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拖延症高危人羣,您躺槍了嗎

拖延是一種成問題的習慣,它會把重要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據《今日心理學》的觀點,20%的人都認爲自己有着積習難改的拖延。

五種拖延症高危人羣,您躺槍了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對即將到來事物的負面看法。這些看法裏總包含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讓你想要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來替代。

那麼,究竟哪幾類人更容易拖延?應對方法又如何呢?

1.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可能會引發焦慮性的思考,從而引發拖延。你可能會死守着要麼成功要麼失敗的想法,且覺得成功的標準在於你能否表現優異的自我期待。

完美主意的思維方式是,如果你覺得該做好的事情做得不夠好,那你就是失敗的,其他人會瞧不起你。當你這麼想的時候,你會因爲可能表現不佳而感到憂慮。

完美主義者,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如何完美地將任務做好,考慮到任務中可能出現的各個細節。當面對巨大的任務時,完美主義者往往考慮很多,限制了前進的步伐。

完美主義者,總是把完成任務的程度跟自己的人格掛鉤。如果自己百分百完成任務,那自己就是一個成功者。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百分百成功,一旦某個複雜任務或者可能失敗的想法進入你腦海,完美主義就引發拖延。因爲他害怕面對批評,更害怕別人否定自己的人格。

小劉是公司的一名員工,入職後勤快利落,做事都很完美。但這些完美的事情,都是一些不太複雜的任務,如修改表格、打印文檔等。

但有一天領導分配給他一個大項目,裏面很多複雜的流程都需漸進明細才能確認。小劉接到如此巨大的機會,心理暗自竊喜。由於平時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面對如此巨大機會的同時,小劉思考很多,處處想把事情做得詳盡。然而,事情並不如小劉想象的那麼簡單,一個項目也需要多個專業間配合。在積極以完美主義要求自己和對待別人時,小劉陷入了無限的焦慮。

他想盡快提交報告,然而一切客觀條件沒有得到;他想讓每份文件都能得到順利批閱,然而事情總是事與願違;他想每次報告都按時間節點及時提交,然而其他專業間的一些條件未到,他始終被拒時間節點的門外......

小劉整夜的焦慮和恐慌,潛意識認爲自己沒有完美完成該做的任務。小劉開始陷入拖延的怪圈,他害怕再次面對文件的退回,害怕面對同事領導間的質詢,害怕別人否定自己的眼神。

其實,小劉是典型的“完美主義”拖延者。

當自己是一位完美主義者時,該如何戰勝拖延,迎接美好?

首先,完美主義者思維上不要認爲世界非黑即白。

任何事情都有中間的一面,不要以完美主義的眼神來苛求自己和他人。

其次,不要用績效或工作來評定自己。

很多完美主義者用完美的績效評價來取悅所有的人,並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認可上。當面對自己無法百分百把握的任務時,開始拖延,害怕別人否定自己。其實,社會上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掌控。當你要求百分百完成銷售業績時,當你面對一次失敗的銷售時,你可能不知道競爭對手給顧客提供了一個你無法給予的優惠價。而此時,你用完美主義歸咎於自己,害怕面對失敗,無非爲自己下次追求完美銷售業績增添更多拖延的成分。

最後,鍛鍊情感耐性,積極去做。

尋找思考和感覺之間的聯繫。接受緊張的情緒,並積極接納自己,選擇在焦慮中堅持下去而非退縮。積極着手去做,放棄每一個任務都必須有意義和完美的'觀念。

2.“我是拖延者”標籤者

色彩欲》指出當你決定你要看到紅色時,假定給自己一個暗示,當你出門的時候,你發現原來你沒關注過的東西出現了大量的紅色元素。同樣,當你給自己帶上“我是拖延者”標籤時,你會發現生活中你時時在拖延。

現實中,有好多人自我定義爲“我是拖延者”。其實,這樣的自定義者,更容易讓自己拖延。

你對於自己消極的概括,其實是一種錯誤描述。如果你只是拖延者的一種角色,那你還談何自我改變呢?

經常有朋友在面對任務拖延時,當你詢問他遲遲不做的原因。他會很自然的跟你說:我本來就是拖延者啊。他把自我標榜的標籤,成爲自己拖延的藉口。在心裏,給自己拖延者的暗示,將使你永遠拖延下去。

概念對觀念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標籤會影響一個的自我意象。當主動認領“拖延者”標籤時,就面臨一個風險—你會別無選擇,而只能向你的標籤靠攏。

當自己是一位“我是拖延者”標籤者時,該如何戰勝拖延,迎接美好?

