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00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000字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000字1

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纔是萬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說:“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作爲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我行我素,遇事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東坡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一位吾國吾民始終在心的國學大師,一位大江東去浪淘不盡的豪情詩人,相似的心靈是靈魂的轉世,看東坡光風霽月,渡危抓機,從容應對,聽林語東坡,顯中國智慧。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莊亦諧,生動而有力,雖胥視情況之所宜而異其趣,然而莫不真篤而誠懇,完全發乎內心。他能狂妄怪僻,也能莊重嚴肅,能輕鬆玩笑,也能鄭重莊嚴,從他的筆端,我們能聽到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愉快、有夢幻的覺醒,有順從的忍受。

毫不誇張地說,蘇軾是一個全才似的人物。林語堂對蘇軾的這一段評價,我想是對蘇軾的全才最好的詮釋:“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論文學,他的詩詞文賦都是頂尖中的頂尖:“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這樣詩句一出,其他的西湖詩黯然失色;一說到中秋,沒有人不想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悼亡詞沒有比“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更讓人動容的;寫三國,可能也只有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楊慎的滾滾長江東逝水能和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媲美。他以一己之力讓宋詩可以和唐詩相提並論,他也改變了詞只能寫小唱淺吟的歷史,開創了豪放派的詞風。

論書法繪畫,蘇東坡爲自顏真卿以後就死氣沉沉的中國書法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理論發展,其最好的書法作品是被稱爲”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繪畫作品雖然傳世者寥寥,但據史料,在當時也是獨樹一幟的。

論人生意趣,蘇東坡實在是太有趣,東坡肉就不說了,他跟佛教道家都打得火熱,爲了長壽,煉丹、瑜伽都玩過,植樹種田釀酒,都是他的人生樂趣。即使在最患難時,他也永遠保持一顆樂觀豁達的心,“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是他廣爲流傳的人生信條。

聞一多先生曾這樣評價蘇東坡:“東坡說他沒有才,東坡自己的毛病,就在才太多。”他雖然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政論上雖格局不大,不夠高瞻遠矚,不如弟弟蘇轍,不過做一個優秀的地方官,造福一方百姓的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琴書畫及文學上的造詣更是無須多言,以我所見同時代無人可以逾越,是宋代詩詞的最高峯。我更看重東坡的是他身上古代文人所稀缺的性情,真實和有趣。在他的身上有着兩種氣質互相交織着,貴族的風雅和平民的野趣。這樣有趣的天才,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也稱得上是鳳毛麟角。

他才華橫溢卻又外現,註定他一生在官場上會招小人排擠和暗算。烏臺詩案的打擊讓他差點喪命,被流放黃州。但他依舊不以爲意,在赤壁感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又開墾城東坡地種田,自號“東坡居士”。他飲酒烹魚、燜東坡肉,將生活過出滋味。夜半敲門無人應,便倚杖聽江聲;泛舟湖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前往汝州,旅途勞頓,幼兒夭折,他便尋起清茶野菜充飢,十分有味,“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神宗薨,哲宗即位,舊黨司馬光上位,蘇軾被重新召回朝廷,但他不容於新黨,又不見諒於舊黨,“揀盡寒枝不肯棲”,被再度外調,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甚至到了廣東惠州。直至流放到海南儋州,他也不曾畏懼,索性把它當成第二故鄉,辦學堂,搞學風,成爲儋州文化的開拓者。“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徽宗即位後,大赦天下,蘇軾被召回京,北歸途中,卒於常州。

空腸得酒,芒角橫生,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蘇軾把使他不安、使他痛苦的一切,以及時代騷動情緒所包含的變態與畸形,全部傾瀉在自己的創作中,也折射出他內心斑駁陸離的內心奇景,蘇軾不是遙不可及的聖人,他常因抗拒而軟弱,因貧困而富饒,因沉醉而清醒,因打擊而堅強。他糾結但並不懦弱。他雖然並不是印象中的曠達豪放的完美,但是,蘇軾在我的內心卻變得有血有肉起來了。我想,他一直都活着,活在自己的作品裏,活在我們的懷念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人生這條路上,蘇軾風雨兼程,詩酒趁年華。

蘇軾在文字上最大的成就是把豪放風格揉入原本一味婉約哀傷的詞裏,開闢了文學的一塊新天地,單拿詞的成就來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像蘇軾這樣的人,他的精神領域其實已然達到了一定境界。蘇軾的詞很多方面像李白,喜老莊,體現出人生的樂觀與豁達,不故作深沉,而他所追求的,其實就應該是真正的來享受人生。

