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點:足太陽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足太陽經絡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足太陽經絡與腧穴

一、足太陽經脈

(一)循行:《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a?a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二)病候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裂,是爲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指不用。

(三)主要病候

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衄、頭痛,以及項、背、股、臀部和下肢後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等症。

(四)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頭、項、目、背、腰、下肢部病證,以及臟腑、神志病。

第二節 足太陽腧穴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共67穴,左右134穴

1、晴明 (BL1)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主治] (1)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目翳。

(2)目視不明,近視,夜盲,色盲,目眩。

[刺灸法]囑患者閉目。左手將眼球推向外側固定,針沿眼眶邊緣緩緩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轉,禁灸。

2、攢竹 (BL2) 眉毛內側攢竹取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主治] (1)頭痛,目眩,眉棱骨痛,目赤腫痛。

(2)目視不明,流淚,眼瞼瞤動,近視。

(3)口眼喎斜,眼瞼下垂。

[刺灸法]治療眼病,可向眉中或眼眶內平刺或斜刺05.-0.8寸,禁灸

3、眉衝 (BL3)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攢竹直上入髮際0.5寸,神庭與曲差連線之間。

[主治](1)頭痛,眩暈。

(2)目視不明,鼻塞。

(3)癲癇。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4、曲差 (BL4)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髮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即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內1/3與中1/3交點上。

[主治](1)頭痛,頭暈.

(2)目視不明,目痛。

(3)鼻塞,鼽衄。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5、五處 (BL5)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

[主治](1)頭痛,目眩。

(2)目視不明,鼻衄。

(3)癲癇。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6、承光 (BL6)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7、通天 (BL7)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8、絡卻 (BL8)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主治](1)頭痛,目眩,目視不明,鼻塞。

(2)承光和絡卻還可治療癲癇。承光和玉枕還可治療嘔吐。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9、玉枕 (BL9)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後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主治](1)頭痛。

(2)目痛,不能遠視,目視不明。

(3)鼻塞。

(4)嘔吐

(5)癲癇。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0、天柱 (BL10)天柱項後髮際取

[定位]正坐或俯臥。正坐,在頸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後髮際凹陷中,約當後髮際正中旁開1.3寸。

[主治](1)頭痛,眩暈。

(2)項強,肩背痛。

(3)目赤腫痛,鼻塞。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內上方深刺,可灸。

11、大杼 (BL11)八會穴之骨會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1)咳嗽,發熱, 頭痛。

(2)頸項拘急,肩 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2、風門 (BL12)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1)傷風,鼻塞流涕,咳嗽, 發熱頭痛,目眩。

(2)項強,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3、肺俞 (BL13)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1)咳嗽,氣喘,胸滿。

(2)骨蒸,潮熱,盜汗,咯血。

(3)鼻塞。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4、厥陰俞 (BL14)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1)心痛,心悸。

(2)胸悶,咳嗽。

(3)嘔吐。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5、心俞 (BL15)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1)心痛,心煩,驚悸,失眠,健忘,夢遺,癲狂癇。

(2)咳嗽,胸背痛,吐血,盜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6、督俞 (BL16)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1)心痛。

(2)腹痛,腹脹,腸鳴,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7、膈俞 (BL17)八會穴之血會

[定位]正坐或俯臥位,在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1)胃脘痛,嘔吐,呃逆,飲食不下,吐血。

(2)咳嗽,潮熱,盜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8、肝俞 (BL18)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臥位,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1)黃疸,脅痛,吐血。

(2)目赤,目 視不明,眩暈,夜盲。

(3)癲狂癇證,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9、膽俞 (BL19)背俞穴

[定位] 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1)口苦,脅痛。

(2)黃疸,嘔吐,食不化。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20、脾俞 (BL20)背俞穴

[定位] 俯臥,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

突下,旁開1.5寸。

[主治](1)腹脹,腹瀉,腹痛。

(2)胃痛,嘔吐,消化不良。

(3)黃疸,水腫。

(4)背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21、胃俞 (BL21)背俞穴

[定位]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1)胃脘痛,嘔吐。

(2)腹脹,腸鳴,完谷不消。

(3)胸脅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22、三焦俞 (BL22)背俞穴

[定位] 俯臥,在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1)胃脘痛,嘔吐。

(2)腹脹,腸鳴,完谷不化,瀉 泄,痢疾,水腫。

(3)胸脅痛,肩背拘急。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23、腎俞 (BL23)背俞穴

[定位] 俯臥,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 開1.5寸。

[主治]

(1)陽痿,遺精,早泄,不孕,遺 尿,月經不調,白帶。

(2)小便不利,水腫。

(3)腰背痠痛。

(4)頭昏,耳鳴,耳聾,喘咳少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24、氣海俞 (BL24)

[定位] 俯臥,在腰部,當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1)腰痛,痛經。

(2)腸鳴,痔疾。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25、大腸俞* (BL25)背俞穴

[定位] 俯臥,在腰部,當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1)腹脹,腹痛,泄瀉,痢疾,便祕。

(2)腰脊疼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