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數的比較教案

教學目標:

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數的比較教案

1、通過熟悉的事情,經歷“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等描述數據的過程。

2、瞭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等的含義,能根據已知的數學信息,判斷和選擇合適的數據。

3、在用語言描述數據、選擇數據的過程中,培養數感,發展數學思維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創設情境

教師提出在海邊見過哪些平時見不到的東西的問題,在學生對海邊事物的描述中,引出丫丫家在海邊的情景圖。

二、自主學習

1、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出圖中他們一家人在幹什麼和三個人撿貝殼的數學信息。

2、教師重複情境圖中的故事和數學信息,然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他們撿貝殼的多少情況。給學生充分地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

3、認識多得多、多一些。

(1)教師以爸爸的身份提出都用一個“多”字不合適的問題,然後啓發學生討論:怎樣說才能區分爸爸、媽媽比丫丫多的程度呢?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爲了區別爸爸和媽媽撿的貝殼比丫丫多的程度,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來描述。

(2)教師寫出下面兩組數:

48和45

30和16

讓學生用多得多、多一些來說明兩個數的大小關係。

4、認識少得多、少一些。

(1)在學生會用“多得多”、“多一些” 描述多少的基礎上,直接提出用“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

(2)出示下面兩組數,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

52和32

21和27

三、嘗試應用

1、出示情景圖,先讓學生觀察、瞭解圖中的信息。

2、提出判斷紅紅和聰聰有多少硬幣的要求,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只要說的合理,就給以肯定。

四、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說圖意,找出數學信息,然後用語言描述各種鹿的多少關係。最後用符號表示出3個數的大小。

2、練一練第2題。學生弄懂題意後,自己試做,全班交流。

五、數學遊戲

先由教師出數,學生試猜,試猜過程中對學生猜數的策略和技巧給予指導。

然後同桌換角色任意出數去猜,要求猜數的同學說出猜數時的想法。

大部分學生喜歡大海,嚮往大海,由大海邊有哪些有趣的事物開始學習,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自然引出本課的活動內容。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三個數的大小關係,既是已有知識的應用,又是對現實情境中數量關係的理解,更爲下面的活動提供課程資源。

多得多、多一些等這些詞語成人生活中經常用到,但學生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感受多是模糊的。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多說多議,使學生初步瞭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含義,進而達到會用語言描述的目的。

及時進行嘗試、鞏固性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含義,並學會應用。

學生在理解、會用“多得多”、“多一些” 描述多少的背景下,讓學生直接用“少得多”、“少一些”描述數據的大小,使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

及時進行所學知識的綜合練習,有利於學生掌握新知。

觀察、瞭解圖中的信息,爲下面的判斷活動做準備。

用語言描述各種鹿的多少關係,進一步瞭解“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含義。

在瞭解用語言描述數之間相差程度後,根據已知的數學信息,判斷和選擇合適的數據,培養學生的理解、判斷、識別能力。

猜數遊戲對學生既有吸引力,又有很強的挑戰性。通過遊戲,在玩的過程中練習用語言描述數之間相差多少的關係,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師:同學們,誰去過海邊或在電影、電視上見過?在海邊有哪些我們平時見不到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你見過的東西。

●沙灘,一大片沙灘……

●海水,好多好多的海水,一眼望不到邊。

●貝殼,海水衝上來的貝殼。

●小螃蟹,在海邊經常可以見到小螃蟹。

……

師:同學們說了這麼多海邊有趣的事物。我們教材上有一幅丫丫一家三口人早上在海邊玩的圖片,大家一起看一看丫丫一家在海邊幹什麼?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事物。

生:丫丫一家在海邊撿貝殼。

生:爸爸撿了50個貝殼。

生:媽媽撿了22個貝殼。

生:紅紅撿了18個貝殼。

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做簡單板書:

爸爸:50個

媽媽:22個

紅紅:18個

師:觀察的很認真。在一個海濱的早晨,丫丫一家三人口到海邊玩,他們都撿了一些貝殼。爸爸撿了50個,媽媽撿了22個,紅紅撿了18個。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他們撿貝殼多少的情況?

學生回答。教師注意做簡單板書。

(1)爸爸撿的最多,丫丫撿的最少,媽媽撿的在他倆之間。

板書:爸爸 媽媽 丫丫

(2)爸爸撿了50個,比丫丫撿的多。

板書:爸爸比丫丫多。

(3)媽媽撿了22個,也比丫丫撿的多。

板書:媽媽比丫丫多。

第(3)種說法如果出現不了,教師可啓發:媽媽和丫丫比一比?

