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合9篇

作爲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合9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使用計算器。

2、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教學重點:

認識並會使用計算器。

教學難點:

會利用計算器探究一些數學規律。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教師取出電子計算器,讓學生也拿出自己的計算器。教師:猜一猜,今天,這一節劉我們一起學習什麼?學生:認識計算器。

2.教師:你知道如何使用計算器嗎?

二、引導探索

1.讓學生說一說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計算器的方法。

2. 認識一些功能鍵。(1)

由學生來說明。(2)

集中說明一些功能鍵的作用。

①開關及清除鍵。按一下此鍵,打開計算器,再按一下就關贛計算器。

②運處符號鍵。只要介紹“+、-、×、/“鍵的使用方法。

③數學鍵數字鍵的使用。如按1 2 。顯示屏就顯示“1 2”。

④等號鍵按下數字鍵及運算符號鍵後,按下此鍵,顯示屏就顯示出輸入算式的計算結果。

⑤小數點鍵按下此鍵,就呈現一個小數點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如:時間鍵、日期鍵、括號鍵、存儲運算鍵等。

3. 嘗試練習。

(1)計算25×4 操作過程:輸入25→×→4→=,屏幕上呈現100,就是計算的結果。

(2)計算一份菜單的價錢。

①呈現:酒;14元 涼拌豆腐:3元

肉絲:5元 青菜:3元

清蒸魚16元 三鮮湯:12元 甜點8元

②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③反饋計算結果。

4. 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1)呈現計算題。

①1+2+3+4……+98+99+100

②999×9 9999×9 99999×9

(2)讓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教師巡視課堂。

(3)反饋計算結果。

(4)引導提問:通過計算,你有什麼發現(特別指導觀察第②題中各算式的計算結果,並進行比較)?你有什麼感想和體會?發現:積的個位都是1;積的.位都是8;中間幾位數都是9,9的個數比第1個因數中的9個數少一個。接着,讓學生說一說以下幾個算式的結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觀察計算結果、發現規律,同時突出了運用簡便方法計算很可能比計算器還要快定眯,充分體現了計算方法的靈活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活動課本第36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神奇的計算工具

計算器的組成。

屏幕、數字鍵、功能鍵、運算符號鍵等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時間:2課時。

課題一統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93~94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初步瞭解分類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瞭解統計的含義,會看統計圖、統計表,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準備:統計圖、統計表、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全班每個人都喜歡什麼動物呢?今天就請你做個小調查。

2、出示動物,學生進行收集數據的過程。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

袋鼠梅花鹿河馬

3、提出明確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要讓每個人看清楚喜歡這些動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學生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學生剛纔初步統計的結果。

(1)用數字表示的。

(2)用學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圓圈表示的。

(4)用畫對號的方式表示的。

(5)用寫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2、揭題:小朋友們,知道嗎?剛纔你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統計的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3、發統計圖和統計表:根據你剛纔收集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實踐活動

(調查全班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

統計表:(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計圖:(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4、出示統計圖和統計表。

(1)通過小朋友們的統計,你能發現什麼?

(2)你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三、總結:

1、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用統計解決,你能說一說嗎?

2、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穫。

作業佈置:

利用課間調查一下班裏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板書設計:統計

統計表: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計圖: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課後小記:

課題二練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十七的24題。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小組互相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展示幾份。

二、練習:練習十七

1、第2題。

(1)看圖,明確題意。

(2)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統計。

(3)完成統計表及問題。

(4)集體訂正。

2、第3題:計算。

(1)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2)集體訂正答案。

3、第4題:調查本班每一位同學最喜歡什麼交通工具。

4、思考題:用、、三張卡片,可以擺出6種排法,

例如:請你試着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三、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利用天平,結合觀察、猜測、圖示、推理等活動,理解“找次品”問題的基本原理,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

(二)過程與方法

以“找次品”活動爲載體,經歷由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難點:用圖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天平,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例1:有3瓶鈣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

(2)理解題意。

學生可能會說:倒出來數一數,或掂一掂、稱一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解釋:生產或生活中有時需要從幾個物體中找特別重或特別輕的一個,在數學中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爲“找次品”問題。

如果兩個物體的差異很大、很明顯,可以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異不明顯或物體數量很多(例如有30瓶鈣片),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準確或不方便,此時可以用天平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次品”。

【設計意圖】理解問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當學生面對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數一數或掂一掂,因爲他們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經驗,所以讓他們瞭解“數”和“掂”的侷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瞭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天平,並讓學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支粉筆,在天平的右邊放一本數學書,天平會怎麼樣?爲什麼?

