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方式

消化內科是內科的一種,你知道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方式嗎?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方式的知識。歡迎閱讀。

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方式
  第一節、消化內科疾病的常規護理

一、護理要點

(一) 病情觀察

(1) 觀察有無噁心、嘔吐、曖氣、反酸、腹痛、腹脹、腹瀉、便祕、便血、鞏膜及皮膚黃染等症狀。

(2) 根據病情觀察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神志的變化。

(3) 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誘因、緩解因素。

(二) 落實治療

(1) 遵醫囑落實各項常規及特殊檢查。

(2) 特殊用藥,如使用生長抑素、奧曲肽時嚴格按醫囑勻速泵入。

(3) 特殊準備行胃鏡檢查前禁食、水。腸鏡檢查前兩日進食無渣食物,避免食用蔬菜、水果。18:00後勿進食,20:00左右,服用瀉藥一盒,次日晨空腹8點再服用兩盒,直至解3次清水樣便爲止。

(三) 護理措施

1. 用藥護理

(1) 增強黏膜防禦力的口服藥(如達喜)、促進胃動力藥物(如嗎叮啉)、抗膽鹼能藥(如阿托品,胃潰瘍者不宜服用,禁用於幽門梗阻患者)宜飯前及睡前服用。

(2) 對胃有刺激、破壞胃黏膜屏障的口服藥(如阿司匹林)宜飯後服用。

(3) 制酸劑(如奧美拉唑)、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藥物應在飯後0.5~1 h後服用。

(4)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劇烈腹痛時,不可單獨使用。鎮靜劑禁用於肝昏迷前期患者。

(5) 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口服藥要研碎後服用,潰瘍病患者抑酸藥宜飯前或空腹服等。

2. 對症護理

(1) 腹痛

測量、記錄生命體徵,按醫囑應用解痙劑。急腹症應禁食,不用腹部熱敷和灌腸,禁用麻醉止痛劑。

(2) 腹脹

宜進食無渣、易消化、不產氣的食物,必要時肛門排氣或灌腸,胃腸減壓。

(3) 腹瀉

及時留取標本送檢,腹部保暖,肛周護理。

(4) 嘔血

準確記錄嘔血、黑糞的量及生命體徵,準備急救藥品、物品和備血、輸血。臥牀休息。

(5) 黃疸

瘙癢患者可給止癢劑或鎮靜劑,必要時立即隔離。

(6) 便祕

攝入足夠的液體(2 000mL/d),給多纖維食物,勿濫用緩瀉劑,嚴重便祕者可用開塞露,必要時灌腸。

3. 特殊治療護理

當需要進行腹腔穿刺術、肝穿刺活檢、電子內鏡、經皮膚肝穿刺介入療法等檢查時,應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後護理。

4. 心理護理

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使患者精神放鬆,情緒穩定。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安慰工作,使患者保持樂觀情緒,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5. 皮膚護理

有瘙癢(血中膽酸鹽增高)時,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

6. 管道護理

對於使用胃管患者按胃管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對於使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按相關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妥善固定、防管道滑脫。

7.併發症預防

長期臥牀的患者應預防墜積性肺炎、肺栓塞、下肢靜脈血栓(可採取翻身、拍背、深呼吸、有效咳嗽、按摩下肢、避免在下肢輸液等措施)、壓瘡(要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定時翻身、按摩)和便祕(多吃多纖維素食物,經常順時針按摩腹部)。

(四) 康復指導

1. 用藥指導

遵醫囑堅持按時按量服藥,不隨意停藥。

2. 飲食指導

對潰瘍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患者,指導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鹽或無鹽、低脂肪、無渣的治療膳食。出血期應禁食,恢復期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無刺激的飲食。

3. 休息活動

危重及進行特殊治療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急性胰腺炎等,應絕對臥牀休息。輕症及重症恢復期患者可適當活動。

