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小吃作文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廈門小吃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廈門小吃作文5篇

廈門小吃作文1

小吃是廈門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由於廈門小吃體現了廈門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其品種的豐富多樣,全國罕見;也不僅由於廈門小吃的風味獨特,令人難忘;更因爲對廈門人來說,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沒有一個廈門人不吃小吃,它已經深深溶於廈門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爲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對於廈門人來說,那深夜街巷裏叫的"燒肉糉",那馬路邊騎樓下點着"臭十"(乙炔)燈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銘心的故鄉印象。可以說,不瞭解廈門的小吃,就不僅無法瞭解廈門的食俗,也無法瞭解廈門人。

據廈門民俗學會近年的調查,目前廈門的小吃大約有200多種,製作售賣小吃的攤點、酒樓、餐廳僅在島內就有2600多家,許多黃昏之後纔出現的流動攤販尚不計算在內。這麼龐大的數目,只能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負盛名的攤點、酒樓簡略介紹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糉、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滷豆千、滷鴨、蠔仔粥、面線糊、炸棗、糖蔥餅、薄餅、沙茶麪、魚丸、蠔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蠔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麪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湯、炒麪線、炒米粉、豆包仔餜等等。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上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纔有,而以廈門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極爲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蠔仔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蠔",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麪,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纔成爲蝦麪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隻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餅,過去有許多小販挑着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製的約五六釐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製的油蔥糖和酸蘿蔔、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後,甜、酸、辛、辣、鹹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沙茶麪可算是當今廈門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麪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麪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則是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後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麼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後,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裏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鹹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蠔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於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稀飯湯。

傳統中,一種小吃總是和最受歡迎的某一攤點的店名或主人名字連在一起,如黃則和的花生湯,"好清香"的燒肉棕,"碰記"和"真好味"的魚丸場,"章記"的蝦面,關隘內治姐的美人薄餅,思明北路程阿樹的蠔仔煎,二舍廟陳漢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吳脣的韭菜盒,打錫箔巷葉棟樑和笛仔仙陳金水的土筍凍,福茂街口何金釵的沙茶麪,海關邊王奕然的油蔥餜,思明北路貓車的貢魷魚,賴厝埕蔡淑貞的芋包,十六崎腳陳玲的麻嵫等等。

歲月流逝,數十年前的這些老字號能留存至今的已經不多。但後起之秀,層出不窮。尤其是80年代以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種潮流是將大衆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樓爲代表。像"九龍盤",借成套餐具爲媒介,將九種小吃組成一道風味梅花拼盤,構思相當奇巧。同時將芋包、肉糉、油蔥餜、夾餅等小吃小型化精緻化,使人們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嚐多種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廈門街頭巷尾可見的風味小吃,但又較那些小攤點工料精緻,風味更佳。

另一潮流則是將小吃"家常化"。像芋棗、滷鴨、五香、滷豆乾、鹹餜等等,各菜市場都有許多攤點,專賣給顧客帶回家做家常飯菜。

無論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廈門人對小吃的喜愛是何等深切。相信廈門的小吃還會再發展,發展得更豐富多彩,更令人難忘。

廈門小吃作文2

沙茶麪是福建廈門市一帶風味小吃。它色、香、味俱佳,堪稱一絕。走進廈門市市的大街小巷,掛着“沙茶麪”招牌的店鋪比比皆是。每個店鋪都是人頭攢動,擠得水泄不通,生意異常火爆。

我喜歡上沙茶麪還要從五年前說起,那是我來廈門市的第一天,媽媽問我要吃什麼,我就說了河南燴麪,但媽媽卻神祕地對我說:“我帶你吃一種比燴麪更好吃的東西。”說着就帶我走進了“麗花都沙茶麪”的店面。

一進店門,一股香味迎面撲來,饞的我直流口水,看着服務員端着那香噴噴的沙茶麪從我面前經過,我恨不得一把搶來一口吞下去。停了幾分鐘,我點的沙茶麪終於端上來了,只見淡黃色的湯裏飄着一根根像細絲一樣的麪條,上面還散落着些許蔥花、木耳,用筷子一攪,香味四溢。哇,望着它,我胃口打開,龍捲風一樣把他們吃了下去。