我喜歡蘇軾的詩詞,豪放卻不奔騰,縹緲卻不虛無,婉轉卻不悲悽。每一次讀到驚心動魄,讀到魂夢飄搖,讀到深情悲慟,可到最後,都會歸於談定從容。他說,“長恨此身非我有”;他說,“何事長向別時圓”;他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他也說,“人間有味是清歡”。是的,無論這個過程是如何地揮筆潑墨,但是掩卷時,墨跡已幹,曾經那顆熾熱的心,也歸於平靜。鮮衣怒馬和風煙俱淨,只隔了一剪光陰。他的詩詞不是故作玄虛,高高在上的,而是最平易純真的,充滿着生活的志趣,人性的溫情。看蘇東坡的文章如午後飲茶,困頓中的驚鴻一瞥,不由覺得心曠神怡,滿口餘香,讓人回味無窮。

這裏不得不提到最觸動我心絃的那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一句出自《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其大意爲: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裏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彷彿已經三更。這時家裏的童僕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地敲了敲門,裏面全不迴應,只好獨自倚着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經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於我自己,什麼時候能忘卻爲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趁着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遊江河湖海寄託餘生。

他羨慕范蠡,功名身退,抱着美人,泛舟五湖。他亦幻想着,可以撐一葉小舟,順流而下,遠離塵囂,在江海中度盡餘生。這樣遁世,不是一種消極和逃避,而是從容地放下。徜徉於歷史河道,與其在百舸千帆中爭渡,不如乘一葉扁舟漂流。然而,范蠡做到了,蘇軾卻沒有做到。東坡居士的一生並未真正退隱江湖,也沒有歸居田園,他被命運牽絆,一世流離。縱是才高笑王侯,也沒有一處港灣,讓他系舟停靠。

廟堂江湖,天上人間,他最終的歸宿,還是自己的內心。世間萬象,雲海蒼茫,卻抵不過一個人心靈的遼闊。心即是江海,心即是江湖,歸隱於心,換取真正的清涼。

雲煙散去,相忘江湖。走到最後,只有一種心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一葉曲折,一路坎坷。蘇軾宦海沉浮的一生,彷彿是滾滾紅塵中一觸即碎的夢,他是豁達的,但似乎又從未真正地放下,真正地解脫。於是寄情于山水,吟唱出一闕闕動人的詩篇。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000字2

“浩然正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爲星辰,在地爲河嶽,幽則爲鬼神,而明則復爲人。此禮之常,無足怪者。”——蘇軾某年題於潮州韓文公廟碑。

細數史上的文人如恆河沙粒,其中不乏敢於同日月星辰爭輝者。而面對蘇軾,這位政治上失意的詩詞家,這顆難覓的“北珠”時,不免遜色許多。“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

  (一)蚌殼中的祕密

誰都知道,不是每個蛙蚌都能醞釀出珍珠。就如播下地的種子,良莠不齊,發芽的情況自然也參差不齊。在四川,有座風景宜人的小鎮——眉州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蘇家便在此地。搞不清楚是眉山的鐘靈毓秀誕生了蘇家的才氣,還是蘇氏家族的一時顯赫才讓世人對眉山更加青睞。也許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學造詣實屬古往今來者罕見,尤以蘇軾爲代表。稍年長的文豪歐陽修就曾預言,蘇軾將來的名氣將遠遠蓋過自己,雖然六一翁是當時不可撼動的文學泰斗。蘇家深厚的家學淵源爲時人所歆羨。這也是蘇軾在學問上越走越寬的重要的基石。未進學堂前,家庭就給予了很好的啓蒙教育。母親解讀經典史著,塑造人格榜樣;父親在其剛會詩詞時就教導須以淳樸風格執筆。從後來的蘇軾詩詞中,即可窺略其文品、人格大概。

