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小生修改的習慣和能力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學生寫完作文後,長噓一口氣,然後把作文本一合,自以爲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下發以後,急忙翻看一下分數,匆匆看看老師寫的批語,就一切了事;也常常聽到有些學生議論,寫作文是學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師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與自己毫不相干。顯然,這些說法、做法都是不正確的。這說明學生還沒有養成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文章的修改,從某種意義上說,貫穿於整個寫作過程中。如材料的選擇、中心的提煉、語言文字的運用等,從“打腹稿”直到最終完成,都在不斷的修改中。而要寫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經過反反覆覆的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斷提高。

如何培養國小生修改的習慣和能力

文章不厭百回改。我國唐代詩人賈島,相傳他初到京師時,一次,在驢背上得到兩句好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後來,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時,撞上迎面而來的韓愈的馬車。韓愈問明情況後,不但沒有責怪,倒幫他斟酌起字句來,說:“敲字好!”這就是“推敲”的由來。據說,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這部長篇鉅著,就曾先後修改過多遍。由此可見,修改不僅作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寫好作文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

那麼,如何幫助學生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呢?

一、讀改結合,以讀促改。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它是我們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潛心構思、字斟句酌過的。一句話,一個詞,無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了解作者佈局謀篇、遣字造句等多種方法,教師運用學習遷移的規律,讓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修改作文中來,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讀改結合一般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⒈明理。藉助課文中的字、詞、句、段,文章內容,讓學生明白寫作文要做到“主題好,選材新,感情真,寫具體,段落明,語句通,用詞好,無錯字。”例如,學習《南京長江大橋》一文時,我帶領學生欣賞了描寫大橋雄偉壯麗的詞句後,引導學生明白作者用詞的準確和優美,學生覺得是身臨其境了,就達到明理的目的了。

⒉修改。這個階段運用學習遷移規律,重在培養學生的修改能力。修改的材料來自學生的作文。教師可以摘取學生作文中的句子集體修改,也可以指定一篇作文學生個別修改。有時現場作文,我會讓學生寫好後立即投影出來,大家來幫助他改文章。

⒊交流。評議是一個反饋的過程,學生把自己修改的結果、原因告訴同學及老師,。老師、同學評議他的修改是否恰當,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構成了信息反饋、信息接收的網絡,共同影響,使學生修改能力有明顯的進步。

⒋總結。這是一個鞏固的過程,對所學內容進行概括、總結,使學生加深理解,鞏固記憶,總結可由教師承擔,也可讓學生總結。

二、處理好批與改的關係,以批促改。

如今多數教師沒能很好地處理好批與改的關係,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沒能充分發揮兩者之間的聯動作用。其實,批是改的基礎,批爲改服務,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此關係,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⒈教師批,學生改。

“教師批”是指教師在認真閱讀學生作文的過程中,發現需要修改之處做上各種符號或加以眉批,發現妙詞佳句加以鼓勵。“學生改”是指學生細心體會教師所畫的符號,所加的眉批,根據教師做的批註認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學中按此方法,批、改分離,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⒉互批互改。

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組,選擇一個學生的作文互相討論,共同修改。學生積極評議,同學之間互相影響,促進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⒊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學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學生最願意接受的一種批改方法,它溝通直接,突出反饋的作用,能幫助學生辨析習作中的正誤,爲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據。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個別性問題宜採用面批的方法。通過親切交談,瞭解作文內容的真實性,對於寫作文相對困難的學生,一邊啓發、一邊引導學生自己修改。爲培養學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上好作文講評課,爲“改”創造條件。

講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培養學生良好動機的心理過程,是錘鍊學生作文思維品質的過程,是發展學生內部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過程,是不斷提高寫作效率的過程。講評課上,教師宣讀的散文,批改的示範,集體的評議爲學生自我修改作文創造條件。

一堂好的講評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⒈目標要少而精。

作文講評課目標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雜。這樣有利於學生修改自己作文時目標明確,從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標可圍繞此次作文的訓練目標制定,也可圍繞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通病進行確定。學生選擇的事件多數欠典型,講評課以此爲目標,出示優秀的範文,讓學生模仿。小組討論一篇習作,共同評議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夠典型,再選擇什麼事件來寫,理由是什麼。反覆評議,讓學生懂得事件要典型,從而爲學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礎。 ⒉講評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如何培養國小生修改的習慣和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