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調研報告(15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區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區調研報告(15篇)

社區調研報告1

近年來,小孟鎮,按照“經濟主導工業化,農業生產產業化,各項要素城鎮化”的總體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的原則,高度重視,做好結合文章,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逐步把小孟建成規劃佈局合理,配套設施完善,服務功能提升,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小城鎮。近日,小孟鎮政協委員活動組組織7名政協委員聽取鎮有關部門負責人彙報、實地考察鎮駐地、史王、張王居民樓建設工地,調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小孟鎮位於兗州市西北部。全鎮東西長13公里,南北寬9公里,總面積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萬畝。轄4個管區,42個行政村,總人口3.9萬人。目前,鎮駐地、史王、張王、太平,三點一心正在建設中,史王村一期工程建設已經完工。

二、做法經驗

1、堅持規劃先行,分步實施。去年,我們聘請了省建築大學規劃設計院爲我鎮進行了高標準規劃,目前,規劃工作已經完成,等待專家評審。根據總體規劃,把全鎮42個行政村規劃成“九點一心”,即海子中心村、蘇戶中心村、太平中心村、河莊中心村、史王中心村、張王中心村、桑園中心村、吳寺中心村、函丈中心村及鎮駐地。42個行政村原村莊佔地面積8835畝,通過規劃,“九點一心”佔地3397。5畝,可節約土地5437.5畝。尤其對鎮駐地進行了詳細規劃,提出了“八村合一”社區化建設方案。

目前,這項工程正在實施中,規劃後的鎮駐地佔地1575畝,共設計高層住宅樓180幢,可容納5688戶,2萬餘人。社區內規劃六大功能分區;居住區、文教區、辦公區、商貿區、中心區、休閒娛樂區;建文化中心廣場一處,佔地約8000平方米;集文化、電信、郵政、民政、司法、派出所、計生服務爲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8000平方米;農貿市場1500平方米;商業門頭20000平方米。在住宅樓房設計上,以多層建築爲主,既體現現代化風格,兼顧農民生活習慣,又最大限度的節省投資,節約用地。目前,鎮駐地供銷社開發建設已經規劃完畢,即將啓動。

2、堅持政府主導與村民自治相結合。鎮黨委、政府組織編制社區建設規劃,指導監督黨支部村委會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組織建設施工。村黨支部村委會負責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組織好工程建設。嚴格決策程序,堅持公開透明,讓羣衆享有規劃建設全過程的'知情權、參與權。村成立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負責社區建設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目前,我鎮史王村居民樓已完成裝修,首批居民即將入住。太平、張王、劉李村居民樓正在施工建設中。

3、堅持樓房建設與配套設施建設相結合。我鎮始終堅持社區建設不僅只是拆了平房建樓房,重點是要配套完善服務設施,搭建服務平臺,讓農民羣衆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堅持建新與拆舊相結合。建新必須拆舊,原則上先建新樓,後拆舊房,堅決避免搬進新樓不拆舊房的現象。對我鎮區域內出現的居民建房,按照有關程序申報,經批准方可進行建設,在規劃區內停止新建居民房。規劃爲社區中心的村制定各村的實施方案,並由鎮政府參與制訂控制性詳細規劃,拆平房建樓房、合村並點建社區,逐步形成全鎮“九點一心”的總體規劃格局。並對新型社區內教育、衛生、羣衆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一併規劃建設。

4、堅持建築質量與安全生產相結合。“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鎮黨委、政府爲確保羣衆住上安全舒適的樓房,避免“爛尾樓”、“半拉子工程”、“危樓”等情況的發生,嚴格工程建設管理制度,成立了以鎮長爲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包括工程招標、財務、安全、質量等方面全程監管。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設施務必到位,確保無一例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三、存在問題

1、鎮、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羣衆對新社區的建設,認識還不到位,存在這樣那樣的想法,與新型社區建設的步伐存在一定的差距。

3、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幾點建議

1、加大政府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爲各村的經濟發展起助推器作,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責任機制,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落實;加強規劃引導,從功能上、空間上加以規範和指導,促進全鎮新型社區平衡穩步發展。給予一些功能相對較弱、建設任務較重、進度緩慢的新型社區一定的建設資金支持,幫助引導其儘快制定農村新型社區發展的科學規劃。

3、加大宣傳力度,鎮黨委、政府要及時地出動宣傳車,並通過村級廣播等形式,從環境衛生、提高羣衆生活水平、綠化和美化、使羣衆一步一步提高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和理解。

社區調研報告2

20xx年10月21--29日,大巴山生態與貧困問題研究會邀請四川農大易同培教授一行2人,再次到花溪走馬村柏林灣社區開展專家服務工作。易同培教授深有感觸的說,此次社區服務工作,社區行動的變化,所見所聞,令人興奮與激越。二次社區之行對比鮮明,從農戶自組織及生活、文化價值追求,看到了中國鄉村未來的前景!

針對生態社區營造項目活動中的生物資源保護、生態社區發展規劃、溼地植物園、硐寨天然植物園、社區特色園區建設,開展調研、現場指導,工作成果展示與農戶互動等活動。通過7天的社區考察,野外實地調研,研討交流等活動,從社區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社會經濟、農戶生計、文化藝術等多視角,對“生態社區營造項目”從理論到實踐活動,進行了系統診斷,充分肯定項目建設機制、成效與影響,同時爲項目深度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在大巴山生態與貧困問題研究會、社區農戶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社區5年發展思路、項目規劃與方法論述的《生態社區行動綱要》。爲社區未來描繪一幅絢爛幸福生活圖景,社區農戶深受鼓舞與鞭策。

《鄉村生態社區營造行動綱要》--社會、專家、社區視角

一、目標與思路(營造“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生活幸福”鄉村)

1、自然環境優美,物種多樣,生態優勢資源成爲社區營造的亮點(特點鮮明);

2、重視生態社區發展長遠規劃,將在地生態資源融入社區營造活動,並持之以恆堅守環境至上的營造原則。如營造社區公共空間、學校、道路、人居環境、溼地路渠、理水、農圃等美化、可食景觀培育。

3、社區人文歷史厚重,值得深度挖掘,使之成爲生態社區營造在地文化引擎。在社區現有成果基礎上,將傳統社區優秀文化元素、智慧、技藝植入現實社區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生態、文化各個層級,藝術提升社區精神品味與幸福感,復興鄉村文化(社區歷史、藝術審美、人文尊嚴價值追求),並形成鄉村生態人文自覺。

4、跨文化視角與行動,在全面復興鄉村文明的同時,社區自組織能力建設與社區內動力釋放尤爲關鍵,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生計是社區騰飛兩翼,形成社區獨特的人文優勢,拓寬鄉村生態市場的社會基礎。

5、公序良俗,天人合一是生態社區營造的要旨。營造川東北區域獨具民俗原生態的鄉村本土發展模式。

二、生態社區5年項目行動計劃(預算310萬元,急盼社會組織及有緣人關注與合作)

1、營造保育在地天然植物園2處。即“溼地植物園、硐寨植物園”二處(預算50萬元)。

2、生態文化竹園(面積10畝,栽植觀賞竹200種,校社共建。預算20萬元)

3、城鄉互動生態農場1處(面積150畝,DIY體驗式、休閒生態農場。預算50萬元)

4、鄉村生態美化項目(道路、路渠、家居、農圃、溼地美化與亮化。預算15萬元)

5、在地生態資源試驗研究、馴化、繁育(戰略、戰術行動研究。預算10萬元)

6、殯葬文化建設項目(2處,文化尋根及殯葬文明建設。預算30萬元)

7、社區歷史文化遺蹟搶救性保護,對外展示(拍攝、聲像、出版。預算25萬元)

8、社區綜合性圖書館(集收藏、學習、科研、展示、教化於一體。預算60萬元)

9、社區生態產品(食材)營銷站(點)及人員能力建設(預算20萬元)

10、生態社區民俗及接待環境、能力建設(預算30萬元)

三、生態社區營造方法論

1、充分肯定當下社區營造的組織形式,進一步深化。創造條件讓社區每個參與者釋放內在潛力,形成社區的內動力與凝聚力。獻計、出謀、出資源,擴展資源動員能力和整合能力。開放性社會參與社區營造活動。

2、社區規劃及活動,必須建立在對自然的學習和認知基礎上,舉一反三。學會學習、獨立思考,甚至對歷史經驗的反思,並對行動結果不斷完善與修正,社區被認同的結果。可量化,可操作,可驗證。在不違背社區人文、自然、社會良性互動原則下,長遠惠及子孫與自然的大戰略。需要集思廣益,逐漸形成在地生態社區規劃與行動的文化自覺。

3、重視資源動員、整合,外部環境開拓、推介與社區自我成長相協調,逐漸形成以社區受益對象爲主,外部幫助支持爲輔的'資源儲備。構建公正、公平、公開透明、監督到位的資源使用機制,形成資源參與良性互動的社區營造環境、強大的資源社會動員能力。

4、社區營造應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堅持數年。以當下存在的諸多危機、緊迫、生態災害事件爲參照,冷靜應對生態、食品、市場、文化價值危機的挑戰,增強自我改善意識和行動的有效性。

5、堅信自己的認識與努力一定成功,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堅信城鄉優勢互補,鄉村人文、自然優勢獨特,獨具魔力,是社會發展的人文根基與源頭所在;堅信鄉村多元治理的文化自信,信仰可以改變未來;堅信持之以恆就會形成鄉村文化全面復興。

社區調研報告3

一、全市社區基本情況:

幹部隊伍:全市社區居委會幹部共計xxxx5人,其中女社區居委會幹部175人,佔社區居委會幹部總數的90%。全市社區全部配有社區婦聯主席,全部爲兼職。社區婦聯幹部隊伍日趨年輕化、知識化,年齡在40歲以下佔60%,文化程度全部爲高中以上。

陣地建設:全市有活動陣地的社區26個,其中,婦女維權站14個,家長學校10個,兒童之家2個,部分社區兼有婦女維權站、家長學校、兒童之家,例如xxxx城17個社區中,婦女維權站17個、家長學校17個,兒童之家2個,較好地發揮了應有的功能。

工作經費:社區婦聯沒有專項工作經費,工作經費按照一事一請示的原則由社區支付,受各地財政狀況不同,每年社區用於婦聯工作的經費支出參差不齊,最多的全年婦聯工作經費xxxx0元,例如xxxx城區老城社區 “三八”節支出活動經費xxxx0元,最少的爲400元,極個別社區甚至不足xxxx元。總體來看,社區婦聯工作經費十分緊張。

二、社區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主要工作做法:

(一) 完善社區婦聯組織機構,爲社區婦聯組織開展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充分利用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的有利契機,將思想好、作風正、素質高、年紀輕、熱心婦女工作的婦女骨幹充實到社區居委會擔任社區婦聯主席職務,做到“哪裏有社區,哪裏就有社區婦聯組織和社區婦聯主席”。爲便於社區婦聯工作的開展,還採取由社區黨委書記兼任社區婦聯主席,做到“黨建帶婦建”。xxxx城區有三名社區主任兼任社區婦聯工作,各項工作成爲xxxx城區社區婦聯工作的典型。調整後的社區婦聯更加富有活力,社區婦聯幹部工作積極性明顯增強。利民社區婦聯被省婦聯評爲“三級五好”創建活動先進集體,還被評爲全國“平安家庭創建”先進社區。

