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醫執業醫師《傳染病學》考點: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組以肝臟損害爲主的傳染病。按病原學分類,目前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下面是本站小編分享的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2017年中醫執業醫師《傳染病學》考點: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學:

  五型肝炎病毒簡要對照

HAV(甲)

HBV(乙)

HCV(丙)

HDV(丁)

HEV(戊)

基因組

RNA

DNA

RNA

RNA

RNA

傳播途徑

消化道

血液/體液

血液/體液

血液/體液

消化道

慢性化否

血清學

抗HAV-IgM

HBV M

抗-HCV

HDAg

抗HEV-IgM

檢測

抗HAV-IgG

抗HDV-IgM、抗HDV-IgG

  二、流行病學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

㈠經胃腸道傳播的病毒性肝炎(A、E)

傳染源:隱性感染者、急性期患者

傳播途徑:糞——口

感人羣:普遍易感,病後可獲得免疫力(甲型持久、戊型不持久)

流行特點:

⑴ HAV:多爲散發,也可因水和食物污染而暴發流行。

秋冬季多見,全年散發。

易感和高發人羣:以6個月~10歲兒童多見。

⑵HEV:因水污染、雨季、洪水後造成流行,全國均有散發。

春冬季高發。兒童隱性感染,成人臨牀性感染。

㈡經胃腸道外傳播的病毒性肝炎(B、C、D)

傳染源:急、慢性患者和無症狀病毒攜帶者

傳播途徑:

①注射傳播:輸血、預防注射、藥物注射、針刺

②母嬰傳播:產道感染、 產後哺乳、宮內感染

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家庭聚集現象

④性接觸傳播: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中均可有病毒

易感人羣:普遍易感,不同株間無交叉免疫

流行特點:多爲散發,臨牀以無症狀,無黃疸型病例爲多

  三、發病機制與病理改變:

(一)發病機制:

1、甲肝:感染早期細胞免疫其主要作用,後期體液免疫亦參與其中。

2、乙肝:肝細胞病變主要由細胞免疫所致。靶抗原主要是HBcAg,效應細胞主要是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機體免疫反應不同,導致臨牀表現各異:

⑴機體處於免疫耐受狀態,多成爲無症狀攜帶者

⑵機體免疫功能正常時,多表現爲急性肝炎經過

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不完全耐受、自身免疫反應產生、HBV基因突變逃避免疫清除等情況下,可導致慢性肝炎

⑷機體處於超敏反應,導致肝細胞大片壞死,發生重型肝炎

3、丙肝:

⑴肝細胞損傷機制:①HCV直接殺傷作用;②宿主免疫因素;③自身免疫;④細胞凋亡

⑵HCV感染慢性化的機制:①HCV的高度變異性;②HCV對肝外細胞的泛嗜性;③HCV在血液中的滴度低,免疫原性弱,機體免疫應答水平低下,造成病毒持續感染

4、丁肝:HDV複製效率高,抗原性較強,宿主免疫反應參加了肝細胞的損傷。

5、戊肝:細胞免疫爲引起肝細胞損傷的主要原因。

(二)病理改變:

1.基本病變:肝細胞變性(氣球樣變、嗜酸性變)壞死(單細胞壞死、點狀壞死、竈狀壞死、碎屑狀壞死、橋接壞死、融合壞死),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細胞(主要爲CD4+、CD8+ T淋巴細胞)浸潤,間質增生(Kupffer細胞、間葉細胞和纖維母細胞,細胞外基質增多和纖維化)和肝細胞再生(網狀支架塌陷時,再生的肝細胞可排列成結節狀,導致肝小葉結構紊亂)

2.各臨牀型肝炎的病理特點:

(1)急性肝炎:肝臟腫大,肝細胞氣球樣變和嗜酸性變,形成點、竈狀壞死,匯管區炎症細胞浸潤,壞死區肝細胞再生,網狀支架和膽小管結構正常。如有碎屑狀壞死則極可能轉爲慢性。

(2)慢性肝炎:病理診斷主要按炎症活動度和纖維化程度進行分級(G)和分期(S),如下:

炎症活動度(G)

纖維化程度(S)

