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小品散文

大師小品散文

1972年的一個秋日的下午,陽光和煦,著名畫家吳冠中攜他的夫人剛從黃山寫生歸來,又轉到江南水鄉小鎮角直,瞻仰保聖寺內著名唐代楊惠之的半壁塑。

院中空空蕩蕩,幾棵高高的松柏隨風發出颯颯聲響。一個穿着中山裝的中年男子手提白鐵皮水桶,匆匆地走來.

“請問你是這兒的主人?”

“我就是,有什麼事?”

“我是中央美院的教師吳冠中,特地從北京慕名而來瞻仰唐代楊惠之的半壁塑!”

“歡迎,歡迎,你需要什麼幫助儘管說!”

“借兩隻小凳即可!”

“可以,可以!”中年男子迅捷出門便拿來兩隻小木凳交給吳冠中夫婦。

吳冠中和夫人靜靜地坐在唐代楊惠之的半壁塑前,打開畫夾,兩眼久久凝視唐代名家半壁塑,不時發出嘖嘖稱讚聲。吳冠中被它的藝術魅力所感染,四周的空氣彷彿一下子被凝固,只聽得吳冠中手中的畫筆發出“沙沙”的聲響。

“吳先生,喝口茶,歇會兒!”中年男子給他們送去熱茶。

“謝謝,謝謝!”吳冠中擱筆接過送來的熱茶。

雖已入秋,天氣依然燠熱,吳冠中的頭上不斷冒汗,中年男子回頭找來一把蒲扇遞給吳夫人,於是,吳夫人在吳冠中身旁悠悠地搖着蒲扇。吳冠中全神貫注地速寫唐代半壁塑。

天色漸暗,吳冠中的速寫完畢,便將一疊速寫稿小心翼翼地放入他的畫夾。告別前,吳冠中面對這個看寺中年人的熱情款待,心想該給點什麼謝意。於是,他慷慨地從他的畫夾中抽出一幅小品。

“謝謝你的.款待,一幅小品給你留個紀念。”

“不必客氣,接待你也是我應盡的義務。”

“不成敬意,聊表心意!”

“太感謝,我收下留作紀念!”

1992年的初冬,陽光溫和,中央電視臺《吳冠中》攝製組帶着吳冠中先生專程來到江南水鄉甪直,尋訪吳冠中當年的蹤跡。

那天早晨,吳冠中隻身一人先到保聖寺,一進保聖寺大門,環顧四下,空空蕩蕩,門可羅雀、清冷寂寥。沿着曲徑徘徊,回想當年在寺中殿堂內速寫唐代半壁塑時的情景,歷歷在目,臨別時還給看寺中年人一幅小品,如今看寺人不知何處去,心中茫然若失。走進殿堂只見唐代半壁塑依舊,殿堂的壁角落的牆上突然發現當年送給看寺人的小品依舊,雖然紙張泛黃,墨色暗淡,但保存完好。令他心中激起波濤,洶涌澎湃,頓時被看寺人的人品感動得熱淚盈眶。

忽然從殿堂外進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年人,他卻一眼便認出眼前的大畫家。

“你是吳冠中先生?”

“是啊,你是”

“我就是20年前的看寺人,你還給過我一幅小品哩!”

“是的,是的剛纔我還在找你,想不到人沒找到,小品找到了,久別重逢,我爲你這份樸素的情意感動!”吳冠中聲音變得顫抖了。

“你給我的這幅小品,我一直把它當寶貝放在身邊。它是我和大師友情的見證,我要把像傳家寶一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一日下午,陽光燦爛,一箇中年導遊帶了一個20多人的團隊走進了保聖寺。不多一會兒,遊客們紛紛走出殿堂,只留下導遊一人,他卻在壁角牆上一幅小品前貪婪地凝神觀賞。

“這幅小品是吳冠中先生的真跡嗎?”

“怎麼不是真跡?20多年前吳冠中先生來這兒寫生送給我的!”

“你這一說倒是不會假的!我告訴你一個信息,吳冠中大師的一幅小品,哪怕是三筆兩筆,起碼三萬五萬,你這幅小品賣不賣?”

“不賣,不賣!”

“我給你三萬”

“你別癡心妄想,請別用金錢去玷污大師的畫品和人品!”看寺人聲色俱厲地說。

導遊灰溜溜地離開殿堂。

吳冠中90歲高齡時,把他所有的畫,一批又一批捐贈給國內國外美術館、博物館。他在家中整理小品時,挑出不少不滿意的小品,撕的撕,燒的燒,他說他不能讓自己的次品留在人間。

吳冠中終於把他一生的作品都找到理想的去處,他的心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