(二)提高社區婦聯幹部素質,提升社區婦聯工作整體水平

一是提高學歷教育。全市社區婦聯幹部中,有20人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現有10人大專在讀,2人本科在讀。二是堅持業務培訓。xxxx城區婦聯把每月28日定爲社區婦聯主席例會日,採取以會代訓、座談、討論等形式進行婦女工作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每年3月和6月進行工作檔案互檢,將17個社區分爲3個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開展工作交流,選出一個典型在下一次例會上作經驗交流。三是重指導抓典型。根據社區獨特的優勢,鼓勵每個社區重點抓好1-2項工作,並重點指導,作爲品牌工作全力打造,形成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工作局面。各鎮區婦聯根據社區工作任務,先集中培訓,再選取定位社區婦聯工作切入點,深入社區幫助設計工作載體,進行工作指導,樹立典型。如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工作,xxxx城區婦聯選取北山社區作爲示範點,區婦聯幫助完善制度,邀請法律人士講課,印發宣傳單,組織開展大型文藝演出宣傳“零家庭暴力”創建工作;創辦“無圍牆工廠”時,xxxx城區婦聯以老城社區爲示範,邀請“xxxx市夕陽紅編織協會”老師前來授課,成立xxxx城區第一個手工製品加工點。區婦聯帶隊到xxxx聯繫加工加工活,回來後組織下崗失業婦女進行加工。當一項特色工作形成一定規模時,及時總結經驗,召開會議進行推廣。現在17個社區中有60%以上有自己的特色工作。

(三) 完善社區婦聯服務職能,增強社區婦聯組織的凝聚力

社區婦聯服務是增強婦女認同感、凝聚力的核心。全市社區婦聯緊緊圍繞平安和諧家庭創建、婦女就業再就業工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等開展活動,爲婦女辦實事、解難題,真心實意的爲婦女羣衆服好務,受到了婦女的普遍讚譽,婦聯組織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強。在開展平安和諧家庭創建活動中,利民、老城、民主、北山等社區婦聯組織開展“平安家庭大家創”懇談會,圍繞處理好婆媳、夫妻、鄰里關係及“四防”知識等方面進行座談,讓大家參與點評善惡美醜。各社區成立各種志願者隊伍80多個。利民社區治安巡邏隊在執勤時,不但成功解救了一個被騙的小女孩,還搗毀一個傳銷窩點,由此掀起一次社區內暫住人員大清查,全面改善了小區內治安環境。在下崗婦女實施再就業工程中,翰墨社區婦聯與xxxx造紙廠、鳳化集團、富華市場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90%有就業意願的下崗失業女工實現再就業。老城社區以帶頭人劉鳳玲爲依託創辦了老城社區插花部,安置下崗婦女300多人。在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中,各社區婦聯建立了婦女維權站,做到來訪婦女有人接待,權益受侵害有人幫助協調解決。舉辦了巾幗矛盾糾紛調處志願者培訓,在社區內辦板報、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老城社區一婦女被其丈夫毆打,社區婦聯主席接到來訪後,聯合三名社區幹部連夜深入其家中,批評其丈夫,又先後三次來到其家中,調節矛盾,最後,其丈夫向她妻子認了錯,答應以後再也不打妻子了。利民社區婦聯化解家庭及鄰里糾紛30多起,幫助一戶分居近兩年,已提出離婚訴訟書的夫妻,經過20多次調解終於又和解。

三、存在問題

(一) 普遍存在“三無”現象。即社區婦聯主席無編制、無工作經費、無專職社區婦聯主席。社區婦聯幹部沒有編制,導致婦聯幹部隊伍不穩定,不利於工作的連續性和長遠性。

(二) 婦聯主席的工資低、待遇低,工作積極性不高。並且婦聯主席兼職過多,找不到婦聯工作的定位,導致婦聯工作成爲“副業”。

(三) 工作經費缺乏。社區普遍存在工作經費不足的現象,因此用於婦聯工作的經費少之又少。需要開展工作和活動都要臨時寫報告申請,還不能保證能申請到,經費不足,不能保證活動經常有序開展。

(四) 社區婦聯幹部的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社區婦聯幹部素質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四、意見建議

(一)爭取重視,切實加強對婦女工作的領導。堅持“黨建帶婦建”的原則,把社區婦聯組織建設納入黨的'基層組織配套體系建設之中。給社區婦聯幹部定崗位,定工資方面給與積極的政策支持,穩定社區婦聯幹部隊伍,要積極探索及解決社區婦聯幹部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途徑,解決社區婦聯幹部的後顧之憂。

(二)加強培訓,提高基層婦女幹部的素質。要把社區婦聯幹部培訓納入婦聯幹部培訓教育的規劃中,有針對性地對社區婦聯幹部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提高社區婦聯幹部的業務能力、創新能力。要增強社區婦聯幹部的責任意識,面對繁雜的、瑣屑的事務,面對需要幫助的婦女羣體要有熱心、耐心、愛心。

(三)拓展服務職能,增強“聯”字功能。各級黨委、各地婦聯組織都應抓住機遇,主動爲社區婦女搭建成長成才的舞臺。社區婦聯要依託婦女維權站、婦女學校、家長學校等陣地強化服務功能,把服務婦女、婦女作爲婦女工作的出發點。發揮好社區在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婦女就業再就業、扶持老弱病殘等困難婦女等方面的作用,把婦聯組織建設成爲“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要積極發揮“聯”字功能,整合社會資源,動員社會力量幫助、關注社區婦聯工作,形成合力助推社區婦聯工作。

社區調研報告4

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爲了做好社會穩定、綜合治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社區矯正工作有關文件精神,讓社區矯正人員更好地融入社會,因此,做好社區矯正人員管理與服務工作成爲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就如何做好社區矯正工作進行了細緻的調查研究。

一、基本情況

我鎮共有52個行政村,總人口爲4.2萬人,地理位置處於市東北部。目前我鎮共接管14名社區矯正對象.通過走訪,我們瞭解到矯正人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1、矯正對象本人的心理障礙,某些矯正對象對社區矯正方式存在一定的社會和心理壓力,不願意回到社會執行刑罰,不願意讓親戚朋友知道自己犯事。對於集中的學習和公益活動感到恥辱,同時希望司法機關不要做定期的家訪,以免打擾自己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2、一般社會羣衆習慣認爲矯正人員有污點,重犯率相對偏高,都避而遠之,有排斥、歧視的心理,而這一心態也使得矯正人員缺少了歸屬感和認同感,增強了他們對社會的牴觸心理。

二、經驗和做法

在規範化管理的同時,根據社區矯正工作的特點,堅持“以人爲本、教育爲主”的個性化原則,逐步探索新時期社區矯正管理方式,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突出個性化矯正方案設計。根據矯正對象特徵、犯罪性質、家庭經濟情況、認罪悔過的程度、家庭人員對其犯罪及被懲處的態度、預測矯正對象重新犯罪可能性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矯正措施並根據改造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區別對待,因人施矯,對症下藥,提高教育矯正的針對性和矯正質量。嚴格落實走訪、談心、教育、思想彙報、公益勞動等經常性工作制度,及時發現不安定因素和隱患以及傾向性問題,嚴格落實安全防範措施,做到不脫管、不漏管,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嚴防矯正對象再犯新罪。

二是突出人文關懷,體現“以人爲本”理論。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及時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按期思想表現,做到“五必訪”,即:新接收的要走訪,家庭出現糾紛的要走訪,生活有困難的要走訪,重大節日前要走訪,有疾病時要走訪。通過認真逐一走訪,真正做到思想教育從嚴,生活關心到位。如矯正對象胡某,70歲,患有高血壓等多種疾病,走路不方便,我們除了以上“五訪”之外,並定期上門走訪,瞭解其情況。

三是幫困解難,管理逐漸向服務轉變。針對矯正對象不同的心理,爲了努力消除矯正對象的對立情緒,引導其順利融入社會,我們召開了矯正工作志願者和社區服刑人員法律知識培訓暨座談會,邀請局矯正科同志對他們進行知識講座並參加座談。通過座談,拉近服刑人員與社區矯正工作者的距離,從根本上促進其思想轉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多種形式幫困解難。如保外就醫人員俞某,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由於經濟基礎差,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再加自己又不能工作,僅靠姐姐的資助看病,我們在座談中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將其作爲重點幫扶對象,想方設法幫助他解決生活困難,在春節前送上愛心幫扶慰問金500元,讓他過一個快樂的年。

四是突出抓好“接收”、“解矯”程序的規範。我所對每一位新接收的矯正對象都要舉行人性化接收儀式,給每位矯正對象送一封《給社區矯正對象的一封信》,既使矯正對象在進入社區矯正前感受到矯正的嚴肅性和認真性,又使矯正對象感受到人性化的一面,使他們儘快瞭解社區矯正,服從社區矯正。同時對每一名解矯對象也舉行解矯程序,對他們在矯正期間的表現進行綜合講評,提出要求和希望,使矯正對象切身感受到矯正對他們的幫助,通過矯正悔過自新,重新認識自我,迴歸社會,融入社會,真正做到工作有始有終。

五是注重實效,正面引導。由於雙峯山高路遠,爲了更好地爲矯正人員做好服務,我們在雙峯和黃壇各設立了公益勞動場所,以便於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爲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人性化,我們把矯正對象的親屬、所在地聯村幹部等納入幫教監管網絡,實施人性化教育管理。在矯正過程中,根據矯正對象工作情況“量身定製”教育改造方式。如:對胡某走訪,瞭解到他的犯罪過程是哥們義氣,被人利用,在被判緩刑後,因爲年輕,自認爲是其一生中的污點,他這一輩子就此完了,對生活、對今後的前途十分悲觀,鎮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談心、教育,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風帆,現胡某在躍龍街道範家村開摩托車修理部,工作積極,收入穩定。

三、存在問題

社區矯正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雖取得了一些的成績,但在調研中發現,隨着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制約着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問題也不少。

(一)羣衆的認同度不高。社區矯正是需要執法機關、矯正對象和社會羣體的三方配合,由國家機關藉助社會綜合資源的幫助而對矯正對象進行的開放式行刑方式,在我國它還是一種新生事物,在調研過程中,據瞭解,矯正工作者認爲在試點階段,由於社區矯正還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如果工作得不到地方的政府領導的重視,工作就很難開展,但現在的狀況是很多領導都不瞭解社區矯正究竟爲何物,社會上的一般羣衆就更不用說了。由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的宣傳力度,大力挖掘各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進行推廣,同時可以通過電視,廣播,新聞,講座等多種形式向人民大衆進行宣傳。擴大社會影響面,增強社會影響力,爭取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支持。

(二)機構不健全,司法行政系統陷於孤軍作戰的被動局面。社區矯正是執法工作,又是教育矯正人的工作,涉及到對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心理矯治,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政策性。要將社區矯正工作落到實處,必須健全社區矯正機構,配齊工作人員。目前,我們既無專門的執行機構,又缺乏執行人員,志願者力量不足,導致社區矯正工作只是簡單停留在轉接材料、建立監管檔案階段。

(三)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社區矯正的質量難以保證。矯正經費短缺問題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公安機關是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社區矯正工作的主體,但現在具體矯正工作主要由司法局極其下屬的司法所進行,司法所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和教育設施。矯正工作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但它仍然是一種國家機關的行刑方式,缺乏國家專門的財政支援是不可能進行的。

(四)各部門之間工作配合、銜接不密切。社區矯正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根據兩高兩部的通知精神,司法行政機關是具體組織實施部門,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監獄等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但實踐中由於牽涉的部門較多,權利義務不明確,且沒有固定的統一辦公場所,各部門爲了局部利益,對做好這項工作缺乏熱情和主動性,反而使工作複雜化。

