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及反思

【學習目的】

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及反思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認知)

2、整體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和感情。(能力)

3、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能力)

4、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人生。(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重難點】

1、重點:

⑴ 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⑵ “山”、“海”的象徵意義。

2、難點:詩歌的主旨的明確。

要解決好這兩個學習重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引導,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要相機點撥。

【教材分析】

詩歌在表達的主題和感情上往往顯得豐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賞和理解上的因人而異,但我們不能就此忽視對詩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邊》主題相當集中、明確,表達的是信念與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義。如果片面強調個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現的偏差於不顧,反而不能真正達到欣賞詩歌的目的。所以在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個性發揮的空間時,教師也要注意有藝術的引導,以期不會在開學初就給學生一定的“傷害”,這將不利於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真正貫徹,不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的形成。所以主旨的明確與個性的感悟處理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設想】

一、學習方法

讀──講──讀──賞──讀。

“講”:清除文字、詞語等障礙,整體把握內容和感情。

“賞”: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

課堂討論──評述、質疑。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出理由,然後師生相互質疑。

二、媒體設計

第一節詩歌配樂理查德與鮑丁·斯坦博格的長笛與鋼琴合奏《母親教我的歌》。

第二節詩歌配樂理查德與鮑丁·斯坦博格的長笛與鋼琴合奏《大海》。

課件提供羣山、大海的圖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麼,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麼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麼啓示呢?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裏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課後“讀一讀,寫一寫”:

在課文句子中劃出詞語,明確詞不離句。查詞典,明確認知上有困難的詞語的意思和讀音。

讀課文做到字正腔圓、順暢流利。

2、整體感知:

熟讀課文,把握內容及感情。

⑴ 詩中的“海”和“山”蘊含着什麼意思?

探究學習:

詩的第一節寫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現實中“海”和“山”。

第二節詩寫了長大後的拼搏和奮鬥;其中“山”比喻困難、障礙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邊是海”實則是詩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爲理想而艱苦奮鬥的積極行動。“山”不止一座,只有堅持不懈翻過連綿羣山,才能見到那美麗的大海;理想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撓的艱辛跋涉。所以這首詩寫了詩人對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發了詩人渴望實現理想的感情。總之詩歌意蘊很豐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還需深入把握詩歌的深層含義。

(以上探究內容,儘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思考,多說,不強求標準的答案,意思正確即可,要注意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 )

⑵ 朗讀這兩節詩應該分別讀出什麼語氣?並說明理由。

(配樂,營造氛圍,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探究學習:

第一節應讀出“嚮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語氣;

第二節應以“肯定、堅決”的語氣爲主旋律。

重點練讀語句:

(生四人討論,各組合作學習,擬朗讀處理方案)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處理方案一:一、二行喃喃自語、聲音由平漸高語速由慢漸快;三、四行語鋒陡轉、語氣加強、肯定堅決、語速急緩交錯;五、六行語速稍慢、稍拖音、低沉但渾厚轉爲高亢響亮再轉爲低沉減弱,要讀出對理想的渴望。

“是的!人們啊……照亮你的眼睛”語氣漸強,應讀得鏗鏘有力,最後一句應該上揚很高。這段寫出理想實現的時候,人們驚喜萬分。聲音洪亮、慷慨激昂,讀出這種喜悅!個別示範後,全班齊讀。

總結: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啓示。同學們對句與句之間的語氣把握得很好,其實句子內部也有急緩輕重的區別。關鍵還是對詩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後,才能處理好。看來這任務要下堂課來完成了。

(齊聲朗讀課文)

3、課堂小結:

在這一堂課裏,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詩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讀聲中,我聽出了大家愛這篇意蘊豐富的詩歌。其實我國是詩的泱泱大國,優秀詩歌比比皆是,有興趣課外找幾篇讀讀,你一定會更喜歡這朵文學世界的奇葩──詩歌。

三、佈置作業

1、語言訓練:

讀一讀,寫一寫詞語至少選三個造一段話。

2、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3、對不理解的語句質疑。

第二課時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背誦喜歡的句子,豐富語言,積澱語感。

3、讓能背誦全文的同學表演。

二、研習課文

詩的語言是非常新穎、凝練、含蓄的,請找出你喜歡的並認爲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把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一起討論。

1、自主閱讀。圈劃批註。

2、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並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

課文悟讀:

⑴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提示:“鐵青”詞典上意思: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懼、盛怒或患病時發青的臉色。根據語境,應選擇盛怒時人的臉色。這裏用來形容山,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傳神地表達了大山在孩童眼裏的威嚴與無情以及我的沮喪的心情。這句詩言簡意豐,語言既形象又生動。詩人慣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

⑵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着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提示:這句的三個數量詞用得特別好。“一次又一次”,強調了“我”失望次數多;“又一次次”,強調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

師備問:如果對這些困難估計不足會怎麼樣?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就灰心喪氣,從這句詩你得到什麼啓示?跌倒後要能爬起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把這句讀一讀。

學法指導:抓住關鍵詞語細加品味,細微處有無限煙波。

⑶ “因爲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的枯乾的心靈”

提示:細加品味“在遠方”、“雪白”、“夜夜”、“一次次”、“漫溼”。這裏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對人生追求的巨大意義。它給人以艱苦奮鬥的內驅動力。即使漫漫旅途佈滿荊棘,只要堅信遠方有海在爲你暄騰,你將充實而有活力。雖然渴望實現理想的心人皆有之,但真真正正屢敗不餒執着地爲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是最終的強者。

讀法指導:關鍵字詞在朗讀時要做突出處理。平時要多提高語言感悟力多揣摩發現!

⑷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提示:這句詩很有人生哲理。抓住關鍵字詞“不停地”、“無數座”、“一次次”、“終會”等。理想境界的實現最終是屬於耐心等待的人。不能因爲達不到預定目的就大失所望,前功盡棄,躑躅不前。理想的實現具有長期性和艱鉅性。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只會讓你陷入失望的深淵。只要執迷不悔,勇往直前,努力耕耘,理想定會不期然給你驚喜,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這環節品味與朗讀的結合,課堂氣氛活躍、輕鬆但不失緊張)

3、深入理解詩的內涵後,全班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師生對課文內容相互質疑。

三、體驗與反思

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從這首詩中感悟到了什麼?並把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經歷與同學分享。

四、課堂小結

學完這首詩我們已深深懂得:要見到山那邊的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爲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五、佈置作業

1、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爲題寫一段話。

2、課外薦讀冰心哲理詩: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3、預習《走一步,再走一步》。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海)

重重困難 理想境界

不懈努力

讓好詩陪伴大家一起成長!

【教學反思之學會傾聽,提高效率】

本課實際上共上了三個課時。在設計上側重於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自主質疑、合作解疑、探究學法方面有了初步嘗試,學生很喜歡這樣的課堂。但在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中,爲提高課堂的效率,務必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師生、生生之間的立體傾聽、對話習慣得想辦法落實,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讓學生在欣賞同學的同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或反駁或補充的過程中思維反覆碰撞,提高藝術修養和鑑賞水平。這種學習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得逐步培養學生。我相信只要我提高生活感受和知識儲備,下次表現會好些。

由於經驗問題,對現代詩歌的教學總體感覺較迷惘,總覺不能整體把握現代詩歌教學之網。網中之點,點點連成一個系統的詩歌教學之網的想法只能縈繞於心,求解之法暫無能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