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爲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爲複雜的一種。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

一、活動背景:

爲了把衆多的對象區分開來,人們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如各個家庭都有一本戶口簿,這樣就把一個個家庭區分開來。我們國家爲了更仔細地區分每一個人,1987年實行了身份證制度,凡年滿16週歲持有身份證的男女公民,每一個人都對應了一個身份證號碼。身份證號碼到底是怎麼編制出來的呢?它是如何來區分不同的個體的呢?身份證號碼又能體現出個體的那些信息呢?圍繞這些問題,我們開展了這次綜合實踐活動。這次活動通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觀、訪問、調查研究、經驗交流,獲得直觀、真實的印象,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綜合學習、探究學習、實踐學習,全面提高學生主動適應社會變化的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

二、活動目標:

1、經歷數字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過程;

2、瞭解身份證在社會生活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經歷設計學籍號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字應用的廣泛性;

4、獲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5、通過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觀察、訪問、調查研究、分析評價、資料收集等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主動探索、自主創新的良好習慣。

6、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團結合作、共同進步,知道小組合作的重要作用。

7、感受數字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的極大方便,感受社會管理由人文化管理向數字化管理轉化的必然趨勢。

三、活動研究過程:

(一)活動前準備階段:

將班級裏的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爲蒐集組、調查組、採訪組、小報組。

蒐集組的同學的主要工作是蒐集儘可能不同類型的身份證,比如說80年代的、九十年代、最近的身份證。

調查組的工作是通過上網或查閱相關資料向同學們闡述身份證是如何編制出來的。

採訪組的同學的主要工作時向當地的派出所瞭解相關的編制身份證的方法,並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小報組的同學的任務就是把前面三個組所得到的信息編寫成小報的形式,向其他同學老師展示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

四個小組先用一週時間以小組爲單位展開工作。小組內部的成員之間要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信息。另外小組與小組之間也要發揮互幫互助的精神,如果自己有其他小組信息也要給其他小組提供幫助。

(二)課堂中共同研究階段:

在課堂中,各個小組各顯神通,將蒐集來的資料一一呈現,最後對“身份證號碼與學籍號”這一研究課題作綜合歸納。

1、蒐集組的同學展示他們蒐集來的身份證號碼,並向其他同學介紹每張身份證的來源、發證日期等內容。

2、蒐集組的同學談談對身份證號碼的相應數字的猜想。

3、調查組的同學將他們從網上搜集來的所有關於身份證的內容,包括身份證的作用、編髮年份、更換期限等等展示給全班同學。

4、採訪組的同學經過一星期以來,從派出所戶籍部門有關人士瞭解到的身份證的編排規律的信息的情況,向同學們介紹身份證號碼上每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另外採訪組的同學也展示了他們在派出所與戶籍部門人員進行交談、採訪時的照片。(身份證的編排規律:用數字分別代替省份、地區、縣市、出生日期、戶口所在地、性別,這樣就把一個一個人區分開了。)

5、小報組的同學向全班作了一個綜合性的報告。他們將前面三個組所得到的材料進行彙總整理,然後編織成一張張小報,給這次的綜合實踐活動作了充分的總結工作。

6、同學們已知道了身份證號碼是持有身份證的人所特有的號碼。全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有身份證的畢竟只有一部分,沒有身份證的人該怎樣區分呢?特別是廣大的中國小生該怎樣把他們一個一個區分開呢?我們班的學生該怎樣一個一個區分呢?請同學們將今天所獲得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爲自己設計一個學籍號碼,反映出班級、性別等信息。設計後請同學們再檢查自己設計的學籍號碼是否合理?

7、請教務處的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學校是如何給每位同學編制學籍號的。然後請他評一評,哪位同學的設計獲得“最佳合理獎”,哪位同學獲得“最佳創意獎”。

(三)活動成果展示階段

各個小組在組長的協調下記錄你們小組參與整個研究活動的過程,以及你們小組獲得的材料、小組成員的心得體會,以調查報告的形式記錄下來。

四、活動總結與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成功地走出課室,進入社會進行了探究性學習,不但培養了同學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而且拓展了知識面,激發了學習興趣。

同學們撰寫的調查報告雖然不是很符合正規的要求,但對於七年級的同學來說,能夠集合大家的力量完成相當已經不錯了。所以總體來說本次活動十分成功。

通過這次活動也使我深深感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教師自身要不斷提高和加強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才能具備較高的活動指導水平。才能及時瞭解學生在開展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學習需要,纔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究,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現代教育觀。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

爲全面貫徹落實課程計劃,大力推進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規範化、常態化,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實施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意見》、《浙江省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綱要(試行)》、《浙江省義務教育段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建議(試行)》及《溫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意見》(溫教中〔20xx〕33號)等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指導,以建設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及良好個性品質爲目標,以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源充足、學段銜接的課程體系和培養專、兼職相結合的具有專業素養的課程教師隊伍爲重點,規範課程實施與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項要求的全面落實。

  二、實施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設置、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課程領域,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是促進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利於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密切教育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改善學校教育的課程結構;有利於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有利於擴展德育的空間和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於學校開展特色辦學,深化課程文化的內涵。

  三、課程目標

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體驗並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發展良好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課時安排

根據浙教基〔20xx〕120號精神調整後的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規定:3—6年級每週3課時,7—8年級每週2課時,9年級每週1課時。上述課時均不含信息技術課程,其中各年級的勞動與技術每週均爲1課時。所有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科教學均不得擠佔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各校在安排課時時,在確保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期總課時並不超過周總課時數、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可以隨活動需要採取靈活的彈性課時,可集中幾天或一週時間搞一項主題活動。全市各類學校每年級每學期至少要設計和指導3個以上的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不少於3課時。建議週四或週五安排2節,以充分利用雙休日開展活動,週一或週二安排1課時,用於交流、小結或提出下一階段的活動要求等。

