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之森觀後感

幾日,怎麼重新回到博客來的,呵呵

鋼琴之森觀後感

看大雪媽媽寫的書,結果找回我們自己的博客,看看時間,最新的已經是2008年了:)

把最近看的卡-通片,關於鋼琴的《鋼琴之森》的觀後感貼在這裏,下一篇估計又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呵呵

關於電影《鋼琴之森》,開始媽媽自己熬夜看了一遍,前面開始看的時候基本沒有太多反應,因爲說森林裏面有鋼琴,媽媽覺得這太空中樓閣的感覺,其實媽媽不是很喜歡太空靈的東西,人要吃五穀雜糧,也要關心人間煙火。不過大家都說好,我們也慢慢看這個樓怎麼搭下去。。。

直到看到修平小朋友把阿海請到家裏的練習室,和阿海講着這樣的大人話:

修平:提起精神,阿海!這是練習,不是玩樂!

阿海:可是彈鋼琴就是玩啊,難道你彈鋼琴的時候不開心嗎?

修平:這個不是遊戲,不經過一段艱苦的練習,是沒有辦法成爲鋼琴家的。來,就是這個樣子,彈彈看!(這麼說的時候,修平舉起了胳膊,攥緊了小拳頭,一副嚴肅的、充滿鼓勵和加油的模樣)

修平的練習室,又大又標準,空空落落的,只有三角鋼琴和修平,看起來,大大的房間,大大的鋼琴前面孤單的坐着一個小小的孩子。與之形成反差的,後面阿字野老師給阿海找的練習室很小,直立式鋼琴,面壁,可是阿海把鋼琴拖到了月光下;劇作家真的很用心,在影片中做了許多的對照。

家裏的寶寶自從開始會講話以來,偶爾會蹦出一些小人的大人話,不過小人講的大人話多多少少聽起來比較好笑,不像修平小朋友這樣一本正經的。所以從這裏開始我就開始比較認真看了,感覺劇作家開始想要提醒我們什麼了吧,或者說這個其實也是媽媽我一直關心的一件事。再往後一氣看完,正像寶寶老師和我們說的,這個片子有好多的角度,如果寫觀後感的話,感覺每個角度都能有洋洋灑灑的一大篇,不過就我們這樣的媽媽身份,最有體會的可能就是媽媽角度吧。

週六晚上,攜寶寶和寶爸一起看,寶寶提出瞭如下問題:

這是關於這兩個小朋友的故事嗎?還有其他小朋友嗎?

他很放鬆的在彈。――評論阿海彈琴

他彈琴的時候好象不開心――評論修平彈琴

那個爺爺好壞!――媽媽問,哪個爺爺啊?

就是那個叫那個小朋友賠褲子的爺爺啊,小朋友怎麼會有很多錢呢?所以那個爺爺不講道理,很壞!――噢,是修平去找阿海的時候被那個討厭的人爲難了的時候。

電影好好看,我還要再看,下星期我要看爸爸媽媽說的那個什麼電影,噢,對了,叫《音樂之聲》,爸爸媽媽,我們下週六看吧?――對電影的評論

媽媽你猜我最喜歡誰?(笑嘻嘻的)-媽媽回答:是不是阿海啊

是的,嘻嘻。我還喜歡那個女孩子,她好漂亮。。。

呵呵,這基本就是寶寶所有的評論了。週六上午鋼琴課後回家,吃飯時候問媽媽:媽媽你猜我以後想做什麼?

媽媽:不知道啊,寶寶的理想是什麼呢?

寶寶:當一個鋼琴老師,然後我要請工程師來給我蓋房子,做一個學校,學校的名字叫“快樂的鋼琴學校”。。。嗯。。。“快樂的音樂學校”,叫這個。

寶爸的評論:啊,這個片子很不錯。

看到中間,看見阿海在臺上踢掉了鞋子的時候,很感興趣的說,噢,這個可以做3D的。。。

媽媽的感受:對我們很多琴童媽媽來說,鮮有早早決定要讓寶寶走專業道路的,但是即便是不走專業道路,這真的不是個隨意的選擇,當學琴一開始,這就不是個玩笑了。像是我們家本來每天晚上給寶寶的朗讀時間大概會有一個多小時,所以到去年已經基本脫離繪本階段到兒童文學階段,媽媽接受的一個觀點是:沒有接觸過文學的孩子不會真正愛上語文,所以像是《城南舊事》、《小飛俠》、《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文字真美,後來一看原來是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等很多沒有圖畫的書都在晚間和寶寶開心的分享了,但是。。。自從今年開始學琴,夜間的親子閱讀時間遭到無情的侵蝕。。。實在是不得不這麼說,因爲我們的閱讀時間基本萎縮到半個小時左右了,很多個晚上不得已重新退回到繪本(不是說繪本不好,只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實已經到更長篇幅的狀況了,而因爲時間的關係使得我們無可選擇,臨睡前剩下來的時間只夠看繪本,這多少還是讓媽媽覺得有點點無奈,閱讀時間是很享受的`。。。)。。。

寶寶學琴,是媽媽寶寶的其他活動必須爲之讓道的一個選擇,我真的覺得說不清楚被擠掉的親子閱讀時間我們有多麼的不捨得,所以我們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們用學習音樂代替了原來我們最愛的那項活動,那麼我們又期待從新的活動中獲得什麼呢?

