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中的聯想策略與詞彙記憶

第—、“重複”

英語學習中的聯想策略與詞彙記憶

重複是爲了加強記憶,而記憶是學好語言,特別是學好外語的重要條件,英語學習方法:重複、聯想、歸納。重複,不是背單詞,也不是從詞典裏找些什麼我認爲會“用得着”的東西,抄在小本本里,然後走路時翻一翻,坐公共汽車時也翻一翻,強行去重複那些孤立的東西。我的重複指反覆的“輸入”、反覆的“儲存”、反覆的“輸出”。對語言材料的輸人,不能做被動的輸入,如被動地聽一些難以聽懂的材料,逼自己硬着頭皮去讀那些讀不懂的書籍、文章等。被動輸入的結果只能得到短暫的、不牢固的儲存,有時甚至根本無法儲存。我是採取主動輸人的方式的,要求聽或者閱讀一些適合自己程度的材料,以便容易在大腦裏儲存。爲了確保有效儲存,輸入的東西要經過多次的重複,這就是反覆的“輸入”。外語學習的反覆輸入不是重複輔入孤立的單詞,而是反覆輸人有意義的話語:爲使完整的、有連貫意義的語言材料都能進入大腦儲存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靠主動的反覆輸入(這裏的“主動”意指積極的重複,目的明確的重複)。

在外語學習上,多重複或作反覆輸入,意味着多加複習。反覆的“儲存”指通過不同的使用場合將語言材料反覆輸人到大腦的記憶庫中,使有限度的短時儲存因爲得到不斷重複而從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長期記憶的“長期”是靠不斷重複來保持的。另外,長期記憶記住的是材料的意思和內容,不只是它的聲音或形狀。故此,正確的背誦在外語學習中是有用的。我主張背一點東西。我覺得能將語言材料背誦出來是主動重複這些語言材料的結果,但要將背誦下來的東西作長期的保留,則仍需不斷重複語言材料的內容(不只是重複語言材料的聲音)。爲背書而背書、不求甚解,對外語學習當然沒有用處。

反覆的“輸出”指的是“辨認”和“回想”。遇到新的材料不但要輸人大腦.還要印證儲存在大腦記憶庫中的材料.這就是辨認;在印證的過程中對新、舊材料的不同使用場合作比較,這就是回想主要內容。“辨認”和‘回想’,兩者加起來就是聯想。“聯想”實際上是學習外語的第二條規律了,所以我放到下面去談。

第二、“聯想”

這是我學習外語總結出來的第二條規律,英語方法《英語學習方法:重複、聯想、歸納》。前面說過,聯想就是辨認和回想。要在接觸新的語言材料時辨認出已輸入的材料,要在表達時回想儲存的材料。

“辨認”比“回想”容易。學習外語時,在接觸到的口頭或書面材料中,我首先辨認出自己曾經學過的東西,同時通過輸人使新材料進入短期記憶,再通過重複使新材料內容得到較長期的'儲存。

至於“回想”,那是我看過或聽過的材料的復現或重現。根據不同的材料,我可能復現剛進入短期記憶的新材料,也可以復現已牢固儲存在長期記憶裏的內容。

要做有效的聯想,就要利用三種外部信息:

(1)利用自己的語言知識來檢查和操縱自己輸出的語句結構,保證其正確;

(2)利用自己的普通常識來檢查操縱輸出的內容,使之合乎現實,能夠達到交際的目的;

(3)利用自己使用語言的技巧,務使輸出的話語做到得體、正確。

下面是我昔日在語言實踐中進行聯想的方法。學習一個外語單詞、一句話,都設法聯繫現實中的具體事物、具體情景。只有這樣才能印象深、記得牢。我們每個人都有聯想的能力,這是我們從自己的記憶庫裏輸出的能力。我們讀一本小說、聽一個故事,靠的是眼睛和耳朵去領會那些印刷或聲音的符號。這些符號輸人大腦就變成映像,構成一個個的情景。不同的人大腦中的情景不盡相同。如果叫大家聽同樣一個故事,然後要大家把自己腦子裏構成的情景畫出來,十個人會畫出十個樣子,無一相同,但內容基本上會一樣。這與人的想象力、知識經驗,以及對輸人材料的理解程度有直接關係。聯想力強的,構成的畫面就比較豐富多彩,印象就深,不易遺忘。所以我覺得.學習外語就要充分利用這種聯想力。爲什麼學習故事性強的語言材料比學習政論、科技的文章記得牢,複述容易呢?那是因爲故事性文章有情節,可以引起豐富的聯想,容易儲存。至於政治性、科技性文章,寫的人有他的特定的思路,學的人硬要按着文章表現的思路輸入大腦,不能隨意改變,這樣,聯想範圍就窄了,記憶儲存或復現輸出也就比較困難。

學習外語的人在接受材料時就可以運用聯想,即將輸入與現實掛鉤;運用材料時也可以運用聯想,就是要把學來的、儲存在大腦中的材料儘可能與客觀現實的事物或情景聯繫起來,並且設法用外語復現、表達出來。我記得,當學生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