  (二)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在蘇軾的一生中,伴其順逆榮枯的除了其妻子,其弟蘇子由給予了無微不至的照顧。手足情深,“嗟餘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二人雖均遭排擠、貶謫,但弟弟蘇轍性格沉穩、實際,能夠相時而動以明哲保身。而蘇軾則有點急躁,性情放浪,愛幻想,有詩人的情懷。遇品行惡劣的人、社會的陰暗面或不滿時局時,“如蠅在食,吐之乃已”,經常出言不慎。子由常勸他不要過於計較時弊,“一日空閒長似兩日”可以長壽。勸他“三緘其口”。後來證明,蘇子由的宦海生涯比哥哥走得更遠一點。而蘇軾在四十歲以後半生漂泊不定,從顯貴一直貶至卑微小吏,嚐盡世間疾苦。貶謫途中的蘇軾也自嘲:有的不是學問,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氏二昆仲的性格差異最終導致人生經歷的出入。

蘇軾的“言”是出名的。曾經上神宗皇帝“萬言書”,譏評時事,論辯是非,希望神宗改變變法的心意,不久即遭貶黜。此時的蘇子依然躊躇滿志,大不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時興起,作詩幾首,卻被好事者誣陷,強加對君主大不敬的罪名,釀成一時轟動朝野的“烏臺詩案”,身陷囹圄。對自己坎坷的遭際,源於自己的“出言不慎”,而奈何不了那樣的政治環境,蘇軾也只能苦笑:“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三)不追求政治,卻爲政治所追求

早在貶至杭州途中,蘇軾對政治熱情已不似當年,曾謂其弟曰:“眼看時事力難任,貪戀君恩退未能。”二人均認爲“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爲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衆也······上無禮,下無義,賊民興,喪無日矣。”從政,尤其是在朋黨林立的宋朝,官員除了慎言慎行外,不免要圓滑一點,這大概是講究原則的蘇軾所學不來的。語堂先生認爲,蘇軾在官宦生涯中,一面想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與生俱來的大無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顧及到明哲保身的這一人生本分,二者衝突中,天性使然,蘇軾選擇了前者。

在政治上,可能過於追求完美,過於強調個人的政治理想了。無論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當政,均將蘇軾排除在權力中心外;孰是敵孰是友恐怕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而幾朝皇太后對其的恩蔭更是絕無僅有的。神宗之後、哲宗祖母均特別欣賞其才情,輔以重任。但宋朝皇太后均是因皇帝年幼主持朝政,待其長大便及時還政於皇帝,所以,僅靠幾位賢德的女性,在官場上還是不穩定的'。神宗之後的幾位帝王,雖有任用蘇軾,但似乎更仰慕其才學,賜翰林學士之類,或許只是朝廷裝點門面的一種方式,藉以籠絡知識分子。蘇軾的政治抱負根本不能盡情施展。

於是只有謙退。語堂先生稱他爲謙退大師:不追求政治,卻爲政治所追求。欲歸隱卻不能,一生爲政治所累。

  (四)“離合既循環,憂喜迭相攻。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但蘇子不失落,他始終認爲秋風、明月本無常主,當時盡情去感受便了無遺憾了。天生樂觀達人,隨遇而安。

1072年赴杭州任太守,毫無對權貴的不捨,惟有兄弟手足。到達杭州後,便致力於當地建設。提出公共衛生方案,設立杭州第一家公立醫院——“安樂坊”,清潔城中居民供水,還整頓西湖,這些切合實際、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舉措立即贏得了百姓的愛戴。一般官吏注重稅收、當地治安等關乎政績的方面,蘇軾在整頓市容、注重公共衛生方面開了很好的先例。

幾年後,調往密州,物資匱乏,時常求得杞菊食之,捫腹自笑。1077年又赴徐州,喜愛當地的自然風光,稱“小住勝地”。蘇軾雖是一介書生,卻膽識過人。徐州在被洪水圍困一個多月後仍鎮定自若,一邊安撫人心,一邊疏浚、修繕工事,直至洪水退去。然而當地居民的敬慕並不能阻止一羣宵小之輩再次貶謫蘇軾的腳步。及至黃州,蘇軾開始置田地,真正務農起來。精心建造農舍,與左鄰右舍的漁夫樵民爲友,成了東坡居士。常自比陶潛,仿其風格,隨意作詩,苦中作樂。

更加悲慘的日子是流放到嶺南,隨後又至海南。蘇軾總不願讓現實去破壞自己的詩性。初到嶺南,言“萬戶皆春色”還戲稱不久“雞犬識東坡”。及至海南,面對惡劣的生存條件,仍然覺得有所給予:“尚有此身付與造物者,聽其運轉流行次止無不可者”。詩人一般都極富生活情調,蘇軾即深諳此道。在惠州修放生池,建朝雲堂。即便身無分文,也樂善好施。蘇軾認爲,解脫之道在於自然,在不知善而善。還與人研製釀酒、制墨,日子清貧卻充實。