  五、活動內容

在我省課程設置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領域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也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遊戲節等)、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科技教育、“綠色證書教育”等活動內容。

各校可按照親近與探索自然(人與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人與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人與自我)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和組織,以主題活動形式開展,具體如:

(一)文化藝術類主題:如各地的傳統文化、家鄉風情、家鄉名人、運動會標誌設計、板報設計、我心中的居室、剪紙藝術、插花藝術欣賞等。

(二)社會生活類主題:如飲食與健康、樂清方言、本地特產、零花錢壓歲錢的去向、學做小記者(節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貧困學生失學問題、關注外來人口等。

(三)科學技術類主題:如環境污染及其保護、校園環境調查、垃圾問題、城市與綠化、身邊的科學等。

(四)科技製作發明類主題:如模型製作、發明創作、插花藝術設計、雕刻工藝、電腦設計、紙工、泥工等加工工藝等。

(五)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如敬老服務、法制宣傳、環保衛生、領養綠地、科普活動、軍訓、社會生產勞動、郊遊、參觀等。

各校組織的校班(班團、班隊)活動課符合主題的,可視作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九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可整合學校課程與地方課程進行(3-8年級地方課程《人·自然·社會》和《話說溫州》2本教材,每週1節,各校可根據實際每學期單獨教授一種,也可以交錯隔週教授一種,但不能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替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認真落實課程計劃,保證國家課程計劃的嚴肅性,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長作爲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提高認識,率先學習,努力實踐,使自己成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行家。

(二)建立隊伍,完善網絡

1、學校要鼓勵教師任教或轉崗任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省、市示範學校力爭從本學期起,至少配備1名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其他規模較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上)從下學期起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指導教師,規模不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下)要配備多名兼職指導教師;要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年級負責人、班級負責人,建立“班級固定、年級協作、學校協調”的教師使用機制,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

2、在市教研室教研員指導下,各學區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選擇組織能力、責任心、綜合素質強的專兼職教師擔任組長,配合教導(務)處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組織、指導、參與實施及開展教研活動,從而初步形成市、學區、學校三級教研網絡。各級教研機構要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活動,並使之常態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師進修學校要分層次、分批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隊伍培訓,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修班,促進教師觀念轉變,提高教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力。

(三)整合資源,積極開發

全市各校要優化組合學校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區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課程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時,要關注教師、學生和社會相關人員的人力資源,重視與現代信息技術相伴隨的信息資源。要注重整合班團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環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內容,同時充分利用當地博物館、科技館、德育基地、科技示範基地等校外活動場所,形成良性互動機制。

(四)周密組織,認真實施

1、各校要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校長必須親自擔任組長,同時指定一位校級領導分管、負責課程的規劃、組織和落實工作,做好相關部門的協調。要從社區學校資源、師資條件、場地設備和經費等實際情況出發,開齊、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

2、教導(務)處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總體方案”、“學期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師個人工作業績考覈細則,指導和審覈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及時做好全校總結,做好每個活動主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等相關工作,爲以後的教學教研積累素材。

3、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師責任制。根據學校學期課程實施計劃,確定每位教師每學期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任務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要制定活動周曆表,以“周”爲單位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時監督、檢查課程實施與計劃執行情況,做到專時專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經費中要確定一定比例用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活動開展等。

5、加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市教育局爭取在20xx年至少建成2個具有一定規模、能滿足當地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綜合實踐基地。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3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數學學科聯繫起來,在設計上以趣味性、活動性、差異性和實踐性爲主要實驗原則;在活動形式上,與學科結合,與家庭生活結合,採取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相結合,學生通過觀察、訪問、調查、製作、實驗、遊戲、比賽的探究活動,以及運用言語、文字、圖像、動作等表現自己活動過程的思考和交流活動,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分析:

從整體上看,班裏將近八分之一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動手動腦能力比較強。將近二分之一的學生的操作能力一般,在這部分學生當中,有的學生不喜歡動腦動手,思維有惰性,習慣於被動的接受知識;有的學生雖然喜歡動手操作,但沒有目的性,不會觀察,不會思考。另外,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較差,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幫助。

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活動要求: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出發點。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於讓學生獲取多麼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於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薰陶,從而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由於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

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於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4、強調開放。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綜合實踐活動作爲一類正規課程,必須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內容、實施規範和可依據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材料。但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上又決定了它有着不同於其他類型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開放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爲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5、重視師生互動。正因爲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此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成爲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係: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爲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爲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活動安排:

九月初:制定活動計劃;

九月中下旬:粉刷教室的預算

活動目標:粉刷教室的預算,引導學生了解塗料的品種和價格,瞭解每1平方米的面積要用多少塗料,根據教室的實際情況,確定塗料使用對象,應用有關知識進行計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活動內容與方式:學校利用暑假,準備用白色塗料將各個教室粉刷一次,根據你校的教室數,請你預算一下,這次粉刷的塗料費大約要多少。

十月份:有趣的測量

活動目標:

1、結合具體活動情境,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在實踐與探究過程中,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活動內容與方式:課前爲學生準備好一些必要的實驗材料:透明的正方體水槽、量杯、石頭、水等。教學時,先提出問題,並讓學生說說什麼是石塊的體積,即“石塊所佔空間的大小”。再組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設計出測量方案。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可以組織學生充分地交流,進而選擇出便於在課堂上操作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接着讓學生小組合作,根據自己小組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操作,測算石塊的體積,再接着組織學生彙報小組測算結果,最後組織學生評價。

