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析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材是在七年級語文教材的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其目的是在七年級語文學習的基礎上,使學生繼續積累語文知識和字詞,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其寫作表達技巧,培養文體感。這冊教材重點是學好複雜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同時也加強了文言文的教學,爲九年級學習更爲複雜的記敘文、議論文奠定基礎。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共有七個單元,其中現代文五個單元,古文兩個單元。每個單元的體例編排同中有異。在保持詩文閱讀、口語交際、寫作不變的情況下,又依據各單元及全冊教材的體例安排,在一、二、五單元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在三、六單元安排寫字,口語交際、寫作則貫穿七個單元。

書的最後還安排了三篇附錄,它們是名著引讀、語法知識和應用文示例。其中名著引讀分別給我們介紹了三本書《水滸傳》,《魯濱遜漂流記》以及《格列夫遊記》。語法知識是短語,讓學生對詞組的類型有所瞭解掌握。最後是應用文示例,包括表揚信和倡議書。

在一至五單元中一共有現代文二十篇,其中有十七篇是新選入的課文。這部教材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還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從選文內容來看,本教材主要關注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高,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遵循了語文教育規律,使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選文方面,多以當代作家作品爲主,突出時代精神,從各個側面反映社會生活,文質兼美,爲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供豐富的文本資源,如《巴東三峽》展現了祖國山河的美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體現了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梁啓超的《最苦與最樂》告訴學生擔負責任、完成責任的重要性,這些對國中的學生尤爲重要,它們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美感的薰陶。

2、綜合能力方面,本教材注重口語交際、寫作和綜合實踐活動。每單元都有口語交際,內容較爲豐富。有旅遊諮詢、當一回小記者、交流格言、開一次頭腦風暴會、科普講座、故事漫談、勸說等,這些交流活動都是根據每單元內容設計的,意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融匯其中。通過開展這些活動,使學生能蒐集信息、展開調查,從而獲得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把語文學習與生活聯繫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寫作內容也是與選文類型一致,與七年級相比難度有所提高,有寫景散文、消息、議論文、縮寫小說、事理說明文、讀後感、改寫《曹劌論戰》等,這些寫作雖有難度,但在內容上與學生學習生活貼近,學生還是有話可寫的。

3、 “單元說明”或簡要概括本單元的學習的內容,或簡要提示本單元的學習方法外,沒有什麼導讀一類的文字,學生沒有預設框框的束縛,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選擇適合自已的學習方法,去感受體驗,並作出自已獨特的反應。教材註釋簡明扼要,也爲學生留下自學和探究的空間。

4、課後“思考與練習”幫助了課堂上有的放矢地閱讀課文,師生展開討論的依據的指南。題量較少。除關涉課文理解的題外,每課練習中至少有一道向課外延伸練習,位於練習題的最後一題。這樣做的目的是把所學課文與社會生活接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人生。

依據課標及以上教材分析,提出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是:以本冊教材爲藍本,引導學生學習遊記類散文、新聞類文章、議論文、事理性說明文等新文體,初步掌握其文體特點,爲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繼續加強口語交際和寫作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

本冊教材教學的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瞭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及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的音、形、義,擴大識字量,積累好詞佳句;會背、會寫經典的古詩文。

能力目標: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近一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將文中感受到的有關人文素養活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