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喪葬風俗有哪些

廈門喪葬風俗有移廳、初喪、入殮、停柩、出山、入土、守孝、祭祀、拾骨。下面我們一一具體瞭解一下吧!

廈門的喪葬風俗有哪些
  廈門的喪葬風俗

  廈門的喪葬風俗一、移廳

移廳,也稱“搬鋪”。家中親人病危,要開始準備喪事,俗稱“後事”。50歲以上的老人或父母,就要移榻祖公廳(正廳)邊,正廳、正寢是一家最神聖的地方,也是一種禮遇,俗稱“壽終正寢”。用兩板凳和3塊(也有4塊)牀板或門板搭起“水牀”,也稱“過身牀”。搬鋪後未斷氣之前,家屬不能當面痛哭,病危者也知時日已到,開始交待後事,留遺囑並希望子孫都能到齊,圍在身邊爲其“送終”。

搬鋪時,如病危者還有長輩在世,一般不搬進正廳,只能搬到偏房(袖房)中去。在病危者斷氣之前,爲其穿上壽衣,壽衣有3、5、7件不等,一般5、7件爲多。穿時,要先反穿在孝男或其他親人身上,一件件反穿,然後全部剝下,一次性正穿在病危者身上。

廈門風俗,死者在外屬於非善終者,如溺水而死,野外吊死或車馬橫禍而死,則死屍不能擡入大廳停放,只能放於檐下或柴草間,或在外另搭喪棚,喪事一般從簡。

  廈門的喪葬風俗二、初喪

病危者斷氣死亡,也稱“過身”開始,進入初喪。屆時要設靈堂、報喪。靈堂設在正廳,又稱“孝堂”,也有專搭棚子於庭旁,稱“靈棚”。靈堂設在正廳要先“淨廳”,即把天公爐、燭臺、神像、祖先牌位、紅對聯、大鏡等原有喜慶裝飾取下(有在搬鋪時已作安排),掛上孝簾(白色幃幕)。

死者用白布蒙面,屍身蓋上天地被,也有用原蓋被單掀上蒙面。死者腳後供米飯一碗,上插筷子單支,鴨蛋一粒,俗稱“腳尾飯”,點上油燈一盞或白蠟燭一支(俗稱“長明燈”),並不斷燒香和燒紙錢(冥錢)。在門前擺放供桌,桌正中供起紙做的臨時牌位(魂帛)或事先準備的遺像。兩旁有“桌頭嫺”一對,不斷地點燃白色蠟燭和線香,來探鋪者必先拜後入內撫慰喪家。孝男孝女及媳婦、孫子都得換上麻衣孝服,鞋頭罩麻,俗稱“披麻戴孝”。舉家大小圍於死者身邊嚎哭,俗稱“發喪”。此時拆去大門原有紅紙門聯,用白色長條紙斜貼,如雙親已故就貼交叉的白紙,以示“失雙頭”,或在大門上掛一塊白布叫“掛孝”,也是示喪。大門外邊,擺上一頂半人多高紙糊的轎子,俗稱“過山轎”。轎前後立有紙做的“轎伕”,旁邊放着插有線香的“碗糕粿”(小碗發粿)給“轎伕”作點心。還要折幾串紙元寶(銀仔紙)給“轎伕”掛上,作爲“工錢”。擺出“過山轎”是喪家最顯著的標誌,又可看出死者的性別和輩分。男性的“過山轎”爲綠色紅頂;女性的白色紅頂。轎上還標有幾代輩分,讓人一目瞭然。

此外,要派人分頭去告訴親朋好友稱“報喪”。有的由孝子孝孫親自向親朋報喪,因穿戴孝服,不進人家,只在門外告知而已。被報親戚,需給來者一杯清水或湯茶漱口,以添“彩氣”。有的因孝服在身,不便到人家報喪,便在門首貼“喪報”(又稱“報喪帖”)。有的在紙上直書“恕報不周”、“恕不遍訃”4個大字,用表示歉意的文字,來達到報喪的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喪報稱爲訃告。