從那以後,我就愛上了沙茶麪,幾乎天天吃。而且每年老家的`親戚朋友到廈門市旅遊的時候,媽媽也都會帶他們去品嚐沙茶麪,他們吃完都讚不絕口呢。

怎麼樣,小夥伴們,聽了我的描述,你是不是也想吃沙茶麪了呢,哈哈……

廈門小吃作文3

廈門小吃的獨特,是隱藏在普普通通的表像裏。廈門小吃有很多是外地小吃裏常見的食物,比如薄餅(春捲)、燒肉棕、扁食、魚丸、花生湯、蝦面、鴨肉粥,但是實際去品嚐,發現有細微的差別。春捲裏放了糖、蝦仁和海蠣,肉棕裏放了醬油,扁食則加了醃過的蒜皮。鴨肉粥裏也是放醬油,還有比較典型的醬油水海鮮,其實也就是清蒸和清炒的時候加勺醬油入味。就是如此做一點點的改變,就讓味道顏色香氣都大有不同。

蝦面和沙茶麪也一樣,面其實都無差別,只是湯裏下功夫。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泥黃色的湯澆在湯麪上,味道辛香撲鼻,帶有隱祕的甜香,而且一口一口停不下來的誘惑,帶給你的是豐盛滿足的百味綜合DD這是圓滿的一碗麪。許多外地人評論沙茶麪具備廈門的某種性格,有點喜歡糊,不願意鋒芒畢露,更願意悠閒懶散。蝦面和沙茶麪,面線糊鴨肉粥,都是一碗吃完就解決一頓,可以說是懶人自有懶辦法。不過,廈門人會告訴你鴨肉粥的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湯。面線糊也要絲絲分明,但講究糊而不亂。懶散是休息時候的脾性,但做起事情來,也一點不能馬虎。

如廈門小吃雖說是中國城市裏的普通家常點心,但是看似普遍卻有獨特之處,從一碗沙茶麪包羅百味的圓滿開始,如廈門這個城市,鹹、香、甜、辣,等待您認真品味小心發現。

  土筍凍

土筍原是野生於沿海江河入海處鹹淡水交匯的灘塗上,學名叫做“星蟲”的一種環節軟體動物。它含有膠質,身長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顏色黑褐,還拖着一條長有一二寸的“尾巴”。“土筍凍”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土筍被從沙子裏逮出,先放養一天吐清雜物,然後下鍋熬煮,所以熬得一鍋粘糊,冷卻之後就凝固成一小碗“土筍凍”了。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土筍凍的“星蟲”,全國只有廈門、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纔有,而以廈門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

五香也是廈門小吃中極爲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蠔仔煎

蠔仔煎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蠔”(海礪),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麪,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纔成爲蝦麪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隻煮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卷

糖蔥卷,過去有許多小販挑着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中山路附近小巷子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製的約五六釐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製的油蔥糖和酸蘿蔔、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後,甜、酸、辛、辣、鹹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沙茶麪

沙茶麪可算是當今廈門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麪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麪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

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後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麼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後,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裏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鹹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面線糊

面線糊系以蝦、蠔、蟶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亂,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血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入面線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腸也爛熟,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爲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

  燒肉糉

廈門的燒肉糉,特點在於一個“燒”字,亦即非趁熱吃不可,色澤紅黃閃亮,多以香菇、蝦米、栗子、豬肉、糯米爲原料,包好後的糉子要等開水煮沸時鮮糉才下鍋燒,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蓉、紅辣醬、調味醬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點,肉糉要趁熱吃,否則味道大減,因此燒肉糉,名副其實。

  麻餈

廈門獨特的傳統風味甜點,以柔韌香甜而聞名。糯米先用冷水浸泡,再蒸熟晾乾,倒進石臼裏杵成米餈。米餈還要在板上反覆揉成餈團,再搓成小團。另將白糖加水煮幹起鍋凝成軟糕並研成糖沙,與熟花生末攪拌餡料。售賣時用鈍刀將小餈團割一個口子,填入餡料。而後放進黑芝麻末裏翻滾,粘滿爲止。

  貢糖

用飴糖混合炒花生仁,用木棒捶成一大條,然後切塊而成。是廈門傳統的甜點。把蔥餅裹入貢糖和芫荽,蒜蓉辣醬、蘿蔔酸等,叫“貢糖裹餅”,色香味俱佳,十分可口,是廈門特有的風味小吃,市面有走販攤點製售。

  韭菜盒

廈門的韭菜盒早負盛名。其主要原料爲瘦肉、豆乾、韭菜、紅蘿蔔、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講究開頭與火候。製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狀,表皮層層酥脆,內餡鮮美,吃起來香脆可口關於廈門小吃的作文

