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壺口瀑布》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範文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感受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瞭解壺口瀑布的特點

2、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學習運用多種手法描寫瀑布

3、學會聯想和引申,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領會運用多種手法描寫的妙處並學習使用。

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教學難點】

1、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一)【課堂導入】

多媒體播放壺口瀑布的視頻,學生欣賞時,教師激情導入。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代文人對其不乏讚美之詞,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XX自天涯”,今天讓我們通過樑衡的遊記散文《壺口瀑布》一同去領略“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奇特景觀。)

(二)【預習反饋】

用簡練的語言說說什麼是“壺口”以及壺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溝底的河心還有一條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地人叫“龍槽”,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黃河的河牀在這裏由寬而窄,由高而低,於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從高達幾十米的斷面衝下,就形成了壺口瀑布。)

(三)【初讀課文,巧梳理】默讀課文思考:

1、作者一共幾次遊覽了壺口瀑布分別是什麼時候對應哪些段落兩次,分別是雨季和枯水季節雨季——————第2段;枯水季節———————第3——5段

2、初次相識,壺口瀑布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氣勢磅礴、危險、震耳欲聾、與衆不同、聲勢浩大

(四)【深入研讀,品味語言】

1、品讀3———5段,談一談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壺口瀑布

(小組討論,圈畫出重點詞句,並作分析)

2、第五段寫石頭有什麼作用

(用石頭來襯托水與命運抗爭的意志力之堅強。屬於側面描寫)

(五)【再讀課文,感悟主旨】

結合課文最後一段,思考:作者寫作本文,只是爲了向我們介紹壺口瀑布嗎他在寫景中蘊含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寫的不僅僅是黃河之水,更是一種人生的姿態,一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性格也正是中華兒女的性格。黃河在壺口將其巨大力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作者讚美黃河,正是讚美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

(六)【身體力行,愛我中華】

如果有一位外國友人向你瞭解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你會怎樣給他介紹(100字左右)

溫馨提示:結合本文所學的有關內容

(七)【視頻欣賞,中國美】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能讀出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

2、抓住關鍵語段,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學習寫景散文的賞析方法。

3、領會黃河精神的象徵意義,理解黃河精神在職場和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朗讀,品味文章極具感染力的語言,體會壺口瀑布的特點。

2、理解壺口瀑布與中華民族精神之間的聯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璀璨的華夏文明。因此,黃河是中華民族名副其實的母親河。如果要去瞻仰這位母親,你知道黃河的哪一處景觀是不可不看的嗎今天我們通過樑衡的遊記散文《壺口瀑布》一同領略“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奇特景觀。

二、自讀課文,落實字詞

1、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查檢並記憶生詞的讀音及解釋。

2、課堂交流補充,當堂提問檢測。

3、齊讀課文,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

三、整體感知

1、如果爲壺口瀑布選擇一個詞作爲宣傳語,你覺得哪一個詞最爲貼切結合文中相關語句,說說你的理由。

2、文中作者寫了兩次看壺口瀑布的經歷,爲什麼寫兩次的景觀對於表現壺口瀑布的壯觀起到怎樣的作用

3、朗讀課文,想象、感受壺口瀑布的景觀。

四、感受壺口水的陽剛之美

1、文章重點寫第二次看壺口瀑布,第二次看壺口瀑布主要表現壺口瀑布的水有怎樣的特點

2、討論:作者是怎樣表現壺口瀑布之水的陽剛之美的怎樣表現壺口瀑布之水的有力的

不同方面多種角度描寫

通過寫石側面表現水

擬人的手法爲水注入了生命力

恰當形象的奇特比喻

想象的動詞選擇

短促有力的句式

排比鋪陳的句式

3、朗讀課文第四、五段,讀出力度感,讀出陽剛之美。

4、朗讀互評,再讀。(重點強調重要字詞的重音,果斷有力的短句,排比句式的速度語氣變化)

五、景與情的關係,理解文章主旨

1、作者寫這篇遊記散文是否僅僅停留在了所見之景有多美,有多奇特壯觀的層次上作者僅僅是爲了表現壺口瀑布之水的陽剛之美嗎由水想到個人——由個人想到民族(有層級的過渡,少說教味,易於理解接受)2、壺口瀑布之水與作者所思所想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相似、聯繫——觸景生情,融情於景(什麼景什麼情)

3、穿插:中國古人關於水的智慧:上善若水,以柔克剛,水滴石穿——辯證思維。

4、在思考的基礎上朗讀文章最後一段,並說說你怎樣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這偉大隻在衝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出來被我們看見”(思考:這篇文章結尾標註了寫作日期,有何用意)

5、在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並且將這種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六、作業

運用排比句式,進行一段景物描寫,並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到情景交融。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3

  設計思路:

《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遊記散文,作者在文中不僅精細地描摹了壺口瀑布的磅礴、雄壯的氣勢,更由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的“勇往直前”很自然和貼切地想到了人們的經歷,由對黃河的歌頌涌向對人的歌頌,使讀者受到極大的啓示和鼓舞。

