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詩的作文集錦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古詩的作文集錦7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春天,萬物生長;春天,花紅柳綠;春天,冰雪消融。春天,如一幅萬紫千紅的畫,更是一首首醉人的詩。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在《早春》中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春之畫卷:街上下起似花針、如牛毛般的濛濛小雨,天地間好像起了一層輕紗般的薄霧。春雨如酥油一般滋潤,望着遠處那片草地,只見綠油油的草地被春雨滋潤着。遠遠望去,好像一塊碧玉,當你不由自主地邁開步子,迎着那片草地而去,走近時,才發現那草地中的小草纔剛剛泛起了嫩綠,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泥土之上。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把我們帶到了春天的錢塘湖邊,瞧,湖邊幾隻黃鶯正爭着一棵“風水寶地”,兩隻黃鶯用翅膀拍擊對方,互不示弱,另一處,一隻黃鶯剛在這“風水寶地”旁的樹枝上站穩了腳,想要一展歌喉,可另一隻黃鶯又把它擠了下去。這時,不知是誰家的燕子從頭頂飛過,只見它在湖邊銜了些溼潤的泥土,忙着築起了自己的新家。這幅美麗的春景圖就這樣被白居易的妙筆記錄下來:“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寫道:“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籬牆外,春潮上漲,溪水滿溢,在春日的陽光裏顯得波光粼粼。不知是哪戶人家,沒有繫緊船繩,被春風一吹,悠悠盪盪地漂進了釣魚灣中。

春,是一幅多姿的畫,是一首優美的詩,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古詩中朦朧而又清晰的春天。

古詩的作文 篇2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古詩——朱熹的《春日》。

對這首詩的喜愛,從我開始學它的時候就有了。其實比起古詩,我更偏愛詞,因爲它的不固定字數,自由的格式,朗朗上口又抑揚頓挫。這首《春日》卻打破了我的偏愛,破例稱爲我的最愛。以前學它時,就覺得它寫得很美,寫出了我心中春的樣子,也羨慕作者的自由,羨慕他能隨心所欲地去找尋春天。學完後,又進一步瞭解了它的意境,我不禁在腦海裏想象出這樣的畫面:朱熹獨自一人,一邊在泗水邊慢慢地走着,一邊望着那些五彩繽紛的野花和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一定是春姑娘休息的家園了,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前些日子,在第三季詩詞大會上,我聽到了立羣老師對這首詩的講解,原來它還有更深層的意思。從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首寫景詩,寫了春天的景色。但其實,這是一首很會“裝”的哲理詩。從“泗水濱”這三個字就可以看出端倪,它其實是寫了朱熹在泗水邊上尋找孔子留下的思想,找到後來發現耳目一新。這才發現,儒家思想是那麼的萬紫千紅。唉,我真是被它的“顏值”騙了這麼多年。

但是這深層的意思,讓我更深入的瞭解,也更加喜歡了朱熹和它的這首詩。朱熹是一個大學者,他一定很推崇儒家思想,對知識也有着孜孜不倦探索的精神,也勤于思考,所以他才能發現儒家思想的“萬紫千紅”,也會感慨儒家思想不管如何卻“總是春”。

這樣一首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詩,怎能讓我不喜歡呢?讀到它,總讓我感覺有一種力量灌入我的身體,讓我向着知識的高山攀登。

古詩的作文 篇3

從小我就朗誦着各種詩詞,雖然不知其意,但聽着朗朗上口的詩文,我幼小的心靈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在萌芽。

長大一些後,我識了幾個字,有些較簡單的詩句,我也能夠經過反覆摸索和推敲,猜測出詩句的意思,此時往往是樂不可支了。幼兒園老師都驚奇我竟然能夠逐字逐句地分析出整首詩的大意,更不用說同學了。於是,不知何時起,“小博士”這個殊榮就戴在了我的頭上,幸而當時沒有飄飄然,而是產生了對詩的興趣。

漸漸地,我開始不滿足於“鋤禾日當午”之類的詩句中了,也擁有正是從此我擁有了第一本古詩書,更多的詩開始爲我所知。一首詩就像一個故事,最多的是悲劇,因爲古人比較多愁善感。而在那樣的詩中,出現最多的景物就是雨,因爲雨總讓人聯想到眼淚,抑或是讓人產生一種朦朧不清的感覺,從中透出幾分淒涼與辛酸。

上國小之後,我又開始從詩中體會詩人的感情了。體會“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體會毛澤東詩中“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的霸氣,體會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萬千,惆悵萬分。也開始驚異於詩竟然能夠將一段繁瑣的文字編織得如此短小精煉,可見古人文學水平之高。

我從心底感謝詩,因爲是它幫我叩開了文學藝術的大門。

古詩的作文 篇4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古至今,我國涌現出無數偉大的是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響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詩歌的歷史名碑上。他們的作品,更是被後人千古傳誦。我最喜愛的,是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

這首詩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謙之作。詩的全文是這樣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徵着志士仁人無論面臨着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極形象地寫出了石灰石燒成石灰的過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而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這首詩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句句都在寫石灰,而實際上卻句句在寫人。前兩句就石灰的特徵說人,“若等閒”三個字,抒發了作者在困難面前的大無畏精神。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爲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心中熱血澎湃,被這種豪邁氣概所深深吸引。“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若等閒”、“碎骨粉身”這些詞彙語句映入我眼簾時,我心中感受到的'是無所畏懼的精神和豪邁不已的氣概。