四、探索和思考

爲此,面對當前新形勢和新問題,社區矯正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總結規律,積極探索長效、穩定、務實的新機制,做好社區矯正人員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做好歸正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僅靠鎮綜治辦、司法所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充分發揮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及其工作機構的作用,特別是黨委、政府對這項工作要負起直接領導責任並給予大力支持。實行齊抓共管,動員全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派出所、司法所、工辦、民政、團委、婦聯等組織,要積極發揮其職能作用,單靠司法行政機構唱獨角戲,搞孤軍奮戰,都是行不通的。

(二)保證工作經費,建立安置幫教基金。基金使用:給於歸正人員回籍初期生活無着落、重大疾病、遭受災害及服刑在教人員家屬遇到特殊困難等方面提供社會救濟和幫助,給於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歸正人員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必須建立社區矯正工作專項基金,數額由上級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和同級財務部門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制定標準,保證足額下發,專款專用,對於貧困地區,上級要在經費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確保整個地區的平衡性。

(三)優化環境,爲社區矯正人員和諧共處的營造良好氛圍。要緊緊抓住社區這個平臺,充分利用宣傳櫥窗、宣傳畫,要做到真正讓每個村民瞭解社區矯正工作,把握好宣傳工作的尺度。

(四)儘快成立統一的社區矯正工作管理機構。加快司法體制改革步伐,自上而下地成立統一領導的社區矯正管理機構,由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諸部門指定人員參加,設立固定辦公地點,由上述部門合署辦公,便於社區矯正工作的銜接與協調。

社區調研報告5

關於**國小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

摘要: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學科,它起到其他學科所起不到的獨特作用筆者力求在較全面的調查瞭解的基礎上,在《課程標準》指導下,從教育觀念,學生自身情況,學校辦學條件,教師教學能力,社會環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問題形成的原因,爲解決問題提供依據。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 教學現狀 生活化 德育

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標誌,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爲習慣,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着重要作用。爲了檢測學生對學科知識、技能的掌握及運用程度,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以便在今後的教研過程中找準切入點,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努力提高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質量和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特對洪山區卓刀泉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現狀作以下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瞭解全校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師隊伍現狀,各班品德與社會課的開課情況,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況以及學生的品德狀況,更重要的是瞭解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上好每一節品社課,使我們的品德與社會教學更快地與新課改接軌,使我們的學生先成人再成才,進而成爲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材。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小的德育工作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德育課程改革成效顯著,爲培養";四有";新人發揮了作用。但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現象,這些問題對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十分不利,這些現象引起我們對品社課教學的反思。正是基於上述目的、意義,需要力求在較全面的調查瞭解的基礎上,在《課程標準》指導下,從教育觀念,學生自身情況,學校辦學條件,教師教學能力,社會環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國小品社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問題形成的原因,爲解決問題提供依據。

二、調查方法及對象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訪談調查、問卷調查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形式。

訪談調查:調查的對象是該校校長、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品社課任課教師以及三年級到六年級各班抽出的30名學生。爲了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調查之前與各位調查者不打任何招呼,做到即談即記錄。

問卷調查:對全校國小3-6年級學生(各年級每個班隨機抽取學生組成調查樣本,三年級到六年級學生人數分別爲:30、45、40、35)進行了品德與社會學科的 “普九”質量跟蹤測試,採用試卷形式,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結合本學科特點,以閉卷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全面的測查,包括基礎知識、創新知識、實踐知識等。

教學實踐調查:主要通過對四年級、五年級課堂教學時的觀察、學生髮言情況以及學生親身的表現情況來發現。

調查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品社課教學取得的成績、品社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解決問題的建議。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取得的成績

1、學生的認知水平普遍提高,行爲能力有所加強。據抽樣調查,實行新課改以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努力使兒童不僅要經受認知的挑戰,從中獲得發展智力的滿足,而且更多的是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享受心靈上、精神上的滿足,向生活學習,在生活中學習,在迴歸生活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價值觀的引領,實現兒童的學習過程成爲其認知與情感、頭腦和心靈、道德實踐全投入的過程。如通過“生活中的道德規範”的學習,學生們知道了社會生活中必須有道德,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從小就應該養成生活自理,學習自覺,自強自立,不依賴他人,不甘落後,積極進取等方面的知識。行爲上通過家校聯繫,共建“學生成長紀錄檔案”等活動,讓家長和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同學共同努力,相互幫助。同學們的道德實踐,基本上達到同年齡人所應具備的良好標準。

2、品社課教學評價不再以考試爲唯一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實行以來,農村中國小對學生品社課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是從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兩個方面來考察。訪談和問卷調查表明,學生大多具有較高的道德認知水平、正確的道德理念評價和良好的道德行爲,主流值得肯定。他們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用於道德實踐,他們普遍認爲要孝敬師長,對人有禮貌,在家裏要做家務,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假期應該幫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要愛護公共設施,誠實守信很重要,講粗話、髒話不文明,有損形象,拾物要交公或交還失主等。

(二)發現的幾個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匱乏,沒有專任教師,品社課出現不上不講的情況。

全校各班幾乎沒有一名專職的品社課教師,除個別班由領導兼任品社課,或有任課教師但同時還兼任其他科的教學外,其他班均由班主任兼品社課的教學,這是由該校的生源及教師的編制決定的。班主任既要上好語文、數學,又要上品社,甚至還要上體育、音樂、美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麼一個班主任要完成這麼多的教學任務,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主科”——語文、數學上,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不上不講的情況是品社課只是擺在課表上。由於主管部門評價有失妥當,學校不重視,教師改上其他課,一些學校和教師(包括家長)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注重語文、數學等上邊要考覈評比的科目,認爲品社課是“副課”,上與不上得看主課的教學情況而定。品社課被語文、數學等學科擠佔了。同時大部分教師不備課,85%的品社課被挪爲他用。

2、教學理念滯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積極性偏低,獨白式的灌輸是課堂教學的主流。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對課堂教學的現狀表示不滿意的佔61.5%,說不清的佔14.8%,滿意的僅爲23.5%。當問到現行的教學方法是否需要進行改革時,教師中有77.9%的表明堅決同意的態度,19.8%的認爲應學習國外先進教法,1.8%的表示恢復傳統教法,僅有0.5%的認爲可維持現狀。 無論是問卷調查,還是課堂觀察,都發現獨白式講授法仍牢牢地佔據着大多數課堂。承認目前品德課教學“灌輸過多,學生學習被動”的教師佔本次調查人數的71.6%,在對學生調查中也有44.7%的人認爲教師通常是“上課照着教科書、教案講”,36.9%的人認爲有時是這樣,只有18.3%的人認爲很少是或不是。試想這種以獨白式講授和灌輸的方法讓學生被動地接受道德認知、道德規範的教學怎能引發學生道德情感的共鳴,又怎能使學生在體驗中自覺地將道德要求內化爲道德行爲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呢?除此之外,有的教師受教材的制約,仍抱着陳舊的教學思路不放,仍然按着舊的、固定的模式去套上品社課,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氣氛單調、呆板,效果不佳。教育理念滯後,教學方法陳舊。

新課程走進每一位教師已近二年,很多學校也搞了新課標的培訓工作。確實有一部分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有了很大改觀。但仍有一大部分教師還在穿新鞋走老路。傳統的教育思想仍在這些學校、這些教師心裏根深蒂固。教師獨霸課堂,以知識爲本位,以教師爲本位,以教材爲本位,教學過程中不講方法,只讓學生背條條框框,造成學生思維不開闊,能力較差。有很多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當作盛裝知識的容器,忽視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缺乏師生民主和諧關係的協調。教師代替學生體驗,代替學生思考,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與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背道而馳,這是影響綜合科教學質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3、課程內容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嚴謹性、過分注重經典知識的傾向,教材脫離學生生活經驗,難以滿足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需要的傾向。

4、忽視主體性道德教育,脫離生活實際,是課堂教學低效的重要原因。

在課堂上教師脫離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是脫離學生的道德生活實際的高遠的、單一的道德理想出發,將道德教育變爲空洞的說教和灌輸,一昧地片面強調學生對道德義務、道德責任的認同,而無視義務和權利的對等性,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視引導和提供機會與情景使學生對個體的人格尊嚴、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予以體認,忽視主體性的發展,學生受到是來自多方面的不應有的限制和束縛,個體差異、獨立人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樣的教育(學)不僅限制了兒童的智慧更限制了道德的發展。

5、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堪憂。

現在的青少年成長期正面臨我國社會變化最劇烈的時期,市場經濟和大衆傳媒的負面,社會矛盾的複雜化,國內外意識形態鬥爭的尖銳化,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青少年的思想文化滲透,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封建迷信等消極腐朽的思想,無一不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甚至是腐蝕。孩子們有意或無意地感覺到老師講的和家長說的不一致,上課說的和社會上見的不一樣,大人們說歸說做歸做。孩子們容易被困惑了,受誘惑了。

6、學生品德狀況良好,但不容樂觀。

由於每天到國小實習,不用訪談我便能感受得到:各班學生都非常文明有禮,尊敬師長,見到客人都能主動問好,並且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愛清潔、講衛生。通過與校長座談,瞭解到各校均沒有品德劣跡生,學生的行爲養成教育能落到實處。但通過與學生座談又瞭解到:有不少同學自理、自立能力差,自己能做的事不能自己做,全部由家長包辦代替,還有的同學愛花零錢,沒有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從該校小賣部的學生買小零食吃的學生絡繹不絕就可看出來

(二) 幾點改革措施和建議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品社課教學的優化,搞好培訓工作,提高師資水平,更新教師觀念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時,一是加強品社課教學人員的配備與基本訓練,二是及時發現品社教學人才,三是培養品社課教學骨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品社教學的優化。品德與社會課以“參與社會,學會做人”爲課程的核心,教學內容從個人身心、家庭、學校一直涉及到國家和世界,包含了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識、能力和做人的正確態度與價值觀。因此,對任課教師的人品與學識均有較高的'要求。這樣,各學校不僅安排教師時要選擇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相關專業知識和較強教學組織能力的教師擔任教學工作,而且還要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關鍵環節,教師素質直接影響新課程的實施效果。爲了防止教師們“穿新鞋,走老路”,爲保障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必須搞好培訓工作,爲新課程培養合格的教師。首先,對教師培養與培訓目標進行調整。要改變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傳授理論知識爲主,或以具體方法、技能傳授爲主的培訓目標,要致力於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育觀念和實際教育行爲、能力的綜合提高,幫助教師理解、內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實現教師實際教育行爲的切實轉變。

其次,改進教師培訓的方法。在培訓過程中,不僅適當採用集中講授的方式,更要充分運用親身實踐、現場觀摩、即時反饋、小組研討等方式,保障每一位任品社課的教師都能接受適當的、有效的、持續的培訓,使其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即以學生爲主體,改變教師權威的教授地位,以教材爲載體,教師成爲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3、要實現四個轉變

這四個轉變是:(1)由過去的灌輸向積極地引導轉變。過去我們考慮比較多的是教什麼,重在講道理。教師在備課和教學會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把要教的東西給學生講清楚。現在應從“重在講”變爲“重在引”,教師要研究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引導。(2)由問題的主考官向積極啓發轉變。(3)由課堂上的主宰者向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合作伙伴、朋友轉變。教師作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要能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對於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不加掩飾,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各種問題。(4)由道德行爲的評判者向輔導者轉變。對一個事物、一種道德行爲不要由教師來評判對與錯,而是輔導學生通過比較、研討,學着自己判斷。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爲學生提供學習服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爲習慣。

