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留德十年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留德十年讀後感

留德十年讀後感1

在開學前幾日我看完了季羨林老師的這本回憶錄,講述了他留德的緣起,在德國生活與學習,歸國。十年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也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他經過千辛萬苦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季羨林,在我的記憶中是位研究梵文的大學者,他是我尊敬的老師和長輩,是一位我只能遠遠傾羨的文化名人。這本回憶錄拉近了我和心目中這位老人的距離,讓我認識了更爲真實的季羨林老師,他是如此的樸實和藹,專注認真。

留德那年,季羨林老師才23歲,與此刻的我同歲。在留學之前他迫於生計去學校教書,機會總是垂青努力的人,因在清華四年成績都非常優秀而獲得公費留學的機會(但費用並不多)。於是,老師不捨國內的老母妻兒奔向了德國。“世事紛紜果造因,錯疑微似便成真。”陰錯陽差,季羨林到了哥廷根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季羨林是一位堅持又有韌性的好學生。在專業選擇上老師也迷茫過很長一段時間,在文中也有提到。季老師最終選擇了梵文作爲主修課,並用一生的時間來踐行當時的諾言。季羨林在文中寫道:“我畢生要走的道路終於找到了,我沿着這一條道路一走走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走到現在,而且還要走下去”,“我從此找到了我真正想走的道路”,“從那以後,我每天到研究所來,學習一整天”,“但是,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學習,就必然要把它征服。在這兩年內,我曾多次暗下決心:一定要跳過這個龍門。”讀到這裏給了我深的感動。人必將走過青年,也必定會有迷茫,對於未來,誰又能有實足的把握呢?季羨林老師在選擇自己道路時也猶豫不決,多番嘗試最終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方向。記得前幾日同學聚會,大家言談中都表示對研究生生活充滿了不安與期待,對畢業後是否會堅持找本專業相關工作也心存疑慮。結合自身來看,既來之則安之,青年人都會有迷茫,但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走下去認真對待。

季老在文中寫了這樣一段話:“一個人要想精通本國語和外國語,必須付出極大的勞動;窮一生之經歷,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達到一般交際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簡單。”我也是學語言的人,對於這段話也是非常認同的。季老的學習經驗也不斷鞭策着我,鼓勵着我。

季老又是一位鐵骨錚錚的愛國青年。二戰期間,他流落在異國他鄉,但時時牽掛着祖國母親和家中親人。時常夜不能寐,書中也摘錄了好幾段季老當時寫的日記,字字飽含深情,無不掛念遠方的祖國。戰爭結束後,季老心中雖有不捨,那些自己跟隨多年的老師和愉快相處的朋友終究是要揮手一別的。最終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迴歸祖國,不遠萬里舟車勞頓一路顛簸,從德國到瑞士到法國到西貢到香港最終回到祖國懷抱。可以想象當時回到祖國的喜悅心情。

季羨林也是一位重情重義多情善感的老人。人至耄耋,難免回憶起自己所走過的歲月。這本回憶錄用4周寫了一份初稿,然後於91年花了四個月清稿。回憶留德十年的點點滴滴,那些人那些事老人根據自己的日記認真回憶記錄,文中也時常流露出一絲絲淡淡的傷感。這句杜甫的詩“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季老幾次引用,我想這也是老師人生的經驗之談。千里涼棚,哪裏會有不散的筵席呢?無論如何,人和事終有一別。在德遇見的朋友,如章用跟隨學習的老師馮。格林、西格等、還有房東,那些人兒依依在老師心中重新活過一遍。老師在文中這樣記錄着:“每次回憶就感到一陣悽清中的溫暖,成爲我回憶的‘保留節目’。然而至今已時移境遷,當時認爲是細微小事,今生今世卻決無可能重演了。”當感嘆世事遙遠,人物模糊,老師總會衷心祝福那些遙遠的朋友幸福安康。可見,老師也是極重情義的人兒。還有一件事,二戰結束後,作爲盟國一員的中國,季羨林可以領取牛肉罐頭和米、糖,這在當時是極其精貴的物品。季羨林會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給德國朋友房東和老師,不忘恩情。這一幕幕讓人心裏暖暖的,這些事情是多麼的有人情味兒。

