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愛不需要理由

樂樂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這幾天樂樂逢人就說:“我有一個蝸牛寶寶,我叫它慢慢。”“我的慢慢今天不高興,它不高興我也不高興了?”“慢慢很孤單,我是它的好朋友,我要早點回家陪它玩。”平素不愛開口的樂樂,不但給小蝸牛起了那麼好聽的名字,竟然還能夠關注到蝸牛的不快樂,還想多陪伴蝸牛幫助蝸牛快樂起來。

教育筆記-愛不需要理由

一天早上,樂樂一進門還沒來得及和我打招呼就問我:“媛媛老師,媽媽說我的蝸牛寶寶逃跑了,你知道它去哪了?”在樂樂的心中,小蝸牛就像朋友一樣陪伴着他,面對樂樂滿臉的疑惑,“樂樂,慢慢去了一個很美麗的地方,它會生活得很幸福,它也會想念你的。”“我現在就很想很想慢慢,慢慢會想我嗎?”樂樂滿臉的落寞。

歡快的.自由活動時間,小朋友們都在草地上奔跑嬉戲着。只見樂樂拉着小雨、寶寶、豆豆蹲在龍爪槐下不知幹什麼,我悄悄走過去聽見樂樂說:“慢慢就喜歡躲在洞裏,我們用力挖就能看見它了,你們幫我一起挖好嗎?”“樂樂,我能和慢慢做好朋友嗎?”“我們都是慢慢的好朋友。”句句真情話語出自孩子們的口中,看到他們奮力挖掘的身影,我突然醒悟,孩子們天生就喜歡小動物,他們會自然的把小動物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在樂樂幼小的心靈裏小動物就是他的朋友,他相信小蝸牛不是逃跑了,而是在和他捉迷藏。一個小班幼兒對蝸牛如此細膩的情感震撼着我,孩子們在相互交流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最純真的愛的情感。

面對孩子的真情,作爲教師,應該把握這個契機引導孩子領會更多更廣的愛的含義。“樂樂,你覺得慢慢被關在盒子裏快樂嗎?”樂樂擡頭看着我遲疑地搖了搖頭,這時孩子們也嘰嘰喳喳一致地說:“不快樂,慢慢看不到爸爸媽媽會難過的……”“那我們怎樣幫助蝸牛朋友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着,“樂樂不要難過,慢慢肯定是去找媽媽了。”“我們想媽媽,慢慢也會想媽媽的。”“樂樂,慢慢以後還會來找你玩的。”天真樸實的話語中流露着對樂樂的關心和對蝸牛的理解和同情。我感受到孩子們在討論、思索中逐步體會到蝸牛需要是——自由帶來的快樂。

現代家庭獨生子女佔多,小羣體也普遍,由於條件的優越,孩子對“愛”有些淡化和漠視,愛對方不夠主動,釋放愛有些吝嗇,使得越來越多孩子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心理。但以蝸牛慢慢逃跑事件爲切入口,將愛動物、愛生態的教育有機滲透在日常活動中,適時的引導與悉心的交流,使得小班幼兒對“愛”初步地理解。“愛”是人間最需要的,“愛”的意義也是多層廣泛的。不管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動物之間。愛,不需要任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