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方法

一、讓學生善於審題

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方法

審題,一般來說就是了解題意,搞清題目中所給予的條件與問題,明確題目的要求。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即瞭解題目中的條件(給予的條件)與任務(問題),從而瞭解題目的基本結構,在頭腦中建立起題目的印象。

有很多學生在做作業時不重視審題。有的表現爲讀過題後,在還沒有確切瞭解題意,弄清題目的條件與要求時,就急於猜測或盲目嘗試,形成盲目解題;有的表現爲忽視或遺漏某些情節或數量。其次是有些學生不善於審題,這表現在一些學生雖也一遍又一遍的讀題,但在讀題過程中不知應該注意什麼,應該做些什麼,結果往往沒有弄懂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或是遺漏了題目中的隱蔽因素。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審題不清,怎能正確地解答呢?

學生在解題中常常出現的許多錯誤:

例如:作業本中有這樣一個題目:請寫出50以內8的倍數。

8的倍數:( )。

有位同學作業是這樣的:(8、16、24、32……)

從學生的作業中不難看出他並非缺少必要的知識,而是缺乏必要的審題習慣和審題技能

因此,要提高作業正確率,首先要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審題,同時必須在課內課外,下功夫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要求再解題的習慣。每教一新課例題,教師都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練審題,在學新課的同時學會審題方法,在練習錯誤中體會審題的重要性,逐漸養成審題習慣。

比如對於學生錯誤比較多的四則運算,我要求學生在計算前認真讀題,觀察運算符號和數目的特點,並按以下步驟進行解題:①仔細讀題,找出式題裏有哪些運算符號?有沒有括號?②找出解題途徑,先算哪一步,後算哪一步?③沒有算的怎麼辦?(照抄)④能否使用簡便方法?

例如:教學600﹢(189﹣189÷7)時,就引導學生這樣想:這道題有哪些運算符號?有小括號的題,應先算小括號裏面的,括號內又有減有除,按先乘除後加減的計算順序,先算括號內的除法,再算括號內的減法,最後去掉括號做加法。這樣學生經過先觀察,再想計算順序,最後有條不紊地計算,絕不會因急於計算而產生順序倒亂,導致計算錯誤

二、讓學生精於計算

1、認真抄題,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有些孩子將0寫成6,將1寫成7,由於書寫潦草,自己寫的字都不認識了。還有些孩子經常把題目抄錯。抄題是做題的第一步,一上來就把題目也抄錯了,做了半天就是白費勁。我發現有的孩子抄一個數要分幾次,轉頭次數多,結果抄串了行。因此我教學生抄數時不要用讀數的方法,而是用記數字的`方法,就如同記電話號碼一樣,一次不行,再記一遍,然後一次抄下來。這樣既不容易抄錯,又鍛鍊了記憶力。

2、認真打草稿

許多次考試後發現,許多同學已經養成了不打草稿,或者亂打草稿的習慣。結果導致好多題目明明思路對了,卻因爲計算錯誤白白扣分,別提有多鬱悶。家長也老向我反映這事。爲此,我特地加強了這方面的滲透教育。比如,上課的時候,對我來說可以口算的題目,我也會在黑板上一絲不苟的打草稿;每次學生考試前,我會特地拿出自己做樣卷的草稿(自然是滿滿一張,還要是正反面都滿的哦)來炫耀一番,並以此佈置任務:你們看趙老師計算水平比你們高吧,但做試卷還打這麼多草稿,等下你們也得多打草稿纔不至於被扣冤枉分,考試結束後草稿紙也得上交。學生有了這樣的潛移默化、循循善誘,打草稿自然積極多了,作業的正確率也就相應提高了許多。

3、認真寫得數和餘數

常發現有的孩子題目抄對了,也做對了,但是在橫式上忘記寫得數,或者忘記寫餘數,結果不能算完全正確。要讓孩子記住寫完整豎式時要將結果正確地抄在橫式上。遇上運用了商不變的性質,餘數的處理要特別注意。

4、防止多“0”或少“0”

在數學中,“0”是一個特殊的數字,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對它可不能忽略,差一個0就差10倍,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理解起來並不十分困難,但實際計算時,孩子常出現丟“0”或多“0”的現象。所以要提醒學生特別注意“0”。