親友聞訊送“奠儀”,作爲祭奠有冥紙、挽軸(毯、布之類)或現金,喪家答以毛巾或手帕和紅絲線及幾粒糖果。

  廈門的喪葬風俗三、入殮

入殮,也稱收殮,分小殮和大殮。小殮就是給死者穿衣,先要“乞水”淨身。“乞水”時,孝男領先,手捧一隻“請水鉢”(陶罐)或提一隻小木桶,鉢或桶中放塊白布、12枚銅錢(後用硬幣代替),孝婦隨後,按親疏列隊至附近的溪邊、河邊、池邊或古井邊,半跪投錢水中,口唸“向土地公買水”後,用鉢或桶舀起水,一路嚎哭而歸。

到家後,在臥室門內,用白布蘸水擦洗死者的臉、手、足爲死者整容。再替死者穿上壽衣後搬入正廳。從“乞水”淨身到給死者換上壽衣也稱“張穿”,即給死者穿上“張老衫仔褲”。民間認爲用這種“長流水”的沐浴潔身方法,可使死者投生樂土。大殮就是把屍體放入棺內,也稱“入殮”、“入棺”,俗稱“入大厝”。大厝就是棺材,雅稱壽板。

廈門迎接棺材的儀式稱“接板”。喪眷披麻戴孝,列隊跪伏門邊迎接壽板,壽板由一隊人馬吹吹打打擡來。喪家先燒銀紙(冥錢),並將白米一包,乾柴兩把放在棺材上,才擡入家門,寓載柴米歸來的富足之意。此外還有“乞火灰”的習俗,喪眷要向3家不同姓的鄰居乞討“火灰”,然後把“火灰”放入棺內鋪底用。

入殮前,舉行“辭生”的祭祀,用12碗菜餚供祭死者,葷素各6碗,若死者是虔誠的佛教徒,則12碗全素菜。祭時要由“好命人”或請師公(道士)逐一拿起每一碗菜,用筷子夾起菜餚,做出餵食樣子,口中說着好話,將12碗菜一一敬獻給死者。有請和尚誦“往生咒”經,俗稱念“鋪前經”。

入殮要擇吉利時辰,死者爲女性,一般要有孃家親人在場,生肖與死者相剋者回避。入殮時,遺體進棺材,俗稱“入大厝”,是死者遷新居的吉事,故棺蓋打開時,喪眷不能哭。遺體入棺前要舉行“放手尾錢”的儀式。此儀式一般與“辭生”祭祀合在一起。即當12碗菜供奉給死者後,將死者身上餘錢(有的是生前自己存放,有的是家眷在老人臨終時先塞在其身上),取出按房份分給,俗稱“分手尾錢”,算是死者給子孫留下錢財,“好命人”或師公口中念道:“放手尾錢,子孫富貴萬萬年。”

入殮前,先用呈文紙或黃纖紙糊棺內四壁,鋪上“地被”,死者除穿壽衣,還戴珠寶首飾。入殮時,一般是長子抱屍頭,其餘子女4人或6人擡屍體,平放棺內,蓋上“天被”(俗稱蓋“天地被”,也稱“大被”)。屍體兩側還分置死者先前所愛之物和生活用品及其他陪葬品,多寡因家境和地位不同有別。富裕者常有金銀珠寶玉器。

蓋棺之時,喪眷跪拜痛哭,最後告別遺容。蓋棺之後,備禮祭奠,俗稱“祭棺”。由親家門方先拜,後孝男孝女、親屬等按輩分依次跪拜。祭畢封釘,棺材四角各已安上角釘,先由舅父拿封紅紙、斧頭,先敲一下後,由土公(也稱土工,專門從事喪葬的人)釘牢,邊釘邊唱道:“一釘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有福祿;二釘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夥(發財);……”。最後留一根鬆的,由孝男或孝孫用牙齒把釘咬拔起吐入鬥裏,鬥中放有木主、五穀、銅錢、棒香等。也有把最後一根敲釘入一半多,留釘頭在外,土工高唱一聲:“出釘”(意在“出丁”,子孫興旺)。有的則簡化爲直接由土工敲釘封棺。

殮畢,孝男孝女將死者生前所用藥罐、碗筷、舊席褥草、身穿衣物、杯盆器皿等用品,送至郊外或附近偏僻處焚燒,俗稱“送草”,也叫“送腳尾”。門外的“過山轎”也要火化。廈門還有“敲棺材頭”和“跳過棺”的喪俗。“敲棺材頭”,即死者尚有父母健在,入殮後父母手持木棒敲打棺材頭,以示父母對其未能盡養老送終孝道的譴責。“跳過棺”,即妻子先死,丈夫準備再娶,要身揹包袱,手持雨傘,從棺上跳過。意在打起揹包雨傘出外謀生,重山隔水永難相見;也有認爲是離散兩斷,今後續絃,別來糾纏之意。

