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大學聯考大學語文課文詳解

課文分析師成考語文考試一個重要的考點,掌握好這項基本技能有利於我們在成考語文考試會考出好成績。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大學語文課文詳解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大學語文課文詳解,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大學語文課文詳解

  成人大學聯考大學語文課文詳解

《選擇與安排》

第一項:作家、作品

本文選自1946出版的,作者的論文集《談文學》。作者是朱光潛,安徽人。是我們現當代著名的美學家和文藝理論家,北京大學教授,主要成就在美學領域。重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詩論》、《西方美學史》;譯作有黑格爾的《美學》、克羅齊的《美學原理》、,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錄》、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萊辛的《拉奧孔——論畫與詩的界限》等。對奠定我國美學研究的基礎具有重要作用。還有以青年爲主要對象的理論讀物。如,《談文學》和《談美書簡》等。

第二項:文體知識 這是一篇談寫作經驗的議論文,論說廣徵博引,自然通達,是作者一貫倡導的說理文也要美感的範例。

第三項:主旨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在作文運思時,最重要的而且最艱苦的工作不在搜尋材料,而在有材料之後,將它們加以選擇與安排,這就等於說,給他們一個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第四項:層次段落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分兩層,說明作文構思時最重要和最艱苦的工作是選擇和安排。

第一個自然段是第一個層次:提出論題說明選擇與安排的重要。並且指出選擇與安排是對生糙的材料進行“錘鍊、刻畫”,而且相同的內容經不同的人用變遷了的形式,就會產生變遷了的內容,給作品以新的形式,新的生命,各有各的妙處,各有各的藝術成就。

第二自然段是第二層次:說明最好的文章要最好的字句和最好的層次。進而說明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選擇,找最好的層次要靠安排。作者以用兵要精,比喻選擇字句的重要,又以佈陣要好來比喻文章的安排。

文章的佈局也就是一種陣勢,每一段就是一個隊伍,擺在最得利的地位纔可以發生最大的效力。

第二部分(3—8):分兩層次

第一層次(3—4):談選擇。這個層次先從理論上分析論說,文學是“剪裁的藝術”,選擇從消除方面來說就是剪裁上的排棄,割愛。不知選擇大半是由於思想懶惰和虛榮心所產生的錯覺,並舉出大學生的文章來做例子,又以用兵攻堅的事例進行類比論證,指出選擇的重點是文章的主旨。要重點完全擺在主旨上,在這方鞭辟入裏,突出於其他一切之上,這就是選擇。

然後又舉出許多例子來,說明選擇要選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使他成爲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

大的方面如寫劫生辰綱的梁山好漢,只寫劫生辰綱不寫別的;寫漢姆雷特只寫他的家庭悲劇,不寫別的。小的範圍如寫人物性格,寫細節時只寫那種選了它,其餘細節就可以不言而喻了,如寫《儒林外史》中嚴監生吝嗇,臨死時看見油燈裏有兩莖燈心就不能閉眼;寫《紅樓夢》中妙玉冷僻而又不能忘情就選用她自己的這個“綠玉斗斟茶給寶玉,寶玉做壽,暗地遞一張粉紅箋的賀貼”選得精到。

第二層次(5—8):談安排。重點在談安排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記法。第五自然段以亞里斯多德《詩學》中論戲劇結構爲論據,闡述一篇好的文章,必須注意佈局。佈局第一,須有頭有尾有中斷;第二,頭尾和中斷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有一股生氣貫於全體。

第六個自然段:指出,想懂得佈局的決竅,最好是先分析研讀完美的作品。同時自己在寫作時,要苦心衡量斟酌。

第七和第八自然段:分析結構安排上兩個重要的條件。

第一是層次清楚。這要求那些哪些話在前,哪些話在後,須有一個層次,層次清楚了纔會有頭有尾。上文意思“生髮”下文意思,文章前後自然生髮,脈絡銜接,不致脫節斷氣,關鍵是思想嚴謹,條理縝密。

第二是輕重分明。以主旨爲綱,綱須領目,目須附屬於綱,尊卑有序,然後全體自能整一。

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具體的記法是,一在層次上顯出;二輕重也可以在篇幅分量上顯出。意思重要,篇幅佔多,意思不重要,篇幅佔少,這樣題旨醒豁,比例勻稱。

第三部分爲第九自然段:這一部分總結全文,指出材料的選擇安排是一般的原理,但具體的“理”和“法”有辨證的關係,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在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理的'同時,寫法應人而宜,這全靠心靈的妙運,這就是所謂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成考語文考試複習要點

要點之一:

本文的主要觀點,本文共有四個主要觀點,除主旨外,還有另外三個觀點。

第一要善於選擇材料。首先要以客觀冷靜的態度進行剪裁,捨得割愛,寫入文章的材料不能前後重複和自相矛盾。其次要選擇最能表現文章主旨的材料,集中力量把主旨表現的深刻透徹。

第二要善於安排材料。首先結構要完整,一篇文章要有頭有尾有中斷,而且在各必然的地位,還有一股生氣貫注於全體。其次,層次要清楚,輕重要分明,這也是一篇完美作品在結構上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第三文章要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