季羨林老師也是爲謙遜而平凡的人。雖然是國內有名的學者,但他一直刻苦努力地勤奮耕耘。書中講到,他必要獲得博士學位也因自己是平凡人,不能喜歡那位漂亮美麗的朋友,也只因自己是平凡人,有各種心情情緒也都只因自己是平凡人。平凡是偉大的,這種平凡踏實而厚重,有血有肉那麼真實。

留德十年讀後感2

細細的讀完了季羨林大師的《留德十年》,閱讀期間,整個人完全陶醉於季老的文字之中,讀到風趣之事會會心微笑,讀到感人之處亦會鼻子發酸……這是一部只寫事實的自傳,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無Dichtung(詩)的作品,或許沒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辦波瀾壯闊,但細細的記錄每天的所見所聞集聚起來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碼我讀了以後久久不能平靜,或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不聚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裏”之意境吧……全書給予我印象最深的有這樣三個片斷:對出國熱的'描述,在火車上邂逅的波蘭女孩兒Wala,在哥廷根與女房東以及數位德國教授深厚的友誼。

文章開篇便是對上世紀30年代出國熱的描述,讓我這樣的80後很有被帶入感,因爲一切情景和當今社會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費出國,普通家庭的孩子力爭拿獎學金出國,念個洋博士回來會很吃香,出國的競爭相當激烈等等,看到這些我不禁想起新東方學校門口那永恆洶涌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話:中國的許多事情,是不隨着年代而改變的……作者花了很大筆墨描寫他和一衆中國留學生在從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車上的趣聞軼事,漫長旅途雖然枯燥,卻也不乏五味雜陳,滿洲國警-察的驚悚,火車上如廁喝水的不便,與俄-國人溝通的困難……最爲打動我的是季老對波蘭女孩兒Wala的描寫。那是一個活潑,開朗,會說德語的漂亮姑娘,他給火車上的七個中國小夥子帶來了莫大的愉悅,雖然它們之間只能用作者當時並不流利的德語勉強溝通,但是彼此間已經處的相當愉快了。後來Wala在作者睡覺之際下了車,自此天涯兩隔再未相見,雖然相處時間屈指可數,但作者在數十年後仍然能回憶起Wala當時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真可謂知音莫要論短長,一旦相別思斷腸礙…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幾次這樣愉快的邂逅實乃福氣,許多人一生都不會有這樣的快樂!

全書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小城,一個乾淨到極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會每天將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門前的馬路都會用肥皂水仔細清洗,哥廷根的馬路縱使你在上面打滾也不會沾染一絲塵土,這一切的描寫讓我想起了我去過的另一座德國小城海德堡,儘管光陰交錯了70餘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潔淨與古樸是一直未變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東,十年來一直像慈母一樣照顧着作者,每日備好晚餐,鋪好被褥,將作者的皮鞋擦得鋥亮,作者也像兒子一樣照顧着老房東,陪着她一起爲死去的丈夫掃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難得的牛肉……當作者要離開德國回國時,老房東號啕大哭,這種別離之傷讓人看了不免悽悽於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小城,擁有一所世界聞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這所學校裏從一個德語張不開嘴的毛頭小夥子成長爲一代印度學宗師的。十年間作者和許多德國老教授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些可敬的德國學者即使在戰火紛飛,物質匱乏的年代仍然醉心於自己的學術研究,書中對這方面細節的描寫讓我讀後深感敬佩,正是有了這樣一羣執着的學者,德國纔會成爲一個偉大的學術大國。

與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將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作者,在生活上也對作者無微不至的照顧,想象着作者攙扶着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橫穿整個哥廷根,邊走邊探討學術的場景,給我的感覺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夢幻……數十年後,已然年過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與施密特教授重逢於養老院時,那種相逢時的激動與分離時的傷感我想任何人讀了都會動容……人生如夢,彈指一揮間,幾十年的光陰一晃就會過去,我這樣細緻的讀這本書,邊讀邊在思考,何爲人生的意義呢?

都說亂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戰這樣的環境下,在德國的一個小城有着這樣一羣人仍然在不聞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學術,過着自己潔淨而高貴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或許是平淡的,席捲世界的二次大戰在他們眼裏不過是毫無知覺的來,毫無知覺的走罷了,但是這種平淡帶給我的卻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們必定會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