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有哪些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中國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下面小編詳細介紹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有哪些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送終、守屍

病人臨死,家人圍牀前焚香跪拜、哭泣、呼叫,守候斷氣,舊俗稱“送終”。人死,將屍體移到中堂,放在門板上,俗稱“板頭”,待入殮。用金屬錢幣向井神“買水”,爲死者沐身;於腳頭下由孝子站凳上“當着老天爺的面”,用無錘秤稱壽衣,聲明親人縫製,然後爲死者“穿”壽衣。塞銅錢一枚於死者口,稱“含口錢”。並將死者生前被、枕、褥等一應“腳尾貨”搬屋外。男屍須理髮,剃前不剃後,取意“留後”;女屍須梳頭、挽髻,不使披散。女婿要送“壽被”。

死於海損的漁人,一般不入居屋,在海邊嶴口搭“收屍寮”。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報喪

家人按死者生辰八字擇大、小殮及發葬日,以黃榜寫明,附屬肖避忌,貼於門口或顯目牆角,並奔告戚友。近年漸改用“訃告”。眷屬在外,不論遠近,即趕赴。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入殮

俗稱“落材”、“敲釘”。材內鋪石灰、木炭、材席、冥紙等。閩籍及坎門一地風俗,仵作以白布條放屍入棺,抽回依序分給孝男女,俗稱“腰白”。然後墊瓦片、黃土於頭頂,腳尾,撮黃土撒死者腹部,蓋上“水被”。蓋棺時虛按三枚木製鑲嵌式“元寶釘”,留一枚交長子收藏,稱“小殮”。男女跪地哭嚎,大呼“留丁、留財”。

發葬前,以素饌祭祀,親友皆素服跪拜。然後“敲釘”、封棺,親友憾嚎,稱“大殮”。

港北太平籍人程式較簡單。殮屍後,移棺到戶外,稱“碼棺”。晚上棺前點“腳頭燈”。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出殯

移棺至當路,套以材罩,子孫挾死者生前席枕等至僻處燒化後,各持香巡棺。出殯時,扛棺人踢倒擱棺板凳。走三步停一停,反覆三次方開步。子孫披麻,戴“三樑冠”,挽靈柩。親友或披麻穿白衣,或以喪家分給白布係臂,或佩黑臂圈,相隨送殯。隊列前有一人引路放紙錁,後有開路鑼、彩旗、頭牌、花圈、遺容、魂轎、香亭、細軟樂隊等。近年在城鎮,有用自行車、摩托車開路,鞭炮狂放,洋號吹時樂等奢費,經勸導,稍斂。

港南出葬通常由子女的友人、同事扛棺,一路直奔墓地。港北則僱請力作,可隨時以拄木拄棺槓,歇歇氣再走。路遇祠、廟、橋、路廊,孝子跪地請神放行,南北皆然。、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安葬

至墓地,後人憾嚎,悲天愴地,鑼聲齊鳴。按頭內腳外推棺進墳壙。抽出墊在壙地上便於推滑棺木的竹片,在墓前點烘爐炭火,由長子一手提炭火,一手拖竹片,稱“拖憐愁竹”。子媳按序提燈,稱“引丁”。一行送葬人等原路回門,留造墳泥工封墳門。以酒饌宴戚友及一應幫工。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墳壙

本地興墓葬。墓地選擇,取坐北朝南高燥山地。動工時要分麻餈、方糕,稱“發墳”。挖山坎構築爲“草墓”,浮地構築爲“浮墓”。通常以磚石爲廊,底面搗灰或鋪磚石。上蓋拱形大墓磚,再披以泥灰。以夫妻合葬雙壙墳墓居多。早時有多壙圈椅式大墓,依山成斜坡形,50年代後不興建。爲未亡人造墳稱爲“做生墳”或“做壽墳”。墳壙前刻勒“福”“壽”或“祿”字樣,未葬人用紅漆添寫,已葬人用黑漆塗之,以示區別。近年局部出現方石廓等豪華墓所,砌以圍牆,鏤石雕花,裝修華麗,耗資極多。

  浙江玉環的喪葬習俗:做七及忌日

於中堂設靈,供羹飯。以死後每七日爲一“七”,閩籍人稱“做巡”。至七七撤靈,脫麻孝,誦經、安土、題木主。期內孝子不理髮。週年悼念稱“對年”;二足年脫素換紅,稱“三年滿”。超度拜懺之“開火光”,可在“做七”期內或三年滿前做。以後以死日爲忌日,每年逢忌日悼念,謂之“做忌”。

