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生命意義三點

一、課堂是教師呼喚學生潛能的平臺

課堂教學的生命意義三點

老師在課堂上,應感到上課是快樂的事,心理充滿了學生情,應把自個兒的生命價值體現在課堂,讓每個參與者得到生命的滿足。

不用置疑: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自覺納入的程度就越高。教師別出心裁的教學設計,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自由發揮,自己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呼喚了學生的潛能,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二、課堂是學生展示內心的樂園

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學生。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教師應該有“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自由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課堂真正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樂園。教師要從“說話的強者”變爲“積極的傾聽者”,爲學生的出場鋪墊,爲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三、課堂是學生張揚個性的場所

個性化學習過程是學生獲得充分、自由、和諧發展的過程,是個性展現、自我追求、再“創造”的過程。面對深不可測的知識海洋,惟有個性化學習才能使之暢遊其中,領略海底的“風景線”。在教學方面,傳統教學強調統一的學習方法:不同的人採用同一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而新課程倡導: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在學習方法上,沒有最優的,只有最合適的。學生通過自己動腦筋想出來的方法,就是自己最合適的學習方法。我們不能用一個人或幾個人的一種學習硬作爲最優的方法強加給同班學生,這樣會壓抑人的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當然,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活躍了學習資源,使學習資源凸現了開放性和多維性特徵。學生通過資源共享,不斷嘗試、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隨着年齡的增大,潛移默化地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

課堂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地點。學生通過操作、驗證、感悟,去認識事物,獲得新知和能力,在自主發展中成長。教師的教學活動,不但影響着學生的現在和今後的多方面的發展與成長,而且,也影響教師對職業的領悟和專業發展以及生命價值的體現。爲此,我們不能輕視作爲生命體合成的課堂活動,只有讓每一個參與者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才能凸現課堂的真正生命。

對教育技術的理解

多少年來,我們用一本課本,一隻粉筆,一把教鞭,一間教室,來完成教學活動。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教學活動的完成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生動有趣,課堂變得越來越生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越來越高漲。這一切的變化都得益於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

通過這次參加教育技術培訓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技術知識和理念。教育作爲人類社會的一種現象,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的始終。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教育現象,也就有了教育的媒體與方法。目前教育技術學術界比較公認的看法是:“這門學科知識起源於第二次產業革命時期,即自動化、原子能的時代。教學技術(教育技術)與這一發展有關。據此可以認爲教學技術(教育技術)起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早期的教育技術,研究重心放在了各種不同教學媒體的特性研究上,教育技術的研究經歷了一個從“媒體—傳播—系統—系統、整體、績效”的演化過程。今天的現代教育技術更加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和績效性。模塊二也讓我知道了教育技術的兩種不同的定義,我認爲“教育技術是通過創建、利用、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與改進績效的研究和合乎倫理道德的實踐”的定義更確切些。

從模塊二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這三個案例中,多媒體資源,也就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在課堂上的積極作用。如果沒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教師們的課堂就不會如此精彩了。在森林王國的招聘會中,教師利用教學技術,即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管理和實踐,生動地開展了一堂精彩的作文課。在課堂剛剛開始的時候,教師首先通過頭腦風暴遊戲,很巧妙地倒入了教學的主題—想象。之後,教師利用動物表示道具讓同學們開展活動,在生動有趣的環境中學會了如何寫一篇好得作文。在我們現實的教學活動中,成功的例子還有很多。教育技術以其豐富的資源素材,可視化的平臺,通過直觀、形象的呈現方式,以聲、形、圖、文刺激學生的感官,化靜爲動,化抽象爲具體、形象,再現情境,有利於學生感知知識的產生、發展及形成過程,有利於讓學生形成理性知識架構。

我想作爲一名新教師,我更能體會到教育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教育技術這門課程,就我個人的理解,理論是基礎,關鍵在實踐。只有踏實地掌握了實際的操作,纔能有效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纔是真正的讓教育技術爲實際教學服務,

談談對“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理解。

教師的本質是一種職業,之所以被看作高尚,是因爲他的重要性,自古以來講究尊師重道,這也是一種封建的殘餘,估計是古代的老師太少了,又是免費的吧,太多的人想通過求學來改變出身,又沒有太多的錢財,只能在臉面上給那些少數學問人一些臉面,讓他們感到被尊重,把他們放聖人的地位,當他們的虛榮心被滿足了之後,就會施捨點學問給那些求知者。長此以往,老師的地位就高了,有點被炒做的感覺。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才的增多,老師這種職業也和其他職業一樣,是用來掙錢吃飯的,並沒有太高尚的地方。但是有些老師是列外的,比如,有些水平很高的人本可以到別的工作上掙很多的錢,但卻偏偏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我想這樣的老師才能被稱做老

師,他們的目標是如何教好學生,而不是象其他職業上的人一樣,工作是爲了掙錢。

當然,畢竟當老師爲了賺錢的畢竟還是多數的啊,那麼既然年拿了錢,爲什麼不把學生教好啊,爲什麼不承擔起你的責任啊,這樣的話,至少你也算是個老師了,可是有的老師就是不一樣,披着老師的稱號,幹着流氓的勾當,幾十年如一日,靠着那點微薄的知識騙吃騙喝,還叫囂着:我是老師!你們是學生,你們得尊重我!每年教師節了,還名正言順的收着學生的節日禮物。不知道羞恥。

其實,有很多東西,不是說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尤其象我們這樣的一個國家,既有五千年的包袱,現在又有揹負着一切經濟建設爲中心的重任,國家纔不管學校的老師怎麼樣,從老師的待遇,到人才的配備。如果不是提倡大力發展經濟,如果不是中國人窮怕了,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一味的向錢看齊,有能力的人都去發財了,即使有當老師的,也都在忙着搞什麼學術,評什麼職稱的,寫什麼著作,出什麼書,當什麼官,這一切都與國家的權利制度有關,和中國人怕官這樣一個千古惡習有關,和中國人愛面子有關。

中國人經常標榜自己是一個勤勞,勇敢,誠實,負責、踏實等等的民族,其實我們國人缺少的就是這些東西,如果說以前國人還有信仰,那麼現在連信仰也沒有了,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會怎麼樣!老師之所以不象老師,其根本原因還在國人的劣根性。只不過被尊師重道的聲音給蓋住了。

一個國家最優秀的人才應該在學校,在講臺,而所有的學校中師範學校更應如此,當然拿工資的也應該是教師們,其實我們還是應該尊重老師們的,但尊重的應該是那些名副其實的老師們的。

現在又到了高校畢業生離校的日子,對我們師範生來說當初的選擇就該是一名老師,當然也許當初是爲了能夠上一所學校——師範類學校分數一般不高。如今四年過去了,你的選擇又是因爲什麼?如果可以選擇,有多少人想去做老師?更不用說鄉村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