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考本科《教育理論(教育學)》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1~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6年成考本科《教育理論(教育學)》模擬試題

1.主要從事流浪犯罪兒童教育並著有《教育詩》等論著的教育家是(  )

A.加裏寧

B.克魯普斯卡婭

C.凱洛夫

D.馬卡連柯

2.持有“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兒童中心論”等觀點的理論派別屬於(  )

A.實驗教育學

B.文化教育學

C.實用主義教育學

D.批判教育學

3.歐洲中世紀教會教育的內容“七藝”包括“三科”“四學”,其中“三科”是指(  )

A.文法、算術、天文

B.文法、修辭、辯證法

C.哲學、算術、音樂

D.辯證法、幾何、音樂

4.學校體育的根本任務是(  )

A.增強學生體質

B.向學生傳授體育基本知識和技能

C.進行體育道德教育

D.提高體育運動技術水平

5.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指(  )

A.學校的領導和辦學體制

B.學校的規章制度

C.國家教育招生考試製度

D.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

6.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規定,農村成人教育的重點是(  )

A.掃除青壯年文盲和職業人才培訓

B.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

C.加強農業知識的教育和實用技術的培訓

D.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培訓

7.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倡導過“產婆術”,其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

A.談話法

B.講授法

C.練習法

D.情境教學法

8.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班裏,由教師分別使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

A.合作教學

B.複式教學

C.設計教學

D.分組教學

9.從課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課程分爲(  )

A.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B.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C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綜合課程

D.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10.教學中,在每節課或學習單元結束後,對學生進行口頭提問和書面測驗,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矯正。這種評價是(  )

A.診斷性評價

B.參照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終結性評價

11.某新學期開始,一個外地來的新生揹着大包小包走進北京大學校園。這時正好有一位老人迎面走來,這位新生走上去說:“我來辦報到手續,行李太多,您能不能幫我照看一下呢?”老人爽快地答應了。一個多小時後,新生辦完手續回來,看到老人還站在那裏看護着自己的`行李。幾天後,在開學典禮上,這位新生十分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座的北京大學副校長季羨林先生竟是那天替自己照看行李的老人。這位新生受到了強烈震撼。這則故事中季羨林先生的做法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樣示範法

C.實際鍛鍊法

D.環境陶冶法

12.西方學者羅森塔爾證明,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評價標準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和期望,從而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產生這種影響的師生關係類型是(  )

A.教育關係

B.組織關係

C.心理關係

D.社會關係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後說明理由。

13.在現代社會中教育可以決定社會的發展方向。

14.課程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教材。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我國當前的教育方針是什麼?

16.教師專業發展的含義是什麼?教師應具備哪些專業能力?

17.簡述“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德育原則的基本含義及貫徹要求。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在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現過教學應“以書本爲中心”與“以直接經驗爲中心”的觀點之爭。試以“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加以分析論述。

  參考答案:

  一、

l.D2.C3.B4.A5.D

0.C

2.C

  二、答案要點:

13.錯誤。這種觀點過分誇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與社會發展相互作用規律表明,教育是受社會生產方式,尤其受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教育對社會發展雖有作用,但只能在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軌道上實現,對社會發展僅起加速或延緩作用,它不能決定社會發展的方向。否則,將導致教育萬能論的錯誤。

14.錯誤(或不全面)。教材只是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之一,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還應包括課程計劃(或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

  三、答案要點:

15.堅持教育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爲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6.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爲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完善的過程,即由一個專業新手逐漸發展成爲專家型教師的過程。教師專業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管理能力、組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

17.(1)在德育工作中要面向學生集體進行教育,依靠和通過集體教育每個學生:同時要進行個別教育,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促進集體的形成和發展。

(2)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①努力培養形成良好的班集體;②充分發揮集體的教育作用;③加強個別教育。

  四、答案要點:

18.(1)“以書本爲中心”和“以直接經驗爲中心”的觀點都是片面的。

(2)一方面,教學過程是特殊的認識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主要以接受間接經驗來實現的。這些經驗是經過前人長期實踐概括而來的。學生藉助間接經驗認識世界是最簡捷、最有效的途徑。另一方面,學生要把間接經驗轉化爲自己的知識必須和直接經驗結合起來,直接經驗是掌握間接經驗的基礎。

(3)以“書本知識爲中心”的觀點忽視了學生的直接經驗,而“以直接經驗爲中心”的觀點則忽視了學生對間接經驗的掌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