  廈門的喪葬風俗四、停柩

廈門民間雖有當天入殮當天出山(出殯)習俗,但一般都停柩守靈3~7天,也有停柩到“三七”後再擇吉日下葬。大多數停柩於家裏廳中,孝男孝女日夜守靈。還有親戚作伴守靈(坐冥)。守靈結束,師公以桃枝蘸清水灑廳屋,以驅兇避邪。過去,廈門常有擱棺幾個月幾年不葬,甚至停柩數十年而難以安葬之事。舊志載:“廈島人貧者十日半月即葬,房屋窄小故也。富者……,往往停柩不葬。”停柩時間長的,有移棺於宗族祠堂或公用廳堂或借厝安放。而且要定期請匠人對棺木加以油漆。

  廈門的喪葬風俗五、出殯

出殯,亦稱“出葬”,俗稱“出山”,就是把靈柩送到安葬的地點。出山之日,喪家親屬披麻戴孝,穿着喪服,喪服依古禮分爲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5種,分別用粗細生熟不同的麻布製成,根據親疏遠近相應穿戴。一般的親友以白布條圍戴左臂(後也有用白手帕、白紙花、小鮮花戴在胸前)。臨近“出山”的時候,孝婦孝女等喪家婦女手撫棺木痛哭,孝男孝孫也跪伏於棺側痛哭,叫“哭棺材頭”。棺夫把靈柩扛出宅外,俗稱“轉柩”。接着舉行“起柴頭”的祭儀,也稱“啓靈”,即送棺出葬之祭。接下來釘棺蓋(俗稱“封釘”),喪家子孫依序排成長隊,在司儀前導下,繞棺3周,稱“旋棺”。然後進行“絞棺”,用粗繩把棺材縛於“獨龍槓”(粗長的木槓)之上。木槓兩端又橫小槓,擡槓的棺夫有8人、16人、32人幾種,再蓋上棺罩,也稱“絞龍”。棺罩上部是彩扎的宮殿和古裝人物,下部垂下繡簾,罩住棺木。

棺罩的頂上有吉祥物,男性用麒麟,女性用鳳凰,都是栩栩如生的廈門工藝彩扎。此時,喪眷跪地哭挽,師公作祭,送葬親友對棺行禮。開路鼓樂吹響,出山儀式開始,出葬行列常以“開路神”(用紙糊制的高一丈多、面目威武猙獰的神像)爲先導,後用“草龍”(稻草束),燃火冒煙(多用香爐燃香代替),再次是橫匾,用黑色或藍色布條,上寫“×××出殯儀式”,用兩根竹竿撐着。在前導下還有一對大白燈,燈上按死者的兒孫代數寫上“×代大父”或“×代大母”(常虛增一代)。如系五代則大白燈上加紅布半罩。大白燈一般由外甥挑着,並一路撒下紙錢,是給野鬼的過路錢。然後依次是香亭(焚香點燭)、像亭(供死者遺像或木主)、挽軸、鄉音民樂、彩旗、送葬親友、師公,最後是靈柩。靈柩棺尾繫結執紼,由孝眷邊走邊拉,俗稱“拔麻尾”,有挽留死者之意。有的是孝男、孝孫手執喪仗(俗稱哭喪棒)扶棺慟哭。孝婦依親疏輩分列隊跟隨在後。如富裕的大戶,子孫衆多的喪家,喪屬走在靈柩的前面,攀拉着由“獨龍槓”上的龍頭引出來的兩條白布而行,俗稱“拔龍鬚”。

孝主(也稱喪主,一般是長子)手執“兔仔尾”走在中間,“龍鬚”的兩端(稱龍目)由女婿或孫婿或侄婿拉着。靈柩後面是民樂隊,俗稱“棺後吹”。“出山”隊伍走過熱鬧市街後,孝男要跪在路旁向送葬親友叩頭拜謝,請到此止步,俗稱“謝步”。親友在路上設奠致祭者,曰“排路祭”。也有遊民以排路祭賺喪家賞錢者。

  廈門的喪葬風俗六、入土

入土,也稱下葬。“謝步”後,加快前進速度,靈柩要在太陽下山前入土。靈柩抵達墓地,墓穴事先挖好,棺木落壙時孝主要取墓土一撮,等回家後放入靈前爐內供插香之用,也是引靈風俗。