學生回答:天平的左邊高,右邊低。因爲數學書比粉筆重。

教師繼續追問: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本數學書,在天平的右邊也放一本數學書,現在天平會怎麼樣?爲什麼?

學生回答:天平會平衡,因爲左右兩邊一樣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出示:天平平衡,兩邊一樣重;天平不平,下沉那邊重。

【設計意圖】學生沒有使用天平的經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豐富表象掃除學習障礙,爲進一步學習找次品做好準備。特別地,對兩種情況的概括有利於學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兩瓶鈣片,放在天平上稱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爲它會輕一點。現在有3瓶,那麼要稱幾次呢?爲什麼?

學生:稱一次。左右兩邊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翹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教師分別演示天平達到平衡和出現不平衡的兩種情況,請同學進行判斷並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根據天平的情況推斷出剩下一瓶的情況,是解決“找次品”問題的關鍵。此處將實驗演示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原理。

3.交流圖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辦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1)可以用一個“△”加一條短橫線表示天平,用長方形表示鈣片。

(2)爲了方便,還可以給每瓶鈣片加上編號。

學生完成後,將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圖示是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的一種方式,通過圖示使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例1教學後及時進行方法的總結,可以分散本課的難點,有利於學生髮現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策略。

(二)探索規律,優化策略

1.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2。

8個零件裏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2)大膽猜測。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學生:如果運氣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學生:一次不能保證找出次品,因爲如果運氣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學生:每次稱2個零件,4次保證找出次品。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什麼意思?

學生:既要保證找出次品,又要次數最少。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學生第一次遇到這類問題,可能不能兼顧兩端,說“一次”的同學忽視了“保證”,說“4次”的同學沒有考慮到至少。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否定錯誤,澄清認識,確定研究方向,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走錯路,少走彎路,有利於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圓柱各部分名稱,建立圓柱體空間概念;

2.掌握圓柱體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具體應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推導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圓柱體側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幾何圖形。現在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圖形?

生:長方形。

師把長方形貼在黑板上。

師:面積如何求?

生:長方形面積=長寬。(師板書)

師又拿出正方形,問相同的問題,然後把這個正方形貼在長方形旁邊。再拿出圓形。

師:圓的面積和周長公式是什麼?給什麼條件能求出圓的面積和周長?

然後把圓形貼在長方形上面。再出一些練習題進行圓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強調計量單位。

師又拿出長方體、正方體。當拿出圓柱體時,同學們都能回答是圓柱體。接着讓他們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圓柱形物體。再讓他們拿出自己事先準備的圓柱體(如果提出似是而非的問題時,先不要進行討論。)這時老師也拿出一些實物:手電筒裏的反光罩、罐頭盒、小鼓、印章、煙囪的`半個拐脖,問這些實物叫不叫圓柱體?爲什麼不叫圓柱體?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形體圓柱體。(板書課題圓柱)

(二)學習新課

1.圓柱體的認識。

師:現在找一個同學到前面摸一摸圓柱體有哪幾個面。(指名上前摸。)

生:上、下兩個面和周圍一個面。

師:上、下兩個面是什麼形狀?它們的面積大小怎樣?

生:上、下兩個面是圓形,面積相等。

師:我們把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板書:底面)

師:周圍的這個面是個曲面。我們把周圍的這個面叫做側面。(板書:側面)

師:我們把一個圓在平面上滾動一週,痕跡是一條線段。如果把這個圓柱在平面上滾動一週,它的側面留下的痕跡將是一個什麼形狀?同學們可以自己用手中的學具動手滾一下,能體會出是一個什麼形狀?