學習要點二:

理解本文所用的類比,推理方法,所謂類比,推理方法就是兩類屬性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從而得出有關結論的一種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論證方法。

本文以用兵和作文類比。一篇文章中的每一個意思或字句就是一個兵,兵在精不在多,文章的材料要少而精,在調兵佈陣時,步騎炮工輜須有聯絡照顧,將校尉士卒須按部就班,全戰線的中堅與側翼,前鋒與後備,尤須有條不紊。

文章的佈局也就是一種陣勢,每一段就是一個隊伍,擺在最得力的部位,纔可以發生最大的效力。作者通過以上相似之處的類比,十分自然的推斷結論,即然用兵要選精兵,佈陣也就很講究。那麼在作文中選擇、安排材料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此外本文還以兵家的“常山蛇陣”與有生命力的藝術品相類比。

推斷出一篇好文章的佈局,必須爲完整的有機體的道理,由於作者抓住了類比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進行分析推理,比的事物又生動形象,因此推斷出的結論既可靠而又有說服力,又易於被讀者所理解和接受。

學習要點三:

分論點層次清楚的簡要分析。層次清楚是完美作品結構上必須具備的要件之一。作者在論述這一論點時,大致有以下幾個層次:

首先,指出文章須有層次;其次論述層次清楚是指文章的頭尾和中斷,要各在其位,並通過生髮和承接使文章成爲完整的有機體。

其次,指出層次不清楚,即文章不同的毛病有多種,最厲害的是上氣不接下氣,主要表現爲脫節斷氣,前後矛盾和意思雜亂。

最後,歸納以上毛病的根由,都在於思想疏懈。

學習要點四:

分論點輕重分明的簡要分析。輕重分明也是完整作品結構上必須具備要件之一。作者在論述這一論點時,大致有以下四個層次:

首先,論述輕重分明的作用,它可以避免單調,起抑揚頓挫之致,可以使重者越顯得重,產生強烈的效果。

其次,進一步指出藝術的特徵是完整,要使完整做到整一完美,必須輕重分明,綱舉目張。

最後,論述了在文章中做到輕重分明的兩種辦法,在層次上和篇幅分量上顯出輕重。

  成考語文成語講解

1、今天的氣溫是零下3度,走在大街上,不能不叫人不寒而慄。(“不寒而慄”指天不寒冷而發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懼。)

2、隨着雙邊關係的改善,中俄兩國終於結爲秦晉之好。(“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世代聯姻,後專指兩姓聯姻,不能泛指友好關係。)

3、讓梨推棗是廣爲傳頌的謙讓美德的表現,假如只有一個梨子的時候,孩子們難道不應該讓給媽媽嗎?(“讓梨推棗”用於兄弟關係友好,不用於謙虛。)

4、這部精采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裏守着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萬人空巷”是說人們都從巷子裏出來到大街上,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5、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於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爲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衝的問題。 (“首當其衝”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此誤解爲“首先、首要”)

6、“國足掛帥”一說的準確性到目前依然無從覈實,但人們都相信這決非空穴來風。 (“空穴來風”指消息、傳聞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這裏誤解爲“虛假傳聞”)

7、興華實業公司與菇農的糾紛,在有關方面調解無果後,不得不對簿公堂。 (“對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審訊”,此誤解爲“到法庭對質”)

8、運動會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見肘。 (“捉襟見肘”比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 與“不合身”無關 )

9、得了冠軍,就對同伴側目而視,頗有點老子天下第一的勁頭。 (“側目而視”意爲敢怒而不敢言,此誤解爲“瞧不起人”)

10、我叔叔退休後,還留在廠裏幫助大家幹一些重活,大家都稱讚他年富力強。(‘年富力強’包含兩部分含義,一是年輕,而是力壯,例句中只斷取‘力強’的意義,而忽略了‘年富’。)

11、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觀念,那種目無全牛而忽視整體利益的做法是不對的。(比喻技藝極其純熟,已達到得心應手的境地。誤解爲看不到整頭牛即看不到整體,因而導致了使用的錯誤。)

12、在語文老師的嚴格要求下,我逐漸改正了文不加點的毛病。(指文章一氣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由於望文生義,把"點"理解爲標點,導致誤用。)

13、我們上車時,他這個服裝個體戶非要送我們幾套高檔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專家學者或內行人,屬書面用語,如貽笑大方等。)

14、目前,住房價格一漲再漲,令購房者歎爲觀止。(“歎爲觀止”意思是讚歎所見的事物好到了極點,而句中把它理解成了購房者面對昂貴的價格,只是觀望,無力購買。)

15、在黃山遊覽,滿目青山,進退維谷,蒼松凌空,飛泉漱石,讓人深知黃山既險且秀的特色。("進退維谷"這個成語的實際意義是進退都處於困境之中,進退兩難 )

16、兩位闊別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條小巷裏狹路相逢,兩人又是握手又是擁抱,別提多高興。(狹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見了,不容易讓開。指仇人相遇,難以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