4、開足課時,加大監管力度,不欠一節品社課,配齊任課教師

課程標準要求“各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不得隨意減少課時或提前結束課程,並按照班級數額和課時要求配齊教師。”這個規定的提出是有針對性的,以往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學校往往認爲思品、社會課都不是“主課”,而隨意削減。尤其是到考試階段,即使開設也早早結束課程,讓出時間給語文、數學等“主課”。根據我們縣的“縣情”,各校都能做到開足課時,在配齊教師方面會有一定困難,但不管怎樣,各校不能忽視綜合科的地位與作用,思品、社會課一定要有人上,而且要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

5、溝通課本內外,學開放型的教學內容。

使用手中的課本時,應注意創造性地使用,既善於利用課本,又敢於跳出課本。其實課本只是一個藍本,特別是品社課,三分得於課內,七分得於課外。我們的課堂應既包括課本內容,又充滿生活內容、現實內容和時代內容。因此,對現有部分教材內容必須靈活變換:(1)教材內容由大變小。根據國小生的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的情況,對於他們的品德教育尚處在學會最起碼的做人道理、養成最初步的道德行爲階段,因此教育內容要由大變小。(2)教材內容由繁變簡。從認知、思維、記憶的角度來說,只有研究對象越具體,人的認識才會越深刻。(3)教材內容由虛變實。教學內容運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將抽象的道理通過淺顯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於學生理解。

6、多方配合,要提高品德課教學實效,追求整體效應。

品德與社會課與生活聯繫緊密。有時需要走上社會,利用校外課程資源,因此,必定不能關門上課,有些內容的學習也很難用課時來劃分。所以,各學校應注意本課程與學校日常行爲規範教育、班隊活動、課外活動、各科教學以及鄉土資源中的鄉土地理、民風民俗、傳統文化、生產和生活經驗等緊密配合,從而使校外課程資源可以有選擇地進入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成爲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平臺,以發揮教育的整體效應。

要提高品德課教學實效,必須抓住兩點: 第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按需執教,只有真正樹立主體教育思想,並深入研究主體性水平發展策略,才能帶動課堂改革向縱深發展;只有遵循兒童生活邏輯,聯繫兒童道德生活世界,並以兒童生活的主體活動或遊戲爲載體,才能真正滿足兒童的道德需要並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第二,創設多種活動情境,激發學生道德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多從兒童道德生活實際出發,創設遊戲、表演、競賽、操作、問題探究等活動情境,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構建知識和能力,杜絕“三多三少”現象,即杜絕“教師講得多,學生討論少;結論下得多,學生思考少;理論講得多,學生實踐少”的現象,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煥發出來,將道德教育要求轉化爲學生學習的需要、道德的需要,讓學生自覺而積極地將道德他律轉化爲道德自律,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從而有效地提高品社課教學實教。

7、迴歸生活,學用結合,注重實踐。

在品社教學中做到: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評價“生活化”。即教育內容上選擇生活榜樣,激發學生興趣;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認識;開展生活實踐,內化學生行爲。在教學評價上要評價內容多項化;評價標準多樣化;評價主題多元化。這個過程始終需要強調師生的共同參與。這樣使得學生在享受中成長,在“真實生活”中發展智慧、在“平等對話”中滿足需求、在“親身體驗”中自主構建。老師要強調和引導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參與性。老師也應更多地關注課後實踐的指導和檢查。比如可舉行“環保知識知多少”的知識競賽,開展“從我做起,拒絕塑料袋”的活動,組織好環保小隊,定期交流實踐成果等。教師還要注意應隨時觀察、組織評析、及時表揚,以鼓勵學生的行爲實踐,使學生的行爲發展及時得到外界評價的反饋信息,從而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效地爲保護家庭周圍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保護環境成爲學生長遠的自覺行爲。

8、家、校共同努力,養成良好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家長的行爲習慣對孩子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學校應經常同學生家長聯繫、溝通,成立家長學校,建立家校聯繫卡,以便使學校及時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同時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這樣,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學生養成勤勞節儉、自立自強,按時完成各種任務等好習慣。

社區調研報告6

我們凌源調研小組一行5人,對***6個街道32社區和2個村進行了實地調研。在凌源民政局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我們通過聽取社區工作人員彙報與實地調研,發現了一些他們在社區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及其他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

一、 ***社區建設的基本情況

***共有30個鄉鎮街,其中10個鄉;12個鎮;8個街道。有6個街道轄城市社區37個,其中5個爲村改居社區。452個居民小組,52249戶, 147818口人,社區居民代表20xx名。

社區兩委(黨支部、居委會)班子成員219人(居委會成員182人)。社區公益崗位人員166人(做社保員、醫保員、協理員、微機員等工作)。

37個社區中有17個是自己的擁有辦公用房的,12個是租賃用辦公用房,8個駐區單位無嘗提供。社區辦公用房總面積7690平方米,其中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的社區9個;100—200平方米的社區13個;200—300平方米的社區11個,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4個。

社區從事工作涉及部門有:人口和計劃生育、勞動和社區保障、科教文衛、食品藥品安全、物業管理、城市建設管理、房屋徵收、交通和農業、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安全生

產、公共安全管理、工業經濟運行、環保、服務業、組織、宣傳、應急、公安、司法、維穩、綜治、信訪、民政、殘聯、統計等等工作。

二、***社區建設取得成就

幾年來,***充分利用開發商繳納的500餘萬元社區建設補助資金先後爲12個社區購置辦公用房,分別是:南街街道分局社區、馨王社區、花牆子社區、南門外社區、興隆社區、;北街街道鐵北社區、東環社區;城關街道康檸社區;凌北街道鴻凌社區、凌鋼東社區;東城街道高杖子社區、安居社區。同時爲社區舊房改造、維修等資金達100餘萬元。社區辦公用房總面積由20xx年的3980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7690平方米,使社區辦公環境有所改善。目前,***有3個社區先後獲得省級文明和諧社區,15個朝陽市級先進社區、平安社區等榮譽。

三、 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 辦公用房和其保用面積嚴重不足。一部分社區沒有辦公用房,只能租用別人的`房屋。在城市繁華地段租費又很高,給街道和社區帶來了經濟負擔,還會遇到過一段時間房子又不租給社區。有辦公用房的多數使用面積在100—200平米之間,也無法達到一站四室的基本使用要求,多爲一屋多用。

2、 辦公經費不足。20xx年政府給社區的經費爲3萬元,

但必須定製的報刊就得花去4000元左右。由於社區與羣衆、社區與機關聯繫密切,電話費用平均每人每月在80元左右,社區上放工作費用也較高,在加上電費、水費、網費、組織活動費用、辦公耗材等等辦公經費無法滿足社區工作的需求,報銷程序不合理,真正到社區的經費爲1.2萬元。

3、 辦公設備不足。社區的電腦配備嚴重不足多爲一個能夠使用的電腦。幾個工作人員擠在一個電腦上辦工,給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隨着社區的發展、社區管理檔案和上級工作文件的增多,檔案櫃、辦公桌等辦公設備已經無法滿足現有工作的需求。

4、 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偏低。社區工作人員從事30種左右的工作,工作不分晝夜和節假日,工作量大,與所發的工資不成正比。雖然今年年初不同的提高了社區班子人員工資待遇,但其它社區工作人員工資仍沒有提高。

5、 社區內的小區物業管理難度大。一些的老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處於棄管狀態,隨意堆放垃圾,嚴重影響了小區衛生,一些新小區開發商雖承諾對物業負責,一次性收3、4年的物業費,但3、4年之後就沒有人管理了。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來制約物業問題。政府又爲了徵創衛生城市,多數都爲社區班子成員求助各門來幫忙解決物業問題。

6、 政府對社區都應做什麼工作規定不明確。很多個部門

都把工作拋給了社區,無形給社區增加了大量的工作任務。社區本應是多爲便民服務,卻讓各部門工作牽涉太多精力。本應由各個部門應開的證明全給了社區,社區的公章成了“萬能章”,不開居民不滿意,開了社區又沒有這種權力和義務。

7、 社區管理上訪人員存在安全隱患。社區工作人員幾乎都爲女性,有時需要深夜監視上訪人員動向和上外地接回上訪人員,無形給社區工作人員帶來了安全問題。

四、 社區建設提以下幾點建議:

1、 政府應該協調地方和各部門來共同解決社區辦公用房問題,能夠滿足社區一站四室和工作的需要,爲社區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心的工作環境。

2、 政府應當將3萬元經費直接撥發到社區,滿足社區展開各項工作的需要。

3、 允許社區進行一些服務類經營,一方面可解決社區經費問題,一方面可以進行便民服務。(例如:超市、藥店、門診、養老、照顧幼童等等)

4、 物業管理上應加幾名公益崗人員對無物業管理的老小區衛生進行打掃,搞好衛生,社區在通過其它渠道爭取些經費發給這些人員。

5、 政府就應確社區工作職責 ,減少政府部門對社區附加的工作量。

6、 社區應多組織活動,拉近社區與羣衆,羣衆與羣衆之間的關係 (其中**社區組織的鄰里節,每家一道菜,大家坐下來歡唱笑舞,拉近了各自之間的關係),還能豐富老年人的業餘生活和維護社會穩定。

7、 社區應多鼓勵社會熱心人士多參加到社區公益事業中去,幫扶老人、組織活動、開展法律道德生活常識宣傳。

8、 社區應成立日間照料室,增加一名公益崗人員對沒有時間照料的老人進行統一的照顧管理,家屬少付一部分費用。

通過此次調研,調研小組深入到社區基層進行實地考察,並認真聽取了基層工作者的彙報,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有條不紊的順利完成此次調研工作。

社區調研報告7

20xx年,我縣被洛陽市政法委確定爲社區矯正試點縣,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高度重視,積極安排,多次召開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部門參加的社區矯正協調會議。成立了汝陽縣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汝陽縣社區矯正工作實施方案》和《汝陽縣社區矯正工作管理辦法》,明確了公檢法司各單位的任務及相互之間配合的要求。

一、社區矯正工作的概況

截止目前,我縣共有社區矯正對象117名,95%屬於緩刑人員。我們在城關、小店、三屯、上店等鄉鎮開展第一批移交工作,四個鄉鎮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28人,佔總數的23%。

接管的社區矯正對象截止目前無重新犯罪情況,爲我縣社區矯正工作打開了新的局面。

二、搞好社區矯正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成立了汝陽縣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

由縣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常務副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縣直相關單位分管領導爲成員的縣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指導和協調全縣社區矯正工作。

二建立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完善各項工作制度

多方協調,與綜治辦、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勞動和社會保障所、財經所、民政辦等部門負責人聯繫,使資源得到優化管理,爲做好社區矯正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務。

三出臺文件指導具體工作

出臺了《汝陽縣社區矯正工作實施方案》和《汝陽縣社區矯正工作管理辦法》。兩個文件對我縣的社區矯正相關制度作了細化和完善,重點解決了矯正對象銜接、矯正執行、管理監督、考覈獎懲、期滿解除矯正等環節和各成員單位職責的明確和相互之間的配合,並在實踐中構築協調的工作機制。