蘇軾的樂觀達人,成就了他詩詞的盛名,而他這樣的性情中人卻與通達仕途無緣。詩人、政治家本就很矛盾,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理想一個務實。然而史上不乏合二爲一者,像賀知章、高適、范仲淹、歐陽修······

  (五)竹杖芒鞋,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每至一處,均喜建設。在密州建超然臺,在徐州造黃樓,惠州的朝雲堂,黃州的農舍······無處不顯示着他的傲氣、恬適、安貧樂道。這些建築、屋舍均成爲他詩集的名稱。在海南時,一邊注史書,一邊整理雜記《東坡居士》。東坡說做文章“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文人儒生仰慕他,皆以“夫子”呼之。張來、晁補之,秦觀及黃庭堅甘心屈居蘇軾門下——蘇門四學士。

蘇子的詩篇不可多得,而那份恬靜、豁然更令人神往,現在浮躁的世界需要這樣的芬芳。

  (六)超然之道,亦或是:累了,倦了

蘇軾交友圈極其廣泛,從士大夫至布衣百姓,由佛及道,晚年尤與僧人過往甚密,貶謫途中時常蒙僧人照料。吳復古,杭州老友維琳方丈,詩僧參寥,佛印等。相傳蘇軾與佛印有個有趣的故事。蘇軾欲開佛印玩笑,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個例子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佛印說;“這就是我爲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看來,僧人亦不可小覷。

蘇軾晚年練瑜珈,煉丹,修身養性。“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凡盡心,別無勝解。”想求得“道士丹”,雖然人間有“羽化”、“蟬蛻”之說,蘇軾還是堅持尋求長生不死之藥,但沒有着迷,可能只是想論證“道士丹”存在有無。後來漸漸坦然,認爲合乎常理的簡單生活便能長壽:一、無事以當貴,二、早寢以當富,三、安步以當車,四、晚食以當肉。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魚蓑。”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000字3

記得曾在故鄉網站的“讀書吧”看到一位網友轉載的一篇文章,題曰《黑色閱讀》,蘇東坡傳讀後感。說起他酷愛着讀陀斯妥也夫斯基、帕斯捷爾納克、魯迅、張愛玲等人的作品。陀氏無疑是一個用心靈擁抱黑暗的天才;帕氏可謂最偉大也最卑劣的時代裏的哈姆萊特;魯迅則猶如一個不帶一點乾糧和飲水進入沙漠的旅者,抱着九死而不悔的決心,又好像是播種煮過的種子的莊稼人,原本就不懷有收穫一顆一粒的希望;而張愛玲,則在惘惘的時代背景中,從女子的內心感受出發,洞穿了人性中所有的侷限與悲涼。作者說他喜歡“在咬着牙進行的黑色閱讀中,不停地與‘黑色天才’們猝然相遇”的痛感,喜歡那種即使在炎熱的夏夜裏也深入骨髓的陣陣寒意。也許這

“黑色閱讀”的方式,有利於我們冷峻地切入現實人生。然而,當我讀到林語堂先生所寫的《蘇東坡傳》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某些時候更樂於熱愛神祗的笑容。

誠然,無論在哪一個時代,真誠、善良、崇高等高貴的個性品質似乎都難逃被黑暗、醜惡摧殘或吞沒的厄運。但是,還是會有人,在苦難、悲哀的人生際遇中,以他的智慧、仁愛與偉大的悲憫,衝出了重重黑幕,爲我們留下了他靈魂的歡欣和心智的樂趣,留下了一些燭照後世的、不可磨滅的寶藏。這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奇蹟,蘇東坡的故事或者說經林語堂的目光發現的蘇東坡的故事就是這樣的奇蹟之一。

