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短文閱讀教學

國小英語課程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小編收集了國小英語短文閱讀教學,歡迎閱讀。

國小英語短文閱讀教學

現代英語教學已經由傳統的知識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語言交際運用型教學方法過渡。也就是現在教育界說得較多的“素質教育”問題。英語,作爲一門語言課,教師如何教、引導學生如何學?這不僅是目前要求每位教學一線執教者和教育研究家必須回答的問題,而且是學校管理者、操作者以及全社會都關心的問題。學生素質的提高,一要靠自身臨場的發揮,更要靠平時教師對他們學習解題方法的訓練有素。教師如果靠時間一題一題的傳授,學生靠一題一題地記“會”,那麼在考場上最多是個中分低能的機器,就不用說是將來適應社會了。會教的人,往往是教給學生金鑰匙;因此,只要你從事教育教學,你都不光是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必須走向學生“交鑰匙”的道路。對教學悟的深,你教給學生金鑰匙,悟的不深你交給學生銅鑰匙;哪怕你交給學生鐵鑰匙,也比交給他們現存的金山、銀山強。因爲現在教材和考試的閱讀理解文章中,普遍源於英語報刊的“原汁原味”的真東西越來越多,“國產”英文材料越來越少;沒有拿到“鑰匙”的人,只能在知識殿堂的門外徘徊。

在國小階段要不要設立專門的閱讀訓練課程呢?訓練的具體方式和方法又是什麼呢?本文擬就國小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方法問題作一些討論。

  一,設立國小英語閱讀教學訓練的目的。

國小英語課程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基礎教研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爲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在五年級的學生中開展英語短文的閱讀教學和閱讀訓練。爲什麼要在國小階段進行專題的英語閱讀的訓練呢?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閱讀理解。閱讀理解是讀者從語篇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著名語言學家Christine Nuttall認爲,作者將自己頭腦中的信息編碼(encoding),形成語篇(text),讀者再把語篇解碼,獲取信息。作者要把他頭腦裏的信息(一個主意,一個事實或一種情感)傳達出去,讓別人理解,他首先必須把信息形諸於文字,即編碼,作者亦被稱爲編碼者。作者一旦完成了編碼過程,信息就以語篇的形式存在於作者的頭腦之外。閱讀過程則是一個解碼過程。作者要傳達的信息進入讀者頭腦,交際過程隨之完成。但是,交際過程並非如此簡單,因爲在交際的各個環節中都可能出現“故障”,致使交際中斷,信息無法傳遞。信息在從作者的頭腦到達讀者的頭腦裏的過程中,若干因素會影響讀者接受信息。這些因素被心理學家們稱之爲變量。 “文字含義並不是僅僅存在於文本中的符號,被動地等待讀者吸收。閱讀者必須積極投入其中,努力挖掘它的含義”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到在閱讀過程中,語言材料和讀者是交互作用的。文字含義既不存在於語篇(text)之中,也不存在於讀者之內,它產生於兩者相互作用之中。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存在着若干變量( variables),這些變量無疑都會對閱讀理解產生影響。五年級的學生學習英語已有一段時間了,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開展閱讀教學和閱讀訓練不但能關注每個學生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二,國小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方法。

進入了五年級,課文從原來簡短的對話一下子轉換成較長的具有故事性的短文。而每個模塊的Unit2 則出現了50個詞左右的小短文,學習的要求從簡單的聽讀提高到閱讀理解短文內容並就課後提出的問題作出書面或口頭的回答。由於每課出現的問題有5-6個,有一般疑問句也有特殊疑問句,學生們一下子適應不了,覺得英語真難啊。個別學生還出現了抗拒的心理,說什麼也不願意開口讀,動手寫。

分析了學生學習的心理和學習的方法後,我馬上調整了教學計劃,在講授新課的同時注重這兩種句式的運用和分析。通過口頭的、書面的練習、學生們對問句的形式及回答的方式都做到心中有數。其方法如下:一、準確理解疑問詞―― 準確理解疑問詞是解答好提問的關鍵。要想準確回答特殊疑問句,則必須首先弄清楚各個特殊疑問詞的意思。如果指人要用who,若指物就用what;指年齡用how old,指時間用what time 、 when;若問 “數量”用how many(可數)或how much(不可數);指地點用where,指原因用why,指程度用how等等。 二,一般疑問句的回答方式―― 一般疑問句的回答方式比較特別,學生們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得出:以Yes / No,作開頭,回答時要含有問句的第一個詞或是迴應問題的中心詞。如:Did Tom play football yesterday? 回答時可用:Yes, he did. / No, he didn’t. 回答從簡單的Yes / No,到規範的Yes, he did. / No, he didn’t. 再到No, he played basketball.逐步發展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在學習Sam ate six hamburgers中。我設置了以下的問題:

( 1 ) Who ate six hamburgers?

( 2 ) Did Lingling eat any hamburgers?

( 3 ) Does she like hamburgers?

( 4 ) What did they give to Sam?

( 5 ) What is Mum going to cook tonight?

通過以上的訓練,學生們在回答問題時會分析問題中一般疑問句的有( 2 ) Did Lingling eat any hamburgers? ( 3 ) Does she like hamburgers?;特殊疑問句的是( 1 ) Who ate six hamburgers? ( 4 ) What did they give to Sam?( 5 ) What is Mum going to cook tonight?。針對各種問題的回答方式,他們就會很輕鬆地回答:

( 1 ) Who ate six hamburgers?