二、護理質量標準

(1) 病情觀察及時,護理記錄真實、完整。

(2) 正確執行醫囑,落實各項治療。

  第二節、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一、護理要點

(一) 病情觀察

(1) 大出血時,監測神志及生命體徵變化(使用心電血壓監護儀)。

(2) 觀察尿量、嘔血與黑便的量、次數、性狀(胃內出血量達250~300 mL時,可引起嘔血;出現黑便則提示出血量在50~100 mL;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則提示出血量5 mL以上;出血量大於1 000 mL,爲消化道大出血,嚴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3) 觀察皮膚顏色及肢端溫度變化。

(4) 警惕再出血的先兆(如頭暈、煩躁、心悸、出汗、噁心、腹脹、腸鳴音活躍等)。

(二) 落實治療

1. 特殊檢查

急診行牀邊胃鏡、腸鏡檢查時,備好吸痰器及急救車,配合醫生準備搶救。

2. 特殊用藥

遵醫囑使用利多卡因、凝血酶、生長抑素、奧曲肽等。

(三) 護理措施

1. 用藥護理

迅速建立兩路靜脈通道,生長抑素、奧曲肽按劑量泵入。去甲腎上腺素4~8 mg加入到150 mL生理鹽水中,分次從胃管注入。

2. 飲食護理

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後按順序逐漸給予溫涼流質、半流質及易消化的軟食。

3. 對症護理

(1) 絕對臥牀休息,防止肺栓塞、下肢靜脈血栓(按摩下肢、避免在下肢輸液等措施)、壓瘡(要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定時翻身、按摩)等,防跌倒、墜牀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2) 嘔血

①患者取側臥位或半臥位,意識不清者頭偏向一側,必要時準備負壓吸引器。②遵醫囑輸血、輸液、止血,保持靜脈通暢。

(3) 便血

便後應擦淨,保持肛周清潔、乾燥。排便後應緩慢站立,防跌倒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4) 疼痛

①硬化治療後,觀察疼痛的性質、程度,及時通知醫師。②遵醫囑給予抑酸、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

(5) 發熱

硬化治療後可有發熱,遵醫囑給予輸液及抗炎藥物,定時觀察體溫變化情況。

4. 特殊治療護理

胃鏡下止血治療,術後觀察有無出血,以便及時處理。

5. 心理護理

安慰、體貼患者,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及時清理一切血跡和胃腸引流物,避免惡性刺激。

6. 皮膚護理

經常更換體位,避免局部長期受壓。保持牀單位平整、清潔、乾燥,無皺褶。

7. 三腔二囊管護理

(1) 按操作規程置管。

(2)操作時備好吸痰器,防止插管時大量胃內積雪返流。

(3)注氣應從胃氣囊開始,再充食管囊,放氣時順序相反。

(4)三腔二囊管下至咽腔時,要讓病人做吞嚥動作,以免誤入氣管造成窒息。

(5)三腔管牽引方向應順身體縱軸,與鼻脣部呈45°角,以防該處鼻腔粘膜和脣部皮膚過度受壓而產生糜爛、壞死。

(6)上管後每隔12-24小時放氣15-30分鐘。每4-6小時檢查氣囊1次。

(7)氣囊壓迫以3-5天爲妥。出血停止24小時後,可放氣再觀察24小時,仍無出血時可考慮拔管。

(8)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防止併發症發生。

(四) 康復指導

1. 用藥指導

遵醫囑服藥,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類藥物。不得擅自停藥。

2. 飲食指導

戒菸、禁酒;以溫涼、清淡、無渣軟食爲主,營養豐富易消化;避免過飢、過飽;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濃茶等;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