十一月:包裝中學數學

活動目標:通過香皂和磁帶包裝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長方體重疊的三種基本方式,並對每種重疊得到的圖形的表面積大小進行探究,經歷拼圖、測量、計算、比較、判斷的活動過程。學會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和發現規律的能力。活動內容與方式:準備一樣大小的4塊盒裝香肥皂和4盒磁帶,分別將它們疊在一起進行包裝,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式,哪一種包裝方式更省包裝材料。省材料的包裝香皂和包裝磁帶,它們的重疊方式一樣嗎?想一想發現什麼規律。

十二月:植樹的學問

活動目標:利用學生熟悉的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觀察、分析等探究活動,發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協作探索,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實踐活動是對這句話最好測驗證。

針對五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我設計了一個植樹的學問的活動,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走出教室,接觸社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打開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的信息量,使他們看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一、活動側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學生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中所需材料和知識,除了在教師幫助下獲取外,學生自己可通過進行實地考察或現場調查、綜合運用有關圖書資料、查閱電子資料等途徑獲得。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養了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掌握一定的科學的學習方法。

二、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促進者,作爲促進者的關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實驗觀察、探究研討。教師成爲學生最可信賴的心理支持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充滿主動精神的探索的主體,一個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研究者。師生之間是合作的關係,共同投身於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花費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家長擔心活動會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對綜合實踐活動並不非常支持,由此可見,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態度還有待改善。

數學實踐活動課解放了學生的頭腦、眼睛、嘴巴,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

一個新課題,我們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開展好數學實踐活動,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不斷學習和思考,不斷探索和嘗試,構建具有個人特色的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模式,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4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現實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提高他們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探索精神促進課內知識的擴展、深化和鞏固,拓寬學生的認識範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競爭,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二、活動遵學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2、探索性原則

3、應用性原則

三、活動目標:

1、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形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

3、使學生在實踐性活動中獲得對數學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對數學知識的體會和理解。

4、使學生在實踐性活動中發展應用意識,感受研究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5、使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活動內容:

1、通過設計學校的活動,鞏固辨認方向內容,更加熱愛自己的校園。畫出校園的大致範圍和幾大建築,或者用符號表示。設計好之後,給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要指出四個方向的.建築分別是什麼。集體評價哪個同學的設計最合理,哪個同學說得最清楚。

2、《口算除法》,比比誰算得最多(運用口算卡片)進一步鞏固口算方法,通過比賽提高口算速度。

3、《平均數》,每個學生回家向家長調查,自己家1、2、3月份的用電度數,然後按照學習小組,算出平均每月的用電量。

4、《製作年曆》:以小組爲單位,製作明年的趣味年曆、應用年曆,說說一年中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年曆上進行標註。

5、製作一日生活時間表。

6、測量計算物體的面積。

五、活動的方法措施:

1、分組制定計劃、活動,教師及時指導。

2、學生收集資料,協作完成,集體評價。

六、評價方法:

1、觀察評價

2、自我評價

3、民主評議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5

活動背景

根據三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儲備不豐富,掌握、處理信息能力弱,但卻好奇、樂學的特點,以三年級《語文》閱讀中關於“校園綠化情況的調查”統計表格爲依託,充分考慮相應的季節特徵、活動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參與性及實踐性等因素,特設計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校園裏的花草樹木,能叫出它們的名稱。

2.能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並能說出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點。3.能有目的地、具體地瞭解幾種樹木的生活習性、特徵及用途。4.學習製作樹葉標本和樹葉貼畫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學會請教、合作、收集處理信息、語言表達的能力。2.提高學生髮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使學生獲得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

2.激發學生熱愛學校、保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活動內容

認識學校裏的樹。

2.收集有關資料。

3.收集樹葉,製作樹葉標本和樹葉貼畫。

4.當一次小導遊:以“美麗的校園”爲題,把自己的學校介紹給大家。

5.結合冬天,當一次“護綠小衛士”。

6.學習寫導遊詞、小短文。時間安排

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爲主,大約用8——10節課。實施進程

(一)認識校園裏的花草樹木

1.以小組爲單位,利用請教、查閱資料等方法認識校園裏的花草樹木。

2.交流調查結果。

3.覈實、校對調查結果(以集體爲單位,有序地進行,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已認識的花草樹木及在調查過程中遺漏或還沒認識的花草樹木)。

4.能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

5.將調查結果作統計,並學習用表格的方式表達統計結果。

(二)當一次小導遊

1.討論:

(1)導遊的工作是怎樣的?

(2)導遊在解說時應注意什麼?

2.以“美麗的.校園”爲題,學習寫導遊詞。

3.評選優秀導遊詞。

4.模擬當導遊:

(1)請一、二年級的學生當遊客,給小弟弟、小妹妹們當導遊。

(2)把自己的學校介紹給家人、親戚、朋友。

(三)製作樹葉標本和樹葉貼畫

1.收集各種樹葉,加工、壓平。

2.製作標本:將加工好的樹葉貼於紙上,並標明樹葉的名稱。

3.製作樹葉貼畫:根據所選樹葉,設計圖案,進行拼貼。(要求學生儘量用原葉拼貼,細小處也可用其他材料作裝飾。)

4.作品展示。

(四)爭當“護綠小衛士”

1.討論:

(1)冬天到了,樹木怎樣過冬?