本文語言優美,意境雄渾,感情真摯,設計本課時考慮以誦讀爲手段,以小組合作學習爲方式,藉助於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感知課文內容,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進一步體驗作者情感,最後通過誦讀強化感悟,悟得作者的情感。

設計時力求體現以學生髮展爲主,強調自主感受,學會合作,輔以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感受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瞭解壺口瀑布的特點;

  能力目標:

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領會運用多種手法描寫瀑布的妙處;

  情感目標:

學會聯想和引申,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教學重難點:

拉進學生與課文的距離,通過朗讀表現壺口瀑布雄壯的氣勢,體會蘊涵其中的民族精神,感悟作者豐富的情感。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朗讀是領會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在反覆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壺口瀑布磅礴的氣勢和作者的情感。

2、討論點撥法,品讀鑑賞法。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到圖書館、網上查閱有關壺口瀑布的圖片及資料。

2、解決生字詞,讀通文章,瞭解文章大意。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代文人讚美“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天險,壺口最驚人。飛流撼天地,濤聲泣鬼神”,今天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來領略壺口瀑布的雄壯的氣勢。

2、簡介壺口

壺口瀑布位於山西吉縣,是我國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黃河水由500多米寬突然收縮到40多米,從30多米落差的壺口飛流直下,奔瀉於十裏龍槽,據說,此景如壺注水,故名“壺口”。這是何等壯觀的巨壺啊,有如神來之手掂起一壺黃水傾天而倒,看那沖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滾着、噴射着,猛烈地左擊右打兩邊的石壁,狂放地奔騰向前,像濁流化成的利劍,劃開兩岸的河牀。走進瀑口,只見激浪滔天,水氣瀰漫,真有驚濤拍岸,濁浪排空,倒卷半天雲煙之勢。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見高遠奮發的黃河像捲起一陣颶風,急速地從身邊呼嘯而過,彷彿一不留神,就會被激流捲走。夏秋兩季,壺底急升隨風而動的彩虹,使懸瀉天地間的瀑布更具雄渾的美感。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壺口瀑布名字的由來。文章中兩次寫到壺口瀑布的情景,分別是在什麼季節?在文中標出兩次的段落。

  三、研讀課文

  (一)雨季中的壺口瀑布

1、初次相識,壺口瀑布給他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從文中找出描寫雨季中壺口瀑布的語句。作者從哪些角度來描繪的?從中感受到雨季的壺口瀑布怎樣的特點?

聽覺:在半山腰“濤聲隱隱如雷”,近處濤聲“震耳欲聾”;

視覺:霧氣瀰漫“像一鍋正沸騰着的水”,“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

感受:急慌慌、心還在不住地跳

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2、作者是如何將壺口瀑布的特點描繪出來的?

運用比喻,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壺口瀑布的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的特點。

  (二)枯水季節的壺口瀑布

1、朗讀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雨季的壺口瀑布這樣令人膽戰心驚,那麼枯水季的壺口又以怎樣的面貌展現在作者面前呢?分別寫了什麼地方的河水?圈畫出能夠體現壺口瀑布特點的語句。體會其表達作用。(小組交流討論)

上游:“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擠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宇宙間彷彿只有這水的存在。”通過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之水波濤洶涌,威武雄壯,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飛流直下,奔騰激越的情勢。表現出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充溢着催人奮進的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的精神。

龍槽壺口:“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無形的大洞吸着,頓時攏成一束,——————一大川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龍槽,穿過霧靄——————。”

運用比喻、擬人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於地理環境的改變,一下從河牀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點,碎成霧,變成了水的另一種形態。

“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是奔騰的黃河之水已變成了非流而下的瀑布——渾厚、壯闊、猛烈、凝重。

“於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或鑽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或——————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後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爲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眼前的河水:“—————腳下的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切出一道深溝。”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河水堅強,遇強則抗,堅韌的特點。

  (三)作者爲什麼再寫第二次之前,還要寫第一次來觀看壺口瀑布的感受?

第一次是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爲後文具體描寫第二次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這黃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麼?

想到了人——“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這小小的壺口,怎麼一下子集納了海、河、泉、霧所有水的形態——————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作者看壺口瀑布,由黃河集納了海、河、泉、霧所有水的形態,想到人的各種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這因爲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讚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這種寫法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想到民族的精神——“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作者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再次描寫了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時有黃河的性格想到中華民族雖歷經艱難,但寧折不彎,堅忍剛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議論和抒情,抒發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讚美之情。

  (五)配樂朗讀課文最後兩段,教師指導朗讀,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所表達的情感。

  四、課堂小結

黃河的美不在終點,而在充滿陽剛之氣的驚濤拍岸的過程中,作者從威武雄壯、奔騰雄壯的黃河水中不僅看到了祖國錦繡的山河,更賦予了黃河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忍剛強民族精神。

  五、板書設計

  第一次:

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第二次:

上游:波瀾壯闊前赴後繼勇往直前

龍槽壺口:碎成點,碎成霧瀑布泉、溪

眼前的河水: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切出一道深溝

河——人——中華民族的精神(無堅不摧、堅忍剛強、勇於反抗)

(借景抒情,託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