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科備考方案

複習是一種對教材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整理的活動過程。有效的複習指導,不僅有助於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獲得理想的“即時效應”。針對畢業複習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這些突出的實際問題,我們教師必須通過複習教方法、抓規律,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複習鞏固的內容,從新的視野對知識和技能進行再認識、再實踐。下面簡單談談六年級語文複習課的一孔之見。

六年級語文科備考方案

一、制定計劃,鼓舞士氣——磨刀不誤砍柴功

課程接近尾聲,感覺畢業在即,複習將全面鋪開,許多學生的情緒也隨之波動起來。具體會有這樣幾類:一類優秀學生,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對自己要求高,但課堂明顯感覺自己吃不飽,炒剩飯似乎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一類是中等生,他們處於半明白半糊塗的混沌狀態,認爲已學過的知識複習起來枯燥無味,儘管一知半解卻似乎覺得啥都會一點,學習有些鬆散,對自己要求不高;一類是學困生,他們似乎有些破罐子破摔,每次考試成績遠遠落後於他人,學習的信心在一點點被摧毀,學習態度消極,作業敷衍,課堂懶洋洋,屬於被動學習羣體。因此,引導學生端正態度,樹立信心,積極投入複習就顯得尤爲重要。於是,我們讓學生制定自己的複習計劃,內容包括:我的目標、我的誓詞、我的努力方向、我的努力措施四個方面。我們鼓勵學生朝着自己的目標奮進,做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同學們情緒激昂,摩拳擦掌,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

二、整體把握,分層要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做好了學生的思想工作,教師還必須有整體的把握。這裏的整體把握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知識,也就是在複習階段應複習什麼,應該達到怎樣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復習備考之前有一個前瞻性的通盤思考。國小階段所學的各類知識大致可分爲十類:漢語拼音,漢字(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多音字形近字、改錯別字、查字典),詞語(詞語理解與搭配、近義反義多義詞、詞性、成語填空及分類、諺語歇後語),句子(擴句縮句、修改病句、改寫仿寫句子、關聯詞、組詞成句、句子轉換),古詩詞(國小生必背古詩文及日積月累),閱讀(課內和課外閱讀),標點符號,語文常識,口語交際,作文。其中,基礎知識(拼音、漢字、詞語、句子、標點符號、古詩詞)要注意積累打好基礎;段篇的學習要加強運用,增強理解能力;口語交際要走向生活,創設情境;習作要研究評改,促進發展。

我們備課組老師也經常在一起討論複習策略,確定複習重點。精誠團結,羣策羣力,是我們能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因素。有問題集體商討,有經驗集體交流,有金點子集體享用,大家擰成一股繩,統一要求,統一內容,統一方法,共同前進。

二是指學生,由於每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能力,複習能力,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對班級學生的現有情況和原有知識能力作一個比較系統的現狀分析。對於班中學生的優缺點以及他們的學習水平,教師要做到了如指掌,在做到整體把握的情況下,對於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給他們確定一個能夠實現的奮鬥目標。如優生和中等生:在完成共性的學習任務後,可以自主積累拓展,進行一些能力拔高訓練,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降低期望值,重在打牢基礎,紮實聽說讀寫練習,進行一些基礎的過關訓練,達標即可。切不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把他們困在難題的沼澤裏,事倍功半,讓他們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重學生在自己起點上的發展和進步)。

三、講究方法,達到高效——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好的複習課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必須優化複習方法。我認爲,在複習過程中要做到五個爲主。

1.以學生爲主。複習課也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要做到這一點,語文複習課就要上得放手一點,放手讓學生自己練,放手讓學生自己悟,放手讓學生自己評。因爲“複習”就是再學習,“再學習”還得靠學生自己。複習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要架起學生與教材之間溝通的橋樑。如對於每單元的課文內容,複習時我們讓學生自主梳理,查缺補漏,做好複習整理筆記;針對句子練習掌握情況,讓學生自己出一出或找一找這類題目進行鞏固練習,掌握方法,熟能生巧。

2.以課本爲主。現行教材,具有新、全、活等特點,知識點多,覆蓋面廣,問題設計的角度新,對能力要求高。根據這些特點,複習時既要讓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使他們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因此,要紮紮實實抓好課本知識點,把課本與複習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互爲補充,相得益彰。如可以引導學生站在教材高度,從整體上梳理教材,構建單元框架,又可針對每單元主題,結合本單元涉及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強化和相應的拓展延伸,觸類旁通,豐富積累。

《六年級語文科備考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