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詩文賞析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

浣溪沙詩文賞析

[譯文] 柳絮夾着幾點雨,無聲無息地飄落下來,像是春在暗暗落淚,月亮時時被浮動的雲影遮掩着,彷彿羞答答地不愛露面。

[出自] 吳文英 《浣溪沙》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註釋:

門隔花深:門戶被高高的花叢掩蓋了。

玉纖:纖纖玉手。

小簾鉤:指女子用手摘下簾鉤,放下簾子。

臨夜:夜間來臨時。

【譯文】

我的夢魂總是在舊夢中尋遊,夢境中我又來到當年的庭院,深深的花叢把院門遮掩住了。斜陽默默無言地漸漸向西邊沉下去,歸來的燕子也沉默無言,彷彿帶着萬般憂愁。一股幽香浮動,她那雙帶有香味的白皙的纖纖玉指,輕輕地拉開了小小的幕簾。悠悠的柳絮無聲墜落,那是老天爺爲人世間的生離死別滴下的行行熱淚。月光被浮雲輕輕地遮掩住,那是因爲含羞而擋住了淚眼,料峭的春風吹拂臉面,淒涼冷清的勢頭簡直就像秋天一樣。

【譯文】

夢裏我又來到門隔花叢的庭院,夕陽默默西落歸燕也在發愁,芳馨的纖指摘下了小小簾鉤。

柳絮無聲墜落是春歸滴淚,浮雲投下暗影月亮含着羞容,東風悽緊春夜寒冷賽過深秋。

【評點】

這是一首由夢境而發的詞。詞人借夢境中的見聞書寫真實的懷人情思,構思新穎,別具一格。

詞的上片主要記夢。起句“門隔花深夢舊遊”即點明這是夢境,夢境中詞人看到花叢深處的門若隱若現,卻終不得其蹤。時值斜照在庭,詞人又看到了充滿愁思的歸燕,這從側面反映了詞人此刻正愁思滿腹。至於是何愁思,詞人在“玉纖”句中暗示是離別之情。伊人纖手開簾,二人相偕出戶,彼此留戀,不忍分離。詞人夢境中的情景都如此慘淡,可見詞人離別愁怨之深。

下片寫詞人月夜抒懷。“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是千古佳句,柳絮飄飛似低泣,雲遮月兒似含羞,詞人用比興手法,將人的情感賦予“柳絮”、“春”、“行雲”和“月”,更深層次地刻畫了人的離別悲感。以“春”和“月”喻人,不說人落淚,而說飄落的柳絮是受感動的蒼天在落淚,人之落淚自然盡在不言中。“月含羞”實擬人之含悲,暗自滴淚。把人的感情完全移入自然界,造成人化的自然。自然的“墮淚”、“含羞”正表現了人的離別悲傷的深度。詞人把人間的離愁別恨幻化成情天恨海,形成深廣而迷離的至高至美的藝術境界,從而引起讀者的遐思,確實是妙筆生花。“東風”句則進一步以秋夜之冷渲染離別之淒涼。如此心情,如此環境,詞人自然完全感覺不到一絲春意,所以臨夜的東風吹來,比蕭瑟淒冷的秋天還蕭瑟淒冷。這既是當日離別時的情景,也是夢中的情景,而且還是今日夢醒時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悽然如秋”的說法,詞人因離愁沉重,主觀感覺也倒轉過來,語極警策。

全詞虛實相間,情景交融。比興手法的運用有錦上添花之功效,不僅使全詞在意境上更顯遼闊,還增添了無限情味。

[賞析]

這是首懷念情侶的夢遊之作。上闋“門隔花深”寫無由相見,所以只得託於夢境,但夢境中卻沒有見到佳人,所以有下闋的“春墮淚”,真可謂無限傷心。“行雲”系所思佳人,“含羞”是說始終不能見面。全篇營造出一種真與幻交匯而又悲愁迷濛的`氛圍,令讀者讀之難以解脫。

這首詞的內容是感夢懷人。至於詞中所懷的是誰就難以確考了。全文借夢境抒寫懷人之思,而夢境又彷彿是當初離別之情景,構思極其妙,情趣深沉婉轉。上片先寫夢迴舊遊之處,首句就已經點明是夢境,“門隔花深”不得如其門,不得尋其蹤,朦朧之感,籠罩全篇。“夕陽”句以自然環境的慘淡烘托人的別情。“玉纖”句暗示將要離別,“歸燕”不僅指燕,兼以喻人。他似簡看見伊人含愁登婁,也好像聽見那纖纖玉手觸動簾鉤的聲響。這是夢中,是幻覺,但詞人內心深處的懷念之情也由此而表現得一清二楚。下片抒寫月夜懷人之情,前兩句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寫得十分精彩。兩句兼用比興手法,以“春”和“月”喻人,不說人落淚,而是說飄落的柳絮是受感到的蒼天在落淚,人之落淚自然而然地盡在不言之中。“月含羞”實擬人之含悲,暗自滴淚。把人的感情完全移入自然界,造成人化的自然。自然的“墮淚”、“含羞”正表現了人的離別悲傷的深度。把人間的離愁別恨幻化成情天恨海,形成深廣而迷離的至高至美的藝術境界,從而引起讀者的遐思爾想,確實是妙筆生花。尾句借自然景色抒寫內心感受,情味彌深。全詞構思新巧,造語新穎,空靈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