四統一安排部署

全縣社區矯正工作試點正式啓動後,各司法所在縣局的領導下,在公安局派出所、檢察院、檢索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社區矯正對象人員信息進行了排查摸底。排查出我縣共有社區矯正對象117名,95%屬緩刑人員。

五組織學習

我們組織基層司法所長赴湖北荊門、四川郫縣、成都市成華區等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比較早和比較好的省市單位參觀學習,學習外地單位好的做法和先進的經驗。

六加強宣傳

社區矯正還是一項新工作、新任務、新課題,在社會上和廣大羣衆中還比較陌生,爲擴大知曉率,使社會各界和基層幹部羣衆認識、理解、參與和支持,通過各種媒體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了大力宣傳,縣社區矯正辦公室在縣區及各鄉鎮發放社區矯正宣傳資料。

七製作社區矯正工作臺帳

爲了便於管理,縣社區矯正工作辦公室爲每位社區矯正人員制定臺賬,規範了社區矯正的'各種法律文書,規範了社區矯正的工作臺帳,統一印製了社區矯正的各種制式文書。

八利用科技手段科學管理

爲及時瞭解掌握矯正對象的實際狀況和活動規律,與電信部門積極溝通,電信部門爲我們提供了司法e通管理模式,社區矯正辦投資5000多元爲10名社區矯正對象配備了GPS定位手機。

司法e通系統的開通,爲我們向矯正對象下發通知、矯正對象上傳圖片、思想彙報提供了更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

三、存在問題

社區矯正工作尚處於試行階段,由於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工作也處於摸索階段,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職能部門之間的配合、銜接工作需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

二全市各級社區矯正工作機構工作經費緊缺,交通、通訊設施配置還有待於加強。從事社區矯正的專業人員缺乏。

三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較弱,特別是學習法律及相關專業的人才較少,從而使社區矯正工作相對滯後。

四司法行政人員的執法地位沒有確定,給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四、提出建議

一社區矯正工作是司法部門一項新的工作內容,涉及人員複雜,管理難度較大,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增加編制,配備專業人員。

二此項工作業務量大,工作經費應納入政府的財務部門預算。

三省市應根據相應政策和轄區實際情況出臺社區矯正工作實施意見和管理辦法,以便更好的開展社區矯正工作。

四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應有上級配發的社區矯正工作證件、服裝、交通工具等。

社區調研報告8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區不同利益羣體關係,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城市街道辦成立於20xx年8月,正式開展工作於20xx年4月,現有幹部職工50人。街道辦位於**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轄區界限北至**村(**村與***火車橋之間有25戶100多人,計劃生育工作屬街道辦管理,但社區其它工作又不屬於街道辦管理);南至**橋、**大橋;東至**菸草公司後牆,;西至**及**溝;轄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總戶數6554,總人口23391人,其中農民594戶2507人,居民4182戶15307人,流動人口1778戶5577人;轄區劃分爲12個小區,分別由12個牽頭單位協助管理。街道辦轄南關、北關兩個社區居委會,指導下寺灣、道鎮兩個基層社區居委會,內設計生站、人武部、民政站、司法所、綜治辦等工作機構,承載着轄區內的黨建、精神文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文化、科技、教育、衛生、計劃生育、安全生產、黨管武裝等多項職能。

二、近年來社區工作運行情況

1、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恐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設備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南關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區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衛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區“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北關居委現在租房辦公,20xx年10月份由政府劃拔了辦公場所,目前辦公場所的維修工作全面展開。

2、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區

恐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戶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爲2個社區居委會(**社區、**社區),12個居民小區(**)。

3、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恐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幹部職工,由於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區工作經驗,制約着社區工作的快速發展。爲了全面提高社區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幹部自身教育,採取警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幹部對社區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4、社區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區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我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羣衆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區各項功能,社區黨建、社區精神文明、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計生、社區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區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區”、“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創建活動。強化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區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衛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區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社區調研報告9

爲促進我區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現將xx區社區商業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着我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小城鎮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逐步發展,誕生了越來越多人口密集度較高的小區,消費者慢慢從單位人變成社區人,人們大量的經濟活動都將在社區內完成,“小區經濟”應運而生,符合社區居民就近購買傢俱日常生活用品的習慣以及省時省事、方便快捷的客觀要求的社區店,漸漸成爲社區居民綜合消費的重要載體。本次調研共調查50個小區,45家社區店。

二、存在問題

1.盲目集中,少數店鋪盈利低甚至虧損

不可否認,社區店是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具有非常可觀的前景,但是在我區的社區店發展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人的決策非常盲目,選址呈現扎堆現象,如:寶境棲園小區,在門口一個排面就有4家社區店,其中3個甚至比鄰而居;有的社區卻呈現真空狀態,如:金水灣小區、書香園小區、

龍熙帝景等等。很多社區店由於地理位臵集中導致客源分散,銷售額低下,並沒有進入理想的盈利狀態。

調查45家社區店基本情況

 2.產品結構過於雷同,產品更新率低

社區店的日常經營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其中60%以上爲食品。我區社區店普遍存在着“小超市”的風格,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較爲單一,缺乏有競爭力、有特色的產品,在商品結構上與中小型超市嚴重雷同,過於大衆化,因而缺乏競爭力。社區店作爲超市的補充形式,應該採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才能創造出自身的優勢,扭虧爲盈。

3.附加服務太少,盈利項目不足

一般情況下,社區店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商品銷售及各種增值服務,成熟市場中的社區店,約1/3的利潤來自於爲消費者提供的增值服務。這些服務主要包括賣即食食品、加熱食品、送貨上門;代收繳水費、電費、電話費、網費;代收快遞、乾洗、預定飛機票、火車票等等。由於提供這些服務必須符合嚴格的條件且手續複雜,因而目前僅有少數社區店能提供上述服務。

4.缺乏有效地物流系統和信息系統

社區店對流通量大的商品和具有明顯銷售時段特徵的商品,往往要求一日三配到四配,這對社區店的物流配送系統和信息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對於個體社區店來說,沒有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的有力支撐,對於銷售具有時段特徵的商品,只能憑經驗一次性配貨,售完爲止,往往不能滿足社區居民的最新需求。

5.店鋪管理不規範,食品安全無保障

目前我區社區店有的並不符合社區店標準,如:中天小區一家社區店,把自家住宅用房當做店鋪。除此之外,很多社區店的蔬菜水果等商品並沒有做上架處理,一些小商店裏銷售的散裝粉條、饅頭、麪包、醃菜等產品都屬於三無產品,食品安全現狀堪憂。

 三、幾點建議

1.做好社區店網點規劃

做好社區店網點規劃工作,有利於加強社區店網點的合理佈局,防止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促進社區店網點全面、均衡發展,滿足人民羣衆日常生活需求。建議規劃局、商務部門按照市商務委打造“15分鐘商圈”規劃要求,更合理地對社區店進行佈局,避免扎堆現象和空白點的出現。

2.選擇適當的產品和服務

目前我區社區店大多產品結構雷同,產品更新率較低。社

區店要在大超市夾縫中闖出一片天,必須走本土化、特色化經營路線,“便利”和“與消費者近距離”應該是社區店最大的特點。可以在生活必需品做主打的同時,加大即食食品、新奇特的小商品的比重,積極開發特色型、便利型商品,保持產品更新率,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增加消費者的新鮮感。同時提供各種多元化的增值服務,如打印、購票、繳費、寄存等。

3.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

完善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是社區店完美經營的基礎條件。社區店具有顯著的規模小,種類多,庫存能力極弱,配送頻次高的特點。依託完善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和現代物流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社區店的流通成本,實現零售終端優勢。因此,社區店必須建立和完善適應社區店特點的“拆零配貨”型物流配送體系,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配送方案,滿足小規模分散化配送需求,節省物流配送成本,形成核心競爭力。

4.研究制定社區連鎖店扶持政策

社區店是零售業態的一個必然發展方向,但卻並不意味着只要開社區店就會成功,特別是對於那些單打獨鬥沒有自身品牌的社區店,最致命的在於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很難整合到一些有價格優勢的產品,這使得很多店面從開始就處於虧損狀態,而且開得時間越長,虧得就越多。而社區連鎖店本身擁有采購、渠道、品牌等諸多優勢,能很好的避免這一問題,建議

政府給予社區連鎖店資金、選址方面的政策支持。

 5.加強對社區店的規範管理

目前我區個體社區店相當一部分都存在着食品安全問題,環境衛生質量較差、三無產品等現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建議有關部門對社區店經營場所、商品質量、環境衛生等問題加強監管,確保社區居民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社區調研報告10

隨着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居民對社區服務、社區安全、居住環境、文化生活、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社區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爲了進一步加大社區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促進我縣城市化建設進程,全面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推動城市三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街道社區各項工作上臺階,創特色、爭一流。爲了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我就當今社區社會的管理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走訪、徵求建議和意見、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充分聽取駐區單位和居民不同意見。調研期間共走訪駐區單位5個,居民16戶50人,外出參觀學習2次。在此基礎上,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社區工作人員基本信息

金石社區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75萬平方米,擁有居民住宅樓54棟、20xx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戶即5132人。

金石社區現有在編工作人員7人,掛職幹部1人,村官1人,勞動保障站3人。社區黨支部現有黨員130人(含預備黨員3人),下設黨小組13個,黨小組長13人。居委會下設居民小組20個,居民代表51人,樓棟長20人。

金石社區物業:工作人員75人,其中園區主管1人,報修統計員1人,維修工2人,保安19人,園區保潔11人,樓棟保潔21人(公益崗),新市區養路保潔20人。

二、近年來社區工作運行情況

(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金石灘街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設備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金石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區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衛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區“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

(二)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區

金石灘街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戶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爲2個社區居委會(金石社區、金海人家社區),9個居民小區。

(三)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金石灘街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幹部職工,由於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區工作經驗,制約着社區工作的快速發展。爲了全面提高社區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幹部自身教育,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幹部對社區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區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區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金石灘街道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羣衆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區各項功能,社區黨建、社區精神文明、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計生、社區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區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區”、“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創建活動。強化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區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衛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區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金石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爲主,辦理社區事務爲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區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距離。社區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區服務,但實際上社區服務做得極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但實際上的效果不明顯;第三是豐富社區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實際上文體活動多,教育活動少。二是社區居委會已經成爲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區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治安、公共衛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金石社區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要求金石社區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落實到金石社區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我結合工作對50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還有5人不清楚。在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爲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金石灘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爲金石社區居委會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金石灘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金石社區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爲“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金石社區居委會面對複雜衆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難度加大,“小社區,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二)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區居委會負責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政府或派出機構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在當前形勢下,金石社區居委會還要做好社區治安、社區教育、組織社區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信息和數據,建立臺帳等文件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區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網費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區居委會經費方面,我區規定每個社區居委會每年1萬5千元。各街道辦事處統籌部分外,社區居委會實際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三)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社區協管員待遇較高,如勞動、城管、矯正、治安協管員等都是由勞動部門安排的失業人員,工資比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高,不僅發工作服,而且遇年節還有福利。而社區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區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社區專職工作者承擔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險個人負擔部分後,每個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響了積極性,影響了金石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進對策與建議

(一)應積極爲金石社區居委會減負

一是理順區街關係。要按照“條專塊統”的原則,對專業性比較強的由開發區委辦局在金石灘街道設站(所),實現條條上的一專到底。金石灘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金石灘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