Sam. / Sam ate six hamburgers.

( 2 ) Did Lingling eat any hamburgers?

No, she didn’t. / No, she ate a sandwich.

( 3 ) Does she like hamburgers?

No, she doesn’t. / No.

( 4 ) What did they give to Sam?

They gave their hamburgers to Sam. / Hamburgers.

( 5 ) What is Mum going to cook tonight?

She is going to cook Chinese food tonight. / Chinese food.

這樣的閱讀訓練,結合了閱讀的理解和解題技巧的培養,課程設置從易到難,讓學生們,特別是一些中下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接下來,在閱讀教學中,採用提問式、談話式、討論式教學法,將課堂教學引向激發——創造性模式。閱讀文章時,對所學文章要點,教師提出要求,學生閱讀,尋找答案、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主要有:

(1) 導讀(Pre-reading)

“導”體現的是“以教師爲主導”。教師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可適當的講解與本課有關的背景知識;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圖進行導讀語言設計。通過warm-up activities掃除文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但有些生詞詞義應該鼓勵學生從所學的同義詞、英語短語中猜測),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並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爲正式閱讀作了準備。例如在教授Module 7 Community. He can’t see. 我利用實物投影出示了狗幫助人類的兩幅圖片。

T: Look at these pictures, please! Who helps the man?

Ss: A dog.

T: Can the man see?

Ss: No, he can’t.

T: Yes, the man is blind. What about the girl? Can she hear ?

Ss: A dog helps her. She can’t hear.

T: Good. The girl can’t hear, she’s deaf. The dogs are very useful.

通過對話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本文主要談論的是狗是人類的朋友,也從彩圖中領略到哪些人需要得到狗的幫助及本課的一些新詞 can’t see : blind, can’t hear: deaf。

(2) 速讀(Fast-reading)

這一步驟主要是指導學生帶着問題進行搜索式閱讀和跳躍式的閱讀(Skimming and Scanning),以獲取有關信息,瞭解文章大義。然後讓學生回答有關問題,或讓學生做正誤判斷練習,以檢查學生的理解程度。

例如:Module 6 Self-assessment

① Lingling wants to be in the football team(T)

② She can’t run fast. (T)

③ She was good at football in China. (F) …

(3)細讀(Intensive reading)

這一步驟主要引導學生逐步仔細閱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情節和細節,就課文內容情節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分析段落大以及段落之間的聯繫或中心思想。對文中尚未叫過的生詞和習慣用於句式,可鼓勵學生根據上下文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去猜測去推斷。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思考和邏輯推理的能力,以及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例如:在細讀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之後涉及的一道題中。

Lingling was a good ______ player in China.

A. the high jump B. basketball C. football

正確答案應選B。而選A向的同學僅9.4%選C的佔75%。當提醒學生在注意原文中的句子“You were very good at basketball in China.”其中的you指的就是 Lingling時,學生才恍然大悟。教師乘機告訴學生,讀的過程中要仔細分析字裏行間的意思在下結論。

  三,其他訓練的方式。

Bolinger & Sear 在“Aspects of language”一書(1981.2)中說語言是思維的重要工具,也是一個人的語言運用水平和交際的能力。傳統的教學中使大多數學生聽得懂說不出。因此,在整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一連串的聽說活動深化對語言的理解, 然後開展運用語言的活動,把理解和運用有機的結合起來。

1)單人或雙人活動(Individual or Pair work)

爲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及時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的程度。速讀和細讀之後組織學生一人或兩人一組的活動。教師問,學生答,或學生一人問一人答。這能使學生掌握文章的事實和細節。還可鼓勵學生分析主題句,歸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例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 What does it talk about?

2)小組討論與回答(Discussion & Respond)

Module 8 Unit 2爲例。教師提出問題,Did Lingling write a letter to Daming? / Did she go to Amy’s school? / Did they have class at nine? / Did they do exercises? / Did the bell ring at eight?…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回答或討論答案。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和討論答案初步瞭解課文的意思。教師在聽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弄清學生的'薄弱環節。這樣的閱讀訓練,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費時間,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解答問題的同時,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通過小組學習、自我學習、教師輔助學習等形式,讓學生明白到課文的理解並不是逐字逐句的譯成中文,而是理解關鍵的詞組和了解短文的大意。並指導學生在做題之前先觀察問題的類型,從問句中找出關鍵詞,再從原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分析、綜合之後再做題。

3)“雙主體”教育模式。

此外我還注意因學生特點實施教學。學生的發展狀況受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教育的影響,在學習英語知識、培養技能和能力的認知過程中存在着認知的個別差異。認知差異既體現在認知能力方面,也體現在認知風格上,學生的發展因此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點。通過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爲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證。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建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同時,在教學中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組織好課內外各種活動和指導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爲他們選材、解疑,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培養自學能力,從而保持高昂的學習積極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介紹閱讀內容和文化背景,精心設計好各類問題,逐步加深理解。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在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喚起想象與抽象思維更好地協同活動, 語言知識的講解要適度,操練要結合語境,使文章內容更有生動現實感,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就能提高閱讀效果。

其實,不單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這樣做,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遵循“雙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大膽學習、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潛能,才能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學生作爲主體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參與中得到訓練和發展。

相信經過長時間有計劃、有目的的系統訓練,學生加快閱讀速度,提高閱讀的正確性,這兩者一定能有機地統一起來。以提高學生閱讀英語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爲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