首先,摘掉“我是拖延者”標籤

要明白現實中,沒有誰會每次都拖延,也沒有誰會百分百高效不拖延。我們要正確描述自己,你可以將自己看成一個在某些方面拖延,而在另一些方面及時而高效的人。你可能不喜歡自己的拖延習慣,你可以改變你所不喜歡的。但是不管怎樣,拖延者不能成爲自己的唯一定義。

其次,給自己一個積極的觀念。

多回顧自己努力戰勝拖延的經歷,給自己的行爲重新定義。心理上積極肯定自己可以戰勝拖延,並努力跟積極的行爲靠近。相信自己有能力組織、調控並引導自己的行爲,去實現某個積極地目標。這種信念,經過心理學充分研究表明跟優秀的工作績效密切相關。

3.“準備好再開始”者

當開始學習一項技能或接受一項任務時,有很多人的想法是準備好再開始。其實,持這樣想法的人,多數是生活中的拖延者。

當你想要學游泳時,你說當我買好泳褲、泳鏡和辦好游泳卡再說;當你想要學英語時,你說當我買好教材準備好聽力素材再說;當你想學PPT時,你說當我看完教程請教完學習方法再說……其實,準備充分點再去學習是一件好事情。但很多人說的準備,其實是自己拖延的藉口。他所說的準備好,遲遲沒有到來。

當想要做一件事時,立即行動,在行動中逐漸收集資料,檢視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

經常看到一些朋友請求推薦書單,推薦某個軟件的學習資料,但最後很可能的結果是這位朋友因拖延遲遲沒有“準備好”。

就如學PPT而言,高效的學習方法是直接動手去做。當你做一段時間,再去主動尋求學習資料和方法,才能找到自己的所需,纔是拒絕拖延的行爲模式。

不要拿“準備”給拖延做嫁衣,你所說的“準備好”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來。

當自己是一位“準備好再開始”者,該如何戰勝拖延,迎接美好?

首先,積極主動嘗試,克服情緒的障礙。

你在積極行動過程中,發現一切都順其自然,準備的剛剛好。你爲自己的成就而興奮,你爲自己告別拖延而雀躍。

其次,先執行容易做好的事,培養立即行動的思維。

準備好再做,容易讓人一拖再拖。你可以先找出對你來說很容易做好的事情,立即開始。在這件事上堅持實踐“立即行動”哲學,直到完全掌控。

4.“自設障礙”者

“自設障礙”在你的拖延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通過歸咎於那些難以控制的障礙,你可能在表現有失水準或失敗時,保存一點顏面。

老闆交你一項任務,讓你與公司的供銷商重新談判,以求降低成本,緩解目前緊張的經濟形勢。也許,你有能力實現這次目標,但你不太確定。爲了迴避別人對自己談判能力的判定,你“自設障礙”告訴自己及別人這次談判異想天開,並聲稱供銷商絕不會讓步。爲了驗證自己的自我保護猜想,你安排會議室拖拖拉拉,談判時心不在焉,最終實現了這個“預言”。

當我們面臨期末考試時,我們“自設障礙”說:這門課很難,老師講的很差,爲自己不復習且有可能考不好的行爲來掩飾。你這種“自設障礙”的行爲越明顯,你的拖延行爲越清晰。你在扭曲事實的拖延裏,保護着弱小的自己。

當自己是一位“自設障礙”者時,該如何戰勝拖延,迎接美好?

首先,把信念、猜測和事實分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要把自己“自設障礙”的猜測,當成事實。不要總想用保護自己、害怕面對困難的心,來扭曲事實。事實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多障礙,我們要努力去做,不要被意識中的障礙限制了積極奮鬥的信念。

再次,把“自設障礙”看錯一種錯誤思維。

把自我障礙式思維,當成一個長期存在的錯誤來認識。同時,知道你還是可以糾正它,你就已經讓拖延思維的這種具體形式“見光”了。

最後,把設限的自我陳述跟“立即行動”的思維對比。

通過,多次對比和嘗試,你會發現自己所謂的障礙都是自己意識所加。提升立即行動的思維,將自我設限的謊言拆穿。

5.“害怕失敗”者

當你面對一項任務,你不相信自己能控制局面,內心有種強烈的衝動,你想換到一個讓你覺得安全一點的行動上去,這種拖延的過程就是“害怕失敗”。

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沒有掌握足夠的資源,無法迎接高標準的挑戰,這種信念就會啓動你的拖延反應。不過,只要消滅這種對失敗的看法,就可以幫助自己甩開這種自我破壞的模式。

生命中除了死亡,確定無疑的事並不多。失敗或者落後於你所定義的成功標準,也是一件時有發生的事。你害怕失敗、害怕嘗試,進而你拖延、舉步維艱。

當自己是一位“害怕失敗”者時,該如何戰勝拖延,迎接美好?

首先,失敗是一種幻想出來的陷阱。

大多數的失敗都是幻想出來的,比如,你認爲如果沒有在自己涉足的領域做到百分百,你就失敗了,這種萬衆歡呼的期待,會給你帶來很多人爲的痛苦。不要將一切與你這個人聯繫起來,而應與你所做的事情相聯繫。如果不以失敗否定自我,你就不會害怕失敗了。

其次,把自我發展的努力看成一種實驗。

把你的自我發展的努力看成一種實驗,把你的計劃看成假說。這樣,你的看法就會有所不同。現在,你就像科學家一樣操作着。你這是檢驗你的計劃,評判的只是實驗的結果,而不是你本人。如果你不喜歡結果,那就調整計劃,重新檢驗。

五種“拖延症”高危人羣,您躺槍了嗎?

希望可以按照文中的應對策略,嘗試一下,說不定你會看到不一樣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