林語堂先生在序言裏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者,一位瑜珈術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他認爲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厚敦柔。”這無疑是對於蘇東坡的最爲精妙的概括。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極令大衆傾心仰慕的偉大文人,這不僅是基於他的詩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於他總是英勇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的滿腔正氣,在苦難中尋找樂趣的罕見本領,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蘇東坡的才華和學問都要高出別人很多,政績又不錯,小人們想陷害他,就想方設法用他的詩文來爲他定罪。他們硬說他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和皇帝的不滿和不敬,把他詩中的很多語句和意象上綱上線,促使神宗皇帝在將信將疑之間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這就是名垂史冊的“烏臺詩案”。他因此被關在牢中四個月零十二天,後來以一個近乎流放罪犯的身份來到湖北黃州這樣一個荒涼的小鎮。他是因了詩文而獲罪,可是在從獄中出來的那天晚上,竟然又開始大做詩文:“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這些句子又是可以供御史們拿來告他不敬皇上的,他寫完這首詩,丟下筆桿說:“我真是無可救藥。”他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救藥的人,令愛他的人爲他擔心,卻又阻擋不了他。他一路唱歌、作文、評論,只是想表達心中的感受,他說自己生性不耐煩,遇到看不順眼的事物就“如蠅在食,吐之乃已”。他具有着天然的大無畏的勇氣,這種力量也許由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存在於他的身上,直到死亡逼他合上嘴巴,纔有可能停止。

他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渦中,卻又始終超脫於政治之上。無論是反對派當權,還是自己的黨人得勢,他過得都很“失敗”。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歡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爲他的朋友,可是他卻遭到貶官、逮捕,一輩子幾乎沒能在一個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風中飛蓬,東飄西蕩,生活在屈辱中。然而,他以天真無邪的心靈到處捕捉這在常人看來難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詩意的片刻,化爲永恆,使我們大家都充實不少,讀後感《蘇東坡傳讀後感》。

他享受在黃州的懲罰和拘禁生活,寫出《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以及“承天寺夜遊”等絕妙好文,那兩篇月夜記遊赤壁的文章流傳千古,短短几百字就道出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同時又說明人在此生可以享受大自然無盡的盛宴。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讀到這些文字,都會生出新的人生領悟。

他在人生的晚年時期被貶謫到嶺南,愛了這裏的“嶺南萬戶皆春色”,他是一個平民,像在黃州時期一樣自己建造房屋,並學了釀酒的祕方,刻石爲記,藏在羅浮鐵橋下,說“只有尋仙的人能找到”。他自以爲可以定居惠州,不料60歲的時候又得到了移居海外(海南島)的命令。熱帶小島的夏天溼熱難當,他常坐在檳榔樹下數日子,等候秋天來臨。秋天多雨,船隻因爲氣候關係都不再南行,食物短缺,島上連米都買不到。“食無肉,病無藥”,老人的身體實在吃不消。但他不屈的靈魂和人生觀使他從未失去生活的樂趣,也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至少他從未失去幽默感。他曾經對他的弟弟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他如今和默默無聞的窮學者、農夫交往。家裏一天沒有客人他就不自在,別人不來他就出去拜訪鄰居。他缺衣少食,卻似乎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有一天他頭上頂着個大西瓜,一面唱歌一面穿過田野。一位七十歲的老農婦說他:“內翰昔日的富貴,有如一場春夢。”從此蘇東坡就叫她爲“春夢婆”。……

我總是容易被一些細小的事情深深吸引,正是這些小小的事情令我對蘇東坡充滿熱愛。我愛他身上所有的那種絕對醇美、完全成熟的人生態度,那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容的幽默感。我始終相信,只有完全舒展、自由的心靈,纔可能盛放出幽默的花朵。這是慷慨的天才饋贈給我們的近乎神祗的笑容。我熱愛這些,如果有人問起我爲什麼喜歡,我的回答只能是:“正因爲我喜歡。”

林語堂先生作《蘇東坡傳》,算得上是“酒逢知己”、“棋逢對手”。雖然就品性和才華而言,林語堂先生還夠不上蘇東坡的風華,但在二十世紀諸多第一流的文人中,他無疑是最爲接近蘇東坡的人。前不久我在舊書店淘到一本名爲《林語堂與廖翠鳳》的小冊子,看着大受感動。不免想到魯迅先生,更主要是想到那個悽苦一生的名叫朱安的舊式女子,朱安的人生悲劇令人感嘆唏噓,這樣的故事也許不可能發生在秉性接近蘇東坡的林語堂先生身上。我還想到,也許人的秉性有諸多天然的分別,有的適合做朋友、師長,有的人天生就是最出色敵人或對手,魯迅先生就只能屬於後者。林語堂先生也曾投身於火熱的民主革命運動,在北大和北師大任教時,站在遊行隊伍的最前列,帶頭朝軍警扔石頭和磚塊。他的人生際遇有着類似於蘇東坡的地方:一度活在黨派奪權和文人紛爭的中心,後來逐步退向邊緣,直至黯然去國,但他一直堅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線,並始終懷着一顆悲天憫人的赤子之心。他寫的《蘇東坡傳》是一本“無一字無來處”的學術著作,也是一本情趣盎然的小說珍品,也只有這種自由爛漫的文體和豁達睿智的語言才能恰如其分地凸顯傳主的灼灼神采。林語堂先生爲蘇東坡作傳,固然是蘇、林隔代相通之幸,更是萬千普通讀者之大幸。