還記得有天晚上八點多,寶寶在彈琴,樓下小朋友在玩的聲音就傳進家裏的書房,以前這個時候,她也都在樓下瘋,不過,這時候寶寶自己回頭看了一下,很安靜的和我說:“媽媽,我不能下去玩,因爲我已經學鋼琴了,我要彈琴。”說完,自己回頭繼續叮叮咚咚的,那個時候我們還在彈小湯1,雖然她彈琴的時候話也好多,意見也好多,比如:

書上這個字印斜了

這一頁和前面一頁比例不一樣

這頁曲目的數字標識沒有印在正中間

媽媽,你看,白鍵完全摁下去是斜的,外面可以摁下去,裏面不能

媽媽,可是黑鍵和白鍵不一樣的,整個是平的都一樣的摁下去

媽媽,你看,琴蓋靠在琴上這裏是個三角

媽媽,你往裏面看,是個萬花筒。。。

彈琴的中間有時候會給自己報幕,拿着家裏黃色的喇叭,還要去更-衣室(桌子下面):P

不過她還是坐住了,一坐就是一個小時,從開始學琴很快就坐下來了,就像平時雖然玩得很瘋,但是親子閱讀一開始就穩穩坐下一樣,她不是因爲坐不住而做這些,似乎因爲覺得這些本來就是一體的在做這些。。。在她小小的心裏,沒有區分,彈琴和這些“發現們”自然就是一體。寶寶彈琴的時候我常常在仔細的看她的側面,心裏很感嘆,彈琴時發表的各種與鋼琴、與音樂、與鋼琴書有關的花頭筋的話,媽媽儘量照單全收,因爲如果離開了這些意見、發現、跳舞、敲鼓。。。(在練習《印第安鼓》的時候突然從琴凳上蹦起來跑掉,等下子跑回來抱着一個鼓和兩根鼓槌,請媽媽在她彈琴的時候和着拍子敲鼓)等等她聯想起來的事,在她這麼小的時候,如果這些附帶的事情都不可以做,“因爲這不是玩樂!”她還會覺得彈琴是那麼有趣的一件事嗎?我不能確定。。。我想也許這些事情彼此之間是通感的,而通感是所有修辭手法中最特別、最有穿透力的一種。

好象寫得有點亂埃。。簡單說說影片中的人物印象吧:

修平:彬彬有禮、天性純良、缺乏血性、被人欺負的時候很無奈;母-子間的情感看起來好象很理性而顯得稍稍有點淡淡的;沒有單純的愛的表達;媽媽和他講話的時候都好像他是個大孩子;不過儘管如此,也沒有修平媽媽在修平練習時生氣的樣子噢~

阿海:天然野性、敢作敢當、沒有錢、沒有很多東西,有一個境況雖然困窘但是充滿愛與鼓勵的媽媽;在鋼琴的世界裏大概可以逃脫現實中他的生存環境;媽媽回憶他小時候三歲的時候從窗戶那裏掉下去,不經意發現了他的鋼琴。。。說起這些,媽媽也是充滿溫暖和欣賞和愛的~

茅坑公主譽子:最愛的最能放鬆的地方是衛生間,最喜歡坐在馬桶蓋上。。。這個愛好讓人很心疼、而且感覺好壓抑;最喜歡的是溫蒂,很遺憾不是。。嗯。。人,我總覺得健康的孩子最喜歡的應該就是爸爸媽媽;譽子的爸爸媽媽不知道在哪裏,陪伴的她的是一個保姆,幸運的是好象很關愛她,但是保姆看起來也總是緊緊張張的;

再說,表演結束的時候,

修平說:成功了! 媽媽說:太棒了,修平!-媽媽好象是在評價

譽子說:結束了! 保姆奶奶沒有說話,哭了。-好象緊張被釋放了

阿海說:彈完了! 媽媽說:阿海,好帥噢!-媽媽好象是在欣賞

修平說:我輸了。。。

修平一直都很努力,但是他居然對自己說:不論我怎麼努力,我都會輸的。一個不真正愛自己所做的事的人,在內心深處,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那種輸的感覺會到來,如果是自己喜歡的事,就象阿字野老師最後對修平說的:這種事不需要和別人比的。如果一個很小的孩子,完全按照大人的願景去行爲,付出了無數的努力,等他長大,忽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沒什麼靈感,沒什麼特別的一個人,這真是一個很殘酷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