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讀書筆記

一拿起就很難放下,讀到某些語句時甚至不經眼眶溼潤。作者細數歷史功敗、評點偉猥人物,把人生大道向後人娓娓道來,使人不爲之動容,被良苦用心深深打動。想摘抄譯文中有感語句與同仁共享、共勉。

顏氏家訓讀書筆記

<治家篇>“我每讀聖人寫下的書,從沒有不嚴肅恭敬地相對。廢舊紙上有《五經》文藝和賢達人的姓名,也不敢用在污穢之處”---- 被古人尊賢下士、恭敬愛人的品德折服;

<勉學篇>“樑朝全勝時期,士族子弟,多數沒有學問,以至有素養說:上車不落就可當著作郎,體中無貨也可做祕書官。沒有人不講究薰衣剃面,塗脂抹粉,駕着長檐車,踏着高齒屐,坐着有盤團的方塊褥子,靠着用染色絲織成的軟囊,左右擺滿了器用玩物,從容地出入,看上去真好似神仙一般,若要明經義求取及第,那就僱人回答考試問題;要出席朝廷顯貴的宴會,就請人代筆作文賦詩。...等到發生戰亂流離後,朝廷變遷,執掌選拔人才的職位,不再是從前的親屬,當道執政掌權,不再見當年的私黨,求之自身一無所得,施之世事一無所用...”---- 這似乎也是浮躁、靡靡的這一時代的寫照,特別是全民娛樂及網絡文化的興起更是"前無古人",原來歷史無論好的壞的,真是在不斷地重演着;

“有位客人追問我說:‘我看見有的人只憑借強弓長戟,就去討伐叛逆,安撫民心,以取得公侯的爵位;有的人只憑借精通文史,就去匡救時代,使國家富強,以取得卿相得官職。而學官古今,文武雙全的人,卻沒有官祿爵位,妻子兒女飢寒交迫,類似這樣的事數不勝數,學習又怎麼值得崇尚呢?’我回答說:‘人的命運坎坷或者通達,就好像金玉木石;研究學問,掌握本領就好像琢磨與雕刻的手藝。琢磨過的金玉之所以漂亮,是因爲金玉本身是美物;一截木頭,一塊石頭之所以難看,是因爲尚未經過雕刻。但我們怎麼能說雕刻過的木石勝過尚未琢磨過的寶玉呢?同樣,我們不能將有學問的貧賤之士與沒學問的富貴之人相比。況且,身懷武藝的人,也有去當小兵的;滿腹詩書的`人,也有去當小吏的,身死名滅的人多如牛毛,出類拔萃的人少如芝草。埋頭讀書,傳揚道德文章的人。勞而無益的,少如日蝕;追求名利,耽於享樂的人,四處碰壁的,墮入秋草。二者怎麼能同日而語呢?...’”----- 這段有明心見性,讓人正覺,重新審視價值觀、世界觀的作用;

“人們看到鄉鄰親戚中有稱心的好榜樣,叫子弟去仰慕學習,而不知道去學習古人,爲什麼那樣糊塗?世人只知道騎馬披甲,長矛強弓,就說我能爲將,卻不知道要有明察天道,辨識地利,比較衡量是否順乎時勢人心、明察通曉興亡的能耐。只知道承上接下,積財聚谷,就說我能爲相,卻不知道要有敬神事鬼,移風易俗,調節陰陽,推薦選舉賢聖之人的水平。只知道不謀私財,早辦公事,就說我能治理百姓,卻不知道要有誠已正人,治理有條理,救災滅禍,教化百姓的本領。只知道執行律令,早判晚赦,就說我能平獄,卻不知道偵查、取證、審訊、推斷等...”----- 讀罷此段我特別想爲中國的執政黨叫屈,已經對謾罵他們的聲音有些麻木時,細細想來祖國近十年的變化,雖然好壞參半但他們的功績還是需讚許及肯定的,畢竟當好這十幾億人口的家長卻非易事;

“讀書做學問,本意在於使心胸開闊使眼睛明亮,以利於行。不懂得奉養雙親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順受父母的臉色,和聲下氣,不怕勞苦,弄來甜美軟和的東西,於是謹慎戒懼,起而照辦。不懂得服事君主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職不越權,見到危難不惜生命,不忘對君主忠諫,以利國家,於是悽惻自念,要想效法...”------ 初讀時會感覺“事君”在如今好難,不僅少有人會領情,擔憂更多的是別人的詫異。但再又一想,這本來就是倫常之道,只不過當世知道這道理的人少,會做的人就更少了,但那不代表它已過時,孝悌忠義永遠是才治世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