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學習中培養遷移能力

遷移是已經學過的東西在新情境中的應用,也就是已有經驗對解決新課題的影響。這一現象廣泛地存在於知識、技能和行爲規範的學習中,引起了人們普遍的關注。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一問題不斷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探討,終於對遷移過程中複雜的認知活動有了較完整而科學的認識,發現遷移過程是由審題、聯想、分析類化幾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認知成分構成的,即首先必須形成對有關問題的最初映象,讓映象激活頭腦中有關知識結構,然後統一分析新問題與舊知識的內在聯繫,將具體問題歸入原有知識結構,形成概括化聯想,從而解決新問題,構成一次完整的遷移。

如何在語文學習中培養遷移能力

這一理論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主要表現爲通過對已有知識的概括和對生活經驗的總結,進而達到獨立寫作的遷移,不斷用原有知識解決新課題的遷移,等等。因此,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下面僅就閱讀教學中學生遷移的培養和提高談幾點看法。概括能力的培養是進行遷移的重要前提

遷移,是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已有知識結構的概括水平決定了問題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說,概括的知識結構爲新的問題的嵌入提供了一個框架,所以,對已有經驗的概括水平不同,其遷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遷移過程較壓縮,遷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遷移較迂迴,遷移速度也就較慢,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認爲可以兩個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質特徵往往被紛繁複雜的外表所掩蓋。文藝是用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揭示生活實質的,那麼要了解文章的內涵就需要通過對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質。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運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比如《風景談》一文,主題是“自然是偉大的,而人類更偉大”,這一主題通過六幅風景表現出來。如何通過閱讀抓住其主旨呢?如果僅憑藉語言文字逐一講解分析,最後點明主旨,學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鍛鍊。爲培養學生的能力,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採取圖畫教學,即選其中兩三處風景製成圖畫,只是減去原文中人物活動部分,上課時先讓學生看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然後翻看原文,兩相對照,找出自己描繪的風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韻味的原因,除語言不夠準確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麼?學生很容易發現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類的活動”,因而缺少了那份鮮活的神韻。這時文章的主題已揭去朦朧的面紗,顯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偉大,風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爲有了人類的活動”這一主題。中學語文課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說,通過對人物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的具體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思想變化;雜文,通過表層語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層含義,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詞法中有很多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可從具體實例中概括出來。就拿名詞活用做動詞這一詞類活用現象來說,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察今》)、“客將至,不冠不襪”(《大鐵椎傳》)、“公將鼓之”(《曹劌論戰》)等等。我們仔細研究這些加點的名詞所處的位置,會從具體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們活用的條件和規律,進而上升到理論的高度:①名詞放在“所”字後面,活用爲動詞,如前二例;②名詞放在能願動詞後面,活用爲動詞,如中間兩句;③名詞放在副詞後面活用爲動詞,最後兩句就是這種情況……

透過現象看本質,並進行抽象概括,爲知識遷移能力的提高做好準備

二、歸納概括中學語文課本中的許多知識是相互聯繫具有共性的,運用各種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識加以歸納概括,則對某種事物有了完整、準確的認識,形成規範的知識結構。這種概括能力應當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首先,以單元爲單位進行歸納總結。新編中學語文教材,以文體組織單元,按難易排列順序,劃分系統而科學,每單元所選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結合單元知識進行概括,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長江三峽》、《難老泉》、《我的空中樓閣》,雖然這四篇文章在時間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達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們都緊扣題眼寫景狀物,《雨中登泰山》圍繞一個“雨”字大作文章,《長江三峽》寫出了“三峽”各自不同的特點,《難老泉》突出“難老”二字,《我的空中樓閣》抓住“空中”的特色,於是我們歸納出這一單元散文的一個特點: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其他單元依此類推,學生會歸納出議論文“觀點與材料相統一”的規律,會明確複雜記敘文“線索聯綴全篇”的要求,會概括出說明文“抓住特徵說明事物”的特點。然後,對所學文章定期做整體的歸納概括,從單元括展到一冊書再到全部課文,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網絡。比如,課本中的散文,縱貫古今、各具情態,分佈在各冊書之中,把它們集中起來仔細分析比較,則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徵。僅就文章的結構技巧而言,無論作者如何與衆不同、匠心獨運,都要歸於“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交織的不寧靜的心緒爲神,爲我們展現了“荷塘上月色”與“月色下荷塘”的朦朧諧和的風韻;《土地》由對土地的熱愛、保衛和建設這一思想爲綱,縱橫馳騁,展開豐富的聯想,古今中外,無所不及。這兩篇文章其一舒緩恬淡、意境幽遠,其一縱橫捭闔、氣勢宏偉,但都是緊緊抓住“轡頭”而任“野馬”縱橫飛奔的。這就概括了散文結構的一個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進一步進行同類歸納:記遊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蹤爲線索組織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長江三峽》;詠物的散文,一般以詠贊並賦予象徵意義的具體事物爲線索,如《燈》、《荔枝蜜》;敘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爲線索,如《獵戶》、《娘子關前》;寫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種情感爲線索,如《荷塘月色》、《綠》。通過歸納概括,使知識系統化、類型化、整體化、爲遷移的進行做好了準備工作。

《如何在語文學習中培養遷移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