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基礎醫學理論病理學:大葉性肺炎

主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內瀰漫性纖維素滲出爲主的炎症(纖維素性炎),病變累及一個肺段或整個大葉。下面是本站小編分享的'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2016基礎醫學理論病理學:大葉性肺炎

臨牀特徵:起病急,惡寒、高熱,胸痛、咳嗽、咳鐵鏽色痰,呼吸困難伴肺實變徵及WBC增高。病程約一週.多見於青壯年。

1.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原菌: 肺炎球菌爲主 機體: 抵抗力下降—誘因:受寒、醉酒、感冒、麻醉、疲勞等。

病變發生迅速,病菌-肺泡-變態反應-以肺泡毛細血管通透性↑爲特點:滲出;病菌迅速蔓延-肺段、肺葉病變。

2.病理變化及病理臨牀聯繫 性質:纖維素性炎 部位和範圍:一般單側,左肺或右肺下葉常見。

病變分期---四期:

(1)充血水腫期:1-2日

1) 病變: 大體:腫大、暗紅色

鏡下: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肺泡腔--大量漿液性滲出物、細菌; 少量RBC、中性粒細胞

2) 病理臨牀聯繫: 細菌毒素入血+細菌入血釋放毒素→中毒症狀: 寒戰、高熱、肌肉痠痛

肺泡腔大量滲出物+炎細胞浸潤→咳嗽 肺泡腔大量漿液性滲出物+少量RBC→咳淡紅色痰

(2)紅色肝樣變期(Red hepatization) 實變早期:2~4日

1) 病變: 鏡下: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

肺泡腔--大量紅細胞、細菌、少量N、M;纖維蛋白原滲出→纖維素(呈粗的條索狀..片團狀分佈)

大體: 肺腫大、重量增加、暗紅、質實如肝 血管擴張充血+滲出物→腫大、重量↑

血管擴張充血+肺泡腔大量RBC滲出→暗紅; 肺泡腔大量RBC、一定量的纖維素、少量N、M→質實如肝

2) 病理臨牀聯繫: 肺泡腔大量RBC→巨噬細胞吞噬、崩解—含鐵血黃素--鐵鏽色痰;

大量RBC、纖維素,少量N→肺實變→缺氧:紫紺、呼吸困難;肺實變徵:查體、X-ray

漿液性滲出物(培養基)→病菌繁殖→血菌(+)

(3)灰色肝樣變期(Gray hepatization) 實變晚期,4~6日

1)病變: 鏡下:肺泡壁--毛細血管受壓、貧血

肺泡腔--大量中性粒細胞,RBC↓↓;纖維蛋白量多,呈絲網狀--纖維素網;纖維素絲經肺泡間孔互相連接

大體: 毛細血管受壓、貧血+肺泡腔內大量中性 粒細胞和纖維素,RBC↓↓→肺呈灰白色

肺泡腔大量中性粒細胞、纖維素→肺腫脹;肺實變

2)病理臨牀聯繫: 壞死脫落細胞+滲出液+纖維素→刺激→咳嗽

中性粒細胞壞死+滲出液+壞死脫落上皮細胞→膿性痰 巨噬細胞↑→病菌(-)

纖維素開始溶解+機體適應→缺氧症狀減輕 中性粒細胞+纖維素→肺實變--x線、體徵

(4)溶解消散期 第7-10日

1)病變: 鏡下: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變性壞死→炎症消退 滲出物(主要爲纖維素)溶解

大體:質地變軟,切面顆粒外觀漸消失,可有膿樣混濁液體 滲出物被溶解→肺體積縮小

滲出物主要爲纖維素,RBC較少→肺灰白色 滲出物被溶解→經淋巴管吸收或咳出→肺實變

2)病理臨牀聯繫: 滲出物+炎症刺激→咳嗽 滲出物+壞死之中性粒細胞→咳痰↑

滲出物溶解→肺泡腔部分通氣+滲出液→溼羅音 滲出物溶解→x線--假空洞

3.結局及併發症

(1) 痊癒:大葉性肺炎通常爲急性滲出性炎症,故肺組織常無壞死,肺泡壁結構未遭破壞→結構和功能恢復痊癒

(2)併發症: a.中毒性休克:嚴重毒血癥→周圍循環衰 竭→休克---休克型/中毒型肺炎---死亡率高

b.肺膿腫及膿(氣)胸:金黃色葡萄球菌

c.敗血症或膿毒敗血症:嚴重感染

d.胸膜炎:炎症(肺內)→胸膜→胸膜炎(纖維素性)

e.肺肉質變(pulmonary carnification):灰肝期,中性粒細胞滲出過少→蛋白溶解酶不促→滲出物不能及時溶解吸收→肉芽組織長入→機化→病變呈褐色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