二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理順關係要改變過去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成爲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社區居委會的任務。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爲城市管理四級網絡中的一個網格,而不是一個“級”,這個理念是理順街居關係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按照政事分開的思路,將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做到“兩個明確”:即明確哪些屬於街道(部門)的工作,哪些屬於社區的工作;明確哪些是政務性工作,哪些是事務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屬於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門)無權向社區攤派;屬於社區的工作,社區有責任完成;對需要社區協助辦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權手續。

三是明確社區功能定位,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區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區安全服務,保持社區的長治久安;抓好社區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區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區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社區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政事分開,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社,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居民需要與否、居民滿意與否、居民擁護與否爲社區服務的宗旨,來推動社區服務。二要保證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區建設的成敗。社區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區民主決策權、社區管理權、社區財務自主權、社區依法協管權以及社區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金石社區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區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金石社區居委會經費由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這雖然有利於基層社區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石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金石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1、金石社區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戶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爲居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

2、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各社區要協調轄區單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社區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

3、金石社區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組織,在有償或低償爲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強自身實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區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在現有每年每個社區1萬5千元基礎上提高到3萬元。

5、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政府部門和街道經批准需要社區協助的工作,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

(三)努力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精神,結合區域實際,調整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資的基礎上,可由區政府或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年終獎勵,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切實解決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實際困難,保障委員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總結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區不同利益羣體關係,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大連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廣大地區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連農村新社區建設,使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提高,給廣大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解析的金石社區,雖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區中心建設的整體,卻反映了大連的基本現實。各地情況差異,發展程度不同,新社區建設措施和做法也不盡一致,但進展情況卻令人感動振奮。

大連市於20xx年6月17日啓動全市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工程項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農村社區服務服務中心實施統一設計和標準。即每個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設標準每平方米不少於1000元。提升服務中心“一場九室二市”功能。其中有村委會辦公室、黨員和村民綜合活動室、警備室、文化閱覽室、醫療衛生室、農村物資超市、日用百貨超市、司法調解室、學齡前兒童教育室、體育健身室、村級檔案室、室外文體活動場所等。齊全周到的服務功能將爲廣大農民提供貼心的服務。大連新社區建設正在儲能蓄勢,必將大踏步前行。

社區調研報告11

一、基本狀況

社區目前任命的村幹部有5名:書記林玉明、計生專幹萬莉紅、其他幹部王桂蘭、劉賢軍、葉曉芳;在社區掛村包片的鎮幹部有4名:副鎮長、鎮幹部、鎮計生專幹;縣派“三送”駐點隊員1名:縣口岸辦幹部;非駐點幹部有5名:縣口岸辦主任、副主任、其他幹部。

(一)黨建工作狀況

社區結合黨員的自身狀況,主要開展以下工作:一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三有”活動。按照“創先爭優”活動、“五好、五帶頭”的要求,抓好以支部書記爲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活動,開展了“支部有活力、支書有作爲、黨員有形象”基層組織建設活動(支部有活力表現爲思想建設好、組織建設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廉潔自律好“五好”村支部;支書有作爲則要求支部書記在推動科學發展、雙帶致富、爲民辦好事實事、維護社會穩定、抓班子帶隊伍上有作爲;黨員有形象就是號召廣大黨員在支持社區工作、創業致富、服務羣衆、弘揚正氣、促進和諧上做表率)。二是開展“雙雙評議”活動,以居委會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及社區幹部的工作目標爲資料,支部書記向黨委和黨員羣衆做出,黨員向支部;黨員對支部進行評議,羣衆對黨員進行評議,透過支書、黨員踐諾,羣衆評議推動工作。三是黨員示範共致富。開展爭創黨員標兵、爭當黨員示範戶等創先爭優活動。向先進學習,帶動羣衆致富。四是按照“三培兩帶兩服務”工作要求,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名以上,發展黨員不少於2名。

(二)“三送”工作狀況

一是“三送”工作全覆蓋常態化。以基層組織建設活動年爲契機,紮實推動“三送”工作,將任務分解到每個幹部,落實到每戶農戶,要求幹部聯繫和幫扶農戶做到,即百分百的幹部與農戶結對全覆蓋;百分百上門走訪農戶;百分百的發放連心卡、連心冊、訂聯繫牌;百分百扶貧濟困送溫暖;百分百盡力辦實事、多服務,實現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困有所幫。二是狠抓工作落實。社區“三送”工作隊,從實際出發,幫忙社區清理工作思想、幫忙羣衆創業致富、幫忙創新社會管理促和諧、幫忙羣衆解憂濟困辦好事、幫忙改善民生辦實事;深入農戶、結交農民朋友、瞭解羣衆訴求、解決羣衆問題、辦好事實事。經常深入農戶,認真聽取羣衆訴求,及時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協調,將越級上訪,羣衆上訪等不穩定因素處理在萌芽之中。

(三)新農村建設的進展

社區的新農村建設主要是一些小區的衛生管理、下水道輸通、小區亮化等。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解決恆富小區居民路燈問題,要求縣裏儘快解決。

(四)社區治安狀況

社區羣衆基礎較好,但我們始終繃緊這根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治安網絡健全,作用發揮較好,沒有發生刑事案件,公衆安全感增強,對社會治安滿意率和對平安建立知曉率有所提高。

二、社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社區有1564戶居民,分佈廣、流動性大,不利於管理。

2、社區新增許多小區,如博大花園、貴源小區、城北世家,大部分人居住在小區,戶口在鄉下,不願落戶縣城,辦事就找社區,由於對所住戶狀況的不瞭解,給社區幹部的工作帶來不便的同時,造成許多羣衆不理解,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3、社區沒有羣衆經濟,所以也沒有任何羣衆收入,辦公條件差、社區幹部待遇低,開展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三、推進社區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推薦

1、注重流動人員的管理。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利用各種平臺收集好居民信息,便於工作的開展。

2、注重黨員的培養。推薦大力宣傳鼓勵引導廣大青年、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和大學生用心加入黨組織,不斷壯大隊伍,爲基層組織建設注入新的血液。推選一些有知識、有文化,工作潛力強的年輕人充實到社區班子中去,增強社區基層組織活力,更好地與時俱進。

3、政府能否政策傾斜,加大社區扶持力度,提高社區幹部待遇。

4、注重精神文化建設。利用小區休閒娛樂活動場所,舉辦一些文化類的比賽或活動。豐富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區調研報告12

城市棚戶區舊有房屋的買賣糾紛已經成爲城市居民現實生活中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和難題。被動遷房屋案件也明顯增加。法院對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將直接關係到能否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否有效保障房屋買賣市場的健康發展,平衡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義。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 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現狀及產生的原因

城鎮房屋買賣引起的糾紛案件中大多數房屋買賣當事人已經實際履行合同,但未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從已經審理的此類案件情況看,原告是房屋出賣人的,訴訟請求大多是請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並收回房屋;原告是房屋購買人的,其訴訟請求是要求房屋出賣人協助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或者請求法院確認房屋所有權歸原告所有。從合同履行的情況來看,雙方當事人基本上都履行了合同義務,出賣人取得了房款並交付了房屋,買受人給付了房款並取得了房屋。房屋案件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爲降低購房風險,購房人到法院起訴,要求確認房屋產權。

二是房屋出賣人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到法院起訴,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三是房屋購買人要求出賣人協助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

四是法律政策宣傳力度不夠。

二、我國法律對房屋買賣合同成立與生效的有關規定

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雖是一類特殊的房屋買賣類型,但其交易規則及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同樣應遵守《合同法》以及關於房屋買賣的有關法律規定。房屋買賣合同是一方當事人轉移房屋所有權於另一方當事人,另一方當事人支付合理價款的買賣合同。轉移房屋所有權的一方爲出賣人或賣方,支付價款而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爲買受人或者買方。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法定條件是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房屋買賣合同成立並生效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首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是每個公民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條件。因此確認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首先要考察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是完全民事行爲能力人。這是進一步審理此類案件的基礎。

其次,房屋買賣合同訂立形式。房屋買賣合同是標的額比較大而且比較重要的合同,法律規定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以防止不必要的糾紛。但是實際生活中,有的當事人往往以口頭形式確定房屋買賣關係。這種形式簡便易行,只要雙方系真實意思表達,爲穩定交易關係,在審判實踐中,在雙方認可的情況下具有與書面合同同等的效力。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形式要求雙方信用度較高,否則會給交易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房屋買賣當事人的風險,容易產生很多不必要的糾紛。一但一方反悔不予承認,在雙方發生糾紛時,就會因無書面合同的認可,無法確認糾紛雙方的合同效力。所以,應積極宣傳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根據法律規定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主動採取書面形式訂立。

三、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

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的認定:

第一種情況,城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發出前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首先,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簽訂買賣合同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尚未發出,如果雙方已經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房屋所有權已經轉移,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當然有效,房屋出賣人反悔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也不會得到法律的支持。房屋買賣合同有效,房屋購買人依據該合同實際佔有、使用了房屋,只是沒有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登記手續,我們不能因爲其未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而認定其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根據房屋動遷封閉公告不予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的登記手續不能作爲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的衡量標準和依據。

第二種情況,城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發出後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筆者認爲只要買賣雙方是完全民事行爲能力人,出賣人是合法的房屋所有權人,買賣房屋的雙方意思表示真實,購房人出具了合理的價款,房屋買賣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就是有效合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的精神,《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是管理性規範,而不不是效力性強制性規範,不能因爲房屋買賣合同是在城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發出後就一律認定爲無效。無論房屋買賣合同何時簽訂,只要房屋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二)、(三)、(四)規定的情形,就不能認定合同無效。

房屋買賣行爲關係到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的重大利益。法院審判房屋案件也涉及到市民社會的方方面面,審判房屋案件效果的好壞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法院確認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關係到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的重大利益,認真研究這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及相應的司法解釋,及時總結相應的審判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社區調研報告13

市發展研究中心會同市民政局、雙創辦、**區政府組成調研組,採用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等形式,對**市社區公共服務現狀,重點是對中心城市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共有城市社區129個,涵蓋人口近50萬。其中:**區47個,**縣8個,**縣10個,**縣9個,**縣15個,**縣6個,**縣4個,**縣1個,**縣26個,**縣3個。社區類型劃分爲:居改社型(由城區內的老居委會過渡而成)有61個,佔總數的47.3%;村改社型(在城中村或鄉鎮集鎮村基礎上設立社區居委會)40個,佔總數的31%;小區型(由新建居民小區構成)28個,佔總數的21.7%。現有社區工作人員515名。其中:黨員346人。大專及以上學歷65人,佔12.6%;高中(含中專)411人,佔79.8%;國中39人,佔7.6%。30歲以下的51人,佔10%;30至50歲之間的407人,佔79%;51歲及以上的57人,佔11 %。全市城市社區共註冊備案各類社會組織79個。其中:家政服務隊22個,舞蹈隊7支,書畫社6個,老年人協會14個,各類便民服務隊30個。另有365個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與村委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二、工作特點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中省有關加強社區工作的精神,堅持以人爲本的社區工作理念,將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民生八大工程",大力推進社區基層組織建設,有效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高了社區服務水平。

