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

傳統陳氏太極拳是靠龐大的內功體系支撐起來的。我們學練內家太極拳,必須要由內開始。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傳統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歡迎閱讀!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

一、傳統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就是四個字“丹田內氣”:

我們學練太極拳 也就是說有了丹田內氣,就有基本功,沒有丹田內氣就沒有基本功。即使你練了30年,會100個套路,還是沒有基本功。

彎腰劈叉、翻跟頭等等那都是雜技演員、外家武術的基本功。 在陳氏太極拳中,練習者要站三年拳式樁功,目的就是養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丹之氣。

二、內家拳基本功的三個標準:

第一步,氣沉丹田。

檢驗方法:

把口鼻閉上,把手放在小腹上,可以自由地把小腹凸起,凹陷下去。

做到這一步,是基本達到氣沉丹田,但還是要堅持鍛鍊,讓下丹田充實有力。

第二步,氣衝帶脈。

檢驗方法:

把口鼻閉上,把左手放在小腹上,把右手放在腰眼命門上,可以做到把小腹凸起的同時,後腰命門也凸起來。

第三步,氣灌四稍。

檢驗方法:

氣從後腰上到夾脊穴,再由肩到肘到手,手指堅硬如鋼鐵。 冬天的時候一運氣(一個呼吸)手掌發熱,發紅,內氣能灌倒手指,手指比平時硬很多。

氣從後腰下行,由腰胯到膝到踝到腳,腳指五指抓地、落地生根。 我自己有個經驗是手背的皮膚會越來越嫩白。

  三、正確帶功練拳:

很簡單,做到以上三步後,帶功行拳。

這時候你的拳纔是有真正內在支撐的拳,纔是真正的內家拳。 帶功行拳後,動作只是引導內氣發放的引導姿勢,動作重複的遍數越多,內氣和內勁對這個路線越熟悉,傳導的越快,用起來就越順手。到了這個時候,你就明白了太極拳爲什麼讓你放鬆,你越放鬆,內勁發的越快啊。也就是拳打萬遍,其理自現!

以上所說的都是日常對我自己的練拳要求,都是大家可以用手檢查出來的,也是我自己真正練出來的。您練出來了麼?!

大家找老師的時候,可以把拳頭放在老師的肚子上,如果他能用肚子裏的內勁把你彈出來,至少是用內氣能頂得住你的拳頭,再和他學,否則很抱歉, 這個大師很可能“沒有東西”。

有了“丹田內氣”,你就可以學太極拳這個語言了,儘管水平很低,屬於起步階段,但是和連字母都不會的人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

功夫就是這樣,有一分功夫和十分功夫這是量的問題,一天

一天練下去就行了。 但是有和沒有功夫, 這是質的區別。

  傳統陳式太極拳基本功:二步功“氣入脊柱”

太極拳,如果只講功力,先不講打法的話,按照我的淺見,其核心高度概括一下,不外乎是兩點:

一是先在體內練出雄渾靈活的三丹之氣(即內功)。

二是將這種內在的實力傳到到身體各部(內功的傳導),最明顯的就是四肢。

任何功法,說到底都是幫大家實現以上兩個目標

目前有些人下丹田很充實,下丹田和中丹田的運轉也很靈活,但是內勁到不了手和胳膊上。發力還是靠肌肉的爆發力。

坦白地講就是丹田裏面的這點東西在打人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說白了就是用不上。

  一、內氣體內循環運行:

一般人練習武術內功的時候,內氣的運行路線是督升任降,走一個循環。但是這個只是養生練法,是培養自己的方法,不是打人的方法。

因爲按照這個路線,內氣和內勁只是在自己體內循環,是不出體的。到不了體外,也就變不成力,打不了人。

  二、內氣體內由夾脊分開運行: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在練習時身體好像一直在蠕動,這其實就是在活動脊柱,在加上之前練出的丹田內氣活動起來,儘量往脊柱上和脊柱內收,使得人的脊柱日益強健,這就是斂氣入骨,斂氣入脊骨。 一般人的腰骨是向內凹陷的,手放到腰眼上可以感覺是一個很明顯的凹陷洞,也就是道家所說的後天虧損。

