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臨牀操作指導》複習考點:通氣

保持呼吸道通暢至關重要,是一切救治的基礎。傷員鼻咽腔和氣管,可能被血塊、泥土、嘔吐物或本身過量分泌的分泌物以及舌後墜等完全或部分阻塞,造成窒息。

2017年《臨牀操作指導》複習考點:通氣

  1.頭後仰:

傷員取仰臥位,頭、頸、胸處於同一軸線,雙肩略墊高。操作者在傷員頭頂側,一手置於傷員前額向下用力,一手置於頸後向上用力;也可用一手置於傷員前額,另一手直接拾起下頦,使頭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若估計頸部有損傷時,則應避免過分後仰。

  2.穩定側臥位法:

當出現批量傷員、人手缺乏時,對昏迷而有呼吸者,可採用穩定側臥位法來保持通氣。先將傷員仰臥,然後靠近搶救者一側的腿彎曲,其同側手臂置於其臀部下方,輕柔緩慢地將傷員轉向搶救者,使傷員頭後仰,保持臉面向下,位於其上方的手置於臉頰下方以維持頭部後仰及防止臉朝下,下方的'手臂置於背後以防止傷員向後翻轉。

  3.手法清理氣道:

一手用拇、食指拉出傷員舌頭,另一手食指伸入口腔和咽部,迅速將血塊等異物摳出;若傷員牙關閉合,則可用兩食指從傷員口角處插人口腔內頂住下牙齒,兩拇指與食指交叉用力打開口腔,清理氣道。

  4.託頜牽舌法:

  昏迷傷員的舌後墜易堵塞聲門,應用手從下頜骨後方託向前側,將舌牽出,使聲門通暢,然後用口咽或鼻咽管來維持。

  5.擊背法:

使傷員上半身前傾或半俯臥,一手支託其胸骨前,用另一手掌擊打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促使咳嗽,將上呼吸道的堵塞物咳出。

對於急性氣道堵塞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窒息,使用上述方法失敗者,可使用膈下腹部衝擊法(Heimlich maneveur)。此外,在開放氣道時發現有開放性氣胸,應立即用敷料或其他一切儘量清潔之可用物品堵塞胸壁傷口,使開放性氣胸轉爲閉合性氣胸。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在進行各種開放氣道操作時,須嚴格頸椎制動以保護頸椎,必要時應數人協作

  通氣/血流比值意義:

通氣/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鐘肺泡通氣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間的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約爲比值在0.84的情況下,氣體交換的效率高。VA/Q比值增大,說明通氣過剩或血流不足,致使肺泡無效腔增大;

反之,VA/Q比值下降,說明肺通氣不足或血流過剩,形成了功能性動-靜脈短路,兩者都妨礙了有效的氣體交換,可導致血液缺O2或CO2瀦留,但主要是血液缺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