(2)爲什麼冬天要給樹木刷石灰水或綁繩子?

(3)如何給樹木刷石灰水?

2.學生活動:“護綠小衛士”——給樹木刷石灰水。

(1)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用刷子沾石灰水,以1米爲界,向下均勻地刷。

(2)根據學校樹木的數量,合理安排,可以小組爲單位,讓學生合作進行。

(3)操作時,應提醒學生不要把石灰水弄得到處都是。

(4)活動結束,要求學生把工具洗淨,收拾並歸位。

3.活動總結:

(1)學生交流彙報本組活動情況。

(2)交流活動中有趣的事。

(3)以本次活動爲內容,讓學生把活動過程記錄下來,題目自定。

(4)選出部分作品進行交流。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6

爲全面貫徹落實課程計劃,大力推進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規範化、常態化,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實施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意見》、《浙江省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綱要(試行)》、《浙江省義務教育段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建議(試行)》及《溫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意見》(溫教中〔20xx〕33號)等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指導,以建設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及良好個性品質爲目標,以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源充足、學段銜接的課程體系和培養專、兼職相結合的具有專業素養的課程教師隊伍爲重點,規範課程實施與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項要求的全面落實。

  二、實施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設置、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課程領域,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是促進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利於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密切教育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改善學校教育的課程結構;有利於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有利於擴展德育的空間和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於學校開展特色辦學,深化課程文化的內涵。

  三、課程目標

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體驗並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發展良好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課時安排

根據浙教基〔20xx〕120號精神調整後的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規定:3—6年級每週3課時,7—8年級每週2課時,9年級每週1課時。上述課時均不含信息技術課程,其中各年級的勞動與技術每週均爲1課時。所有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科教學均不得擠佔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各校在安排課時時,在確保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期總課時並不超過周總課時數、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可以隨活動需要採取靈活的彈性課時,可集中幾天或一週時間搞一項主題活動。全市各類學校每年級每學期至少要設計和指導3個以上的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不少於3課時。建議週四或週五安排2節,以充分利用雙休日開展活動,週一或週二安排1課時,用於交流、小結或提出下一階段的活動要求等。

  五、活動內容

在我省課程設置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領域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也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遊戲節等)、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科技教育、“綠色證書教育”等活動內容。

各校可按照親近與探索自然(人與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人與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人與自我)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和組織,以主題活動形式開展,具體如:

(一)文化藝術類主題:如各地的傳統文化、家鄉風情、家鄉名人、運動會標誌設計、板報設計、我心中的居室、剪紙藝術、插花藝術欣賞等。

(二)社會生活類主題:如飲食與健康、樂清方言、本地特產、零花錢壓歲錢的去向、學做小記者(節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貧困學生失學問題、關注外來人口等。

(三)科學技術類主題:如環境污染及其保護、校園環境調查、垃圾問題、城市與綠化、身邊的科學等。

(四)科技製作發明類主題:如模型製作、發明創作、插花藝術設計、雕刻工藝、電腦設計、紙工、泥工等加工工藝等。

(五)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如敬老服務、法制宣傳、環保衛生、領養綠地、科普活動、、社會生產勞動、郊遊、參觀等。

各校組織的校班(班團、班隊)活動課符合主題的,可視作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九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可整合學校課程與地方課程進行(3-8年級地方課程《人·自然·社會》和《話說溫州》2本教材,每週1節,各校可根據實際每學期單獨教授一種,也可以交錯隔週教授一種,但不能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替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認真落實課程計劃,保證國家課程計劃的嚴肅性,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長作爲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提高認識,率先學習,努力實踐,使自己成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行家。

(二)建立隊伍,完善網絡

1、學校要鼓勵教師任教或轉崗任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省、市示範學校力爭從本學期起,至少配備1名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其他規模較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上)從下學期起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指導教師,規模不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下)要配備多名兼職指導教師;要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年級負責人、班級負責人,建立“班級固定、年級協作、學校協調”的教師使用機制,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

2、在市教研室教研員指導下,各學區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選擇組織能力、責任心、綜合素質強的專兼職教師擔任組長,配合教導(務)處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組織、指導、參與實施及開展教研活動,從而初步形成市、學區、學校三級教研網絡。各級教研機構要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活動,並使之常態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師進修學校要分層次、分批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隊伍培訓,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修班,促進教師觀念轉變,提高教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力。

(三)整合資源,積極開發

全市各校要優化組合學校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區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課程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時,要關注教師、學生和社會相關人員的人力資源,重視與現代信息技術相伴隨的信息資源。要注重整合班團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環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內容,同時充分利用當地博物館、科技館、德育基地、科技示範基地等校外活動場所,形成良性互動機制。

(四)周密組織,認真實施

1、各校要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校長必須親自擔任組長,同時指定一位校級領導分管、負責課程的規劃、組織和落實工作,做好相關部門的協調。要從社區學校資源、師資條件、場地設備和經費等實際情況出發,開齊、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

2、教導(務)處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總體方案”、“學期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師個人工作業績考覈細則,指導和審覈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及時做好全校總結,做好每個活動主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等相關工作,爲以後的教學教研積累素材。

3、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師責任制。根據學校學期課程實施計劃,確定每位教師每學期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任務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要制定活動周曆表,以“周”爲單位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時監督、檢查課程實施與計劃執行情況,做到專時專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經費中要確定一定比例用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活動開展等。

5、加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市教育局爭取在20xx年至少建成2個具有一定規模、能滿足當地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綜合實踐基地。

