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2篇

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1

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羣衆路線,做好羣衆工作,我地測院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老家在農村的黨員幹部利用20xx年春節回鄉探親時機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到羣衆中去,切身實地的感受到了農村近幾年的大變化和農村農民精神風貌的大改觀,瞭解社情民意,體驗羣衆生活,共同印證了一個相同的事實:我們的社會在永不停息的前進,農村的人民生活也在不斷地提高和改善。現就我院黨員幹部調研情況進行綜合整理,報告如下:

一、農村的現狀

(一)交通

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土地整治項目的深入開展,國家適時推出了農村公路建設新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地方政府、農民修建農村公路的積極性。“村村通公路”項目的不斷推進,“村鎮”、“村村”、“村屯”以及條件好的自然屯內都通了水泥路、柏油路,村路入口標語醒目,村內道路清潔衛生,農民兄弟基本上告別了“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的情況。部分有些條件好的村莊,還自發集資在水泥路兩邊豎起了路燈,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交通更便利,呈現了“路通、寬敞了,燈亮、熱鬧了”的新面貌。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隨着道路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大部分村都通了公共客車,人們出行方便,貨物運輸也容易了,來往商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裏進行買賣,鄉親們再也不用爲手裏有好東西賣不出去發愁了;另外,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

人載物運輸等等。

(二)環境衛生

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了統籌城鄉,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及新農村建設,地方政府不斷地重視農村環境衛生,通過新農村建設與“美麗家鄉〃清潔鄉村”項目的推廣,農村的農田水利、道路交通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居住場所改造和環境綠化、美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以前亂倒垃圾、亂堆亂放、散養家禽的現象逐漸減少;農民環境衛生意識有所提高,村、屯配被垃圾箱,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各村都配有保潔員與垃圾運送車輛,專門管理環境衛生,清理垃圾;亂砍亂伐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村民植樹種樹的意識增強,山上、村間綠樹成蔭,農村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三)生活條件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民、農村“三農”問題,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針,制定了一系列扶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個文明建設,堅持城鄉統籌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力推進了農村社會經濟全面迅猛發展,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主要體現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膳食結構由量的滿足向質的提高轉化,從要求吃飽向講就營養轉變。二是穿講漂亮,衣着消費趨向時尚化、成衣化、時裝化。隨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的衝擊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衣着服飾品種、規格更加齊全,款式新穎,日漸多樣化,衣着

消費結構進入以成衣、時尚消費爲主的新階段。三是農村樓房已經很普遍,住房狀況得到根本改善。現在集中規劃,統一建房,全部安排到水泥路兩邊建房,一幢一幢的,一排一排的樓房拔地而起,看上去非常整齊,外觀新穎。而且室內裝璜也非常漂亮,設施齊全,美觀大方。四是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跨臺階上檔次,高檔家電設備進入農民家庭。

(四)教育、醫療保障

在農村教育上,今昔對比,九年義務真正落實,學費方面幾乎全免。學校裏運動設施運動場所也更加的完善,學生們課餘時不僅僅可以打乒乓球還可以開始打籃球羽毛球等,課餘生活變得更加繽紛多彩。地方政府實行新農合、推行大病報銷制度,建立大學生入學補貼辦法,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加大衛生設施配套力度,大力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提高覆蓋率和參保率,確保農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讓廣大農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進一步提高了農民抵抗因病、因殘、因上學而導致家庭貧困的能力,爲創造農村農民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的生活局面打下了堅實基礎,爲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制度支撐。農民切實感受到:“上學有能力、看病有條件、吃穿有保障、養老有依靠”。

(五)文娛、公共設施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以來,各個鄉村的文化、娛樂設施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目前大部分農村都已建成鄉鎮文化站,實現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全覆蓋,爲廣大農民朋友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和致富信息;隨着地方政府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力度地增大,農村物質生活日益改善,大部行政村修建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裏配套有農家書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動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並且把村籃球場、健身廣場整合成村級文化休閒小廣場。使村民開會有場地,學習有場所,健身有設施,娛樂有興致。村裏定期舉辦籃球賽、舞會、學習日等活動。特別是村幹部利用各大假日,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文體活動賽事,更是增強了全體村民的健身熱潮和自信心。村民現在是“能上微機了、都愛讀書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

二、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

(二)近年來,地方政府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建衛生縣城等,組織力量集中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收效明顯,大部分村組環境衛生面貌明顯改觀,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一是思想認識還不是很到位。廣大農村羣衆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主力,大家雖然期盼有好的衛生環境,也積極參與整治活動,但要改變羣衆長期遺留的衛生陋習,教育引導羣衆養成健康文明的衛生習慣,還需長期不懈努力。二是資金比較短缺。經費緊張,除過保工資、保運轉之外,很難再拿出大量資金用於環境衛生整治。大部分村還沒有收取衛生費,用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於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落實保潔隊伍的資金十分緊缺。