生:是一個長方形。

師演示:將圓柱體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與黑板貼的長方形一樣大。)

師接着拿出兩個高矮不一樣的圓柱體。

師問:爲什麼有高有矮呢?由什麼決定的?

生:由高決定的。

師:什麼是圓柱的高呢?(板書:高。寫在長方形寬處。)看看書上是怎麼講的。(看書第50頁,找同學回答。)老師在圓柱側面上畫一條垂直於底面的線段,這條線段就是這個圓柱的高。

師出示投影,讓學生指出高。

師: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生:無數條。

師:高都相等嗎?

生:都相等。

師:現在我們來回答剛纔舉的一些物體不是圓柱體的原因。(先讓同學們說自己手中的,最好讓本人說,然後再說老師手中的實物。)

師:我們講的圓柱體都是直圓柱。

2.圓柱的側面積。

(1)推導公式。

師:圓柱側面圖是一個長方形。下面同學們四人一組對照手中的圓柱體學具進行討論。

討論題目是:

a:這個長方形與圓柱體有哪些關係?

b:你能推導出圓柱體側面積計算方法嗎?

然後學生彙報討論結果。

生:這個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體的底面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長方形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從而得出;圓柱體側面積=底面周長高。用字母公式表示爲:S側=Ch。

老師板書公式。

(2)利用公式計算。

例1 一個圓柱,底面的直徑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老師在黑板上板演。

下面同學們進行練習。投影練習題:

①一圓柱底面半徑是5釐米,高5釐米,求側面積。

②一圓柱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直徑的2倍,求它的側面積。

③一圓柱底面周長是12釐米,高12釐米,求它的側面積。

師:你能知道第③題圓柱側面展開圖是什麼圖形嗎?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課本40-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掌握利用連乘、連除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 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列式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並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並說出算列算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我們來到了美麗的生態園,在這裏,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板書學生梳理出的數學信息)

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2、每個花架擺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二、你說我講

1.教學“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1)師:要解決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啊?怎樣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適時出示課件5×8=40(盆)、3×40=120(盆),追問:你能說一下你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含義嗎?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通過分步列式,先求出1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分佈計算的.過程,並引導學生兩個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師:你能不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

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操作的信息。

組內交流,討論綜合算式的列法,並講解出該綜合算式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並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然後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綜合算式的含義,加深學生的理解。

2,教學“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再看情境圖,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導學生列出分佈算式。

在學生自主學習、列式的基礎上,師:誰願意到黑板上來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佈算式?

學生板演自主學習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麼?48爲什麼要除以4?

學生:96÷2=48(盆),表示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個花架有四層,每層有12盆。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先算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層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後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演示講解。

師:誰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小組內可以進行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板演展示。

學生板演:96÷2÷4。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麼?爲什麼要除以4?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個花架上,每個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個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層,每層有多少盆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講解。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係,並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做一張這樣的畫需要多少個貝殼?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係,並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每箱8個什麼?每盒6個什麼?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麼收穫?(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節最積極?學生可能說:擺一擺,操作方面。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麼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麼問題了?)

……

師:讓我們滿載着收穫,下課休息一下吧。

學生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回答

學生選擇學具,利用擺一擺,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操作,利用小紙板擺一擺,

學生組內討論交流,小組內列出綜合算式。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後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貧困地區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隨着改革開放,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民收入增加,人們可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一是支援國家建設,二是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和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麼,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二、新課

1、 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爲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閱讀P99頁的內容,自學討論例題,理解本金、利息、稅後利息和利率和含義。(例如:小麗20xx年月1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1月1日,小麗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確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小麗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稅後利息:國家規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稅率納稅。小麗實際得到的1.8元是稅後利息。國債的利息不納稅。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定,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閱讀P99頁表格,瞭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學會填寫存款憑條。

把存款憑條畫在黑板上,請學生嘗試填寫。然後評講。(要填寫的項目:戶名、存期、存入金額,、存種、密碼、地址等,最後填上日期。

4、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方法

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麗的100元錢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學生計算後交流,教師板書:1002.70%3=8.10(元)

(3)三年後取款,小麗能得到8.10元利息嗎?爲什麼?