師:剛纔同學們說得都對。但是,丫丫的爸爸有點意見:我撿了50個,比丫丫撿的多多了,說比丫丫撿的多。她媽媽撿了22個,才比丫丫多幾個,也說比丫丫撿的多。這不太合適吧?我覺得丫丫爸爸的意見有道理,你們認爲呢?

學生可討論一下,形成共識。

師:那怎樣說才能區分爸爸、媽媽比丫丫多的'程度呢?

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及時進行引導和說明。如:

生:爸爸比丫丫撿的多很多。

師:我們可以說爸爸比丫丫撿的多得多。

生:媽媽比丫丫撿的多一點。

師:我們可以說媽媽比丫丫撿的多一些。

結合交流,教師板書出:

爸爸比丫丫多得多。

媽媽比丫丫多一些。

師:以後生活和學習中,用語言說明兩個數的大小的時候,如果兩個數相差比較多,我們就用多得多,如果兩個數差得比較少,我們就用多一些。

師:看下面兩組數,你能用多得多、多一些分別說明兩個數的大小嗎?

生:48比45多一些。

生:30比16多得多。

如果出現不同意見,讓學生討論一下。

師:同學們已經會說媽媽撿的貝殼比丫丫撿的多一些。爸爸撿的貝殼比丫丫撿的多得多。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用少一些、少得多來說明他們撿貝殼的情況。誰來說一說?

學生說,教師進行啓發性提問。如:

生:丫丫撿的貝殼比媽媽撿的少一些。

師:說說是怎樣想的?

生:媽媽撿的貝殼比丫丫多一些,當然丫丫撿的貝殼就比媽媽少一些了。

……

師:看這兩組數,請你用不同的詞語說明它們的大小關係

師:剛纔我們學習了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數的關係。現在我們來看一看亮亮、紅紅、聰聰他們在幹什麼?

生:他們在比硬幣的多少。

師:他們都說了些什麼?

生:亮亮說他有58枚硬幣。

生:紅紅說她的硬幣比亮亮的少一些。

生:聰聰說他的硬幣比亮亮的少得多。

師:你能根據亮亮、紅紅和聰聰的敘述,看一看、想一想,紅紅和聰聰的硬幣可能有多少?

生可能會說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合理,教師就給予肯定。如:

生:我猜紅紅有52個。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生:紅紅說比亮亮少一些,就不會差得太多,我又看看她面前的硬幣,也差不多有52個。

師:說得不錯。紅紅可能有52個。誰還有其它意見?說一說。

師:同學們看這幅圖,圖中有什麼?你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圖中有長頸鹿、梅花鹿、馴鹿。

生:長頸鹿有18只,梅花鹿有60只,馴鹿有51只。

師:說一說這三種鹿之間的多少關係?

學生可能會兩兩比較,也可能會三者之間比較。

●長頸鹿比梅花鹿少得多,馴鹿比梅花鹿少一些。

●梅花鹿比長頸鹿多得多,梅花鹿比馴鹿多一些。

●梅花鹿比馴鹿多一些,比長頸鹿多得多。

●馴鹿比梅花鹿少一些,比長頸鹿多一些。

……

師:你能把這三個數按一定的順序用符號連接起來嗎?

生可能用大於號,也可能用小於號連接,正確的教師都加以肯定。

師:讀一讀圖中給出的信息,判斷一下動物園的羚羊可能有多少隻?

在全班交流時,要讓學生說出判斷的理由。選45比較合適。因爲51和52比,人們一般都說51比52多1,而不用多一些。

師:現在誰願意和老師一起來做一個猜數遊戲。我想到了一個兩位數,它比54小一些,你們猜一猜這個數是多少?

生:可能是32。

師:不對,比32大。

生:可能是50。

師:不對,比50大一些。

……

師:剛纔老師和××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猜數遊戲。現在你們同桌兩個也來換角色出數猜數,出數的形式可以有多種,可以說比哪個數大一些、小一些或告訴兩位數的個位是幾。同桌兩個試一試吧。

教師巡視,對學生猜數的策略和技巧給予指導。

師:現在,哪個同學願意出一個數,讓大家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