七、過程管理

科學地組織和有效地管理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的保證。

(一)組織形式力求靈活多樣。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組織形式,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小組活動與個人活動、集體活動有機結合的辦法,靈活運用,相互配合。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要求做好活動日記,及時記錄活動基本情況。

(二)教師指導必須細緻到位。

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指導教師必須制定學生活動主題的具體指導方案,編寫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課時安排、活動過程、場所要求、人員分工、安全措施、活動評價等環節),預設活動展開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及其解決方案,並認真指導學生制訂計劃、實施計劃,通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資料查閱、實驗觀察、設計製作、志願者服務等方式進行實踐與探究,獲取豐富的信息和資料。

(三)實施過程務必安全合理

各校必須逐步加強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數量、活動小組、活動結果、教師工作、課程資源與教學資料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和過程管理,科學合理地計算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工作量。要增強安全防患意識,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各校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安全制度和預案,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繫,保證師生開展各項外出活動的安全。

八、評價獎勵

學校要根據整體性、多元化、過程性等原則,運用成長記錄袋、活動過程的觀察、學生自我反思、師生協商式民主評議、成果展示等多種評價方法,對每一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作出相應的階段性評價。在學生評價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收集和分析學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和數據;明確促進學生髮展的改進要點,提出改進計劃;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過程與結果、個人與小組、評價週期與時空、多元主體評價的必要性與實效性的關係。

學校要建立專兼職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評價制度,並將其納入教師的年度考覈。對教師的評價,應側重於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組織、規劃、設計、指導、管理、工作態度等方面的能力、實效的評價。根據溫教中〔20xx〕33號精神,常年擔任綜合實踐活動指導並取得一定成效的專職教師,其任職時間可按二分之一計入班主任工作年限。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應納入教師課時總量。任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滿三年且成績優秀的教師,申報高級職稱時予以優先推薦。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質量,應作爲教師教學業務考覈、晉級、職稱評定、評選先進的依據之一。

市教育局要建立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體系,把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作爲教學常規管理年度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從組織領導、課時安排、師資安排、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校本教研實施、管理制度、具體保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考覈結果將與學校評先評優及校長年度績效工資等直接掛鉤。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不符合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予以全市通報批評;申報創建各類市級先進學校的,其參評資格予以一票否決;屬於省、市示範學校的,警告且整改不力達兩次及以上者報請上級有關部門取消示範學校稱號。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7

陳世斌自從數學活動課作爲了一種新的課型在教學中展開,活動課的優勢也漸漸的突顯出來。實踐證明,通過活動課,訓練學生靈活運用,培養數學興趣,拓寬思路、誘發才智,使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長、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然而在活動課的開展中,仍存在有許多問題,爲使活動課落到實處,真正展現活動課的魅力,使學生在動學,在玩中學,在交流合作中學,讓學生通過活動課擴大視野,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形成數學的解決問題意識,進一步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創新才能。特制訂本期數學活動課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了解,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級整學年的培養,已經具有一些初步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開展活動課,是非常必要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認爲對低年級的國小生更爲適合。因此,在本期活動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獲得更多的探索知識的體驗,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活動內容:

活動在實施與發展教育中與各學科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教材內容,本期活動課將課後選作題、思考題作爲活動課內容的一部分,另外安排適當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各種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課的組織和開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計算技能、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以及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

3、擴大數學視野,拓寬知識領域。

4、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合理的'思維習慣。

5、發展個性特長,激發潛在機能。

6、陶冶情操,開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

四、活動安排觀察物體加深對“對稱”的理解與掌握我會設計圖案欣賞與設計圖案猜一猜學習簡單的推理知識五、活動課的方法與措施:

1、數學遊戲課:通過漫遊數學王國、猜數字謎、玩數學撲克、開數學門診、遊智慧迷宮、“傳口令”、“找朋友”、“郵遞員送信”、“小動物找家”等活動,師生共同蒐集趣題,進行遊戲,既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2、思維訓練課: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參與速算和巧算、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找規律、幾何圖形變換與辨認、試試你的判斷力、開放性題目訓練等活動,不僅鍛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而且能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保持與發展。

3、競賽活動課:根據學生好勝、好強特點,開展“看誰學得又對又快”、“看誰擺的又對又巧”、“奪紅旗比賽”、“男女對抗賽”、“小組對抗賽”、“小能手”等競賽活動。從小訓練學生參與競爭,不怕競爭,學會競爭的能力。

4、實踐應用課: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如社會調查、專題採訪、實際測量、投擲、跳繩、賽跑、踢球、出板報等等。這些專門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使其數學能力、數學應用意識,與人合作及交流意識得到培養和發展。

5、動手操作課:利用活動課指導學生製作直觀學具、讓學生擺一擺、折一折、分一分、稱一稱、量一量、摸一摸、數一數、塗一塗、拼一拼,讓學生動手、動腦,既能鞏固和運用知識,又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8

一、設計主題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優雅的生活環境成爲越來越多人們的追求。學生是未來的主宰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應該從小培養健康意識、環保意識和審美能力,這一任務無疑就落到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我們開展“養護花草,健康生活”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要在學生動手查閱資料、養護花草,動腦思考的基礎上,讓他們掌握關於花花草草的知識,來美化自己的健康生活,提高動手動腦、交流共享、辯論溝通的各方面能力。

二、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觀察花草、查閱資料、調查訪問、親自養護花草,讓學生掌握瞭解更多的花草知識,知道養護不同花草益弊,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健康美化生活的能力。

1、通過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確立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2、通過觀察、諮詢,瞭解自己家中或親友家中自己感興趣的花草的相關知識,並在小組交流。