入葬後,要以五牲或三牲祭拜墓旁的.“后土”(土地公),並舉行“點主”儀式,孝主身背木主(神主牌),向着太陽的方向跪下,由點主官(德高望重者或風水先生)用硃筆和墨筆,在木主上的“王”字上先點紅點再復黑點,使“王”字成爲“主”字,俗稱“成主”。自此,木主也成了有死者靈魂的神主牌,日後可長期奉祭。在“點主”之前還有“題主”之俗,“題主”亦稱“求主”、“寫木主”。即葬之日或之前,喪家請本族或有名望的人,爲木主(神主牌)題主。一般是在木主正面寫銜名、諡號,背面寫其簡歷、生卒時間、子女和配偶的姓名,以及安葬的地址方位。

木主正面的“主”字暫寫爲“王”字,待日後舉行點主儀式時補上一點,也有在題主儀式上一併完成。一般都是先“題主”後“點主”。“點主”也有點在遺像上的。神主牌或遺像由孝男捧回家,稱爲“返主”。“返主”一般不走原路,在過橋拐彎時要招呼死者,請神靈跟着歸家。喪家婦女要在戶外路口哭迎木主。神主請回後,安放在正廳臨時的靈桌上,供上祭品,點燃香燭,喪眷跪拜,稱安靈儀式。至此“出山”、“入土”禮儀全部結束,接着宴請親友。最後一道菜必是“紅糟肉”(豬肉紅酒糟),參加葬禮的人都以吃“紅糟肉”爲吉利。

  廈門的喪葬風俗七、守孝

守孝,古稱“居喪”,俗稱“帶孝”。有穿喪服的,也有身上佩戴“孝布”的。居喪戴孝時間長短不一,從幾個月到3年,有做完七七四十九天脫孝的,也有到“百日”或“對年”後脫孝;還有服孝3年,喪期滿後才脫孝。

  廈門的喪葬風俗八、祭祀

對死者的祭祀從敬“腳尾飯”開始,在喪葬過程中的許多禮儀,都是對死者的祭祀。死後每7天的祭祀稱爲“做旬”,也叫“做七”。廈門多數做到“七旬”。一、三、五、七爲大旬,二、四、六爲小旬。頭旬及七旬由子主祭,俗稱“孝男旬”;三旬由出嫁的女兒主祭,俗稱“查某仔旬”;五旬由已嫁孫女主祭,俗稱“查某孫旬”;其他旬只作一般祭祀。

大旬比較隆重,尤其是“尾旬”,祭品豐盛。做“尾旬”時往往要燒“靈厝”,即將紙做的靈厝焚化,給死者的靈魂居住。廈門多數在“做旬”的三旬、五旬、七旬時“做功德”,一般放在五旬,也有放到百日、對年(週年)時才做。“做功德”即爲死者歌功誦德,以表子孫思念感恩之情,祝願死者能早日升天轉世。“做功德”時間不等,有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還有七天七夜。一般在喪家中堂布置功德場,掛起綠白兩色的垂直對聯,內容是對死者的弔唁。做功德常在“五七”結合做“道場”。做功德道場也要燒“靈厝”。“靈厝”請糊紙店專制,規模大的在廣場搭起樓房庭院式的竹架紙糊靈厝,廳堂匾額高懸,死者紙像端坐其中,兩旁僕役伺候,臥室內有各種傢俱擺件,厝外有路橋和車船馬轎,有街市店鋪,行人景物,最後付諸一炬。未到“對年”的正月九年級,喪家要祭亡靈併爲死者“燒新牀”(用竹紙紮成的牀),讓死者在陰間睡新牀。

  廈門的喪葬風俗九、拾骨

拾骨,又稱“拾骸”,俗稱“拾骨頭”。“拾骨頭”一般在死者葬後3年或5年、7年的清明節前後10天內,也有另擇吉日吉時。屆時,死者親屬請土工掘墳開棺,將屍骨撿出整理曝曬,用紅絲線按人體骨骼的銜接貫穿,放入特製的腰鼓形陶甕,謂之骸罐,俗稱“夙金甕”。也有將骸骨貯小棺中,謂之“金棺”,也稱“骸棺”,再遷葬於新穴或合葬在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