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診療技術與常規:臨時心臟起搏器操作

導語:下面是關於內科診療技術與常規中的臨時心臟起搏器操作規範相關內容,適用於保護性起搏,潛在性竇性心動過緩或房室傳導阻滯需做外科手術、心導管手術、電轉復等手術及操作

內科診療技術與常規:臨時心臟起搏器操作

  一、 適應症:

(一) 可逆性的或一過性的嚴重房室傳導阻滯、三分支傳導阻滯或有症狀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等(如藥物過量或中毒、電解質失衡、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或導管消融術後等)。

(二) 保護性起搏,潛在性竇性心動過緩或房室傳導阻滯需做外科手術、心導管手術、電轉復等手術及操作者。

(三) 反覆發作的阿-斯綜合徵(Adam-Stokes syndrome)者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之前以及起搏器依賴患者更換起搏器前的過渡性治療。

(四) 藥物治療無效或不宜用藥物及電覆律治療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心動過緩或藥物誘發的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反覆發作的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及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等給予起搏或超速起搏終止心律失常,達到治療目的。

  二、 術前準備

(一) 藥品消毒用聚維酮碘或碘酊,70%乙醇溶液,局部麻醉藥,1%利多卡因或1%普魯卡因。

(二) 器械:穿刺針及靜脈穿刺鞘:雙極臨時起搏導管,臨時起搏器。

(三) 急救裝置 :心電監護儀和心臟電覆律除顫器和氧氣、氣管插管等。

(四) 知情同意 :向患者說明手術中需與醫師配合的事項,簽署知情同意書。

(五) 其他 :備皮,建立靜脈通路。

  三、手術方法

(一)靜脈途徑:常用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以動脈爲標誌很易定位,股靜脈位於股動脈內側,頸內靜脈位於頸動脈的外側。右側頸內靜脈是最常用的靜脈入路,該入路是進右室最直接的路徑,並能穩定固定導線的位置。

(二) 穿刺方法:

6F或7F穿刺針穿刺靜脈,進入靜脈後回血通暢,將導引鋼絲送入血管腔內,撤除穿刺針。經導引鋼絲送入靜脈鞘管,退出導引鋼絲後,起搏電極導管經鞘管推送,進入15-20cm或右心房後,氣囊充氣1.0-1.5ml,電極導管可順血流導向通過三尖瓣進入右心室。若應用不帶氣囊的臨時起搏電極,應在X線透視下把電極定位於右室。

(三) 電極導管定位與固定:

心電圖可指導電極導管的定位。記錄到巨大QRS波時表示導管穿過三尖瓣進入右心室,依起搏圖形QRS波方向調整電極位置直至出現穩定的起搏圖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體表心電圖上產生類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及左前分支阻滯的QRS-T波羣,心電軸顯著左偏(LAD) -30°-90°,V5-V6的`QRS形態可表現爲以S波爲主的寬闊波。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起搏的QRS波羣呈類左束支傳導阻滯型,Ⅱ、Ⅲ、aVF導聯的主波向上,心電軸正常或右偏 ,右室心尖部是最穩固的部位,通常起搏與感知閾值較爲滿意。右室流出道起搏作爲心尖部起搏的一種替代選擇及補充是可行的及安全的,從理論上講,其血液動力學優於心尖部起搏。一般要求起搏閾值應小於1mA(0.5v),在深呼吸和咳嗽時導管頂端位置應固定不變。電極導管安置到位後,應將導管和鞘管縫合固定在穿刺部位的皮膚處。酒精消毒後局部覆蓋無菌紗布包紮。

  四、 起搏電參數調節:

(一) 起搏頻率:起搏器連續發放脈衝的頻率。一般爲40-120次/分,通常取60次/分-80次/分爲基本頻率。

(二) 起搏閾值:電壓3-6V。

(三) 感知靈敏度:靈敏度值一般爲1-3mV。

  五、術後處理

(一) 患肢儘量制動,平臥位或左側臥位。

(二) 持續心電監測起搏和感知功能。

(三) 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四) 每日檢查臨時起搏器的電池狀態,及時更換電池。

(五) 臨時起搏導線插入部位定期換藥、並檢查穿刺局部及患肢情況,以防止局部感染、出血及靜脈血栓形成。

(六) 術後放置一般不超過7天。

  六、併發症預防及處理

(一) 心臟穿孔、心臟壓塞

臨時起搏導線爲雙極導線,較硬。在植入時,動作應輕柔,在影像下無障礙送管。尤其在心臟擴大及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更應小心。另外導線到位後,避免張力過大,引起心臟穿孔。一旦發生穿孔,可在X線和心電監測下漸退導管,重新調整導管位置。同時做好心包穿刺的準備,必要時進手術修補。

(二) 導管移位

臨時起搏導線頭端爲柱狀電極,植入後容易發生導線移位。植入術中應固定牢靠、張力合適。張力過大及過小均可引起移位。若經股靜脈穿刺途徑,則穿刺側肢體制動。其他血管途徑植入也應減少活動,以臥牀休息爲主。若發生導線移位,應在X線透視下重新調整導管位置。

(三)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股靜脈穿刺後由於患側下肢制動,加上導管對血管的堵塞和刺激作用,容易形成患側下肢的靜脈血栓。因此對於預計臨時起搏器放置時間較長的患者及有高凝狀態的患者,避免股靜脈穿刺途徑,或者儘可能縮短臨時起搏時間。可進行患肢被動運動,必要時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一旦發生患側下肢靜脈血栓,患側肢體應制動,行靜脈溶栓及抗凝治療。切忌拔除臨時起搏導線,此舉可引起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

(四) 閾值增高

由於電極周圍心肌組織炎症、充血、水腫或缺血,或者電極導線微移位,使起搏閾值增加。可提高輸出電壓,如仍無效,則需調整導線位置或從其他血管途徑重新置入新的臨時起搏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