蘇東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個心靈的故事。他從不收斂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滿機智的談話讓禪宗大師也難以應對;他從不掩飾他對於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並與魔鬼爭辯,偶爾還佔取上風;他欣賞生命的每一時刻,知道在任何情況下,幸福都是一種祕密;他追求長生不老,幾乎到死還興致勃勃地尋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敗,卻含着笑死去。……今天我們讀蘇東坡的傳記時,就是在追隨這樣一顆純正無邪、真實不欺的偉大心靈。

我情不自禁地要對這樣的陽光閱讀滿懷感恩。我們生活在一個缺少愛意和關懷的人間,惟有這樣的閱讀可以令我時不時地輕輕發笑。我相信,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室內像一個冰庫,沒有一絲暖氣,那些黑色的方塊字也會如同一片片溫潤的玉石,暖和你我沁涼的手心,它們甚至還會無拘無束地爲你我聚集起一方明媚空闊的天空,等待着我們靈魂的悄然舒放和自由翱翔。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000字4

  縱覽一生坎與坷,笑見東坡是何人

要說我對蘇軾最初的印象,便是那早已流芳百世的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些親似孩童般的語言,給當時還在牙牙學語的我,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不禁讓人對這位甚是富有情調的大詩人產生了好感,也帶我走向了一個新的天地,爲那時的我打開了一個小小的詩詞之門,雖然很小,但也讓人流連忘返。把蘇軾說是我對古代詩詞的啓蒙導師,一點也不爲過。但那時你要是問我,蘇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卻或許只能回答,他是一位詩人,是一位詩詞寫的很好的詩人,沒有更多的了;再後來,也不過是坐倚窗前,靠窗而飲,望着那十五的圓月,感觸良多,揮筆灑墨,大發情感的那一位詩人吧,因爲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他的印象也不過如此,再無其他了。

可乃至至今,我卻仍無法用一句話來描述在我心中的蘇東坡,不僅僅因爲他是詩人,更因他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者,是瑜伽術者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祕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己見的發聲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這些卻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在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身上,又如何可以概括出他的全貌呢?

若單論名氣,李白,杜甫,蘇東坡自然還是不能與他們平起平坐,可爲何我卻獨偏喜蘇東坡呢?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又何人不喜呢?

  笑看官場沉與浮,豁達之心如清流

我喜歡蘇東坡,更多的不是因爲他的詩作,而是他那顆從來都不加修飾的,質樸無華的,無所畏懼的,這人世間最爲純淨,最爲豁達的心。正是那顆心,常常不經思索,感由心發。當我理解了這顆心時,我才發現蘇東坡是如此的獨特,如此的元氣淋漓,富有生機,是這世間不可多得的,這樣的人,也難怪不被世人理解,而這樣一顆不入濁流,以己爲清的心,又怎不被世人所向往,所敬畏。當我理解了這一顆心,我才真正理解了蘇東坡這一個人,才理解了他的詩句,字字真心流露,透露出的,又是怎樣純真無畏的本性,那一刻,我釋然了。

在他人生巔峯之時,他曾想隱退官場,想離開那個是非之地。可他爲什麼不呢?不只是因爲皇太后設政,太平當道,他直接從常州的團練副使直逼宰相。更是因爲他看不慣老百姓受苦,有天災卻多爲人禍。他想爲老百姓發聲,除去這朝廷上的不忠之人,除去走狗,更想扶救這天下蒼生!這,便是他留下的理由吧!

