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失真”現象梳理

由於對《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理解不夠全面透徹,對“真語文”的理解有所偏差,一些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了背離課標、脫離語文本質的“失真”教學,這樣的教學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筆者對“失真”現象進行了梳理,列舉如下。

語文課堂“失真”現象梳理

一、注重人文性,輕視工具性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個表述對語文性質做出了科學界定,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兩者的協調統一。評價一堂課,也應二者兼顧。但實際情況是,部分教師過分看重了教學中的人文性。有些課,不太重視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及文本的解讀,不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而是跨過課文本身做許多引申和發揮,做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卻被認爲是好課。某位教師執教縣級評優課《治水必躬親》,在讓學生結合註釋匆匆理解文意之後,將課堂主要時間放在對海瑞個人的研究上,講了許多關於海瑞的故事,讓學生探究海瑞的清廉、剛正等優秀品質。評課時一位老師竟然爲該課大聲叫好,認爲此課充分發揮了課文對學生思想情感的薰陶作用。此種評價令人大跌眼鏡。

一篇文言文,不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不幫助學生梳理文言現象,卻將主要精力用在所謂的“拓展”上,將語文課變成了政治課,語文味喪失殆盡。其實,新課標中所說“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並非不落實語文知識,不培養語文能力。只重工具性,搞繁瑣、重複的知識傳授和訓練,使課堂變得沉悶、枯燥,學生毫無興趣,這種做法我們應摒棄;只重人文性,把學生該掌握的語文知識丟在一邊,課堂表面上氣氛熱鬧,精彩紛呈,但冷靜想想,這種課的所謂“人文性”只是空談。()僅侷限於語文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的課堂,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脫離語文學科的特點,把精力全置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的課堂,更是難以使學生全面發展的。

二、注重主體性,輕視主導性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些內容要求教師以人爲本,尊重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有些教師對這些要求進行了曲解,認爲教師是課堂學習的觀望者,是陪客,課堂秩序亂了不去維持,學生思維亂了不去調整,甚至出現了錯誤結論也不糾正。筆者最近聽縣級評優課《都市精靈》,多位執教者對學生離題萬里的回答給予“還行”“有創意”等評價。而少數聽課人認爲這種熱熱鬧鬧、學生活動很多的課,已經把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是符合新課標精神的。

實際上,這種教學削弱和替代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語文學習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以落實教師的主導地位爲前提。教師獨霸課堂的做法絕對錯誤,但教師在課堂上“大放羊”也是違背教學原則的。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如果課堂缺乏教師有效的組織管理,必會導致課堂無序和失控,課堂教學效率將大大降低;教師又是學生閱讀的促進者,若沒有教師適時的引導和有效的促進,學生就不能在較高的層面上把握文本,閱讀能力將停滯不前,課標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以及“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等目標也就無法實現。

三、注重多媒體,輕視真文本

語文教學過程中恰當使用計算機、投影儀等媒介,可以增大課堂容量,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理解課文內容,加深他們的感情體驗。《課程標準》也建議“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爲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但有些教師據此片面認爲不使用多媒體的課不是好課,濫用多媒體的課在他們眼裏反而成了體現課標精神的優課。筆者曾聽過一堂市級研討課《在聲音的世界裏》(作者王蒙),教者先用錄音機播放各種聲音導入新課,接着放了一遍課文錄音,然後讓學生回憶在成長的路上哪種聲音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小組交流,每組推薦一人全班交流,最後讓學生聽錄音,並根據錄音描繪其情境。這堂課緊扣聲音設計教學環節,學生活動時間也不少,所以有些聽課者認爲精彩。但仔細想想,教者完全拋棄了文本,學生根本沒有揣摩文章的語言精髓,沒有領悟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課怎能算好課?

語文教材是範本,是例子。作爲傳遞和接受人類精神財富的特殊憑藉,語文教材還具有自身獨特的教育教學功能。語文教學應該恰當運用多媒體,但不能無視語文教材的憑藉屬性,因爲學生要憑藉這些“範本”揣摩語言,形成語感,並進入作者的感情世界,領悟感情,接受薰陶。離開了文本這個憑藉物,怎麼能“讓學生進入現實生活中可能有的角色,去進行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從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因此,我們在選擇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首先要用好課本這個最重要的'“憑藉”.

四、注重學生悟,輕視教者析

《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些表述要求教師從繁瑣、枯燥的分析中走出來,杜絕“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有更多時間與文本對話,自我感悟。然而這是否就意味着課堂上一點也不需要教師的分析了呢?筆者剛剛聽了一堂校級教研課《囚綠記》,教者要求學生談談課文的主旨,有的學生說是“愛不等於佔有”,有的學生說是“人性的迷失與迴歸”,還有的說是“謳歌了不屈的精神”.教者總結說:“大家說得都有道理,我們也就不下定論了,你們覺得哪種看法有道理就認同哪種吧。”隨後教師宣佈下課。在評課中,有人認爲執教者十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多元探究,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筆者對此頗有微詞。

作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前提下,在學生提出自我見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適度點撥、分析、指導,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本,是符合語文教學規律的,也是符合課標精神的。忽略文本的核心價值,一切都讓學生感悟,對學生的一切回答都不提反對意見,完全放棄點撥分析,這是不符合實際的,也不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課堂上過分看重學生感悟而將課堂分析棄之不顧的做法,應該堅決反對。

以上所述的“失真”現象都違背了語文教學的“本真”,不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更不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因此,語文教師應深入學習課標,準確理解“真語文”的內涵,並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努力使語文教學呈現一派“本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