(三)新時代的農村居民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一是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經費緊張、設備簡陋。村民普遍的認爲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報銷範圍窄、比例低,報銷的醫藥費少。對小病、門診補償的比例很低。二是村衛生所大都建在鄉醫家中,不合格,鄉醫普遍收入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認爲部分定點醫院不規範經營,亂收費,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損。三是農村合作醫療機關有些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夠好,有些醫院報銷手續較麻煩。

(四)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羣衆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農民素質明顯提高,對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社會和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農村羣衆文化工作發展還不平衡,特別是農村文化設施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文化設施基礎薄弱,設施建設配套不全、規模偏小、維護跟不上;發展文化的意識氛圍不濃,部分幹部對文化設施建設缺乏高度認識,有一種“輕文化、重經濟”的主觀片面想法;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不夠、融資渠道狹窄。

三、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一些建議

總體上看,農村面貌日新月異,村民的物質文化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但在當前新農村建設與發展仍然存在上述種種問題。現針對上述問題,結合調研情況,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在爲農村公路所取得的成績欣喜的同時,也看到了其存的問題:農村公路覆蓋面和通達深度不夠,路面等級低,抗災能力弱,管理水平低,重建設輕養管、安全狀況不好等。爲解決好這一問題,各級領導特別是鄉鎮領導應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村村通”道路日常養護工作,建立健全常態的管理機制,保障農村公路維護、保養經費的投入,加強維修養護技術指導。各村民幹部應加大對農村公路的巡視力度,村村通道路上設置的限駛墩(樁)等設施對超載超限車輛有效遏制,全面加大各行政村內農村公路的維護力度,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公安等部門的支持,開展農村公路路政管理集中執法活動,重點打擊嚴重超載運輸等違法行爲,發動羣衆愛路護路。依靠廣大農民幹部羣衆自覺參與道路管護,增強了廣大農民羣衆的.愛路護路意識,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羣衆積極性,努力營造全民參與愛路護路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村容整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羣衆幸福生活指數的必要舉措。爲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的現狀,建設清潔文明家園:一是各村要克服羣衆難發動,要樹立信心,堅定決心,敢於面對矛盾,敢於攻堅克難。二是整治工作要緊靠羣衆,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主體性,要進村入戶做好宣傳,使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入心入耳,要開展民主議事,讓羣衆參與決策,從開民主議事,從而深入開展羣衆自治,實現羣衆自我管理,並廣泛開展檢查評比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發揮羣團組織的作用。三是全力做好鄉鎮村道路、下水道的清掃、清運、清收工作。四是要突出重點,農戶家中要做到掃乾淨、擺整齊,集鎮要做到保暢通、講規範、要加強規劃控制,每個村建設要有規劃,要建立專治隊伍,要完善制度,用制度規範工作,管理羣衆。

(三)加大對農村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投入,切實提高農民受教育程度,改善農民醫療條件。目前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普及,農村人口增長緩慢,一些地方的國小已經停辦,建議政府進一步整合農村優質教育資源,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在新合療方面,建議適當提高村民繳費比例,對一些慢性病的治療費用也應予以適當報銷,同時提高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

(四)要制定和完善農村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提上工作日程;要從當地實際出發,根據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要求,確定文化設施建設重點、規模和速度,保持文化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增加農村文化事業經費的投入,有計劃、有重點地增撥文化事業經費;要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樹立經營產業的理念,充分挖掘提煉各地的歷史人文、自然旅遊資源,拓寬融資渠道,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2

今年春節期間,我回鄉過年,切身感受到家鄉近年的大變化和農村、農民精神風貌的大改觀。現就本人調研情況,綜合整理如下:

一、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羣衆生活情況

(一)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我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一是實現了公路村村通。如今村裏的泥路逐漸變成水泥路,改善了村民們交通不便利、雨天行走不安全等問題。二是實現了每家每戶通水通電。每家每戶都用上了大功率電器和自來水,徹底擺脫了無水無電的落後境況。三是實現了全民娛樂,全民運動。村裏增建籃球場及部分健身器材,村民們可在平時空閒之餘娛樂健身。

(二)羣衆生活情況

隨着社會的進步,村民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每家每戶都安裝了戶戶通衛星電視,能夠與外界接軌,接收各地電視臺,瞭解世界各國時事政治、經濟發展狀況及與衆不同文化習俗。

2、大家電擁有率、家用車輛購置率達到70%。如今村裏擁有冰箱、洗衣機、農用車輛的家庭越來越多,50%的家庭擁有摩托車作爲代步工具,更有2%的家庭已經擁有了小麪包車。