匯管區及周圍

小葉內

纖維化程度

0

無炎症

無炎症

0

1

匯管區炎症

變性及少數點、竈壯壞死竈

1

匯管區纖維化擴大,侷限間隔形成及小葉內纖維化

2

輕度PN

變性,點、竈壯壞死竈或嗜酸性小體

2

匯管區周圍纖維化,纖維間隔形成,小葉結構保留

3

中度PN

變性,融合壞死或見BN

3

纖維間隔伴小葉結構紊亂,無肝硬化

4

重度PN

BN範圍廣,累及多個小葉(多小葉壞死)

4

早期肝硬化

炎症活動度(G)

纖維化(S)

輕度慢性肝炎

1~2

0~2

中度慢性肝炎

3

1~3

重度慢性肝炎

4

2~4

(3)重型肝炎:

①急性重型肝炎:壞死肝細胞佔2/3 以上,肉眼觀肝體積明顯縮小,壞死區充滿大量紅細胞而呈紅色,殘餘肝組織淤膽而呈黃綠色,故稱紅色或黃色肝萎縮。

②亞急性重型肝炎:肝細胞亞大塊壞死,面積小於1/2 。肝小葉周邊可見肝細胞再生伴小膽管增生,肉眼見肝臟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結節。

③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變的背景上出現亞大塊或大塊壞死,可見橋接及碎屑狀壞死。

(4)肝炎肝硬化:①活動性肝硬化:肝硬化伴明顯炎症,假小葉邊界不清;②靜止性肝硬化:肝硬化結節內炎症輕,假小葉邊界清楚。

(5)其他:慢性無症狀攜帶者;淤膽型肝炎—毛細膽管內膽栓+肝細胞內膽色素瀦留+急性肝炎

  四、臨牀表現:

㈠潛伏期

甲型肝炎,4w( 2~6w)

戊型肝炎,6w(2~9w)

乙型肝炎,3m(1~6m)

丙型肝炎,40天(15~180天)

丁型肝炎,4~20w

㈡急性肝炎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①可發生於五型肝炎中任何一種,發生率遠高於黃疸型,成爲更重要的傳染源。

②無黃疸,但可轉爲黃疸型。

③症狀較黃疸型爲輕。

④多數病例只有ALT活力增高。

⑤病人能保持一定的工作能力且可迅速恢復;少數轉變爲慢性,由於未能及時休息治療所致。

●★急性黃疸型肝炎:

1、黃疸前期(1-21天;5-7天)

流感樣症狀:畏寒、發熱、頭痛、乏力。

消化道症狀:納差、厭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期末尿色變黃:濃茶樣

2、黃疸期(2-6周):出現肝細胞性黃疸表現

①黃疸加深階段,消化道症狀重;

②黃疸減退階段,消化道症狀減輕;

③大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肝腫大,部分有輕度脾腫大。

3、恢復期(2周-4個月):症狀消失,肝、脾回縮,肝功能復常

★急性肝炎各型臨牀特點

1、甲、戊型:

①起病相對較急,有明顯症狀

②急黃肝較多,戊型病情較重,妊娠後期和老年人

③不轉化爲慢性肝炎

2、乙、丙、丁型:

①起病相對較慢,無明顯症狀

②黃疸發生率相對較低

③可轉化爲慢性

㈢慢性肝炎

①肝炎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病程超過6個月者

②按病情輕重分爲輕、中、重度

③只有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可引起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分度:

①輕度

症狀:輕度乏力、消化道症狀、低熱等

體徵:可有輕度脾腫大

實驗室檢查:ALT反覆輕度升高

預後:大多恢復,少數轉爲中度

②中度

症狀:明顯(消化、神經系統)

體徵:肝脾腫大,質地Ⅱ度,可有肝掌、蜘蛛痣

實驗室檢查:A/G比例、肝纖維化指標,自身抗體陽性。

③重度:症狀進一步加重,並出現早期肝化的表現。

㈣重型肝炎

五型均可引起重型肝炎(0.2%~0.5%),以HBV或肝炎病毒的'重疊感染爲多見。

臨牀特點:進行性加深的深度黃疸伴嚴重的消化道症狀和極度的乏力、膽酶分離、PTA<40%

症狀:(四高)高度乏力、納差、黃疸、出血傾向。

體徵:肝濁音界縮小、腹水徵陽性、高度黃疸、大片瘀斑。

併發症:①出血傾向(皮膚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②腹水(胸水);③肝腎綜合徵;④肝性腦病;⑤肝肺綜合徵;⑥嚴重感染;⑦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

