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古典音樂

引導語:如何欣賞古典音樂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以下內容吧,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如何欣賞古典音樂

首先,我就“古典音樂”的要素,或者基本“硬件”講講我的見解。

所謂古典,其實就是指西方自文藝復興以降後至我們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總和。這個古典音樂裏“古典時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樣。古典音樂,已經是一個文化範疇的概念。是西方並逐步意味着全球的主流音樂的一部分。確實如此,時至今日,西方古典音樂如同摩天大廈,而它周邊的是大片沒有影響力的小房子。前後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樂已經可以用全球主流音樂,乃至爲主流文化的代名詞了。古典兩字已經不代表時間或者歷史性,而是一個文化概念。

但無論它如何強大,作爲並非古典音樂原發地文化的我們,對古典音樂也不能盲目接納。我個人認爲,稱之爲音樂的東西,應該有這些特徵:

具有優美或者奇特的旋律,具有崇高的情感力量或者神祕情感的隱藏能力,帶來愉悅或者引發思考。能符合這些特徵的,我才稱它爲音樂或者古典音樂(有別於流行或者現代音樂)。

所以,我喜歡上古典音樂,就是因爲那些旋律和情感,最早給它打動的,是十幾年前開始留意聽古典時,被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吸引,開始喜歡上古典。之後,階段性斷斷續續地有去聽,但都不繫統,一直到現在。

不過,作爲古典音樂,如果要了解其大致全貌,是比較困難的,因爲我們都是業餘人士,非專業者那樣用時間去欣賞。古典音樂是需要一定“訓練”才能欣賞的音樂。這種訓練包括對音樂原理,樂器,音樂發展的歷史,對作家本人,甚至對演繹的藝術家指揮家都要了解一些。

古典音樂來源於早期宗教的需要,文藝復興之前,音樂主要是教堂禰撒,比如聖格列高利詠歎。換言之,音樂最早的形式是“聲樂”,爲何是聲樂?因爲來自人的聲音,纔是這世界上最原始,也最能打動人的聲音,所以也是最好的“音樂”。當然,那年代器樂確實還沒有發展起來。

事實上,現在重新聽文藝復興時期的帕克斯特里納的聖頌合唱,依然具有恆久的魅力,如果你聽古典或者浪漫久了,不妨試試去聽他的作品。宗教音樂來自這些當年虔誠的信徒之手,來的更簡單純樸又具有情感。他們對後人影響巨大,後世的偉大作品裏都有他們的影子(比如亨德爾的禰賽亞,巴赫的B小調禰撒,貝多芬的莊重禰撒,百遼茲的以利亞到現代佈列頓的戰爭安魂曲)

瞭解古典音樂的源頭,就等於明白音樂最基本的特徵(或者基本“硬件”)就是要有優美旋律和崇高情感。沒有這些要素,再偉大的作品,也不是我需要的,當然沒有一部偉大作品裏沒有旋律和情感。又或者說,旋律是一個廣義,文藝復興的音樂幾乎“見不到旋律”,只有節奏。

從斯拉夫進行曲開始,到格里格的皮爾金特組曲,到斯美塔納的伏瓦塔河,我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我尚且不知道他們來自何方,何許人也,甚至不瞭解他們的作品的名字。我沒有被那些比他們更“流行’的貝3,5,9打動多少前,就喜歡上這些優美旋律的作品。

所以,古典音樂第一要:聽你喜歡的旋律,不管它是誰的,或者偉大與否。

你是怎樣喜歡上巴赫的?!

關於巴赫,太多人喜歡和崇拜了。喜歡上他的人有各種理由。有些是因爲所有人都喜歡,所以自己就喜歡,正如當所有人都喜歡他時,有些人就開始反對他一樣。

我沒有了解他多少前,就開始聽一套鋼琴CD,後來才知道是圖蕾克的十二平均律,是我連續聽了四年之後才知道的。那幾年裏,我每晚都在睡前播這套碟。大家都很熟悉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了,也瞭解各種版本。我是從無知的時候去聽的。原因是我晚上失眠,發覺這套CD很合適失眠時聽。有時,幸運的話,我會在第一張沒有播完就睡着,有時,就要起牀幾次換碟(很多年後,纔想起有多碟CD機早就問世,後悔那時爲什麼不知道,現在非常喜歡多盤CD就是這原因,一下子買了兩臺,一臺五盤,一臺七盤)。

聽了一兩年後,發覺哪天不聽就覺得少了什麼,纔想起沒有放那張CD。

又聽了一段時間,發覺自己不爲催眠也喜歡聽。而且是用“寶貴的時間”專門聽。

後來,知道它叫十二平均律,知道它可以稱爲音樂的《舊約》。。。。。。

現在我有它三種版本,但想要的裏赫特版本沒有。不過我已經不能接受圖蕾克之外任何人的演繹了。

於是,我就這樣喜歡巴赫。繼而開始聽他其他的作品。後來才清楚它的魅力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那種復調的韻味加上巴赫世界裏的特性。於是,我開始又接受其他的巴洛克音樂。發覺還有亨德餌,泰勒曼在他身邊。

所以,聽古典的第二要點:不靠指南,自己慢慢了解作品可能更真實地喜歡。

但是,我依然被旋律吸引,所以還是去聽旋律華麗動聽的古典,儘管我可能成爲古典裏的膚淺聽衆。我還是不愛留在巴洛克裏面太久,也不很愛聽古典時期的大師作品。所以我一口氣聽完全套卡拉楊的貝多芬和一些莫扎特後,就去了浪漫時期(他們,那些學者,是這樣劃分的)。

我至今,還是喜歡柴可夫斯基,格里格,斯美塔納,比才,。。。甚至拉羅,或者後來印象派德彪西---我不怎麼認同這種畫分)。其實,又有誰不喜歡他們呢?