3、設計自己家庭各功能房間需要達到的健康美化標準,網上查閱或訪問專家,瞭解相關功能花草的知識。

4、小組交流,評選組員代表小組在全班中進行交流。

5、根據自己需要和代表推介情況,認養自己喜歡的花草,並寫好觀察日記。

三、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關注並瞭解花草的相關知識,能選擇合理的方法查閱編輯資料,訪問時要掌握交談技巧,有禮貌地傾聽被訪者談話並注意做好記錄,掌握養護花草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裝扮美化生活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班級主要以小組活動爲主,在家庭或社會訪問主要以本人、小組爲單位。通過查閱法、研究法、調查訪問法、實踐法等開展各項活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有關花草知識的瞭解和人們生活標準提升的認識,讓學生懂得種花養草已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花草是人類的朋友,能陶冶人們的情操,寄託人們的感情,美化、淨化、健康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花草的相關知識,積極參與到養花護花、美化健康生活中來。

四、活動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通過查閱資料瞭解有關花草知識,包括花草的生活習性及養護要點、室內應用等。

2、進行調查、訪問和實地考察,瞭解花草的生態習性及養護要點、對環境的益弊等,培養養護花草的能力和美化健康環境的意識及審美設計意識等。

難點:

1、查閱、摘抄有關花草後,進行歸類彙集整理或繪製。

2、調查訪問和實地考察並寫出。

五、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

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計劃。1——3周。

第1周:課堂常規教育。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簡單指導。

第2周:確定活動主題。經過教師提議,全體同學交流討論,確定活動主題。

第3周:制定活動計劃。在全班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完善活動計劃,側重於研究方法和活動流程的討論。

第二階段:

根據活動主題,查閱蒐集資料,製作手抄報。4————8周。

第4周:組內交流:自己家種養的花草的相關知識,從而總結出蒐集整理花草知識從哪幾方面入手。全班進行完善。

第5周:網上查閱自己喜歡的花草資料,提前聯繫微機教師安排時間及地點。

第6周:到圖書室查閱自己喜歡的花草資料,提前聯繫圖書管理員。

第7周:根據查閱的`資料,製作手抄報。

第8周:展評手抄報。

第三階段:

實地參觀或訪談專家,瞭解種養花草的相關知識。9——12周

第9周:實地參觀花卉基地,觀察各種花草樹木,做好觀察記錄。

第10周:訪談專家,瞭解種養花草的相關知識。提前聯繫韓汶栩家長或王其華老師對象。

第11周:整理觀察記錄和調查報告。

第12周:先組內後全班交流觀察記錄和調查報告。

第四階段:

小組交流,資源共享,每位同學掌握更多的花草知識。13——15周

第13周:整理前段時間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在組內交流自己喜歡的花草的相關資料。

第14周:組內推選代表在全班內交流,注重方法和形式的運用。

第15周:圖片展:我最親愛的朋友——生活中的花花草草。

第五階段:

“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16——19周

第16周:準備“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資料。

第17周:籌備“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推選成立評委會,同時成立工作小組。

第18周:“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學生根據推介情況認養自己喜歡的花草,並評選推介員。

第19周:評選班花班草,認養自己喜歡的花草。

第六階段:

成果展示。20——21周

第20周:成果展示,評選綜合實踐活動小明星。

第21周:活動總結。形成書面報告。

成果呈現形式:活動計劃、蒐集整理的打印或手寫資料、手抄報、調查報告、觀察記錄、活動過程的照片集錦或影像資料、活動總結。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9

爲全面貫徹落實課程計劃,大力推進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規範化、常態化,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實施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意見》、《浙江省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綱要(試行)》、《浙江省義務教育段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建議(試行)》及《溫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意見》(溫教中〔20xx〕33號)等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指導,以建設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及良好個性品質爲目標,以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源充足、學段銜接的課程體系和培養專、兼職相結合的具有專業素養的課程教師隊伍爲重點,規範課程實施與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項要求的全面落實。

  二、實施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設置、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課程領域,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是促進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利於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密切教育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改善學校教育的課程結構;有利於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有利於擴展德育的空間和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於學校開展特色辦學,深化課程文化的內涵。

  三、課程目標

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體驗並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發展良好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課時安排

根據浙教基〔20xx〕120號精神調整後的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規定:3—6年級每週3課時,7—8年級每週2課時,9年級每週1課時。上述課時均不含信息技術課程,其中各年級的勞動與技術每週均爲1課時。所有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科教學均不得擠佔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各校在安排課時時,在確保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期總課時並不超過周總課時數、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可以隨活動需要採取靈活的彈性課時,可集中幾天或一週時間搞一項主題活動。全市各類學校每年級每學期至少要設計和指導3個以上的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不少於3課時。建議週四或週五安排2節,以充分利用雙休日開展活動,週一或週二安排1課時,用於交流、小結或提出下一階段的活動要求等。

  五、活動內容

在我省課程設置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領域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也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遊戲節等)、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科技教育、“綠色證書教育”等活動內容。

各校可按照親近與探索自然(人與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人與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人與自我)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和組織,以主題活動形式開展,具體如:

(一)文化藝術類主題:如各地的傳統文化、家鄉風情、家鄉名人、運動會標誌設計、板報設計、我心中的居室、剪紙藝術、插花藝術欣賞等。

(二)社會生活類主題:如飲食與健康、樂清方言、本地特產、零花錢壓歲錢的去向、學做小記者(節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貧困學生失學問題、關注外來人口等。