●各種重型肝炎臨牀特點的比較

急性重型肝炎

亞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2周內出現極度乏力,消化道症狀明顯迅速出現Ⅱ度以上肝性腦病,肝臟縮小,PTA<40%

急行起病,15天~24周出現重型肝炎表現

腦病型:首先出現Ⅱ度以上肝性腦病腹水型:首先出現腹水及相關表現者

臨牀表現同亞急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病的病史,臨牀症狀和體徵,實驗室指標改變者

●重型肝炎的臨牀分期:

早:符合重型肝炎診斷的基本條件,無併發症,40%﹤PTA<30%。

中:符合重型肝炎診斷的基本條件,有Ⅱ度肝性腦病,或明顯腹水,出血傾向(出血點或瘀斑) ,30%﹥PTA﹥20%

晚:有難治性的併發症:肝腎綜合徵;Ⅱ度以上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出血傾向(注射部位瘀斑);嚴重感染;難以糾正的電解質紊亂;PTA<20%

㈤淤膽型肝炎:又稱毛細膽管型肝炎,表現爲較長期的肝內梗阻性黃疸

臨牀特點:

明顯的皮膚鞏膜黃染,有阻塞性黃疸的臨牀表現(大便顏色變淺;皮膚搔癢)

實驗室指標的改變(DBIL/TBIL>60%;尿膽紅素陽性,

尿膽原陰性;γ-GT、AKP明顯升高)

無明顯消化道症狀和乏力

㈥肝炎肝硬化:

①活動性:慢性肝炎活動的表現(ALT升高、乏力及消道症狀明顯、黃疸、白蛋白下降)肝縮小質地變硬,脾進行性增大伴門脈高壓徵表現(腹壁、食道靜脈曲張,腹水,門靜脈、脾靜脈增寬等。)

②靜止性:無肝炎活動的表現,症狀輕或無特異性,可有上述體徵。

㈦特殊人羣肝炎的表現

⑴小兒肝炎特點:多爲隱性感染

①易成爲無症狀的攜帶者;

②有症狀者以無黃疸型或慢性輕度爲主。

⑵老年肝炎特點:黃疸多見、程度深、持續時間長;

①淤膽型多見;

②合併症較多;

③重型肝炎發生率高。

⑶妊娠期肝炎特點:重型肝炎發生率高,死亡率高、產後大出血多見;

①可導致早產、死胎、畸形。

②合併戊肝死亡達30%以上。

③合併乙肝胎兒易受傳染。

㈧ 各型肝炎臨牀轉歸

急性肝炎:

①急性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痊癒,無慢性化,個別可轉化爲重型肝炎,或遺留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癥.妊娠後期合併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高,10%~20%,最高達39%

②急性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有多種臨牀轉歸:痊癒,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急性丁型肝炎的臨牀轉歸

• 急性HDV與HBV同時感染

急性起病,有HBV和HDV急性感染的標誌物

疾病轉歸呈良性經過,慢性轉化率約5%,

• HDV與HBV的重疊感染

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礎上重疊感染HDV

使病情加重,甚至重型肝炎

慢性轉化率高,約70%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

•無症狀或臨牀診斷爲慢性輕度肝炎無反覆炎

症活動者,預後良好,一般不會發展至肝硬化

•反覆炎症活動的中度以上慢性肝炎患者小部

份 (30%)可發展至肝硬化和肝癌(15%)

重型肝炎:預後差,病死率達70%以上

淤膽型肝炎:預後良好,慢性者可至膽汁性肝硬化

  五、實驗室檢查:

(一)病毒性肝炎的實驗室檢查

肝臟受損的相關檢查

肝功能檢查

1、血清和尿膽色素

①血清膽色素:血總膽紅素(TBIL)升高代表肝細胞有壞死,其升高程度與肝細胞壞死的嚴重程度成正比,重型肝炎患者TBIL≥171μ㏖/L.

②尿雙膽檢測:尿膽原與尿膽紅素均增加.

2、與肝細胞壞死嚴重性相關的實驗室指標

①血清膽色素:肝細胞性黃疸時血總膽紅素(TBIL)升高程度與肝細胞壞死的嚴重程度成正比,黃疸越深預後越差。

②凝血酶原活動度(PTA):降低程度與肝細胞壞死嚴重程度相關.

