還專著的拿筆記一記,生怕忘了似的。回來之後,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誕生了:葉背是紅紅的'’紅背桂’;葉子象七個手指的’七葉葵’;葉子很小但很香的’九里香’;長滿小刺的’仙人鞭’等等,真讓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畫’的工作完成了。

接下來進行作文的第二步--’說’。在第一節作文課上,我組織孩子們暢所欲言地把自己畫的植物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也瞭解這種植物,喜歡這種植物。學生爭先發言,講起來滔滔不絕。熱烈的掌聲,喝彩聲,不時從教室裏傳出。從這就可以知道學生們在這次活動中是仔細觀察了。

作文第三步--’寫’,安排在第二節課。學生們聽了要求之後,都埋頭在桌子上寫起來,再沒有左顧右盼,呆呆坐着得人了。有的同學寫到:"美人蕉盛開的花朵從遠處看像一個個小喇叭,可是走到近處看,卻是四,五片花瓣組成。風兒一吹,花朵就像一個美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葉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動。花蕊就藏在花瓣裏,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會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聞,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精彩的片段真讓我愛不釋手。這種觀察不僅不是負擔,還給了孩子們樂趣,因爲有了樂趣所以纔會有收效。

2、在活動中觀察

國小生的特點是好奇,對新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爲了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我勁量在班裏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像"拔河比賽","特技表演","知識競賽"等。六年級畢業前夕,要寫一篇《我愛我的學校》的作文。寫作之前,爲了加深學生對既熟悉(天天見到),又陌生(熟視無睹)的校園的印象,我在班裏開展《校園一角》攝影比賽。每人選出3張優秀的作品參賽。參賽時要求學生以《誇誇我的學校》爲題,在班會上介紹校園環境或設施,也可以是在校園中開展的有意義的活動,課堂學習的動態。學生們行動起來,背上相機,走遍校園去選景,選角度,還真像個小攝影師。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學生們的足跡。學校的每一處景物都盡收學生們的眼底。照片出來了,學生們的作文也有了素材。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切實感受到:花點功夫,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讓他們有話可說,讓他們有表達的慾望,這應該是作文教學的第一步。

  二、作文教學過程中,逐漸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

國小生智能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他們的意志內控力弱,情緒性突出,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缺乏精細的辨別能力。針對學生觀察過程中的特點,我利用一些電教手段,指導學生如何觀察。

1、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人們從事一項活動,總要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觀察活動也是如此。記得在指導寫《我喜愛的一種小喜動物》一文時,我從學校找到了《小白兔》的錄象。首先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要求:觀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徵。然後指導學生進行有順序的觀察。先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指導學生觀察白兔外形時,錄象採用定格,把最能顯示小白兔樣子的鏡頭"定下來"。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大聲說"全身雪白的小白兔,真惹人喜愛。"然後在指導學生按從上到下,從頭到尾,從左到右,由遠到近地進行觀察。指導過程中,強調觀察的順序。各部分仔細觀察之後,再把錄象完整地放一遍。配上音樂和旁白,從整體上加深觀察印象,最後訓練學生說一說到寫下來。

通過指導,學生觀察事物變無序爲有序,爲作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觀察與聯想相結合

國小生天真活潑最富於想象力,只要我們正確誘發學生的聯想,使聯想與觀察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感知到的事物纔有神。平時在講讀課文教學中,多用投影,引導學生欣賞優美句子,啓發他們想象;多用錄音,借用一些與課文感情一致的音樂,與課文一起配樂朗讀。學生會有身臨其境之感,想向的翅膀會飛得很遠很遠。然後在腦際展現出一幅幅無限寬廣的圖畫。這樣寫出文章來纔可能是內容豐滿,具體而生動的。

  三、平時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

光認識到觀察的重要,學習了觀察的方法,還不等於形成了觀察的習慣。任何習慣都是在反覆實踐中形成的。寫觀察日記就是培養觀察習慣的一種好方法。從低年級開始,每天讓學生都從自己的生活裏選擇最有趣,最有意義的事物,用六要素法寫出來。隨着年級的增高,由每天的一兩句話到寫一段話,再到寫篇,長期堅持,同學們的觀察能力會更深入更細緻。

總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不但能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認識社會的興趣,更直接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