(三)科學技術類主題:如環境污染及其保護、校園環境調查、垃圾問題、城市與綠化、身邊的科學等。

(四)科技製作發明類主題:如模型製作、發明創作、插花藝術設計、雕刻工藝、電腦設計、紙工、泥工等加工工藝等。

(五)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如敬老服務、法制宣傳、環保衛生、領養綠地、科普活動、軍訓、社會生產勞動、郊遊、參觀等。

各校組織的校班(班團、班隊)活動課符合主題的,可視作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九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可整合學校課程與地方課程進行(3-8年級地方課程《人·自然·社會》和《話說溫州》2本教材,每週1節,各校可根據實際每學期單獨教授一種,也可以交錯隔週教授一種,但不能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替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認真落實課程計劃,保證國家課程計劃的嚴肅性,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長作爲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提高認識,率先學習,努力實踐,使自己成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行家。

(二)建立隊伍,完善網絡

1、學校要鼓勵教師任教或轉崗任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省、市示範學校力爭從本學期起,至少配備1名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其他規模較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上)從下學期起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指導教師,規模不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下)要配備多名兼職指導教師;要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年級負責人、班級負責人,建立“班級固定、年級協作、學校協調”的教師使用機制,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

2、在市教研室教研員指導下,各學區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選擇組織能力、責任心、綜合素質強的專兼職教師擔任組長,配合教導(務)處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組織、指導、參與實施及開展教研活動,從而初步形成市、學區、學校三級教研網絡。各級教研機構要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活動,並使之常態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師進修學校要分層次、分批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隊伍培訓,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修班,促進教師觀念轉變,提高教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力。

(三)整合資源,積極開發

全市各校要優化組合學校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區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課程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時,要關注教師、學生和社會相關人員的人力資源,重視與現代信息技術相伴隨的信息資源。要注重整合班團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環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內容,同時充分利用當地博物館、科技館、德育基地、科技示範基地等校外活動場所,形成良性互動機制。

(四)周密組織,認真實施

1、各校要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校長必須親自擔任組長,同時指定一位校級領導分管、負責課程的規劃、組織和落實工作,做好相關部門的協調。要從社區學校資源、師資條件、場地設備和經費等實際情況出發,開齊、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

2、教導(務)處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總體方案”、“學期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師個人工作業績考覈細則,指導和審覈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及時做好全校總結,做好每個活動主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等相關工作,爲以後的教學教研積累素材。

3、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師責任制。根據學校學期課程實施計劃,確定每位教師每學期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任務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要制定活動周曆表,以“周”爲單位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時監督、檢查課程實施與計劃執行情況,做到專時專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經費中要確定一定比例用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活動開展等。

5、加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市教育局爭取在20xx年至少建成2個具有一定規模、能滿足當地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綜合實踐基地。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

活動任務:

1、完成圓臺周長的測量。

2、按方位找出已放物品

3、用所得物品進行主席臺設計

活動目標:

1、學生能夠運用給定的工具,嘗試採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中央圓臺的周長測量。

2、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實地判定方向,依據所給的方位描述,找出預設的物品。

3、學生能在找尋物品後,依據自己的審美標準,結合物品設置,合理佈局,設計方席檯布置,達到美觀大方。

4、在活動中,學生能積極討論,小組合作,鍛鍊協作能力。

活動形式:本次活動共分紅、黃、藍、綠四個小組,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評價,協調共進。

活動安排:

1、實際測量:根據所提供的工具(繩子,捲尺,量角器),小組內合理分工,可採用不同的測量方式,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誰能最快完成任務爲勝。

2、廣場探寶:事先按預設方位,把“寶物”(設計主席臺所需的裝飾品)依不同的方位埋好,有不同顔色的標識,各小組依手中的方位描述,找出與自己組顔色相對應的寶物,不能拿其他組的,看哪一組用時最少爲勝。

3、小小設計師:根據所尋得的寶物,小組內討論,共同設計出廣場主席臺的佈置工作,佈局要合理,美觀大方,用時少,並能清楚表達自己組設計者爲勝。

活動評價:以小組爲單位,每在一次活動中勝,得星一顆,所有活動完成後,哪組得星最多,哪組最終勝出,獲得實踐小能手稱號。

活動重點:根據所提供的工具完成實際操作

活動工具準備:秒錶,捲尺,繩子,量角器,學生自帶小量角器

活動過程:

同學們今天我們齊集櫻桃溝廣場,進行實踐活動。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本次活動我們將完成闖三關任務,希望同學們在活動中積極動腦、動手,共同協作,完成任務。

一、活動介紹

教師把學生集合後,講明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和活動的`規則及評價方法,並把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選出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便於組織。每組要自己商定各組的名稱和口號。

杜: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發放組別標識,評選組長等。

王:講解本次活動各個環節的活動規則,發放活動安排表及活動記錄表

二、實踐操作

(一)實地測量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領取“實地測量”所分配的工具,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小組內商定測量方案(爲時2分鐘)後,各組分散進行實地測量,用時5分鐘,在5分鐘內完成任務者,比一比認證量的快,認證量的準,勝出者得星一顆。

杜:活動其間關注學生的測量情況

王:關注活動時間

教師在此活動中要關注學生採用的測量方法,對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活動中出現的亮點,在活動後進行小結。

杜老師:進行本環節的總結。

王:對本環節成績進行公佈,指導進行下一個活動。

(二)廣場尋寶

按第一關完成的先後順序,開始進行第二關廣場尋寶,(教師要記錄好時間)學生按發給的方位描述圖,小組合分工,誰能又快又準的找出屬於自己組的寶物。

杜、王:發放方位圖

教師在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尤其是小組中的分工合作,對於合作效果好的小組,給予肯定評價,並對其採用的分工方法進行剖析,讓學生對合作價值有所瞭解。

