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臨牀執業醫師預防醫學複習筆記

醫師資格考試分爲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爲臨牀、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臨牀執業醫師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臨牀執業醫師預防醫學複習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臨牀執業醫師預防醫學複習筆記

 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考綱要求】

1.傳染病:①傳染病流行病學;②傳染病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③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2.地方病:①地方病的基本概念;②碘缺乏病的病因及防制;③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點及預防。

3.職業有關疾病:①職業有害因素概念及來源;②職業有關疾病的種類和特點;③職業病的預防和控制。

4.心、腦血管疾病:①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②人羣高血壓病的防治及管理。

5.醫源性疾病:①醫源性疾病的種類及特點;②醫源性感染的種類和污染途徑;③醫源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6.惡性腫瘤:①惡性腫瘤的主要危險因素;②惡性腫瘤的預防。

7.臨牀預防服務的實施:臨牀預防服務的定義及內容。

8.初級衛生保健與社區衛生服務:①初級衛生保健的定義及任務;②社區衛生服務的定義及特點;③社區健康的實施;④老年人社區保健的特點。

【考點縱覽】

1.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羣。傳染源的概念。

2.疫源地:在一定條件下,傳染源向其周圍傳播病原體所能波及的範圍稱爲疫源地。消滅疫源地必須具備3個條件:①傳染源被移走或消失(住院、死亡或治癒);②傳染源散播在外環境中的病原體被徹底清除;③周圍所有的易感接觸者經過該病的最長潛伏期沒有發生新的病例或感染。

3.我國兒童的免疫程序。

4.列爲我國國家重點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克汀病、鼠疫、布魯菌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7種。

5.碘缺乏病的流行特點及主要病因。女性患病率最高在12~18歲內,男性在9~15歲之間.有代表性尿樣中碘含量平均值低於5μg/L時,該地區就有發生碘缺乏病的可能;低於2μg/L時,該地兒童就有患典型的先天性克汀病的危險。長期以木薯爲主食的.地方易患甲狀腺腫大。目前研究有些高碘地區亦可患甲狀腺腫大,機制尚不清楚。因此目前認爲甲狀腺腫大的病因爲缺碘和致甲狀腺腫的物質。食鹽加碘是最有效的防止碘缺乏病的措施。我國食鹽加碘量爲1/5萬~2/2萬,成人攝人量的安全範圍爲50~500μg。

6.適量氟預防齲齒,過量氟產生氟斑牙,嚴重者引起氟骨症。棍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我國地方性氟病病區主要分爲:①飲水型病區;由於飲用高氟水而引起。它分佈最爲廣泛,是最主要的病區類型。②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區:採用落後燃燒方式燃燒含高氟劣質煤而污染了室內空氣、食物和飲水。③飲食及工業污染型病區:因飲食含氟量高的粗製茶及糧食、蔬菜等引起。預防氟中毒的關鍵是減少氟的攝入量,主要採取:①改用含氟量低的水源。②飲水除氟。③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質煤。④控制食物氟污染。

7.職業有害因素:在職業環境中存在並能對勞動者的健康和作業能力產生有害影響的因素。大多存在於生產過程中,包括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職業病強調的是職業人羣在職業活動過程中,接觸職業有害因素引起的機體損害。我國法定職業病有 9類104種。職業病的特點:病因明確,有劑量-效應關係,常羣體發病,有些無特殊療法。早期發現,預後較好。

8.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及預防。在所有因素當中,高血壓是主要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鈉攝入量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限鈉補鉀可使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鈣攝人不足也可使血壓升高。

9.醫源性疾病:在診治或預防疾病過程中,由於醫護人員各種言行、措施不當而引起的不利於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醫源性感染分爲:交叉感染、環境感染和內源性感染等三類。

10.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種類很多。估計有 1000種左右,但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經流行病學調查可以肯定的與人類癌症有關的化學物質只有30種。惡性腫瘤主要採取一、二級預防爲主的方針。

11.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①以基層衛生保健爲主要內容;②提供綜合性服務;③是一種連續性務;④進行協調性服務;⑤提供可及性服務。

  物理因素與健康

【考綱要求】

1.噪聲:①噪聲的來源;②對機體的影響。

2.高溫:①高溫作業;②類型;③對機體的影響。

3.電離及非電離輻射:①電離輻射對機體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②電離及非電離輻射的主要防護措施。

【考點縱覽】

1.聽覺適應、聽覺疲勞及永久性聽閡位移的概念。①聽覺適應:聽閾提高10~15dB以上。離開噪聲環境,數分鐘即可恢復;②聽覺疲勞:聽閾提高超過15dB甚至30dB以上,離開噪聲環境需較長時間如數小時甚至二十幾小時以後聽力才能恢復;③永久性聽閾位移:長期接觸強噪聲,聽閾不能恢復到原來正常水平,聽力下降呈永久性改變。

2.中暑4型的發病機制及臨牀表現特點。熱射病:多發生於強乾熱型或溼熱型高溫作業。散熱困難,引起體內蓄熱,主要特點是體溫過高。熱痙攣:多發生於乾熱高溫作業。大量出汗。鈉、鉀丟失,電解質紊亂引起。特點是體溫正常,肌肉疼痛。熱衰竭:也稱熱暈厥、熱虛脫。多發生於高溫、強熱輻射的氣象條件下。本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體溫不高或稍高,脈搏微弱、血壓下降、暈厥。一般不引起循環衰竭。日射病:多發生於夏秋露天作業及強熱輻射作業。顱、顱內組織受熱,腦膜溫度升高,腦組織充血水腫而引起。

3.凡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稱爲電離輻射,不足以導致組織電離的輻射稱爲非電離輻射。

4.電離輻射的防護①外照射防護:屏蔽防護、距離防護、時間防護。②內照射防護:在開放型放射性工作場所內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侵入人體的行爲,如飲水、吸菸、進食等。③清除污染。④輻射檢測與衛生保健。

5.紫外線各波段對人體的作用。A段:色素沉着作用;B段:紅斑作用及抗佝僂病作用;C段:殺菌作用。雪盲和電光性眼炎也主要是C段紫外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