爲此,他不停用職位之便向年輕的皇帝和皇太后上書直言,毫不畏避這樣的後果。當然,這樣的性格雖然讓他猶記世間疾苦,卻免不了朝場上的紛爭,使他壯途變得更加坎坷。可我卻欣賞他,更加嚮往這樣的心。因爲這顆心是自由的,是不帶約束的。雖然知道“禍從口出”,卻仍然會去大聲宣告,不害怕那一句話的後果,即使是丟掉性命,也無所畏懼。

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宛如人生悲劇中的主角,大起大落,經歷着常人無法忍受的苦難。可這些對於他來說,又是註定的,因爲他這顆心是壯志的,是有婦人之仁的。他不忍看這世間的疾苦,卻不願融入紛爭,又註定融入紛爭。

他雖有最爲讓人不平的人生,卻從未恨過任何人,從沒有往他的心裏去過,像一個聖人一般,對每一個人都報以他的真心。

記得他在晚年被流放的時候。他給人的感覺依然是笑容常面的,無官一身輕,亦是讓他欣喜吧。經常與故友寫信,每天也便是寫詩,釀酒。

這等清淨,又何樂不爲?爲何不樂呢?

  洗淨心靈塵與埃,鑄就人生樂與真

我想,這就是樂觀的最高境界吧,而現在,斤斤計較,一做不好便想放棄的我們是否佔太多數呢?所以,我佩服蘇東坡,如果是我的話,早就悲嘆而死了吧,又怎能堅持到他那個時候,又怎能有他那樣的心態呢?像蘇東坡這樣樂觀的人,古往今來,又有幾人呢?他的樂觀,又有誰能做到呢?這樣的樂觀,這樣的豁達。使他那句句發自肺腑的詩句,都彷彿流露真心,爲後人所銘記。總能讓人在白熾之中感受到一股清泉,洗淨人生。所有人在讀他的詩時都會流露出最本質的自己,不無緣故。這或許也是蘇軾爲後人所喜愛的一大緣故吧。

我忽然明白了,爲何蘇東坡自己都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從未恨過任何人,他認爲恨一個人,是無能的表現,所以林語堂纔會說“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此生。”

我想,蘇東坡生來便是不凡的吧。

生在太平的宋朝,卻經歷了宋朝最爲荒唐的時期,便決定改變它!他註定是不凡的,可註定又是不幸的。他有着孩童般的純真,他相信這世間必定有美好的一面,只要有人願去改變它。所以,他去了。奮不顧身的去了,留下了一絲清影,與一股清風。

就便是命中註定,歷史給了他一顆獨一無二,獨作清流的一顆心,更給了他這樣一個現實與難題,讓他來改變,讓他來創造。這便是在磨練這顆心是否堅強與高尚。

我想,他成功了。縱然,他最後並沒有完全成功,但他依舊,依舊保持着那顆心,那顆潔白的心。

那一個純潔、樸真、美好的心,讓人舒服,讓人嚮往,像那山中的一股甘泉,沁人心扉,純潔透明,清澈見底,一覽無餘,給予衆生。

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能成爲天空中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耀照明,可以滋潤營養,因而維持衆生萬物。這一生,他只是永恆在剎那顯現間的一顆微粒,他究竟是哪一顆微粒,又何關乎重要?所以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盡情享受人生。這或許就是這位曠古奇才樂天派的奧祕的一面吧。

而現在疫情之下,在家中的我們,整日呆在家中,誰不是連聲抱怨,卻又一籌莫展,我想,或許蘇東坡在,就不會如此吧。身在危難之中的我們,又有誰能擁有如蘇東坡這般的心呢?又有誰能做到蘇東坡這般的樂觀豁達?或許這也是蘇東坡如此受後人喜愛的另一大原因吧?因爲繼蘇東坡之後,世間無人能再有這一顆無暇之心!

所以,我佩服蘇東坡,敬畏蘇東坡。

當他流放荒島的時候,依然恰然自得,只因他心中便是一波湖水,毫無波瀾。

當我再讀起《水調歌頭》之時,便越發感觸良多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心緒,思念親人之情,在皎皎明月之下,婉婉道出,這或許在常人眼中是高明,可在他自己看來,自己只不過是酒後的自然流露,透露真心罷了。他便如同這詩中的明月一般淒涼潔白,高處不甚寒,如同朝堂上孤身一人爲百姓伸冤的淒冷,又有誰能夠懂得呢?那種孤獨,如明月一般,他也便相信只有明月能夠懂得。

這,纔是我眼中最爲真實的蘇東坡,纔是我心中所理解的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