學生髮表意見後,教師指出:1999國家規定存款時,要按利息的確20%繳納利息稅,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後實際能得多少利息嗎?

(4)學生計算後回答,教師板書

利息稅金:8.1020%=1.62元 稅後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時她可以實際得到本金和稅後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練習。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題,學生讀題後,提問:貝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後由學生解答,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9題。

教學總結:

折扣、納稅、利息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中,折扣是學生們日常生活最熟悉的,教學中,我沒有剝奪孩子們想說的權利,讓他們自由地來說說他們對摺扣的理解,並引入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但教學中我沒有說清楚幾折就是十分之幾,因此個別孩子對於七五折這樣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而納稅和利率,則主要是通過公式的掌握教給孩子解題的方法。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8~49頁整理與練習練習與應用第8~12題,探索與實踐第13~14題,評價與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正確地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能應用因數、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或探索數的一些簡單規律或特點。

2.使學生整理並進一步理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能在思考、解決問題中有條理地思考,培養觀察、比較、歸納等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和探索實踐過程中,感受獲得方法、發現規律的喜悅,體會數學的奇妙,培養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培養回顧反思、客觀評價的意識、習慣和品質。

教學重點:

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難點:

探索、理解簡單規律。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引入

1.複習舊知。

讓學生計算練習與應用第8題,直接寫出得數。 口答得數,說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是怎樣算的。

2.回顧內容。

引導:我們上節課整理與練習了因數和倍數,重點練習與應用了哪些內容?

你能找出12和8這兩個數的因數和倍數嗎?(板書:1 2 8)自己找一找,把因數和倍數寫下來。

交流:12的因數和倍數各有哪些?8呢?(因數和倍數分別對應板書) 提問:比較兩個數的因數,你能找出怎樣的數?比較倍數呢?

3.引入複習。

提問:那什麼叫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呢?

引入:今天的數學課,我們繼續整理與練習因數和倍數,在上節課複習的基礎上,重點整理與練習公因數和公倍數的知識。通過這節課的複習,要進一步認識公因數和公倍數,特別要能正確地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同時還要通過探索與實踐,發現一些關於數的特徵的簡單規律。

二、練習與應用

1.整理方法。

引導:我們已經從上面的練習中瞭解了公因數和公倍數的意義,能不能自己舉出兩個數的例子,找出公因數和公倍數?每個同學獨立完成。

指名交流自己的例子,教師選擇兩個例子板書過程。 讓同桌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例子,說出公因數和公倍數。

提問:黑板上的例子裏,最大公因數是幾,最小公倍數是幾?怎樣找出來的?

那現在說一說,求公因數和公倍數的方法各是怎樣的?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一般方法是怎樣的.?

2.做練習與應用第9題。

(1)要求學生完成前四組題,先求最大公因數,再求最小公倍數。

(2)交流:這四組數各是怎樣找最小公倍數的,結果各是幾?說一說你的方法。(根據交流板書過程和結果)

3.做練習與應用第10題。

學生讀題,弄清題意:每次分別按3格和4格走,找出兩種都走到的格子塗上顏色。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這些格子,塗上顏色。

三、探索與實踐

1.做探索與實踐第13題。

2.做探索與實踐第14題。

四、評價總結

1.評價反思。

讓學生對照評價內容,反思自己三個方面的學習表現,在☆上塗色表示。 交流評價結果,肯定全班的學習表現,提出以後的學習希望和要求。

2.交流收穫。

提問:通過這節課的整理與練習,你對這部分內容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體會?

3.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與應用第9題後四組題,第11、12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中秋節快到了,三江的月餅師傅正在忙着做月餅,瞧!新鮮的月餅出爐了

1、(出示9個月餅)請大家一起來數一數,這堆月餅有幾個(9個)那麼9個月餅最接近幾十呢?(10)我們也可以說9個月餅大約是10個。(學生跟讀)

2(出示43個月餅)這堆月餅有幾個呢?你能一下子數出來嗎?請大家估計一下,這堆月餅大概是幾十個?教師宣佈正確答案43個月餅,43最接近幾十?我們也可以說43個月餅大約是40個

3、那麼64個月餅我們也可以說大約是多少個月餅呢?86個月餅呢?