廈門小吃作文4

小吃是廈門市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由於廈門市小吃體現了廈門市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其品種的豐富多樣,全國罕見;也不僅由於廈門市小吃的風味獨特,令人難忘;更因爲對廈門市人來說,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沒有一個廈門市人不吃小吃,它已經深深溶於廈門市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爲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對於廈門市人來說,那深夜街巷裏叫的"燒肉糉",那馬路邊騎樓下點着"臭十"(乙炔)燈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銘心的故鄉印象。可以說,不瞭解廈門市的小吃,就不僅無法瞭解廈門市的食俗,也無法瞭解廈門市人。

據廈門市民俗學會近年的調查,目前廈門市的小吃大約有200多種,製作售賣小吃的攤點、酒樓、餐廳僅在島內就有2600多家,許多黃昏之後纔出現的流動攤販尚不計算在內。這麼龐大的數目,只能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負盛名的攤點、酒樓簡略介紹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市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糉、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滷豆千、滷鴨、蠔仔粥、面線糊、炸棗、糖蔥餅、薄餅、沙茶麪、魚丸、蠔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蠔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麪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湯、炒麪線、炒米粉、豆包仔餜等等。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上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市、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纔有,而以廈門市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極爲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蠔仔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蠔",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麪,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纔成爲蝦麪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隻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餅,過去有許多小販挑着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製的約五六釐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製的油蔥糖和酸蘿蔔、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後,甜、酸、辛、辣、鹹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沙茶麪可算是當今廈門市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麪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麪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則是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後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麼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後,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裏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鹹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蠔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於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稀飯湯。

傳統中,一種小吃總是和最受歡迎的某一攤點的店名或主人名字連在一起,如黃則和的花生湯,"好清香"的燒肉棕,"碰記"和"真好味"的魚丸場,"章記"的蝦面,關隘內治姐的美人薄餅,思明北路程阿樹的蠔仔煎,二舍廟陳漢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吳脣的韭菜盒,打錫箔巷葉棟樑和笛仔仙陳金水的土筍凍,福茂街口何金釵的沙茶麪,海關邊王奕然的油蔥餜,思明北路貓車的貢魷魚,賴厝埕蔡淑貞的芋包,十六崎腳陳玲的麻嵫等等。

歲月流逝,數十年前的這些老字號能留存至今的已經不多。但後起之秀,層出不窮。尤其是80年代以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種潮流是將大衆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樓爲代表。像"九龍盤",借成套餐具爲媒介,將九種小吃組成一道風味梅花拼盤,構思相當奇巧。同時將芋包、肉糉、油蔥餜、夾餅等小吃小型化精緻化,使人們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嚐多種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廈門市街頭巷尾可見的風味小吃,但又較那些小攤點工料精緻,風味更佳。

另一潮流則是將小吃"家常化"。像芋棗、滷鴨、五香、滷豆乾、鹹餜等等,各菜市場都有許多攤點,專賣給顧客帶回家做家常飯菜。

無論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廈門市人對小吃的喜愛是何等深切。相信廈門市的小吃還會再發展,發展得更豐富多彩,更令人難忘。

廈門小吃作文5

說起廈門小吃,我只能有三句話:如果你是來廈門的遊客,不吃廈門的小吃等於白來廈門。廈門的美食可以用酸甜苦辣,五味雜陳來形容。不要問我爲什麼長得胖,全是廈門小吃惹的禍。

說到廈門小吃,第一個當然要數沙茶麪了。辣和甜的高湯當鍋底加上粗而滑的麪條以及各式各樣的配料,如:香腸,香菜,丸子,豆腐,魚蝦等等造就了一碗具有獨特廈門風味的沙茶麪。如果你是來自北方,你或許會喜歡面裏面隱藏着的麻辣味道;如果你是來自山西,也會被略微複雜的這碗沙茶麪的味道所征服。

接下來便是妙香扁食了,你知道嗎?現在妙香扁食已經遍佈全國,但是你們不要忘了它的發源地是廈門哦。告訴你一個祕密吧,如果沒有妙香扁食,我可能連八十斤都不到呢!我長得這麼胖是託妙香扁食的福哦。這句話要是被我媽知道,可能會找我算賬。小時候,媽媽總是會帶我去吃,現在有時媽媽忙,沒空做飯,我也會跑到樓下,美美地吃一碗妙香扁食。九年過去了,一碗拌麪,一碗扁食味道始終沒變,那是我童年的味道。

最後再來說說黃則和的花生湯吧!開在中山路的那家黃則和花生湯是中華老字號,有好多年歷史了。軟滑嫩白的花生配上牛奶,絕對是甜食中的戰鬥機。每一次我去喝的時候,總看見店門口排着長龍似的隊伍。這花生入口即化,甜中帶着奶香,很是美味。

我認爲,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華小吃,而能在小吃界保持生命活力的廈門小吃,真是廈門人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