所以,古典音樂第三要點(還是第一要點那點),聽你喜歡的旋律。

浪漫時期更懂音樂的人性面,不再是簡單的主和結構,不再是簡單的樂思樂性流動,不再是簡單化的標題音樂。儘管標題不是浪漫首創。儘管我也不太喜歡實景化的標題音樂。浪漫音樂結合復調和主和結構及調性應用的能力,就象師傅手裏的面油水的關係那樣簡單。他們更關注的不是形式,是音樂裏應該有的特徵:崇高情感或者神祕情感的能力,帶來感受和思考。而這一切,又是在不刻意的結構裏展開的,栩栩如生的各種旋律自然再生。

在浪漫裏,已經沒有大師,因爲不需要大師,不需要作曲大師,需要的是象文學作家那種人性,情感,這是“唯情論世界”---只要不太氾濫。

但是,大成者還不是德奧或者北歐小國裏的情感大師,而是來自意大利的歌劇作曲家。因爲,正如前面所說:人聲纔是最好的音樂。在歌劇裏,我找到最好的旋律,也有最好聽的聲音,聲樂和器樂在這裏不僅結合再一起,還將“沙士比亞式”的舞臺文學來了進來。將舞臺表演藝術融進裏面。

所以,古典音樂裏最重要的是歌劇,聽或者看,是一種情感最大效場。

音樂已經不存在“國界”,但我依然反對“音樂是國際語言”的說法。這種說法不客觀,不現實。如果音樂是國際語言,那麼外國人爲什麼聽不懂我們的戲劇呢?難道我們的戲劇不是音樂?

我只能認爲,接受了古典音樂,其實就是被西化,至於被西化是否可怕是另一回事(並不可怕)。因爲接受古典,就意味着接受一連串的西方文化。沒有這一連串的西方文化,你是不會真正接受或者喜歡古典音樂的。

在西方,各自還是有陣營的,他們之間也不那麼“國際語言”,德奧歌劇的'崛起,意味着中歐大陸有自己的情感場所。和來源於中世紀的威尼斯是不一樣的情感,人們願意被瓦格納折磨四個晚上,也不願意僅僅去聽威爾第的悲壯。正如芬蘭人只願意爲格里格的離去流淚一樣。事實上,俄羅斯人更接受他們的穆索爾斯基,儘管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寫曲出身的,不能完整寫下總譜的人,但人們依然堅信他是俄羅斯偉大的作曲家。全世界都借“國際語言”在說自己的話,抒發自己的感情(唯獨偶國人們不那麼衝動---至今還堅持在荒山野嶺實驗流水聲的音效,又或者在黃土高坡上搖擺)。

不管音樂爲何物,不管何爲古典音樂,我就是這樣,好聽就聽,聽了有感情能量存儲的就聽。如果別人說《尼伯龍根的指環》是經典,如果他是偶國人,我表示極大的懷疑,因爲沒有德奧文化背景,沒有那種民族情緒,沒有深厚的西方神話文化,沒有接受****的心理準備,怎能懂《指環》?我寧願不虛妄地說實話,我聽不懂指環,但我聽得懂卡門,卡門是最偉大的歌劇,因爲我也有劇情一樣的感受,一樣在追女孩子的時代有那種失落。一樣喜歡那種女人,嘿嘿~

當我們要求作品,要求作曲家有真情實感的時候,爲何不要求自己用真情實感去聽音樂呢?在失去背景文化爲支撐的中國,去聽西方音樂,難道不是愛旋律以及裏面那種情感嗎。

當我們有了真情實感的態度後,一切美好的音樂就向我們展現,不管是芭洛克還是古典浪漫,不管是復調還是主和,不管是無題還是標題,不管是交響曲式還是協奏曲式,不管是聲樂還是器樂,不管是光芒四射的作曲家還是窮困寥倒的不名之人,不管是北歐南美還是德奧。。。。。

於是,我們開始更關注版本。因爲每個導演都不同手法處理同一劇本的。又或者不同的大牌明星出演同一劇本也不一樣的表達。這就是不同演奏家和不同指揮,不同樂團的魅力所在。當你喜歡卡薩爾斯之後,還會喜歡馬友友嗎?難道杜普蕾不是最好的嗎?於是音樂就有了話題,於是有很多個,有很多巴赫,貝多芬,他們借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瓦爾特,卡拉楊,西蒙。。。。。等還魂,否則每個人只需要閉門造車就可以了。當然,我也喜歡西湖貝多芬,JBL。。。的出現,於是音樂帶來熱鬧,發展到極端,就是音響出現純音響而音響派。我曾經驚訝於一個朋友耳朵的聽力,問如何訓練出來的,因爲他可以對斯托夫斯基演繹的每個小節的音色準確無誤地在器材裏做出好壞的判斷。一打聽,原來他玩那麼多年音響,其實就只聽三張CD,其中包括斯托夫斯基RCA版的李斯特(俗稱白頭佬),他哪裏是聽音樂,他是借音樂來聽音響!我很感嘆。這極大的誤區裏卻帶來給他無窮的快樂,難道又是壞事嗎?

於是,用旋律去選擇音樂,然後去聽喜歡的旋律,借旋律進入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時期的音樂裏,感受情感,然後又借音響帶來新的樂趣,也許是一個非原古典音樂發源地的古典音樂迷對“國際語言”的欣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