王:本次活動中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

杜:對本次活動的成績進行公佈。

三、小小設計師

完成廣場尋寶後,各小組到教師處領取各組的展板,小組內討論,自主設計,完成對主席臺的佈置設計。

設計好後,由各組的發言人,對本組的設計進行闡述介紹。

四、活動總結

根據三關完成的情況,對各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重點指出各小組所表現出來的優點,評出本次活動中表現最好的小組,授以“實踐小能手”稱號。

杜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整體的評價

王老師:公佈最終的活動成績。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1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創新精神相結合。我們要鼓勵學生以自己獨有的觸角去搜尋知識與生活的結合點,活動生成於學生生活,只有在真實的世界情境中才能使學習變得更爲有效。我們應該知道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懂得某些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在一些真實的情景中,學生如何運用自身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衡量學習成功的關鍵。如果學到的知識不能用來解決現實生活中某些具體問題,這種學習難道不是無效的嗎?實踐活動很重要。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於模仿。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活動課的選擇上主要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體驗,玩中創造,玩中發現並掌握問題。在遊戲中讓學生理解教材中比較抽象的內容,建立學生的表象。同時將所學到了理論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針對這一特點,注重營造愉悅、歡快的活動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進而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興趣。

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樂趣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友誼。

2、知識目標:瞭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法與過程。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活動要求:

1、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學生掌握知識和獲得技能,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複雜的認識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推動這種複雜的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更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2、調控教學。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具有敏銳的眼光,善於捕捉對教學有用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活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3、養成習慣。

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傾聽的習慣、勤于思考的習慣、勇於質疑的.習慣。

4、能力培養。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

(1)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陶行知也曾經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觸景生“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並激勵學生努力克服困難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求知慾驅使下,親身參與,主動實踐,不斷探索,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2)培養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5、指導到位。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全過程中,教師都要合理地發

揮自身的指導作用。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內在動機。引導學生提出活動問題或活動主題,並在活動方案的制定、活動的實施過程、活動的總結與評價等環節,給予學生必要的、適度的指導。

6、注重生成

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課程目標最本質的體現,着眼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需要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隨着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教師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注重生成,引導活動向縱深方向開展。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開設的一門實踐性課程,是基礎課程改革中的一顆明珠,璀璨奪目。它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直接體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然而現實中,國小生的年齡小、知識面狹窄、抽象思維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點都決定了,在這一課程實施中要統籌設計,周密計劃。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具有嚴密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各種經驗、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爲核心,以主題(課題或項目)的形式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從而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注重學生實踐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改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授受爲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爲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強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的親歷和體驗。基於以上理論結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確立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

(一)知識目標

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社會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在勞動技術中學會花卉的種植與管理,製作摺紙花卉、小動物。在研究性學習中,瞭解研究內容知識,學會製作活動方案、多種研究方法、策劃各種展示活動。在溼地文化節中,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瞭解溼地、觀察溼地、保護溼地;在學生課堂中,學習各類課外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方案設計更強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並掌握各種實踐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經驗。在各活動載體中,發展學生的多方能力。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綜合發展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要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以及三者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自我的責任感。

三、年段分目標

xxx

四、課程內容

xxx

五、課程實施

(一)課程實施保障

1、領導小組

學校成立學校校長爲組長,教務處、級部長共同參與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各年級各階段活動策劃負責人,落實相關的責任任務。

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組長:胡順利副組長:張蘭英李雪梅三到六年級的級部主任組員:三到六年級的綜合實踐任課教師和班主任。

2、課時設置

根據學校特點,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安排採用固定課時每週2課時。根據需要可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的辦法。

3、師資力量

我校特別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我區率先實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專職化,將年輕、求知慾、上進心強的三名教師來擔任綜合實踐老師。三名教師,在區內優質課評選中都獲得一等獎,兩名獲得市一、二等獎。其中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創新大賽中紛紛獲獎

(二)課程實施措施

1、準備階段

(1)成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專項理論。

(2)召開教師會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方案。

(3)以年級爲單位,選擇子課題內容,撰寫年級活動計劃。

(4)對教師進行案例撰寫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培訓。

(5)分析學情,確立主題,設計教案。

2、實施階段

(1)制定學校實施計劃。

(2)分年級組按計劃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檔案,收集記錄學生體驗、反應。

(3)定期召開綜合實踐老師碰頭會,對活動進行交流、探討,對案例進行反思和評價。

(4)開展學生評價指導、探索並制定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評價指導體系。

3、成果展示階段

(1)積累資料,創造性地編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2)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3)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反思和總結,以進一步提高質量,完善機制,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六、課程評價

1、評價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地評價。堅持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表現進行評定、鑑賞。

2、對學生的評價

採用:成果彙報式、作品評價式、展示與交流式。

3、對教師的評價

側重於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規劃、管理、指導並方面的能力和實效。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數學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於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都具有重大意義。我們根據學科特點,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即將活動與學科相結合,在教學中以趣味性、差異性、實踐性爲主,目的是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目標: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將根據所提供的內容,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產生研究的慾望。激發學生去觀察生活,並對生活進行思考,制定好活動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從而解決問題。

三、內容安排:

1.千克和克2.周長是多少3.多彩的“分數條”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1.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做筆記、實際操作、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動手、測量等方法,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探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對有特殊困難的小組要進行個別輔導。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着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鑑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