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重爲題的作文八年級

尊重是一項美德,也是作文宣揚的美好。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以尊重爲題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以尊重爲題的作文八年級

  以尊重爲題的作文篇(一)

尊重,是臉上一抹真誠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發表不同意見時的傾聽;尊重,是爲別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獻給身邊的人。

我們從小都受到過“孔融讓梨”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不能嘲笑諷刺殘疾人。這樣的理論有時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爲什麼年紀小便要吃小的梨呢?爲什麼一定要讓座如果我也已經很累了?爲什麼不可以直接說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

其實真正的道理在這兒: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有句話叫“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意思是說別人送我木桃,我便用瓊瑤做爲回報。所謂禮尚往來,在人類的社會中,你付出一分便會有一分的回報,不會多不會少,總有一天一定實現。這是規則。規則在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會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隨後他們亦會如你所做般對待你。

不是沒有這樣的反例吧,試問哪見過一個憤世嫉俗目中無人的狂小子會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呢?最多是用自身的“叛逆”及“與衆不同”來吸引大衆好奇的目光罷了。

尊重是一種大智慧,因爲懂得所以慈悲。尊重旁人與己的相同之處不難,得遇知音的興奮雀躍足夠掩裝尊重”那平實些微的光芒。難的是尊重旁人與己的相異之處。你認爲吸菸有害健康且污染環境他卻將其視作一種調劑,他說人生要積極進取鮮活濃烈而你只求平淡安祥恬然舒適一輩子,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差異何止千千萬,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條而從客觀的角度用以欣賞的目光去看對方,並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視相異。

所以,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參悟明瞭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態優雅舉止從容,因爲有足夠的自信支撐自己也有足夠的寬容去審視旁人。所以會爲旁人所尊重,因其身上所散發出的高貴又平和的氣息實在是讓人嚮往予人吸引。

尊重會讓人心情愉悅呼吸平順,尊重可以改變陌生或尖銳的關係,若是有對彼此足夠的尊重,戰爭都不是不可避免。

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重人者人恆重之。

尊重,並不只是做給別人看的。

  以尊重爲題的作文篇(二)

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我們爲人處事的一種方法。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尊重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我們的生活工作都與社會相關。我們有被別人尊重的權力,同時我們也有尊重別人的義務。如果我們不尊重別人,又怎麼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呢?

曾經在央視看過一個娛樂性的節目,在節目當中,主持人問一名參加節目的選手是在挫折中失敗還是在安逸中成功,這兩者他選擇哪一個。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但當主持人把題目改成是擺在他面前的兩個客觀事實時,他選擇了後者。他解釋了原因:作爲一種精神,我應選擇前者,但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是客觀事實,我將選擇後者。

同樣,你會選擇爲了獲得別人的尊重而去奮鬥嗎?答案是不確定的。因爲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事實是不盡相同的。但我們應給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應獲得別人的尊重,而獲得別人尊重的前提是自尊、自重。如果一個人連對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還怎麼去贏得別人的尊重呢?

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所以我們對每一個人都應該平等地對待,即使有的人也許很無知。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所國小裏,老師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理想,並說出各自的原因。許多孩子都爭先恐後地說自己希望當一個科學家,文學家……而輪到其中的一個小男孩時,他說:“我想做一隻小蜜蜂。”其他孩子都笑了,但那位老師卻示意讓孩子繼續講下去。“因爲我可以採好多好多的蜜給奶奶吃。”老師的眼睛溼潤了,教室裏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不僅因爲孩子,也爲了那位尊重孩子的老師。

那位老師並沒有打斷孩子的話,而是讓他繼續講下去,他給了孩子以尊重,同時又獲得了孩子們的尊重。

  以尊重爲題的作文篇(三)

讀過這樣一則清新的故事:屠格涅夫遇到一個貧窮的乞丐,當翻遍口袋都未找到一枚硬幣時,他緊握住乞丐的手說:“兄弟,對不起。”一句話,飽含着多少溫暖啊!尊重每一個善良的靈魂,尊重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這就是偉大。

紀伯倫曾說:“真正偉大的人是不壓制人也不受人壓制的人。”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有活着的尊嚴,這尊嚴理應得到尊重。尊重猶如一縷春風,能融化心的堅冰;尊重猶如一泓清泉,滋潤着我們日漸荒蕪的心田。

尊重是一種大智慧,因爲懂得所以慈悲。

《詩經》有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懂得放低自我,用尊重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希望,給人以溫暖和勇氣,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

自古文人相輕,門戶之見甚深,可是集書畫印三絕於一身的大師齊白石,在張大千舉辦畫展時,不僅沒有進行諷刺,而是親自登門拜訪,白石先生有詩云:“我願九泉爲走狗,三家門下轉輪走。”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沒有原則的廉價逢迎,更不是沒有自卑的低三下四。先生用他的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懷不僅尊重了別人,也贏得惡朋友的尊重,誰有不會爲先生溫潤如玉,放低自我的`品質而讚歎呢?

尊重,不僅是一種智慧,也是我們爲人處事的一種方法。

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被關懷、被肯定的渴望。要想收穫別人對你的尊重,我們得學着互相尊重,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尊重自己。17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堂恩在《鍾爲誰鳴》的詩中說:“誰也不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獨踞,每個人都似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塊泥土被海水衝去,歐洲就會缺其一隅,這如同一座山峽,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這首詩告訴我們,誰也不可能離羣索居,都要與人相處。在與人相處中,要想受到歡迎,就應該尊重別人。

這是一個需要被喚醒的時代,一次次礦難依舊吞噬着生命,不懂得尊重生命,哪懂得活着的意義?一次次散發着銅臭味的商業開發,依舊肢解着文化,不懂得尊重文化,哪懂得文明的價值?

正如詩人海子所言:“我的琴聲幽咽,淚水全無,願這世間走出倒塌的堡壘。”尊重自我,纔可守護迷失的心靈;尊重他人,才能點亮人性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