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必備的要點知識彙總

生物是正確瞭解身體,學習人和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係的科目,國中的學生通過學習生物這門課程,將會對自己、對社會、對大自然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中生物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生物必備的要點知識彙總

  國中生物考點知識

1、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植物的組織:保護組 織、基本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分生組織。

2、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的染色體上。

3、動物體的組成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比植物多系統這個層次)系統由器官構成,器官由組織構成。人與動物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

4、物像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5、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 a非生物成分:指陽光、空氣、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產者(指綠色植物)、消費者(指人和動物)、分解者(指細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護區(最爲有效的措施)——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如動植物園、水族館、海洋館等。

7、自然保護區與保護對象:四川臥龍:金絲猴/大熊貓 ;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類羣從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類羣名稱

形態結構特徵

舉 例

被子植物

種子

植物

用種子繁殖

種子外有果皮

大多數植物,如金魚藻 青菜 月季

裸子植物

種子裸露,無果皮

鬆、杉、柏類, 銀杏和蘇鐵

蕨類植物

孢子

植物

無種子

用孢子繁殖

有根莖葉 有輸導組織

貫衆 腎蕨 卷柏 滿江紅 井口邊草

苔蘚植物

有莖葉 假根 無輸導組織

地錢 葫蘆蘚

藻類植物

無根莖葉,大多生活在水中

水綿 衣藻 海帶 紫菜 海藻

①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義是指果皮。②煤是由古代蕨類植物形成的。

③含葉綠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氣,佔大氣含氧量的70%的是:藻類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的藻類植物是:海帶和紫菜。

④一般生長於陰暗潮溼處的是: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⑤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是:苔蘚植物。海洋赤潮與淡水水華形成的原因 是: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過度生長。

9、脊椎動物從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四大家魚指青魚、草魚、鱅魚、鰱魚。

①河蚌:軟體動物;青蛙:兩棲動物;②爬行動物的特徵是:肺呼吸,變溫動物。③家鴿:鳥類、恆溫動物。

④昆蟲的特徵:呼吸器官是氣管,氣門的開口在腹部;

⑤蚯蚓——環節動物,身體由相似體節構成。距環帶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類的主要依據: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

生物的分類體系的七個階層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1、人體所必須的六大類營養物質指: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含量佔第二的是:蛋白質。遇碘液變藍色的是:澱粉。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維生素C。遇高溫凝固的是:蛋白質。用力擠壓能在紙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質:

糖類——主要的供能物質,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儲能物質,熱價最高。

蛋白質——構成細胞 修復細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12、缺維生素C—壞血病 缺維生素D或缺鈣—佝僂病(兒童)、骨質疏鬆(成人)。

營養物質

消化起始部位

消化液

最終消化產物

吸收部位

澱 粉

口腔,

唾液、腸液、胰液

葡萄糖

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

蛋白質

胃液、腸液、胰液

氨基酸

脂 肪

小腸

膽汁、腸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

營養物質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腸的小腸絨毛。

小腸與消化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有:①小腸長②小腸內有皺襞和絨毛(擴大小腸內表面積)③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

仔細咀嚼米飯有甜味的原因:澱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澱粉酶分解成有甜味的麥芽糖。

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由肝臟分泌,能乳化脂肪)。

食物鏈的起點是:綠色植物(即生產者)。如:草→兔→狼

13、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原料

水和二氧化碳

有機物和氧氣

產物

有機物和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

進行時間

有光才進行,只在白天進行

與光無關,白天黑夜都要進行

進行部位

葉綠體

所有活細胞(線粒體)

氣體變化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有機物變化

合成有機物

分解有機物

能量變化

貯存能量

釋放能量

14、應用:

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

人與動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樣的,都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新疆瓜甜的原因是白天陽光強,光合作用強,有機物合成多,晚上溫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機物分解少。(北方的蘋果)