③膽鹼酯酶活性:降低程度與肝細胞壞死嚴重程度相關.

④血清白蛋白:降低程度與肝功能衰竭程度成正比

3、肝活組織病理學檢查:是診斷病毒性肝炎的金標準,能準確的病理分型和通過免疫組化檢測肝細胞內的病毒。

4、影像學檢查:

超聲檢查:對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CT,MRI:儘管對慢性肝炎的診斷參考價值不如超聲檢查,但對肝癌的診斷價值較大。

●B超診斷慢性肝炎影像特點:

輕度:肝脾無明顯異常改變

中度:肝內回聲增粗,肝臟和/或脾臟輕度腫大,肝靜脈走行多清晰,門靜脈和脾靜脈內徑無增寬。

重度:肝內回聲明顯增粗,分佈不均勻;肝表面欠光滑,邊緣變鈍;肝內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輕度狹窄、扭曲;門靜脈和脾靜脈內徑增寬;脾臟腫大;膽囊有時可見“雙層徵”。

●其他相關檢查

①血常規

②尿常規

③生化指標檢測:電解質、血糖、血漿膽固醇、補體、膽汁酸

(二)病毒標誌物檢測:

1、甲型肝炎:

抗HAV-IgM 現症感染。

抗HAV-IgG 既往感染,獲得免疫。

HAV顆粒 糞便中檢出。

2、乙型肝炎:

血清HBVM測定(三大抗原抗體測定)

HBV-DNA定量 血清及肝組織均可檢出。

HBV-DNAP 不常用。

3、丙型肝炎:

抗HCV-IgM 急性期及慢性感染複製期

抗HCV-IgG 非保護性抗體,長期存在

HCV-RNA定量 病毒複製指標,抗病毒藥物療效觀察。

肝組織HCAg 免疫組化法。

4、戊型肝炎:

抗HEV-IgM和IgG 近期感染指標。

HEV顆粒 糞便中發病2周內檢出。

5、丁型肝炎:

血清HDAg 急、慢性期均可檢出。

抗HD-IgM 急性早期、慢性感染HDV複製。

抗HD-IgG 慢性HDV感染持續升高。

HBV+HDV (混合)抗HBc-IgM(+)。

HBV+HDV (重疊)抗HD-IgM(+)。

抗HBc-IgG(+)抗HBc-IgM(-)。

肝組織HDAg 免疫組化法。

HDV-RNA 分子生物學。

  六、病原學診斷

1、甲型肝炎

抗HAV IgM

抗HAV IgG

糞便中HAV顆粒或抗原或HAV RNA

2、乙型肝炎

(1).慢性乙型肝炎

● HBeAg(+)慢乙肝:HBsAg、HBeAg、HBV DNA

● HBeAg(-)慢乙肝:HBsAg、抗HBe、HBV DNA

(2)HBV攜帶者

●慢性HBV攜帶者:HBsAg、HBeAg/抗HBe、HBV DNA

● 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HBsAg、抗HBe+/-

● 隱匿性慢乙肝:HBV DNA

(3)重型乙型肝炎的診斷

HBV現症感染的標誌物陽性

實驗室檢查:

①血清膽紅素>170μmol/L;膽、酶分離;

②凝血酶原活動度<40%;

③白蛋白下降;

④膽鹼脂酶(CHE)下降。

3、丙型肝炎

①血清抗HCV和/或HCV-RNA陽性

②肝細胞中HCV抗原陽性

4、丁型肝炎

①HBV現症感染

②HDVAg/抗HDVIgM/高滴度抗HDVIgG/HDV RNA

5、戊型肝炎

抗HDVIgG/HDV RNA

  七、鑑別診斷:

(一)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

1、溶血性黃疸:

2、肝外梗阻性黃疸: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1、非嗜肝病毒:EBV、CMV、腮腺炎病毒等。

2、感染中毒性:

3、藥物性:

4、酒精性:

5、血吸蟲病性:

6、肝豆狀核變性:

  八、預後:

(一)急性肝炎:預後好,妊娠期合併戊肝病死率高,達20%左右。

(二)慢性肝炎:乙肝10%,丙肝50%轉爲慢性,部分可發展爲肝硬化甚至肝癌。

(三)重症肝炎:預後差,死亡率達70%以上,治療及時,併發症少者相對較好。

(四)淤膽型肝炎:急性預後好,慢性可導致膽汁性肝硬化。

(五)肝炎肝硬化:預後差。

  九、治療:

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根據不同病原、不同臨牀類型及組織學損害區別對待

治療原則:以足夠的休息、營養爲主,輔以適當的藥物,避免飲酒、過勞和損害肝臟的藥物

1、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一般對症支持療法爲主,適當的隔離(甲型肝炎至起病後3周;戊型肝炎至起病後2周)

●抗病毒治療:急性無黃疸型丙型肝炎可考慮應用干擾素抗病毒治療

2、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一般療法:休息、飲食、心理輔導

●藥物治療:改善肝功能、免疫調節、抗纖維化抗病毒治療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

干擾素:IFN α,500萬μ im qod´24~48周

複合干擾素

(長效干擾素)

慢性乙型肝炎時干擾素使用的指徵爲:

①HBV在活動性複製中;

②肝炎處於活動期;

③HBV DNA血濃度低;

④抗-HBcIgM陽性;

⑤慢性輕度無黃疸、無肝功能失代償的病人。

干擾素治療的禁忌證

絕對禁忌證:妊娠、精神病史 (如嚴重抑鬱症)、未能控制的癲癇、未戒斷的酗酒/吸毒者、未經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償期肝硬化、有症狀的心臟病、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計數 <1.0 *10^9/L、治療前血小板計數 <50*10^9/L

相對禁忌證:

甲狀腺疾病、視網膜病、銀屑病、既往抑鬱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壓

4、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

①干擾素:IFN α,複合干擾素,長效干擾素

②病毒唑

干擾素+病毒唑的聯合用藥是治療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選擇

5、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原則:以支持、對症爲基礎的綜合性治療,促進肝細胞再生,預防和治療各種併發症。

⑴支持療法:高熱量,充足維生素,高蛋白,輸血漿,白蛋白和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⑵促進肝細胞再生:胰高血糖素-胰島素(G-I)、促肝細胞生長素(HGF)、前列腺素E1(PGE1)

⑶併發症的治療

●肝性腦病的治療:

①氨中毒的防治:減少氨的吸收(低蛋白/無蛋白飲食,口服抗生素,乳果糖,食醋灌腸)

②降低血氨:精氨酸、門冬氨酸-鳥氨酸

③糾正神經遞質/氨基酸失衡:左旋多巴,支鏈氨基酸

④防治腦水腫:甘露醇,速尿,高滲糖等

●出血的防治:輸新鮮血,血小板,血漿消化道出血可用絡賽克,雷尼替丁,善得定

●肝腎綜合徵的治療:擴張血管,補充血容量,利尿,不用對腎有損害的藥物,必要時血液透析治療

●繼發感染的防治:以抗革蘭陰性細菌感染爲主,或根據藥敏結果選擇

●腹水的治療:補充白蛋白,利尿,抗感染不主張快速大量放腹水,但可腹水回輸

⑷抗病毒治療

⑸人工肝支持系統:血漿置換、灌流、膽紅素吸附、MARS等、生物人工肝

⑹肝移植:肝細胞移植、肝器官移植

6、淤膽型肝炎的治療

● 一般支持,對症處理

● 必要時使用糖皮質激素

肝炎肝硬化的治療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治療

7、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⑴經胃腸道傳播的病毒性肝炎(A、E)

①控制傳染源:早期發現、隔離和治療病人

②切斷傳播途徑

③保護易感人羣——被動免疫:免疫球蛋白

主動免疫: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

⑵經胃腸道外傳播的病毒性肝炎(B,C,D)

①控制傳染源:篩選獻血員,不從事有關職業

②切斷傳播途徑:做好醫療過程中的嚴格消毒與隔離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

③保護易感人羣:

暴露前的預防:乙肝疫苗(10-20μg;0,1,6)

母嬰傳播的預防:HBsAg(-) 乙肝疫苗

HBsAg(+) (HBIG)+乙肝疫苗

暴露後的預防:HBIG+乙肝疫苗

暴露後的預防:

①如已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

②如未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或雖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詳,應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並同時於不同部位接種一針乙型肝炎疫苗 (20μg),於1和6個月後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