(一)社區共建機制逐步完善。一是強化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建設。按照以"以黨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修訂完善了《黨員活動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流動黨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有效規範社區黨組織活動。採取"從上面派、從內部找"等途徑,選優配強了社區黨組織書記。制定完善了《居民自治章程》、《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制度》、《社區協商議事會議制度》、《社務公開制度》、《居民公約》等一系列民主規章制度,積極推進社區居民自治意識。20xx年,通過社區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成功選舉出社區居委會幹部515人,新一屆社區居委會幹部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得以優化。二是建立各級政府指導社區工作制度。市縣區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爲組長,有關部門爲成員單位的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深入社區走訪調研,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困難。20xx年,市委辦、市政府辦下發《關於加強城鎮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辦發[20xx]34號),要求各級財政撥付"社區黨組織書記和主任每月不低於1200元報酬,社區一般工作人員每月不低於800元報酬"。目前,除**區、**縣略低於上述標準執行外,其餘縣對社區幹部的工資報酬及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均已得到落實。同時,按照一般規模社區每年不低於10000元的標準(規模較大的社區適當增加)撥付了公用經費。市上還對工作表現突出、落實社區資金到位好的縣區給予獎勵性補助。各級都將社區建設工作納入政府年終目標責任考覈,在綜合治理、計劃生育、文明創建以及"雙創"工作等重大先進評選上,廣泛徵求社區意見,樹立社區工作權威。

(二)社區基礎設施逐步加強。一是形成了多元投入機制。針對社區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建立了市級引導、縣區爲主、社會補充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特別是按照"一部三室三站一場"(即黨支部辦公室、社區居委會辦公室、警務室、圖書室、低保和勞保工作站、計生衛生服務站、文體活動指導站、室外健身活動場所)的要求,採取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和自籌建設資金的辦法,對部分社區辦公用房和服務設施進行新建和改擴建,從20xx年開始,這些項目總投資達3450萬元(其中:中省市投資920萬元,地方投資2530萬元)。二是社區辦公條件和社區服務設施條件有所改善。全市129個社區居委會中,已得項目支持的有115個,佔88%,新建的公益性用房都在200平方米以上,最多達650平方米,室外健身場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共建成社區服務站124個,"一站式"服務大廳5個,社區計生衛生服務站125個,社區警務室129個,社區圖書室(閱覽室)117個,文體活動站78個,慈善超市1個,殘疾人服務設施15處,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設施14處;結合"雙創"工作,各級加大了對社區環境治理方面的投資力度,僅中心城市就新建和改造公廁33個,購置活動公廁7座,配置健身器材550件,新建室內垃圾站12座。這些建成的社區基礎設施正成爲實實在在的服務載體和充滿人文關懷的"民本"紐帶。

(三)社區服務網絡逐步形成。一是構建了以服務困難弱勢羣體爲核心的社區公共服務網絡。各社區均開展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建立了社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全市近5萬城鎮低保對象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廣泛開展"入戶摸底,進廠尋崗"的活動,爲下崗羣衆"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千方百計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有效解決了羣衆的生活來源問題,建立了以關愛下崗失業人員爲核心的社區再就業服務網絡。僅20xx年全市實現40**人再就業。二是構建了以服務居民生活爲核心的便民服務網絡。通過整合民政優撫、司法治**、科技教育、衛生體育、計劃生育、電信等各種服務資源,按照"一居一亮點"分別建立起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科技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家政服務、律師服務站等多種類型的服務網點,對計劃生育、再就業服務、低保手續辦理等社會事務實行一站式服務,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的目標。

三、存在問題

我市雖然在社區公共服務建設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於經濟較爲滯後,城鎮化水平低,圍繞社區公共服務的投入難以滿足羣衆的實際需要,加之體制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已經制約了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今後進一步加以研究解決。

(一)社區職能劃分不清,行政化傾向嚴重。據不完統計,我市社區平均承擔10多類近百項工作,既有治**、文體、教育、衛生、救助、再就業、法律諮詢等公共服務,也有物業管理、家政、餐飲維修等便利性服務,還有上級佈置的禁毒、流動人口管理、商業維權等專項任務以及開會、學習、參觀、檢查等臨時性事務,而且其中很多工作都有考覈評比,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例如,僅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覈指標就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慢性病管理與精神病防治、婦女兒童保健、計劃生育技術諮詢指導、社區康復、健康教育"等40多項。在調研中,社區工作人員反映最多是,弄不清自己承擔了多少項工作,哪些應該管,哪些不應該管。有的工作不僅佔用大量人力,還要擠佔社區捉襟見肘的工作經費,不堪負重。例如,在中心城市靜寧社區調研時反映,該社區每年要承擔背街小巷路燈、下水道維修等費用1萬多元,市政部門則認爲這些道路的產權不屬於國有,誰的路誰維護。在當前普遍要求"工作進社區"的口號下,有的部門實際是"工作交社區",相應的工作經費和人員保障並沒有跟進,將社區居民委員會這一法律上規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視作"準行政性機構",將政府及派出機關對社區"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的關係變成純粹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客觀上造成了社區居委會組織主動爲居民服務和及時向上反映社情民意的職能弱化,社區的自治作用難以發揮。在調研組走訪中,不少居民認爲居委會幹部是"給政府辦事",而不是"爲居民議事",影響了居民對社區的參與感、認同感。

(二)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薄弱,公益性用房政策難以落實。近幾年,通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解決了大部分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用房和活動用房,但全市仍有23個市區辦公用房爲租用或借用,佔到總數的18%。老的居民區大多位於繁華地帶,存在土地的限制,即使已經列入改擴建項目的,很難找到合適地塊,辦公用房、室外健身場地面積普遍達不到3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建設標準要求,一些社區找地比找錢還難。例如,中心城市後張嶺社區320平方米辦公用房,就是通過水電三局實業公司、張嶺派出所協調來的,由於未取得產權,該區域面臨拆遷,新的社區辦公用房選址重新成爲棘手問題。同時,城市規模在不斷擴大,但由於管理缺位、監督不力,新社區的公益性用房政策形同空文。國務院要求"房地產開發商要按照建築面積百分之一的比例無償幫助所在社區建設社區用房,或折成相應資金支持社區建設",但我市至今沒有一家房地產開發商按照規定辦理,導致社區公益性用房嚴重不足,損害了社區的健康發展。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欠賬較多的問題日益突顯,以中心城市爲例,城區僅建成農貿市場8個,且分佈不合理,多數居民小區無小型蔬菜超市,部分人員居住較集中的區域有市無場,形成了一些馬路市場。早期開發的居民小區沒有建設配套的停車場,背街小巷也沒有設計停車位,停車難的問題普遍存在。另外,由於社區缺少老年活動室、公共活動場所,許多有益的羣衆性健康文化體育活動無處可去,不得不放棄或佔用人行道等公共交通場地,而一些單位、學校的活動設施利用率不高,有的長期閒置,卻以**全爲由,不願意向社區居民開放。

(三)社區資金短缺,影響工作正常運轉。由於絕大多數社區沒有經濟實體,主要靠政府下撥經費和向轄區內共建單位籌集,嚴重的經費不足,導致社區很多正常工作難以開展,更談不上爲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社區主要是依託於政府職能部門如勞動、民政、計生、公**等開展工作,服務內容以政府部門**排的爲主,而居民大量需要的物管、養老、托幼、保健、娛樂、家政、保潔、綠化、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服務極爲欠缺。以**區爲例,除了位於中心城市的雙堤、靜寧、教場等社區有社辦企業,社區工作人員工資有保障外,其它社區的工作人員工資普遍在每月600至800元之間,低於全市城鎮居民平均工資,並且都沒有享受到"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過低的收入無法吸引素質較高的人員加入社區服務隊伍,當前從事服務的主要是退休職工、家庭婦女、下崗失業人員,從事社區管理的主要是民選社區支書、主任。從社會上招聘的大學生,因工資報酬偏低,不能**心於社區的工作,不斷出現人員流失,導致當前社區人員年齡和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直接影響了社區公共服務水平。

四、對策建議

爲了加快**城市化步伐,全面提升社區自治功能,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理順社區工作職能。針對當前社區服務行政化傾向嚴重和工作任務超負荷的實際,必須理順社區工作職能,創立新的工作模式。現有的社區服務內容較爲混雜,有社區代政府部門承擔的基本公共服務,有社區應該承擔的公益性、福利性和互助性自治服務,還有社區內的商業服務等。只有在"行政歸行政,社區歸社區,市場歸市場"的前提下,實行"政社分離"、"市社分離",才能理順社區公共服務職能,搞好社區服務。建議參照蘇州、深圳等地經驗,實施社區體制創新、組織再造。採用"一個核心三大體系",即以黨工委爲領導核心的,政府主導下社區工作站的公共服務體系、居委會主導下的居民自治體系、市場主導下的社區服務體系。一是對原有的.社區服務站職能進行整合,各部門在社區原有的辦事機構統一併入社區工作站,實行"一站式"辦公,主要承辦部門下派的具體任務,以便社區能從繁瑣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有利於集中力量搞好羣衆性、公益性的自治服務。將履行政府職能的社區工作站從居委會組織體系中剝離出來,有利於節約政府行政資源。例如,退休老人社會化管理和服務工作,民政系統在各個社區推出星光老人之家服務,社保系統又有一套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制度。雖然同是落實到社區,卻是兩頭管理,分開出資,各自開展活動。今後的社區工作站可分別對兩個部門負責,工作合二爲一,經費統籌調撥,以減少公共資源的浪費。政府確需社區居委會配合的工作,則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實行政府發包或購買服務,併爲社區組織配備相應的工作設施、設備。二是建立"雙向"評議監督考覈機制。定期召開評議會,由社區對政府各職能部門服務社區的工作情況進行評議,提出建議,並把評議結果作爲考覈部門工作的一項指標。同時,統籌建立對社區工作的考覈考評辦法,減少社區行政性工作考覈項目,完善以社區居民爲主體的評議制度,社區的自治工作和財務狀態必須及時向居民公開,接受居民對社區的監督、評議,政府可將評議結果與社區公共經費、項目扶持等政策掛起鉤來。

(二)規劃社區公共服務。鑑於現有的社區工作很多是解決開發商撤走後的遺留問題,十分被動和滯後。要將社區公共服務建設納入城市規劃,科學統籌制定全市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規劃好配套的公共設施建設。根據社區人口狀況、區位特點、居民需求,確定社區服務發展目標、實施階段和工作方案等,綜合考慮社區建設近期與遠期、新建與改建、開發與管理等關係,整合衛生醫療、文化體育、養老、教育、救助、再就業、法律援助、便民利民、綠化環保等社區服務資源,完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針對社區公益性用房不足的問題,結合規劃和建設管理,從源頭抓起,抓牢抓實。一是在規劃新小區時,詳細規劃中應有公益性用房的位置、樓層和麪積的說明,開發商應當同時向民政部門備案,建立規劃、住建、民政、房管四部門聯席制度,小區建成後公益性用房應先移交民政部門指定的社區居委會,規劃部門才能驗收。沒有移交的開發商,應沒收其保證金作爲開展社區服務的工作經費。二是社區辦公用房現爲租用、借用,沒有產權的,規劃部門要認真查找過去的相關資料,對已規劃爲社區用房而開發商擅自改變用途的,要責成開發商歸還,並將其不良行爲納入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檔案。對原來規劃時就沒有提出要求,且現在已無法規劃建設的,要通過**排"民生工程"項目的方式儘快解決,並在舊城改造工作中,優先解決社區配套服務設施和辦公用房問題。調查摸清社區現有閒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公共設施,開放體育場、圖書館、博物館等活動場地,通過改造、置換、幫建、共建等多種途徑,增加滿足民衆需求的公共服務能力。

