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必備的生物知識要點彙總

對於國中的學生來說,生物是所有課程中最有趣的,但是部分學生的生物成績並不好,想要提高生物成績,第一步就要是要將最基本的知識點掌握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中生物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必備的生物知識要點彙總

  國中生物常考知識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而實現的。

2.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的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性和行爲方式統稱爲性狀。

3. 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與白毛。

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5 轉基因超級鼠的啓示: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同時也說明在生物傳種接代中,生物傳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6. 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樑”。

2. 基因位於染色體上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爲23對(46條),也就包含了46個DNA。

5. 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而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親代細胞中染色體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體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如圖:課本P31

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

(2)實驗過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給高豌豆(或相反),獲得了雜交後的種子,結果雜交後的種子發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爾又把雜交高豌豆的種子種下去,結果發現長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爲3:1)。

(3)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爲隱性性狀(矮豌豆)的,其基因組成只有dd一種,表現爲顯性性狀(高豌豆)的,其基因組成有DD或Dd兩種。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現型比例: 3 :1

2.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近親攜帶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比例較大,其後代患該遺傳病的機率就增大。

第四節 人的性別遺傳

1. 性染色體是指在體細胞中能決定性別性別的`染色體,在人的體細胞中,性染色體有2條。

2. 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男:44條+XY 女:44條+XX)。其中22對男女都一樣,叫常染色體,有1對男女不一樣,叫性染色體(男性爲XY,女性爲XX)。

3. 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精子(22條+Y或22條+X),卵細胞(22條+X)。

4. 生男生女機會均等,比例爲1∶1.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變異,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環境因素的變化而引起的變異。

3. 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人工選擇、雜交育種、太空育種(基因突變)。

4. 生物變異的意義:生物進化和發展的基礎,培育動、植物的優良品種。

  八年級生物基礎知識

生命的發生和發展

1.生命起源過程:

原始大氣→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單細胞生物

原始大氣的成分:甲烷(CH4)、氨氣(NH3)、氫氣(H2)、水蒸氣(H2O),但是原始大氣沒有氧氣。原始生命形成在原始海洋中,還要受到紫外線、閃電、宇宙射線的激發。

2.米勒實驗表明,在類似於原始地球的條件下,無機小分子可以生產有機小分子。

3.生物進化的最直接證據是化石。越簡單、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總是出現在越古老的地層裏;越複雜、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總是出現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層裏。

4.馬的進化過程

年代

5000萬年前

4000萬年前

2000萬年前

現今(現代馬)

體型

似狐狸

似羊

……→

現代馬

四肢

短小

稍長

較長

現狀

足趾

4趾

3趾

中趾較其餘趾發達

中趾着地,側趾退化

生活環境

樹叢

灌木林

……→

乾旱草原

5. 鳥類化石

始祖鳥似鳥類的特徵: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爲翼,後肢有四趾;

始祖鳥似爬行類的特徵:兩翼前端生有三個趾爪,口腔長有牙齒,尾長並長有尾椎骨。

6. 地質年代與生物進化歷史表。見課本P11

地質年代:分爲太古代、遠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紀:三葉蟲時代,寒武紀出現的海口蟲—脊椎動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龍時代。

在地質年代早期只有最簡單的生物,越是地質年代晚期,生物種類越多和現存生物也較接近;這說明現在的各種各樣的生物是漫長曆史的產物,生物經歷了由漫長的演變過程。

7. 生物進化歷程:

原始單細胞藻類→原始多細胞藻類→原始苔蘚→原始蕨類→原始種子植物(植物進化系統樹)

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原始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動物進化系統樹)

8. 生物進化趨勢: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生。

9. 達爾文—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

主要內容:過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強,後代數量龐大;

遺傳變異:後代中有各種可以遺傳的變異類型;

生存鬥爭:後代之間必須爭奪有限的生存條件;

適者生存:後代中不同的變異類型,爭奪生存條件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在生存鬥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獲勝;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容易被淘汰。

意義:生物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人工選擇:按照人們的喜愛精心選擇和培育形成的,如寵物狗、金魚、毛質好的綿羊等。)

解釋自然選擇例子: 1、在未污染區,樹幹是灰色的,灰色樺尺蛾不容易被食蟲鳥發覺,黑色樺尺蛾容易被食蟲鳥發覺,被捕食較多,生存機會較少。2、在污染區,樹幹是黑色的,與黑色樺尺蛾的顏色相近,與灰色樺尺蛾的顏色反差較大。灰色樺尺蛾容易被食蟲鳥發覺,被捕食較多,生存機會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數量。

間接原因:是否具有保護色。

10. 四個現代類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爲什麼類人猿與人類有相似的特徵:它們來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由於環境的改變,也有不同之處,人類祖先與猿分界的重要標誌是兩足直立行走。

11.人類的進化歷程:

(能直立行走) (具有語言能力)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現代人

(樹棲生活) (語言能力?) (着衣、持標槍、長矛狩獵、製造石器)

重要變化:腦容量顯著增大;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語言發展、製造工具。

注:直立人有:元謀人、和縣直立人、藍田直立人、北京猿人

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資陽人、山頂洞人(晚期)

12.根據膚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徵,將現代人分爲四個人種:蒙古利亞人(黃)、高加索人(白)、尼格羅人(黑)、澳大利亞人(棕)。

  七年級生物必背知識

1、生物體由小長大,細胞的變化有:細胞的生長(體積由小長大)、分裂(一個分裂成兩個,數目增多)和分化(形態功能變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羣)。

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2、細胞分裂的步驟: ①細胞核一分爲二②細胞質分成兩份③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物質,因此可以說染色體就是遺傳物質的載體。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3、細胞分裂過程染色體經歷:(1)複製加倍(2)平均分配。

4、細胞分裂染色體變化的意義:①完成了遺傳物質的複製和均分②使遺傳物質能準確無誤地從上一代細胞傳給下一代細胞。③保證了生物物種正常、穩定地延續。

5、癌細胞最初是由正常細胞變化而來,其特點: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轉移。②遺傳物質改變。

6、起初新產生的細胞在形態、結構方面都很相似,並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後來在發育過程中,它們在形態、結構上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細胞分化。每個細胞羣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這樣的細胞羣叫組織。

7、人體的基本組織及功能: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肌肉組織(具有收縮和舒張功能)神經組織(能夠感受刺激,傳導神經衝動)結締組織(有骨、軟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8、不同的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9、人體內主要有運動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八大系統

10、植物體六大器官:(1)營養器官:根、莖、葉 (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11、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1)分生組織: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組織。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條的頂端,那麼這根枝條就不能繼續往上生長了,因爲在枝條的頂端有分生組織。(2)保護組織: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輸導組織: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4)機械組織 :分佈在葉柄、花柄、果皮、種皮,功能是起支撐和保護作用(5)營養組織:有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12、單細胞生物的幾個代表:眼蟲、草履蟲、變形蟲、酵母菌、大腸桿菌、衣藻(藻類植物)

1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係:(1)對人類有益方面: A.爲魚類提供天然的餌料 B. 淨化污水(2)對人類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動物體內,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漁業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機物排入海水中,而導致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蟲結構及作用:纖毛:運動、表膜:呼吸、口溝:攝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殘渣、伸縮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廢物、細胞核:生殖遺傳食物進入草履蟲體內消化及排出的途徑是:口溝 食物泡 胞肛

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種類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