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的啓蒙練習

聲樂是以人的聲帶爲主,配合口腔、舌頭、鼻腔作用於氣息,發出的悅耳的、連續性、有節奏的聲音。在聲樂學習中,氣息穩定和腔體打開是聲樂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礎。那麼嘆氣哼鳴的技巧有那些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聲樂的啓蒙練習

  一、嘆氣哼鳴是啓蒙學習的基礎

嘆氣哼鳴是一種聲樂基礎訓練的手段。對初學者來說它是達到學習控制、支配嗓音器官高效、快捷的訓練方法。只要方法科學,練習得當,就會有很好的收效。聲樂大師蘭培爾蒂曾說:“如果你不能閉着口唱好,你就不能張開口唱好。”筆者認爲這樣講是很有道理的,其實閉口哼鳴練習就是在爲張口歌唱做準備。正確的哼唱是最有價值的練習,它能夠將聲音引導到正確的發聲上來。哼鳴練習只要得當,對於聲帶的負擔是非常小的。因此學習唱歌的人要儘可能多地練習哼唱。

  二、嘆氣哼鳴能使喉頭保持向下

嘆氣哼鳴是聲樂基礎訓練的重要環節。它並不是簡單地閉口用鼻子哼,掌握它還需要一個過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先以單項嘆氣哼鳴穩定各個發聲器官的狀態。在站立好的基礎上,頭微微低一些,嘴張開(以一個雞蛋大小的形態爲宜)。雙脣稍向前伸,上脣用力稍大些,舌頭放平,注意下巴一定要放鬆,這一點很重要。這時,口、鼻同時以半打哈欠的狀態吸氣(以聽不到聲音的深吸氣爲佳)。氣息吸至腰腹,以“hèn”或“èn”的呼氣(或嘆氣)方式哼出聲音,動作要自然放鬆,乾淨利索。感覺到聲音沿後咽壁進入頭腔內。這時的喉頭也會自然,鬆弛,處於一個最佳位置。以這種狀態進入下面的嘆氣哼鳴練習。

1.嘆氣哼鳴的狀態。將嘴脣輕輕閉上(應注意的是嘴脣不要用力,頜關節是打開的狀態,裏面的腔體打開的狀態也要保持不變)。在開始哼唱之前,喉要先擋一下氣,用向下嘆氣的方法把第一個音嘆到橫膈膜之處,並要保持住這個喉頭所處的位置,不要有任何精神負擔,再開始哼唱。這種方法爲打開鼻腔、咽腔,穩定喉頭、拉緊聲帶以及在橫膈的支持力上提供了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爲美好的歌唱藝術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三、嘆氣哼鳴練習能鍛鍊聲帶的張力

  1.練習聲帶拉緊的感覺

在歌唱中聲帶始終要保持一種繃緊的狀態,並感覺到聲帶上有一個拉緊閉合的着力點在不斷地向下、向後(後咽壁)帶着用力。隨着音階的上升,這種力要逐漸加強(但要注意整個腔體要保持打開、放鬆的狀態,這樣聲音聽起來就會輕鬆、自如)。在向下走的低聲區時,聲帶的下壓力相對減弱,但聲帶並不是就可以鬆懈了,而應該繼續保持一定的張力,這時可以用上胸腔共鳴,讓聲音處於豐滿、統一的狀態。同時聲音的位置要保持住,不能掉下來。聲帶收緊的同時,喉嚨張開,狀態是裏收外展。喉兩邊的肌肉是向外、向下用力擴張的,並不是向裏用力。每一個音都要感覺是從身體的深處發出,千萬不要用力去壓迫喉頭。注意氣息流動要均勻、舒暢,整個哼唱過程要始終保持在橫膈膜和兩肋的支持狀態下,有氣息吸到腰腹的擴張感,並保持在這裏,使整個狀態形成一個上下貫通的共鳴通道。

  2.面罩共鳴練習,高位置的共鳴效果

學生在充分建立起口咽腔、胸腔的整體共鳴後就可以加入頭腔面罩共鳴練習,可以用哼鳴和半打哈欠等狀態送氣,感受從眉心向面部發射出的一種高頻率聲波;混聲練習,注意男女生在聲音練習中換聲點的不同,讓學生尋找最舒適的發聲練習,在混聲練習時要注意學生的中聲區處於穩定狀態的基礎上加以訓練,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鼻腔、咽腔、喉要始終保持一種打開的狀態,同時感到後鼻咽腔處有一個着力點,使咽腔處於一種拉長、繃緊的狀態並向深處用力,這樣就會產生一種緊貼咽壁、直上面罩的氣流感,同時發出明亮、集中、結實、高位置的富於穿透性的共鳴音響效果。如這種哼鳴效果與藝術歌唱的整體共振聲道緊密配合形成一體。在進行藝術歌唱時,只需把嘴脣張開,保持裏面腔體的狀態,即可發出一種美好、動人的音色、音質、音量來。這也正是歌唱者們渴望尋求的那種演唱狀態和歌唱技能

  四、嘆氣哼鳴能鍛鍊呼吸控制

嘆氣哼鳴對一些聲音空、散、共鳴薄弱、嚥肌無力、下巴僵硬等歌唱方面的.毛病也有較爲明顯的改善和解決。在逐漸掌握這條哼鳴要領以後,音域會較快地獲得拓展,把這種哼鳴歌唱的方法正確運用到聲樂教學中,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訓練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要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