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具體方法與措施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具體方法與措施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習慣的培養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古今中外歷來如此。國小英語教學是啓蒙階段,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國小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是一種不自覺的過程,要靠教師的滲透和培養。國小生學習、掌握少量的語言知識,固然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但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爲重要,這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一、養成預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預習,學生可以瞭解學習內容的重難點,認識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找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從而爲他們接下來有的放矢地聽課學習做好準備。預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還能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而國小英語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由於知識的連續性,交際性和學時的缺少,決定了“預習”,尤其是“課外預習”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我在培養國小生英語預習習慣上的點滴做法:

1。要求學生自配一本英語小字典

2。圈定預習要求

3。落實檢查制度

細緻做法如下: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內容有不同要求,又根據開心英語每單元內容的安排設定,預習內容大致分爲Cnversatin,Vcabular, Target ,Sunds and wrds , Chant五部分:要求學生把各部分中的詞彙通過查閱字典:

1)“查一查”,首先了解其大意,然後“注一注”音標;

2)緊接着“比一比”,形與意

3)再“拼一拼”其讀音

教師把Cnversatin,Vcabular, Target ,Sunds and wrds , Chant各部分圈定預習要求做信息反饋,並在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時注意落實檢查,促學生重視。如:

一)認真貫徹課內檢查。葉聖陶老師指出,“預習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實效,方法必須切實。”可見,課外預習,應注重課內檢查,檢查後要給予正確評價,要多鼓勵,多表揚,使學生充分感到預習是和書面作業同等重要的學習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預習習慣的培養應循序漸進。

“授之一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可享一生。”只要教師們堅持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學生們定頂學會預習,運用預習,學會學習,爲他們的終身學習奠下良好的基礎.如:以下是筆者佈置的《開心英語》四年級第三冊Vcabular的預習與檢查:

“Vcabular預習提綱”

預習方式(怎樣複習)預習內容(預習什麼)

ReadB3P56

查一查B3P56

Write1。詞義 2。發音

Spell根據發音嘗試拼讀

Thin and read想一想所查的詞彙與本課內容的聯繫,再讀給同學、老師聽

“Vcabular預習檢查”

組織形式檢查方式檢查內容

同桌檢查看一看B3P56有沒有完成查字典

讀一讀相互檢讀,疑難彙報

組長檢查查一查B3P56完成查字典的情況

記一記把組內完成查字典和疑難的情況寫下彙報老師

教師檢查聽一聽各小組組長彙報本組預習情況

抽一抽抽查各學習層次的學生的理解與朗讀,以及解疑等

二、養成複習與自我學習習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自學能力對國小生來講是可擁有的能力,但實際上多數學生存在依賴的心理。因此,我在英語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樹立其自信心。因爲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其次,在教學中,我還爲學生提供一些較好的學習英語的自學方法。自學能力的獨立性是相對的,它並不排斥教師的點播。因此,教學中,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自學方法進行嘗試性自學,用適合學生自己特點的自學方法去掌握學習的方法,學生自學能力也會有相應進步的。

如:我爲了幫助學生能夠自學英語單詞、直接拼讀詞彙,在教學前:(1)先提前灌輸音標的教學;(2)然後讓學生自己預習直接拼讀單詞;(3)再要求學生利用查字典注音標進行自我糾正;(4)結對分好學習小組進行交流;(5)每天利用“自學本”記下當天自學和複習的內容提要,遇到質疑地方時做個記號,在課上或課餘時可以與小組或老師進行討論解疑,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受益匪淺,由開始教師助學發展到後來自己能學活學。

三、多指導學法,養成學生積累與尋找學法的習慣,以達到活學活用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所提供的東西,應當讓學生作爲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爲一種艱鉅的任務去負擔”。

要讓學生得到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葉聖陶先生也說過:“教是爲了達到不需教”。學好外語不僅要“肯學”,而且要“善學”,要講究學習方法。科學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橋樑,它可以使學習更具科學性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減少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發展性學力” 和“創造性學力”,爲日後的終身學習創造條件。

施教之法,貴在啓導。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作爲課堂活動的設計者,應成爲協助“主體”加強記憶的“助學者”、幫助“主體”掌握新的語言材料的“示範者”,安排“主體”進行語言操練的“組織者”,判斷“主體”運用所學材料表情達意準確與否的“評判者”。一言以蔽之,教師要致力於“導”、 服務於“學”,要善於誘導、疏導、指導,使學生變厭學、死學、難學、苦學爲愛學、活學、易學、樂學,變“學會”爲“會學”。

如:在初學字母時,我根據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不發達,對於形態各異的大小寫字母,很容易遺忘的特點,藉助一些生動、形象的謎語來幫助他們快速、準確地識別與記憶,這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完字母“A”、“B”、“C”、“D”後,再給學生出示四條謎語:“尖尖的寶塔”、“1加3不等於4”、“日偏食”、“彎彎的月兒”。讓學生猜一猜這些謎語分別是指哪些字母,學生們經過一番思考後,都能給出每個謎語相應的字母。實踐證明用謎語來記憶字母的方法比直接學習字母的效果好得多。因此,在以後的字母教學中,我都會適當穿插謎語來優化英語的課堂教學。如:“1減1不等於0”——“H”;“釣魚鉤”——“”;“山”——“M”;“不倒翁”——“O”;“獨腳臺”——“T”;“雙峯倒影”——“W—等等。爲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鞏固對字母學習的印象,同時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我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際動手操作的活動。譬如:在課前發給每位學生三根火柴,在課上讓他們用火柴拼出筆順爲3筆的字母,學生都積極地思考和動手,既學得快又記得牢,一舉兩得。這樣不僅爲以後學生的學習減輕了難度,而且對學習方法的養成與活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四、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自我提升

合作學習非常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小組成員互相信任、共同探討、資源共享,一起實現小組目標。師生之間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教師在課堂上充當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協助者等角色。

根據以上特徵,我們可以看出“合作學習”方式是一種以學習爲主體,以活動形式來組織學生通過互動、合作來完成某一任務的學習活動。它需要小組成員相互依賴、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來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和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以下是“合作學習”的具體做法:

1。教師要將學生合理分組,在分組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性別、性格、能力、英語基礎等方面的差異。可以是學生就近組合,可以是學生按興趣、愛好自由組合,也可以是根據任務的特點、難度指定不同性格的學生組成小組。總之,分組既要有相對的穩定性,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有利於目標、任務的完成。

2。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不同類型的合作性學習活動。

(1)拼讀活動(igsaw activit)

拼讀活動是一種信息溝(infratin gap)活動,教師首先將閱讀分成若干部分,讓小組成員每人閱讀其中一部分,然後,組內成員相互問答,瞭解自己沒有讀過的那部分的信息。直至全組成員瞭解整篇的內容。最後,全組成員共同完成小組的共同學習任務,如完成表格、填寫地圖等。最後,小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彙報。

(2)角色扮演(rle pla)

角色扮演是一種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小組活動形式。它可以使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在真實交際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課文中的許多交際項目,如打電話、問路、看病、談論天氣等都可以用作角色扮演的素材。

(3)話題討論(tpic discussin)

小組成員圍繞某一話題或就找到某一問題的解決方法展開討論,小組成員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最後,經過綜合,加工成爲小組意見。

另外,平時在課上課下,教者充分利用好“合作學習組”的力量,進行有關糾正讀音,相互監督背誦單詞、課文。還有對話,練習等訓練。

總之,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值得研究的課題,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陋見解,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