(三)提供社區經費支持。經費是社區建設的難點,落實經費,促進社區管理全面發展。一是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社區人員工資、社區服務經費及工作經費等列入預算。按照新增財力逐年遞增,保證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養老、醫療及福利待遇不低於當地機關事業單位同類人員水平,確保社區居委會的辦公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落實好"費隨事轉"的要求,政府工作延伸到社區,凡需經費和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經費一定要落實,切實減輕社區的經費負擔。應將社區辦公經費配套資金直接撥付到社區,杜絕擠佔挪用現象發生。二是採取社會集資、個人捐贈、有償服務等多種渠道籌資方式。以發行福利彩票等方式籌集的福利基金,應更多用於社區福利事業。建立社區服務基金,鼓勵社區共建單位、個人和優秀企業家爲社區服務捐贈,用於爲社區提供公共服務和資助貧困大學生、殘疾人等公益事業。推動社區舉辦經濟實體,開展家政、物業、信息等居民大量需求的服務,給予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確保取之於社區,用之於社區和諧建設。

社區調研報告14

近年來,東站社區圍繞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目標和方向,大力實施黨員“安家工程”,社區黨建有特色;盡力滿足居民羣衆需求,社區服務有亮點;豐富活動載體,社區文化有活力;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社區文明上臺階。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廣大居民的認同感極大增強。同時,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經濟發展“短腿”,二是“同駐共建”氛圍不濃,三是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四是社區服務亟需“上檔升級”,五是社區幹部普遍存在着“知識儲備不夠”。“窺一斑知全豹”。東站社區的個性問題折射出當前城市社區的共性差距,反映出建設和諧社區仍然任重道遠。尤其要圍繞構築和諧社區,突出抓好五點。

立足建設實力型社區,大力實施“強居工程”

在發展社區經濟上,社區居委會要跳出自辦經濟的小圈子,確立稅源經濟的發展方向,致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爲各種經濟成分和經濟組織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作爲政府來講,當前要加快探索建立一種既有利於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又有利於形成穩定的社區財力來源的新機制。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豐富社區稅源,把來自社區的財政收入“蛋糕”做大,在此基礎上運用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解決社區組織的經費來源,並形成一種良性的基層財力機制。同時,引導街居組織搞好自辦企業改制,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各類社區經濟,不斷夯實社區的財力基礎。

立足建設自治型社區,大力實施“共建工程”

積極適應社會轉型、管理體制變更的新形勢,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要求,進一步創新城市社會管理體制,建立社區管理新模式。城市基層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加強和改進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指導,用民主、法治、引導的方式方法取代過去簡單的行政命令。屬於政府及有關部門自身應完成的行政性任務,不得硬性攤派到社區;不屬於社區任務,但社區做起來有優勢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可採取“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辦法解決。社區居委會要完善自治功能,在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同時,不斷培育壯大各類協會和中介服務組織,承接起大量與居民相關的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和公益事業。要健全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制度,完善居務公開的各項制度,暢通居民參與管理的渠道。

立足建設服務型社區,大力實施“便民工程”

要立足於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尤其要滿足社區居民最爲迫切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功能完備的社區服務體系。要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既要注重社區服務的福利性、公益性,又要走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路子,以盈利養福利,以有償補無償,通過多種形式興辦社區服務項目,形成多渠道的社區建設投入機制,在社區內逐漸形成社會福利服務、社會互動服務和市場有償服務相結合的社區服務網絡。

立足建設人文型社區,大力實施“素質工程”

東站社區的實踐證明,社區文化建設開展得紅紅火火,就會形成一種大氛圍,成爲一種“文化社區”。要通過挖掘文體骨幹、培育文體團隊、組織文體活動等,在各社區形成有自己特點的文化隊伍和活動項目。要充分發揮社區文化資源和文體人才的優勢,建立社區學校,並可在街道和居民小區建立文化站和文化活動室,爲居民羣衆提供陶冶情操、學習知識、人際交往、豐富生活的便利。要以青少年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爲重點,搞好社區教育;進一步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黨組織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爲構建和諧社區提供政治保證。

立足建設安全型社區,大力實施“平安工程”

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確保社區的安全和穩定,是創建和諧社區的前提條件。要結合社區特點,抓好以基層黨支部爲核心、政法基層單位爲骨幹、羣衆自治組織爲基礎、羣防羣治爲依靠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發揮好社區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要根據新形勢下各類社會矛盾逐漸凸現的實際,建立健全糾紛排查、矛盾調處、突發事件預警、困難羣體幫扶、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努力把矛盾解決在社區、化解在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建立由社區居委會協助xx部門統一管理居民戶口的制度,單位管理的居民戶口全部移交社區管理;城市社區普遍建立社區警務室,並按照社區地理、人口規模、治安狀況等,靈活實行一居一警、一居兩警、一居多警等多種配置模式,爲社區提供安全保證。

社區調研報告15

“民以食爲天",中國人向來對“吃"是情有獨鍾的,會澤人更是喜歡“打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創造了博大的飲食文化,並賦予其深厚的內涵與底蘊,步入享受型主題消費時代後,人們更強調自我認同與自我享受,吃的盡情,玩的盡興成爲當代人的生活準則。

XX是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其中:豐富的飲食文化是滇味重要的發源地之一。金鐘鎮XX社區位於縣城中心,總面積1.5平方公里,轄14個居民小組、3102 、9575人;黨總支下設12個黨支部,有黨員221人;現有駐社區單位42家,民營企業16個,個體工商戶800餘個,其中經營餐飲業的有50餘家。20xx年末,居民人均純收入5138元。社區主要依靠區位優勢發展第二、三產業及打工業。XX社區自古就是會澤的商業中心,在會澤餐飲業的發展中自然也佔有重要的地位,這次調研我們選取了“雲南餐飲名店”——人和樓作爲調研對象,希望藉此爲政協開展的“會澤美食產業聯合調研”提供一份可供參考的資料。

一、基本情況

XX社區美食產業大多以經營會澤傳統小吃、菜品爲主,平凡如蕎絲稀豆粉、燕麥湯圓、豆花米線、洋芋粑粑、包穀米線、包穀餌塊、蕎飯、包穀飯,奢華如羊八碗、八大碗、宮廷藥繕全雞等,可謂品種繁多、口味各異,適合各個年齡、不同層次的消費羣體。其中,“人和酒樓”頗具代表性。人和酒樓,位於縣城老街中段,有20多年曆史,目前,是會澤縣城內規模較大,具有代表性的餐廳。人和酒樓由中式烹調高級廚師王雲保先生主廚。酒樓秉承會澤悠久的飲食文化傳統,不斷開拓創新,主營正宗滇味、地方特色菜:生炸雞、拉條雞、宮廷藥繕全雞、芙蓉魚片、紅燒扣肘、千張肉、粉蒸肉、龜羊湯、撅菜湯、宮爆肚條等系列名菜,20xx年被雲南省烹飪協會授予“雲南餐飲名店”和“雲南名吃”等稱號。

二、發展現狀和優勢

近年來,會澤縣節假日餐飲和旅遊餐飲持續升溫,社會消費能力增加,特別是家庭和私人消費明顯增多,美食產業的發展是靠着招牌菜的名聲、新菜系的跟進速率以及服務的態度,隨着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更新,就餐的環境也成爲一個重要的考量依據。各餐飲業主爲了更好的吸引顧客,適應人們消費需求,大力改善餐飲環境,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切實改變了餐飲業的形象,提升了餐飲業的整體水平,使餐飲業朝着科學、文明、健康、安全的方向發展。以“人和酒樓”爲代表的這一類老牌傳統餐廳,在招牌菜和口碑方面是具有競爭力的:一般下半年爲婚宴的旺季,“人和酒樓”也總是天天有包席,婚宴的收入佔到營業額的百分之八十,平時主要接待家庭聚餐、朋友聚會、單位接待等,這些都主要依靠老顧客和口碑帶動。

三、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據瞭解,近年來“人和酒樓”在網絡和旅遊地圖上都作了宣傳,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爲店面位置(門前不開闊,沒有停車場)以及就餐環境的限制,遊客就餐和高檔消費始終做得不太理想。這其實是XX社區轄區範圍內大多餐飲也經營者共同的困惑。因爲XX社區主要是以老街爲中心,在老街設爲步行街之後,餐飲業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很多人願意選擇到北環路、振興街等便於停車的地段去就餐;更爲尷尬的是,那些願意享受步行樂趣和鍾愛傳統美食、或慕名而來的本地人和遊客,卻常常因爲這“步行街”上呼嘯而過的摩托車、汽車而興致大掃、失望而歸......

其次,XX社區範圍內的餐飲店大多存在經營管理不夠規範的問題。會澤縣屬於發展中的城市,人均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但物價消費水平卻相對偏高,雖然近年來會澤縣的餐飲市場在城市建設與旅遊開發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企業管理化與組織化程度較低。大多數經營企業實行家族式管理,大部分管理與服務人員沒進行過專業化、正規化的業務技能培訓,父子店、夫妻店、早餐店、便餐店居多,零散的'餐飲門店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同時,因資金欠缺、信心不足、安於現狀、菜品雷同等問題,制約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會澤餐飲不缺少名片,而是缺少把名片發出去的人,導致“外地人不知去哪吃,本地人不知吃什麼”的怪圈產生。偌大的城市中,發掘一家中意的餐館,一桌可口的宴席,人們就會像蜜蜂採蜜一樣,蜂擁而至,造成了很多的麻煩。這主要是由於會澤的特色餐飲,分佈過於稀疏,豐盛美食,散落各處。目前。會澤有餐飲店面無數,也有些形成了飲食一條街,但檔次不高,規模不大,特色不鮮明卻是事實。雖然美食資源豐富,但卻缺少有名的特色美食街,店面分佈較爲分散,少有多種美味在一起的街面。很多人只知道自己居住周圍的一些小吃店,或者哪一家有什麼特色招牌菜,但卻沒有一處能將這些美食彙集在一起的地方。晚上,經常有很多人開着車到處找尋那些散落在會澤不同街道和角落的特色美食店,而外地朋友來也必須要會澤人領着才能找得着這些小店。雖然北環路也分佈着較多的餐飲店,振興街一帶的發展也帶動了餐飲業的繁榮,但能代表會澤美食特色的街道卻一直沒有出現。

另外,員工素質和衛生狀況也不容忽視。服務主要集中問題在:服務員情緒問題、服務員業務不熟問題、服務員職業素質問題。大多餐飲門店招人是招來就用,根本沒有經過相應的培訓。衛生狀況是:大部分餐飲餐具分兩大類:一是由餐具消毒公司提供。二是有自主清洗消毒。調查走訪和食客的反映,總體對餐具的衛生狀態不滿意,經常出現油污和髒垢的現象。

四、加快美食產業發展的建議

1、對步行街的整體環境進行改善。既然是“步行街”就不能有機動車通行,這不單隻對餐飲業有好處,對會澤整個城市的形象都將有所提升。

2、加大對私營餐飲業的扶持,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使其有能力調整改善經營機制,加快發展步伐。

3、制定並確實嚴格地執行一些獎懲機制,以敦促餐飲業在員工培訓、衛生管理等方面的自律。

4、現在,很多城市在打美食牌,辦美食節,吸引旅遊者。美食街是一個旅遊城市不可缺少的,很多城市經濟的興起和一些居住區的發展都促成了不少美食城的形成。會澤的美食文化歷史淵源,美食風味很有特色,很多美食都有一段典故或傳說,加之會澤歷史文化悠久,又計劃大力發展旅遊,那麼,打造一條甚至多條特色的美食街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何樂而不爲?

因時間匆促,此調研報告僅窺豹之一斑,有未盡未實之處,當在今後的工作中完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