3、沼氣池是我村與現代社會發展的一重大標誌。由原來的糞池改進爲沼氣池,不僅減少了用電燒柴等資源,還能通過化糞池解決腐爛作物以及牲口排泄物無處安置的問題,改善周邊環境,由雜、亂、髒變成了齊、淨、美,漸漸與新時代新農村接軌。

4、全年人均生活性支出相較於前幾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基本生活支出由原來的1000元增加到了20xx元。二是教育支出由原來的4000元降低到20xx元,因爲有了國小、國中全免學雜費的政策,村裏不僅實現了適學兒童全部上學,更減輕了村民的負擔。三是醫療衛生支出由原來20xx元降低到1000元,隨着農村醫保的普及,減少了村民們了高昂的醫療費,進一步降低了農村生病死亡率。四是社會保險支出由無到有,使農村建設有了質的飛越。

5、三留守人員佔比分別爲留守老人佔60%,留守婦女佔10%,留守兒童佔30%。在此之前,由於我村公路不通,很多人外出打工,致使村裏大部分爲老人,專門管理田地,兒童留給老人照看。

6、人均收入情況

20xx年前我村人均收入基本靠外出務工人員,家庭年總收入爲20000元。其中務農收入3000元、務工收入15000元、其他收入20xx元。至20xx年底,村民收入有所改善,我村響應政府號召,開荒擴土大面積種植甘蔗,一年家庭增收至少10000元。

2、 中央八項規定等制度落實情況

羣衆對中央八項規定等制度持肯定態度。在村委及市集可看見掛有相關宣傳標語、橫幅,整體民風得到改善,村民們比以前節約,減少了生活中各種浪費,更杜絕了過節送大禮等鋪張浪費。

3、 清潔鄉村活動開展情況

“美麗** 清潔鄉村”活動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爲主要任務。一是清掃垃圾,清除雜物,清潔房屋,開展鄉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工作,整治農村環境衛生。二是清淤治理鄉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溝清理水面漂浮垃圾,處理廁所、畜禽場(圈、欄)污水排放。三是清收和處理各種農業生產廢棄物,控制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四是建統一的垃圾池,安排專門人員對生活垃圾進行焚燒等。這些在村委的大力宣傳和督促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鄉里建立起了清潔鄉村活動長效機制:一是完善各級清潔環境經費投入保障制度和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然後根據實際因地制宜的建立村規民約,建立鄉村保潔隊伍,落實人員和經費,確保垃圾長期有人收集、保潔長期有人管、農村環境長期保持乾淨清潔。二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現在不管是在文化廣場還是在村裏的主要道路及房前屋後都可以看到有關“美麗**清潔鄉村”的標語,在縣裏專門提供的環保垃圾桶上也印刷有“美麗**清潔鄉村”,時刻提醒着村民們注重環境衛生,美化生活環境。

通過清潔鄉村活動,村民們感受到了鄉村清潔的諸多好處,提高了參與清潔鄉村活動的積極性。

二、村屯綠化活動

隨着新農村建設以及“美麗**清潔鄉村”活動的開展,現在的我們村不再是隻看得到農作物這樣的綠色,更看得到城市中才有的道旁綠化樹。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村裏開始了村屯綠化,在鄉村公路兩旁種起了各種綠化樹種。在荒山上開疆擴土,大面積種植核桃,響應政府號召努力打造核桃大縣,通過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既滿足了綠化的需求,又不浪費土地的價值。

三、結論

(一)經此次調查,我村變化有以下幾點:

首先,交通得以改善,與外界聯繫更密切。原來是泥路,很少有人出來走動,現今部分爲水泥路,摩托車變多,私家車開始出現。

第二,經濟有所增長,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由之前僅靠青壯年外出務工變成開始回到家鄉種植甘蔗等各種農作物,有人開始養殖畜牧,收入門路較之前廣。留守人員有所減少,創業人員逐漸出現。

第三,環境大大改善,逐漸貼近新農村。雖然還沒全村硬化,可是通過接收外界信息,村民各方面意識逐步增強,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參與“美麗**清潔鄉村”活動,美化周邊環境。

第四,文化氣息愈加濃烈,延續傳統文化。作爲壯族傳承者,以前沒有的科技設備也加入到其中,使得過新春佳節更熱鬧,唱山歌、打陀螺、拋球等等各種傳統活動舉辦得風風火火。

(二)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交通還不夠便利,沒能實現全村硬化,通信還沒解決,網絡沒有連接到屯戶,村民沒法更全面接收外界信息,空有充分的土地資源,沒能好好利用。

第二,文化教育設施不足,師資力量薄弱。只有村口有一所學校,籃球場等各方面教學設施落後,教師數量少,有些屯離學校路途遠,偏僻,致使很多人文化程度低。

第三,空有充分土地資源,沒能形成產業鏈。由於道路、通信等多方面落後,農作物科技含量低,沒有進行大規模生產,村民都滿足於自給自足,沒能好好利用當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