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論文

知識的遷移,通常有正遷移和負遷移兩種表現形式。所謂正遷移,即積極的遷移,是指把自己掌握的某些知識準確地、靈活地運用到學習新的知識和解決新的問題的過程中,以收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反之,如不能將所學的知識準確而靈活地運用到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去,甚至出現知識的混淆、竄位和張冠李戴的現象,就是負遷移。只有正遷移纔是能力形成的標誌。

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論文

培養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在理解的前提下,牢固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

歷史基礎知識是實現積極遷移的基礎和前提。高層次的能力不是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之後,經過科學訓練產生出來的。牢固掌握歷史基礎知識,不能靠死記硬背,而要以理解爲前提,對於一些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觀點,大自章節標題,小到插圖註釋都不能忽視,以此來理清人類歷史發展的線索,建立起系統的歷史知識結構,從而爲順利完成知識遷移創造有利條件。

二、有目的地進行發展思維能力的訓練

培養遷移知識的能力,必須從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入手。這是因爲,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沒有思維能力,就談不上什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實現知識的積極遷移,學生除了必須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必須通過有目的地進行發展思維能力的訓練,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思維方式和思維品質。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夠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從而在能力要求不斷提高的今天,運籌帷幄、遊刃有餘地積極遷移知識。

三、注意中外歷史的穿插聯繫,以利於中外歷史知識的遷移

中國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學習中國史,就應當把它納入世界史的總體中去加深理解;同樣學習世界史,也應考慮到中國發生的事件。而目前我們中學歷史教材是中國史、世界史分開講授的,在同學們的印象中,往往形成兩個不同的歷史“世界”。要解決這一矛盾,學生就應當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握歷史的教材的整體,從而形成“世界歷史”發展的整體概念。我們要學會讓學生將中外的有關重大事件放在一起進行綜合分析,找出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從而建立起“世界歷史”的知識網絡。這一過程,也就是訓練中外歷史知識相互遷移能力的過程。

四、注意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知識遷移

歷史學科具有綜合性很強的特點,在歷史教學中,存在着可供遷移的與其他學科(尤其是政治、語文、地理學科)的知識交叉和聯絡點,中學的課程改革也將沿着課程綜合的方向發展,因此,培養學生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的遷移能力尤爲重要。

在教學中,應當重視歷史知識與語文學科的漢語知識,詩詞知識……,歷史知識與政治學科的理論知識,歷史知識與地理學科的識圖和地名等知識的遷移,從而使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五、端正學風,優化學習方法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知識積累的過程。隨着年齡的增長,智力得以發展,知識逐漸擴充和深化,這本是學習生活的必然規律,但實際情況卻不盡然。有些同學在歷史學習中較少出現負遷移,而有些同學則負遷移頻繁發生。究其原因,與他們的學習作風和學習方法不無關係。凡是在學習中頻頻發生負遷移現象的學生,往往學風浮躁,不求甚解。也有些學生則由於不善於獨立總結學習方法,一味死記硬背,不會對歷史知識進行歸納分類,完不成遷移,形成不了能力。須知,死記硬背至多隻能停留在對歷史知識的簡單重複和靜態堆砌上,而決不能把人的思維活動引向理解和運用的高層次,形成不了遷移能力。我們要把書讀細、讀懂、讀活,把記憶和思考有機結合起來,養成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全方位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總之,培養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不僅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創新教育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只要長期堅持將歷史發展置於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動態環境會考察,養成良好的善於聯想的思維習慣,在分析歷史問題時,就能從事物自身的發展與其他事物的本質聯繫上去構築各種形式的聯想跨度,形成“縱橫捭闔”的思維,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