揭示課題:象剛纔這樣把一個準確數看成大約是幾十,這就是估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用這個知識來學習加減法的估算。

二、探究加減法的估算

1、這幾天到三江買月餅的人可多了,你瞧!這3種月餅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出示豆沙月餅28元,蛋黃月餅43元,水果月餅24元)

2、你能向小朋友介紹一下這些月餅大約是幾元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約是30元,大約是40元,大約是20元)

小朋友們真能幹,那你能根據剛纔估計的數據,幫老師算算買豆沙月餅和水果月餅大約是多少元嗎?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你還能象老師一樣來提問嗎?

3、四人小組討論:

現在方老師帶了100元錢去買這3盒月餅,你幫老師想想,我帶的錢夠嗎?爲什麼夠呢?把你的想法在組內交流一下

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嗎?

方法一:豆沙月餅大約是30元,蛋黃月餅大約是40元,再加上水果月餅大約是20元,三樣加起來大約是90元,所以100元夠了。(板書:30+40+20=90)

方法二:3盒加起來是95元,所以100元夠了。

方法三:100元錢,買豆沙月餅後,大約還剩下70元,買水果月餅後大約還剩50元,最後買蛋黃月餅,大約還剩10元 (板書:100302040=10)

方法四:100元錢,買水果月餅後,大約剩80元,買豆沙月餅後,大約剩50元,所以買蛋黃月餅夠了。

剛纔小朋友想出了很多方法,現在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方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小結:剛纔我們小朋友想出了這麼多方法,大家都是先把準確數估計成幾十然後再進行估算,這樣計算起來比較方便,象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

三、練習應用

1、四一班和四2班同學準備在中秋節晚上舉辦一箇中秋晚會,要同學們報名參加,四1班有39人報名,四2班有42人報名,請問(1)大約有多少人蔘加這個中秋晚會?你會估算嗎?(2)四(1)班比四(2)班大約少幾人?

2、四一班和四2班同學爲了佈置晚會場地可忙壞了,晚會計劃要做70朵紙花,現在四(1)班已經做好了27朵紙花,四(2)班已經做了44朵紙花,請問大約還要做幾朵紙花呢?

3、剛纔我們用估算的知識解決了中秋晚會的問題,在數字王國裏也要用到估算,請你估算一下,下列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

31+52 9011 38+39

請小朋友拿出課桌裏的`紅卡片和黃卡片,如果是大於80就舉紅卡片,小於80就舉黃卡片

5、國慶節也快到了,小朋友打算怎樣安排國慶節呢?是啊,青年旅行社決定在國慶期間組織50人去杭州西湖旅遊,爲了讓遊客玩得高興,旅行社還特別設計了划船活動,這裏有3種船:

大船:限乘42人

中船:限乘23人

小船:限乘9人

現在有50人,旅行社打算租兩條船,可以怎樣去租呢?小組討論交流

根據小組討論與交流,設計多種乘船方案

1、大+中

2、大+小

3、大+大

爲什麼可以租一條大船和一條中船呢?50人夠坐嗎?

爲什麼可以租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呢?

小朋友想出了3種方法,租一條大船需要租金43元,租一條中船需要租金28元,租一條小船需要租金19元,這3種方法哪一種最省錢呢?(同桌交流)

請學生用手勢表示,說說爲什麼,大約要花多少錢?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今天這節課我們用估算的知識解決了很多問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時候要用到估算,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課後反思:

《加減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教材在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教學中安排了加減法的估算一小節,這是估算正式教學的開始。教材爲學生提供了媽媽要買三種生活用品,帶100元錢夠不夠這一生活情境,意圖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學生了解估算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它簡潔、迅速地解決某些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思想。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體現估算方法多樣化,並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因爲估算是非常貼近實際生活的,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應用,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情境教學法,以即將到來的中秋節爲主線貫穿整節課。將本課的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到估月餅,買月餅,中秋晚會等生活情境中。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讓學生學會估數。在估算中,估數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在新課引入環節,我先讓學生數數數量比較少的月餅,然後出示一堆數量比較大的月餅,讓學生意識到當數量很大,很難準確數出來的時候就可以估計一下,從而引出大約,學會將準確數估計成大約是幾十。

2、討論交流,探究加減法的估算。由於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估算。以往的精確計算已經在學生腦海裏深深紮了根,因此不免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的負遷移,所以在設計這一環節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買蛋黃月餅和豆沙月餅大約需要多少元,然後讓學生提一提類似的問題,通過這些簡單的估算使學生先對估算有一定的認識和體驗,然後再讓學生思考老師帶100元去買這3盒月餅,帶的錢夠不夠這一問題。在討論交流中激發求易思維,體現估算方法的多樣化。這樣由淺入深的設計,使學生易於接受,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需要進行精確計算,有時根據實際的需要只要估算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估算能使計算比較方便。

3、聯繫實際,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用估算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本課的教學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

本節課我始終圍繞中秋節這一主線展開,由估月餅,到買月餅,再到中秋晚會,這些情景都是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富於濃厚的生活氣息,能使學生輕鬆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去積極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爭着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提高學習興趣。

2、體現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個性化。

在探究100元錢買三盒月餅夠不夠這一環節,學生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的是用連加的方法估算的,也有的是用連減的方法,也有的用加減混合的方法進行估算,我都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勵。當出現了5種方法後,再讓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種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體現了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學法來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本課還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比如:在練習環節,讓學生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請學生通過舉牌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有個別小朋友舉錯了牌,還有包括後來的租船問題,讓學生探討哪種方法最省錢的時候,有3個小朋友舉了紅牌,我想這時我應該及時問問他們爲什麼要舉紅牌,使他們自己發現錯誤,找到解題的正確方法。現在我這樣一帶而過,明白的小朋友是明白了,可不明白的還是不明白,沒有很好地關注學生的發展。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高。

2。學會畫三角形的高。

3。瞭解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三條高的畫法及特徵。

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

教學難點瞭解三角形三條高的畫法。

教學資源:三角板、學生的學習單。

教學活動:

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 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頂點、三個角。(演示)。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三角形高的有關知識。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高)

二、操作演示,觀察發現。

1。(邊演示邊說)如果我們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2。老師在黑板上示範三角形高的畫法:

3。你覺得三角形會有幾條高呢?爲什麼?(三角形有三個頂點,從三角形的每一個頂點都能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所以有三條高)請同學們畫出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高。一名同學上黑板上演示畫高。

4。認真觀察三角形的高,你有什麼發現?(一個三角形可以畫出三條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在三角形內相交於一點。)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我們再來看直角三角形,你會以BC邊爲底,畫出這個三角形的高嗎?。(學生在學習單上畫)。你有什麼發現?(老師邊演示邊說:以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BC爲底,作高時,要從A點向它的對邊BC作一條垂線,發現高與另一條直角邊AB重合;如果以直角邊AB爲底,作高時,要從C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發現高與另一直角邊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如果一條是底,那麼另一條直角邊就是它的高。以斜邊AC爲底,作高時,要從頂點B向它的對邊AC作垂直線,發現高在三角形內。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條高,其中一條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與兩直角邊重合。)

2。我們再來看鈍角三角形,從鈍角三角形的B點向它的對邊作高,高在三角形內;從A點向它的對邊作高,需要把對邊BC延長,高在三角形外;從C點向它的對邊作高,需要把對邊AB延長,高也在三角形外。鈍角三角形也有三條高,其中一條高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在三角形外。

四、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學生因答可以是兩個方面)一是從高的畫法說;二是從發現說。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條高,其中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在三角形內,並且相交於一點;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條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與兩直角邊重合;而鈍角三角形其中一條高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在三角形外。

這節課我們就研究到這兒,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