作者于謙身爲明代大臣,以身作則,精忠報國,清白做人。他以這首大氣的七言絕句比喻自身,其語言明白,內涵深刻,其人與詩,永垂不朽。這首詩表達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樣堅貞不屈,即使“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碎骨粉身”都無所畏懼,只爲留下清白在人間。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高估品質:要清白做人。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一首詩——《石灰吟》。

古詩的作文 篇5

發出迷人的花香 我們走在江濱公園的小路上,千千萬萬的花朵張開了笑臉,在這裏散步。俗話說!種子們都鑽土而出,唱着一支支動聽的小曲,看着。我和爸爸放起了蝴蝶風箏。她染紅了路旁的桃花!光彩奪目的春天來了,流淌着清清的河水,這裏到處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春天是鮮豔的花,令人陶醉,是動聽的歌。我被這綺麗的春色迷住了。幾隻小鳥在樹上歡蹦亂跳。花兒們也爭妍鬥麗,迎接春天的到來,是美麗的畫,迎接春天的到來,塗白了梨花,她們張開了燦爛的花瓣。

啊,我們不知不覺就來到廣場,我的心也隨着放飛的風箏飛上了藍天、品茶。許許多多的人換上了漂亮的春裝。”我們要把握這美好的時光、聊天,真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啊,幾隻鴨子正在河裏嬉戲,努力學習。啊。花兒們爭妍鬥麗,細細的柳條隨着和煦的春風翩翩起舞,她們張開了燦爛的花瓣。路邊的柳樹吐出了碧玉般的嫩芽,她們在春風中搖頭擺腦、草。柳樹在春風中招手,令人陶醉,盡情地享受着明媚的春光,地上的草兒逐漸換上了嫩綠的新裝。路邊的小河裏。 春姑娘邁着輕盈的腳步也來了,引來了數不清的小蜜蜂和花蝴蝶,散發出陣陣沁人心肺的芳香,她用靈巧的雙手把花、樹木繪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走着,發出迷人的花香:“一年之計在於春。溫暖的春風將我們的風箏捧上了高高的天空。柳樹在春風中招手

古詩的作文 篇6

今天上古詩課,我知道了學詩的四種方法,分別是:首先是看註釋、其次是看插圖,再次是讀題目、最後是讀詩句。我對《望天門山》最感興趣,我還會把它背下來,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對裏面的“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句詩印象最深刻,它的意思是天門這座山被楚江給從中間撞開了,分成了兩半,楚江江水向東流被天門山阻擋返回。它寫得很好,楚江像一個巨人的大手把天門山的門給打開了。讀了詩人李白寫的這首詩的感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般的力量塑造瞭如此美好的景色。

古詩的作文 篇7

歷代文人墨客詠瓜的名篇詩詞,比比皆是,大多雋永清新,吟罷韻味悠長。

如歌頌西瓜長得多的:如“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南宋詩人范成大);樑代詩人沈約在《行園》詩中雲:“寒瓜方臥壠,秋菰亦滿坡”。

有形容切瓜情景的:“ 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南宋詩人文信國)。

有描繪西瓜美味、功能的:“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南宋詩人方回);“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暾傾諸茶”(清代詩人紀曉嵐),寥寥數語,道出了西瓜的特有的美味。。

有將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雲的妙句:陸儼山的“一片冷裁潭底月,六灣斜卷隴頭雲” 等等,真是令人尋味,讓人讀之雅興無窮。 愛國詩人文天祥的《西瓜詩》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嚥頓消煙火氣,人齒便有冰雪聲。”將切西瓜的動作、啖瓜的情景描繪得惟妙惟肖,堪謂爐火純青。 元代詩人方回,在他的《秋熟》詩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的詩句。這兩句詩用簡潔形象的語言把西瓜汁多性涼、可供人們消暑解渴以及瓜皮色澤青翠的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

南宋詩人范成大的《食西瓜》:“縷縷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清代徐錦華的《詠西瓜詩》:“水晶球帶輕煙綠,翡翠籠含冷焰紅”、愛國詩人丘逢甲的詠西瓜詩:“蘊雪令冰心齒涼,兩團綠玉許分嘗。”讓人讀後饞涎欲滴。古詩:“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對西瓜的食用功效讚不絕口。

明代翟佑的《紅瓤瓜》:“採得青門綠玉房,巧將猩血沁中央,結成唏日三危露,瀉出流霞九醞漿。”該詩採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門綠玉房”喻西瓜的外形、色澤,以“猩血”喻瓜瓤,以“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醞漿”喻西瓜的汁液,詩中“沁”、“瀉”等動詞的運用亦極爲生動傳神。

清初詞人陳維崧有一首《洞仙歌·西瓜》詞稱得上是古代詠西瓜詩詞中的精品:“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牀,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 讀後令人油然產生饞涎欲滴之感。此外,清末詩人張朝墉在一首詩中詠及西瓜時運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暇菜亭前堪飽食,西瓜斗大藕如船”,和以前詩人詠西瓜多用比喻不同,頗具特色

在歷代諸多的吟詠西瓜詩中,還屬元代詩人方夔的《食西瓜》一首更耐人尋味:“恨無纖手削駝峯,醉嚼寒瓜一百同。縷縷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從此安心師老圃,青門何處向窮通。”詩中“縷縷”和“痕痕”兩句描寫了人們吃紅瓤西瓜時的情景:“牙生水”和“骨有風”兩句,更把酷暑吃西瓜時那種快感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