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做人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與做人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與做人讀後感

讀書與做人讀後感1

打開季羨林老先生的《讀書與做人》一書,首先就被季老獨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懷着對大師的敬仰,我讀完了此書,頗有感觸。全書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讀書,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筆樸實,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如與讀者面對面娓娓道來,介紹了季老一生的讀書求學經歷,在國外十年寂寞的留學苦讀生涯,對學問的苦苦追求過程。這裏有他對師友的緬懷,有他的讀書心得,有關於學術問題的深思,更有他對於新青年的諄諄教誨。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頗多。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肩負着傳承智慧、承上啓下的重任。因此,我們更該多讀書,多思考,不斷充實自己,與時俱進。我們要在讀書中找到樂趣,爲教學需要而讀書,爲提高素養而讀書,努力做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另外,我們應該明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做一個有目標、有追求的新青年。

合上書頁,心裏的崇敬、感言、傷痛、震撼仍然無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因先生有桂林一枝般的人格、獨特絕世的美!

“做一個正直、勤奮、勇敢,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正直是做人最基本的一個原則。曾國藩在家書中寫道,“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沒有正直的品格,就沒有一切成功可言。而勤奮是個人行事成功的.基本要素。“業精於勤荒於嬉”,只有勤奮,切好的想法才能夠執行,纔有成功可言。勇敢是做事出類拔萃、超羣絕倫的關鍵決定因素。適當的勇敢,大膽去想,切勿固步自封,腦中常有新思路、新想法,這是一個積極上進者的常態。懂得感恩,我們才知道去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我們才能夠擁有一顆寬容心。

作爲一名數學教師,首先我們要廣泛地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其次,要精讀自己本專業的書。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要有所深入,而不是淺嘗輒止。最後,就以一首季老書中引用的詩來描述吧: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讀書與做人讀後感2

學期第一次雙學按照往例正常在我們工業設計的專業教室舉行,在雙學的三個主題中,我選擇了“讀書、做人,你準備好了嗎?”,在我的眼裏,讀書與做人有着密切的聯繫,相信您也會同意我的觀點。

一代宗師季羨林先生在他的書裏《讀書與做人》曾經這樣講過:“也許有人認爲,‘讀書與做人’這個問題提得幼稚而突兀。這就等於問:“爲什麼要吃飯”一樣,因爲沒有人反對吃飯,也沒有人說讀書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卻認爲,凡事都有必須問一個“爲什麼“,事出有因,不應當馬馬虎虎,等閒視之。”從季先生的這段文字裏,我們能夠明白,讀書與做人一樣,凡是都應該講求個真真切切。

做人,需一生。人從出生到死亡,就是從人生的起點走向人生的終點。每個人的共性之處也就在於人生都有起點和終點,但是起點至終點之間的路卻有萬萬條,每一個人選擇的`人生路都是不同的。魯迅先生曾經講過:地上其實並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每一個人的一生,同樣是在走路,只不過我們的人生是有參照的人生,即地上已經有很多路了,我們要找到我們所要走的那條路,同樣,在走我們路的時候,我們可以走一下別人已經走過的比較好的路,這就是所謂的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因此,爲了使我們人生的路走得完美一些,我們需要取捨一下別人走過的路,哪條路是行的通的,哪條路是行不通的,哪條路對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標有幫助等,都需要我們去了解,去認識,而瞭解和認識比較全面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讀書。因此,可以說,讀書,是爲了認識人生,是爲了更好的做人。

寫一個人,只需兩筆;做一個人,必須一生。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這十六個字,最能夠體現出我們讀書的真諦。讀書是爲了更好的做人,讀書和做人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對於懂得做人道理的人來講,讀了書將會使他們的思想、思維、視野更加開闊,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做人。

讀書是學問,做人也是學問。好好讀書,真誠做人,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追求。

讀書與做人讀後感3

《讀書做人》這本書一直像磁鐵一樣吸引着我,而我也把它當成了自己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這本書選編了衆多震撼人心的故事,通過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其中,我最喜歡《心裏的父母》這篇文章,因爲它喚醒了我那顆塵封了已久的.感恩之心。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三年級國小生裘里亞的故事。裘里亞家很窮,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壓到父親的肩上。父親白天在鐵路當僱員,晚上還要替人抄稿子。裘里亞提出要幫父親抄,父親怕耽誤他的功課,堅決不同意。他就趁晚上父親睡熟後偷偷起來抄,因此耽誤了自己的功課。父親不知道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責罵了他。他默不作聲,忍受着責罵,繼續偷偷幫父親抄搞子。直到一天,父親發現了真相,非常懊悔,從此更加疼愛,關心自己的兒子。

讀完這個故事,我爲文中濃濃的父子親情感動,更爲裘里亞的孝行和懂事而動容。我比裘里亞大了整整三個年級,卻只知從父母那裏索取而不知爲一直深愛着自己的父母做點什麼,想想真是太令人汗顏了。

記得那天中午放學回到家,我一見飯沒做好,就耍起了小姐威風。不問三七二十一就向剛剛從田裏回來的媽媽大吼大叫,媽媽沒有說什麼,默默地走進了廚房,不一會便做好了我最愛吃的蛋炒房。我端起了飯全然不顧身邊又累又餓的媽媽,三下兩下吃完後,轉身上學去了。

《心裏的父母》讓我懂得了爲人子女者,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應該從小就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愛他們,感謝他們爲我們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