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全工程師《案例分析》考前測試題(帶答案)

某年某月某日14時7分,某市煤氣公司液化氣站的102號400m3液化石油氣球罐發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氣噴出,順風向北擴散,遇明火發生燃燒,引起球罐爆炸。由於該球罐爆炸燃燒,大火燒了19個小時,致使5個400m3的球罐,4個450m3臥罐和8000多隻液化石油氣瓶(其中空瓶3000多隻)爆炸或燒燬,罐區相鄰的廠房、建築物、機動車及設備等被燒燬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直接經濟損失約627萬元,死36人,重傷50人。該球罐自投入使用後兩年零兩個月使用期間,球罐經常處於較低容量,只有3次達到額定容量,第三次封裝後4天,即在18日破裂。該球罐投用後,一直沒有進行過檢查,破裂前,安全閥正常,排污閥正常關閉。球罐的主體材質爲15MnVR,內徑9200mm,壁厚25mm,容積400m3,用於貯存液化石油氣。1.根據斷口特徵和斷裂力學的估算,該球罐的破裂是屬於低應力的脆性斷裂,主斷裂源在上環焊縫的內壁焊趾上,長約65mm。2.經宏觀及無損檢驗,上、下環焊縫焊接質量很差,焊縫表面及內部存在很多咬邊、錯邊、裂紋、熔合不良、夾渣及氣孔等缺陷。3.事故發生前在上下環焊縫內壁焊趾的一些部位已存在縱向裂紋,這些裂紋與焊接缺陷(如咬邊)有關。4.球罐投入使用後,從未進行檢驗,製造、安裝中的先天性缺陷未及時發現和消除,使裂紋擴展,當球罐內壓力稍有波動便造成低應力脆性斷裂。

2015年安全工程師《案例分析》考前測試題(帶答案)

根據以上內容回答下列問題。共24分。

1. 液化氣站存在那些危險危害因素?

2. 該液化氣站是否構成重大危險源

3. 該起事故應如何成立事故調查組?

4. 針對上述事故案例,分析如何避免同類事故發生的措施。

  【參考答案】

1.液化氣站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有:(1)液化石油氣儲罐有泄露燃燒爆炸的危險;(2)液化石油氣泄露造成中毒的危險;(3)維修時有高處墜落的危險;(4)安全閥、壓力錶、爆破片等附件動作、損壞時,造成人員機械傷害。

2. 該液化氣站有5個400m3的球罐,4個450m3臥罐,液化石油氣在貯罐區的臨界量是10t,已構成重大危險源。

3. 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這起事故構成特別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這起事故調查組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監察機關、公安機關以及工會派人組成,並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蔘加。

事故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並與所調查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係。

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調查組組長主持事故調查組的工作。

4. 爲避免同類事故的發生,應採取的措施有:

安全技術整改措施,包括:

(1)對於壓力容器應做好驗收檢查,應有耐壓實驗合格證書,安全附件齊全有效;

(2)使用中應定期檢查(設備及安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減少事故損失;

(4)對壓力容器的壓力、溫度、液位變化進行監測,並記錄分析;

(5)安全距離應符合要求,遠離人員聚集區。

安全管理整改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特別應建立《特種設備管理責任制度》、《危險設備管理制度》;

(2)建立並完善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

(3)保證安全生產投入。加強安全培訓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