人的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從上到下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15、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換氣能力,而不是肺的最大容氣量。靜脈血:含氧少,顏色暗紅。肺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

16、輸血原則:同型血原則。一個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200~400ml不影響健康。能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輸給別的血型的是:AB型血;能輸給任何血型但不能接受別的血型的是:O型血。輸血時血型不合,會凝集成團,堵塞毛細血管的是:紅細胞。

17.生命活動調節有 神經調節 和 激素調節 兩種方式。

①神經系統結構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②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③非條件反射(低級反射):生來就會的本能,由脊髓調控,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吮吸反射等;條件反射(高級反射):有大腦皮質控制,如:動物表演,畫餅充飢、望而生畏。

胰腺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內分泌腺(胰島)

①侏儒症:幼年時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時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分泌太多;

②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 治療:注射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

  七年級生物基礎知識

第一節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個家。

二、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爲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分兩類:

1、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所有生物的生活都會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當環境中一個或幾個因素髮

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周圍很多其他生物的影響。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有:捕食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等。

四、探究實驗的步驟: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五、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方法是: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第三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蚯蚓鬆土。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

三、在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響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發展中不斷地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在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漫長過程中,環境在不斷改變;生物也在不斷進化,適應環境。生物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榮的生物圈。

第四節 生態系統

一、定義: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1、 生物成分: 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 消費者(主要指動物)分解者(主要指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2、 非生物成分:陽光、空氣、水等。

3、 構成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鏈的定義: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係,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繫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係彼此聯繫起來的序列,稱爲食物鏈。

四、食物網的定義:一個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交錯連接,構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能夠沿食物鏈積累。

五、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得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保持相對的穩定,但是這種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過該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

1、森林生態系統(綠色水庫)

2、草原生態系統

3、海洋生態系統

4、淡水生態系統

5、溼地生態系統(地球之腎)

6、農田生態系統

7、城市生態系統

8、河流生態系統等。

二、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1、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由於地域相隔,表面看來好像毫不相干,但實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聯繫。

2、整個生物圈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個整體,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

  七年級生物必背知識

1、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六大類。

其中糖類、脂肪、蛋白質能提供能量,它們被稱爲“三大產熱營養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貯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質是糖類。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是水、基本物質是蛋白質。無機鹽是調節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蛋白質是人體生長髮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

2、檢測蛋白質用雙縮尿試劑,呈現紫色反應;檢測維生素C用吲哚酚試劑,呈現褪色反應。

3、糖的主要來源是穀類和薯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瘦肉、魚、奶、蛋和豆類,脂肪的主要來源是肉類、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維生素A,但含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化爲維生素A,動物性食物含維生素A。

4、夜盲症—--缺維生素A;壞血病—--缺維生素C;腳氣病—--缺維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維生素B2;佝僂病—--缺維生素D和鈣。

6、人消化系統包括消化管、消化腺兩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塊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從而增加了脂肪顆粒的接觸面積,有利於脂肪的消化。腸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種類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納、磨碎、攪拌和運輸食物。

7、消化:食物的營養成分在消化管內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以及食物經過消化後形成的小分子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過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的過程。

8、需要經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質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腸。經消化後能被吸收的物質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澱粉遇碘會變藍。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質有:水、無機鹽、維生素。

澱粉在口腔內初步分解爲麥芽糖,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爲葡萄糖。蛋白質在胃內初步分解,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爲氨基酸。脂肪在小腸內先通過膽汁的乳化作用,最終消化爲甘油和脂肪酸。

9、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結構特點:1)消化道中最長一段,環行皺襞、小腸絨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積2)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3)含消化液腸液、胰液、膽汁,可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

消化液:唾液、胃液、腸液、胰液、膽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口腔胃小腸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唾液澱粉酶蛋白酶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無吸收養分的功能 ;

胃:部分水和酒精;

小腸:絕大部分的營養物質;

大腸: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的維生素。

11、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都屬於營養失調,造成營養失調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