這個其實是由於脊柱在腰部向內彎曲造成的。

大家如果能做到第一步氣沉丹田的話,你一吸氣就可以把肚子鼓起來,這個是因爲內在氣體的膨脹給了肚皮一個向外的作用力,這才使得肚子凸起來。

現在你把這股氣往腰眼處收縮,這股氣就給了彎曲的脊柱一個向後的力,這個力會使得這個彎曲消失,是你的脊柱變直,從而使你腰上的那個凹陷消失,達到命門後撐。

要想氣到四稍,尤其是到手指稍,有個竅門,就是將上述循環打斷,改變氣的路線。

簡單的說,內氣由丹田尾閭提到夾脊之後,不再向上到達百會。而是氣從夾脊沿着兩個肩胛骨到肩,肩一鬆,到肘,然後到手。

原來是氣由百會下來,到了丹田之後小腹凸起。現在是氣由夾脊分開到肩肘手,氣貫到手的時候,小腹凸起。

一開始練習的時候氣感不足的話可能需要意念引導一下(不提倡意念,但是這個內勁的運行路線大家要清楚)。

內勁充實的.人自己做一下就可以感覺的到了。

這個方法太極拳裏叫練任不練督,太極拳讓人鬆,也就是爲了氣由夾脊更快更好的傳到手上。

總之,這樣練確實可以增加手上的力度,但是他畢竟打破了小週天的氣的運行路線,對於養身來說不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就是爲什麼道家不提倡發勁打人,因爲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而武術家到了晚年,更多的還是按照小週天的路線來運氣,不發力,不是練氣化力,而是練氣化神,氣由夾脊向上到百會,這也就是武術可以入道的根本原因,以武入道。

  傳統陳氏太極拳基本功三步功:“氣灌四肢”

第三步功夫目的就是將身體內部的氣灌注到四肢。

這一步最不好練。 因爲有兩個關口堵着,所以氣很難達到手指和腳趾,這兩個關口就是肩和胯。

  一、鬆肩鬆胯:

太極拳一開始就讓你放鬆,根本目的就是爲了讓你打通肩和胯,實現氣在體內和四肢的貫通。

現在社會上練拳的人的問題是,他體內根本就沒有內氣,他就沒有練過這個基本功。所以他感覺放鬆不了。即使感覺放鬆了,四肢也沒有氣勁的反應。

對於這些人,在你碰到需要和別人打鬥的時候,建議你千萬別放鬆,能使多大勁就使多大勁打吧,說不定還不會吃虧。否則,在你放鬆了,想從體內調動更強大的內氣來運用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體內沒有這個基本功,那就慘了。就好像拔出槍卻發現沒有子彈。倒不如掄起槍托直接砸算了。

是不是要等到肩胯完全鬆了以後才能開始練太極拳呢?! 不是這樣,因爲鬆肩胯是一輩子的事,要不停鍛鍊,這裏面就是體現功力的問題了,日久功深。

  二、五心歸一

鬆肩胯的時候,想要把內氣更好的更快地達到四肢,需要練習五心歸一的功法。所謂五心歸一,是在你有了丹田基本功之後需要繼續提高的一個步驟。通過丹田內功實現了內氣在體內的調動,由小肚子調到頭頂,周而復始。

五心歸一功就是要把丹田內氣調動到手心和腳心。把內心、2個手心、2個腳心都收到丹田,這就叫做五心歸一。

練丹田基本功的時候,隨着內氣的吸和吐,肚子也會隨之鼓起來和凹陷下去, 在練習五心歸一功法的時候,你的手心和腳心就當做是你的肚子,

吸氣的時候手心腳心向內收。收到肚子裏,下丹田。 吐氣的時候向外凸,達2個手心、2個腳心。

這纔是爲什麼所有太極拳都要求你手心要內含,五個腳趾要抓地的真正原因。 只告訴學生用腳趾頭使勁扣住地面的老師是不負責任的,或者說他自己也不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大家有所體會。 經過這步功的練習,你已經學會了,全身4點有彈簧,即手心和腳心。

再通過體呼吸等相應的功法, 大家可以去練習8點彈簧,10點彈簧,N點彈簧。 最終練成“全身無處不彈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