以上所因襲之舊葬俗,各地略異。從50年代起,政府多次倡行喪葬事簡辦新辦。民間逐步用追悼會取代弔孝,用遺像取代木主牌位。親友弔唁,贈花圈,戴黑紗。喪葬中迷信活動大都革除,僻處仍行。近已推行火葬,並始建公墓。

  中國傳統喪葬習俗——出喪擇日儀式

屍體收斂之後就要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喪,又叫"出殯",俗稱爲"送葬"。停屍祭祀活動後就可以出喪安葬。在許多民族中對出喪日期都要慎重選擇。

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按照迷信的講究,凡下奇月死者,應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應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若不能及時葬埋,可先柩起來。在河南一帶,還有埋葬忌月的習俗,並且與姓氏有關。據說,張、王、李、趙四姓人,禁忌六、臘月動土葬埋。其餘姓氏,三、九月禁忌動土葬埋。若忌月有喪事者,要排至三七、五七殮葬,必得避開忌月才行。如特殊情況需及時出殯者,也只能先用青磚柩之,不得入土葬埋。臺灣以及南方一些地區,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間傳說,七月爲鬼月,七月十五日爲鬼節,該月陰間得鬼魂要到人世上來討食。爲避鬼煞,故忌此月殯葬。

舊時,民間還廣泛流傳着忌"重喪"得習俗。浙江一帶俗說"重喪"是指死者出生的年月日,與死者死時的時辰有干支重字。俗稱"月不清"。遇上這類情況,要舉行特殊的喪儀,往往是在三、五更蓋棺,擡至郊外。喪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後,才呼號奔告親朋,然後再補喪禮。但是,在臺灣一帶,"重喪"卻是指某種葬埋忌日而言。俗說在某日葬埋便會犯重喪,亦即喪家還會再死人。當地的重喪日爲:一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十二月己日,依次類推。如果因爲特殊事情不得不於重喪日安葬時,要採取一些儀式。符咒字,一般是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書"六庚天刑";二月書"六卒天庭";四月書"六壬天牢";七月書"六甲天福";八月書"六乙天德"等。不過,每月書寫字樣的規定都不怎麼嚴格,也有相互串寫的現象。,但大體上就是這類字類推而已。

少數民族在殯葬擇日的信仰方面與漢族有相通的地方。東北地區的朝鮮族、赫哲族、達#爾族、滿族均選擇單日出殯,而不能在雙日出殯,據說,雙日出殯意味着要死兩個人。#西的"勒墨人"忌在寅日、辰日出喪,也不能在死者的屬命之日出喪,否則不吉利。雲南一帶的景頗族認爲選擇出喪日期以十二屬相中會進洞的動物之屬相最爲吉利,不如屬龍、蛇、鼠三天都是好日子,其餘天日忌出殯。貴州一帶的侗族最忌"衝#"日出喪。臺江縣巫腳鄉苗族出喪最忌"犯雙日"。廣西一些民族地區則忌諱犯"重喪"日期出喪。白族若犯重喪,須在中堂掛一匹紅綢,或在棺木上倒吊一隻雞,將其致死,在用筍葉做一口小棺,把裝着死雞的小棺從門坎小挖的.小洞中送出,然後埋在路上,以此破之。而西藏米林縣的#巴族,出喪的日期要由巫師行殺雞看卦儀式來定,以雞肝上紋路的走向顯示吉凶。另外,在一些接近漢族的民族地區也有由"陰陽先生"的占卦儀式決定日期的。

還有一些民族和地區不但擇日,還擇時。彝族人家中有人去世,一般在家停屍很短,多是上午死,下午葬;下午死,晨葬。但忌諱正午出殯。俗以爲正午出殯會招致災異,不吉。雲南一帶的的苗族(黑苗)一般在早上出喪。而花苗和白苗則在午後和黃昏出殯。貴州一帶的苗族(白苗)是在天剛亮出喪。東北黑龍江一帶的赫哲族多在晌午出殯。廣東等地瑤族出殯時間多在中午或午後,以爲這種時刻最吉利。

出喪擇日儀式甚是簡單,有時只需翻翻皇曆或問問"陰陽先生"即可。然而,此儀式所涉及的內容、牽扯的面極廣,稍一不慎,便可能犯忌,所以必須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