3. 休息活動

生活要規律,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樂觀主義精神,正確對待疾病。

4. 隨診指導

定期複查,如出現嘔血、黑便,立即到醫院就診。

二、護理質量標準

(1) 病情觀察及時,護理記錄準確、規範。

(2) 各種檢查及護理措施落實到位。

(3) 患者掌握再出血指徵,能及時就診。

  第三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護理

一、護理要點

(一) 病情觀察

(1) 觀察有無腹痛,腹痛的性質、部位、時間、程度,以及疼痛的規律性和飲食的關係。

(2) 觀察大便的性質、大便潛血和腸鳴音情況,觀察有無出血的症狀(如頭暈、心悸、出汗、黑便等)。

(3) 觀察有無腹脹、曖氣、反酸、噁心、嘔吐等症狀及嘔吐後症狀是否緩解。

(4) 觀察有無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等併發症的前驅表現(如緊張、焦慮、四肢厥冷、脈速、血壓下降、黑便、腹痛劇烈、嘔吐等)。

(二) 落實治療

按消化內科疾病常規護理執行。

(三) 護理措施

1. 對症護理

(1) 疼痛

遵醫囑給予抑酸、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必要時給予解痙止痛藥。

(2) 噁心

指導患者進行緩慢的深呼吸。

(3) 嘔吐

①患者採取適當臥位。②嘔吐後協助患者漱口,及時清理嘔吐物。③及時更換衣物,保持室內通風。

2. 心理護理

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情緒緊張、焦慮、憂傷等。

3. 併發症護理

(1) 上消化道出血

按消化道出血護理常規執行,遵醫囑給予輸液、止血、抑酸等藥物治療和護理。

(2) 潰瘍穿孔

注意觀察腹痛的'性質,有無腹膜刺激症(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外科緊急情況,並隨時觀察生命體徵變化。

(3) 合併幽門不全梗阻

①遵醫囑進行胃腸減壓時,觀察24h出入量並記錄。②觀察有無排便。

(四) 康復指導

1. 用藥指導

遵醫囑服藥按時按量服藥,儘量避免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和皮質激素藥物(如阿司匹林、芬必得、強的鬆等)。

2.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飲食要有規律,少食多餐,禁菸、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禁粗糙多纖維的飲食,避免酸性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3. 休息活動急性期或有併發症時應臥牀休息,恢復期可適當活動,避免勞累,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和情緒穩定。季節交替時本病高發,此時特別注意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情緒穩定。

4. 隨診指導

如有潰瘍病復發跡象,如疼痛、反酸、嘔吐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二、護理質量標準

(1) 病情觀察及時,護理記錄準確、規範。

(2) 能按醫囑正確服藥。

(3) 掌握正確的飲食習慣。

  第四節、消化道息肉的護理

一、護理要點

(一)病情觀察

1.術前觀察

(1)觀察患者有無上腹隱痛、腹脹不適、噁心嘔吐、反酸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

(2)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瀉、便血、大便裏急後重等。

2.術後觀察

(1)觀察患者的神志、生命體徵。

(2)觀察患者有無嘔血、便血、腹痛、腹脹等症狀。

(二)落實治療

1.遵醫囑落實各項常規及特殊檢查(X線、胃鏡腸鏡檢查等)

2.術前準備

①測定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血小板計數等,年齡大於60歲或原有心臟病患者應做心電圖。

②術前禁食禁飲8~12小時,清潔腸道,右手靜脈留置針。

(三)護理措施

1.用藥護理

術後遵醫囑給予,預防感染及止血治療。注意用藥後的反應。

2.飲食護理

息肉切除後一般先禁食4-6小時後給予溫涼流質,隨後根據大便情況逐漸改爲半流質或少渣飲食,腸息肉套切後無渣飲食3-7天,以後過渡到普食。少量多餐,3周內患者飲食仍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爲主,同時,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用緩瀉劑,並避免劇烈活動。

3.心理護理

安慰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緊張情緒

(四)康復指導

1.飲食指導

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菸、禁酒。

2.活動指導

術後2周內避免劇烈活動及重體力勞動,注意休息。

2.隨診指導

術後3至6個月複查.如有復發再行內鏡處理,一年後每年複查一次。

二.護理質量標準

(1)術前準備充分,護理措施落實到位。

(2)患者知曉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正確的隨訪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