5、加強口算訓練

口算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筆算、估算的基礎。口算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對發展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對於相對簡單的口算訓練本,我採用了這樣方法:每上新課的前一天佈置1頁口算訓練,不許多做,要每天堅持,並要求家長幫忙記錄所用時間。一方面,這幾分鐘的練習作爲下節新課的部分舊知鋪墊;另一方面,也調動家長的參與其中,作爲監督也作爲一種親子訓練。第二天,前後桌交換並校對,記錄錯題數,錯題較多學生要求其訂正後到老師處面批,教師不僅檢查答案的對錯,而且還要審查做題的思路、推導過程。這樣,不僅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減少了,保證教師有充裕的時間備課,同時又能使學生由單純做作業的被動狀態變爲積極參與作業批改的主動狀態,使口算訓練本成了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學生互動的平臺。這樣,不僅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於形成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合力,促進學生思維和諧的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讓學生勤於檢驗

國小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做事急急匆匆,作業中錯誤很多,所以從低年級起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檢驗習慣,逐步掌握檢驗方法。要求學生做題時要邊做邊檢查,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驗算,養成解題時必有驗算的習慣。驗算首先是驗算理、驗方法;其次是驗計算。提倡邊查邊驗,一步一“回頭”,爭取一次做對,防止無效勞動。

學生常犯的作業錯誤:抄錯題目,漏寫或少做題等等,針對學生常見的錯誤,要求學生檢驗的項目有:①題目有沒有抄錯?②計算是否有錯誤?③估算得數,是否合理。④應用題單位名稱,答句是否漏寫?

檢驗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①復算檢查法,即:讓學生避開解題過程,重新做一遍。②縱橫檢查法,即:橫着檢查算式,是否合題,是否缺少步驟;豎着檢查數、符號、及每步計算是否正確。③估算檢驗法,即讓學生通過估算檢驗答案大致正確與否。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通過檢驗還可以加深理解題意,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四、讓學生樂於改錯

能對自己的作業做出評價,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習。善於從錯誤中學習也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判斷正誤,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我一般採用三種形式的改錯方式:

1、訂正作業。作業或者試卷改完發下去後,我要求學生每次拿到作業時,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錯題,如有錯題馬上找出錯的原因,然後再訂正,當天到老師這裏當面批改。批改的時候,我就會針對他的錯誤,讓他說說錯因,講講解題思路。讓那些還不理解課堂內容的學生,再有一次面對老師釋疑解難的機會,從而也有效的避免了學生養成抄襲作業、抄襲訂正、不懂裝懂、濫竽充數的不良習慣,逐步養成獨立完成作業,有錯認真反思的習慣。

2、同桌互批。課堂中,學生獨立練習完了之後,讓學生同桌互批,如果同桌有錯,就請你當小老師給他講解講解算理。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久而久之,在教室裏必將成爲學生思維碰撞的平臺,成爲學生互相學習的天堂。有調查發現,學生在發生學習困難時,同伴指導遠比教師指導有效得多,教師只要當好一個輿論導向,或者碰到真正難題時,充當一個評委就可以了。

3、大衆評委。幾乎每節數學課,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學生上臺來板演,這不正是一個好的教育資源嗎?讓每個學生了解了解其他同學的學習狀況,順便來當個大衆評委,爲板演的同學提提意見,出謀劃策。同學們非常喜歡這樣的形式,因爲在他們心裏,當評委好象當專家似的,心裏那個美啊。我也樂在其中,就讓你當專家。嘿嘿,當專家得有料吧,上課不聽的肯定不行。當專家得不犯同樣的錯誤吧,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嗎?當評委要能說會道啊,就讓你練練嘴吧。當評位總要以鼓勵爲主吧,那扮演的選手才能虛心接受啊。

通過這些形式的常時間練習,讓原來純粹教師指導的形式,轉變成一種學生自發組織的、自然存在於課外每一分鐘的閒暇式滲透教學。在同學們課上課下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中,使同學們以後做題時更細心,錯題率更低,更好的培養的學生的語言表達等能力,也使學生們變得更懂得欣賞人、鼓勵人、理解人。與此同時,教師通過引導、鼓勵等手段,讓學生在此中體會到習慣的作用,體驗到成功的感覺,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那麼學生也將成爲一個樂學、向上的個體。我們的目的不就是這樣嗎?

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需要我們老師持之以恆的去貫徹、培養、訓練,只有當我們的努力成了學生的習慣,像孔老夫子所言的習慣成了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