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光曲的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關於月光曲的教案設計

《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獨奏曲,具有清新、激越的意境和優美、和諧的曲調。本文生動地記述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課文內容距同學生活較遠,描寫的事件中感情變化細膩,課文的主體局部描述了《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月光曲》的內容、意境、感情是借皮鞋匠的聯想表達出來的。文章字裏行間表示了貝多芬卓越的才氣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因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環境特點,體會《月光曲》創作的背景是讀懂本文的基礎,充沛讀好文章的主體局部――描述貝多芬演奏《月光曲》的段落,理解《月光曲》所表達的內容、意境和感情則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環境特點,體會《月光曲》創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內容。

2.抓住重點段落,想像《月光曲》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3.瞭解貝多芬是個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音樂家。

4.認識本課11個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會正確書寫並能正確運用本課寫字表中要求寫的11個字。

5.集體創作班歌。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同學讀書慾望

1.讓同學根據課前蒐集到的相關資料,簡單介紹貝多芬。(同桌或小組交流,個別介紹)

2.教師小結或簡介貝多芬生平及音樂創作。

[點評:充沛利用課程資源, 激發同學的閱讀激情,培養同學收集資料的習慣。]

過渡語:貝多芬譜寫過許多著名的樂曲,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獨奏曲――《月光曲》(板書課題)(播放《月光曲》片段)提問:聽了樂曲,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就題提問,自主閱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1.同學提問。同學可能會提出:《月光曲》是怎樣創作出來的?《月光曲》表示的是怎樣的景象?貝多芬爲什麼創作月光曲?……(老師依據同學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簡要板書)

[點評:問題是發生學習的起點。鼓勵同學從題目入手,發現問題,調動起同學閱讀的興趣,有利於培養同學整體掌握課文內容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2.在同學提問後,同桌輕聲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讀準每個生字的讀音,並初步瞭解課文大意,引導他們從剛纔的提問中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協助的問題。

[點評:採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培養同學提出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裏讓同學從理解課文的角度去篩選問題,教同學學會提有價值的問題。]

3.同桌,小組交流篩選後的問題(不需統一問題,確保同學個性化閱讀,但均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4.帶着問題自讀自悟,一邊讀一邊考慮,一邊根據自身的體會做批註。

[點評:讓同學自身去進行閱讀實踐,自身去感受、考慮,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5.同桌交流。

6.個別提問。

(三)細讀課文,探究創作原因

1.獨立閱讀。理出全文層次,找出重點局部。

(1)讀:帶着問題反覆讀有關段落;

(2)說:同桌說一說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特定環境中,創作出《月光曲》的;

(3)思:爲什麼在這種特定環境中貝多芬能創作出《月光曲》?

(4)悟:《月光曲》的創作說明了什麼?

2.小組討論。總結出創作原因,說說《月光曲》的創作說明了什麼。

3.鼓勵同學根據描述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的有關內容,大膽設計板書並交流。

4.全班交流。在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啓發想像(在同學說出原因後,想像貝多芬會怎樣想?)

[點評:倡議同學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讀、說、思、悟、議,設計板書內容等項活動,培養同學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四)重點品讀,體會樂曲的內容、意境和感情

1.默讀第5~10自然段,感情朗讀第9自然段(與同桌互讀)

仔細品讀文中對錶達中心很重要的重點詞句。如難以理解的詞句,個人先聯繫上下文和通篇內容多讀、多思、多悟,然後跟同桌交流。真正有難度的,教師要做必要的指點乃至講解,如:“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路旁一所低矮的房屋裏傳出來”“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播放《月光曲》錄音。

2.配樂範讀,同學邊聽邊想像畫面。

[點評:在同學深入探究,瞭解了作品的創作過程,知道了作品的內容,充沛體驗了作品中的意境、人物的情感後,去欣賞《月光曲》,促使同學與音樂家和文章作者的情感交融。]

3.引導同學用多種形式表達對《月光曲》的內容、意境和感情的理解。(可以有感情地朗讀,作畫,描述……)

[點評:珍視同學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關注同學的個體差別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給每一個小朋友表達閱讀收穫和展示才氣創設機會。]

(五)配樂朗讀,感受感情變化

1.自由朗讀,揣測貝多芬思想感情的變化。

2.師生配樂朗讀,感受貝多芬創作過程中的感情變化,表達自身的情感。

(1)同桌互讀、交流。

(2)教師範讀、指導。

(3)配樂輕聲讀課文(自由讀)。

(4)指名配樂朗讀,全體感悟。

(六)自主學習生字

同學根據漢字的特點和自身喜歡的方式,將本課的生字編成練習題自身做或和同學交換做,做完後,同桌或小組交換檢查。

[點評:要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就要激發同學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給同學發明主動參與和表示的機會。放手讓同學大膽設計實踐與練習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同學主動、合作學習的激情。]

(七)課外延伸,集體創作班歌

結合“初顯身手”組織同學集體創作班歌。

1.依據“筆下生花”設計的內容互相交流,組織大家選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曲子。

2.討論確立班歌主題。

3.小組合作填詞。

4.彙報演唱。

5.評選最佳作詞和最佳演唱者。

[點評:同學在教師引導下學完了課文,懂得了音樂來源於生活,音樂是人們從心田流淌出來的歌。在配樂朗讀全文後,每一位認真學習的同學都會心潮澎湃,激情滿懷。都將沉溺在《月光曲》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此時,組織同學創作班歌,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案例點評

1.重視情感調動。《課標》指出:“應讓同學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考慮,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是同學、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閱讀也是同學、教師與文本中的人物和作者之間情感的碰撞與交融。同學在閱讀過程中的一系列活動和思想變化,均以豐滿的激情爲基礎。要確保同學的閱讀質量和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必需想方設法調動起同學閱讀的積極性,並不時激發同學的情感投入。

2.激發問題意識,培養同學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問題是創新的開端。要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必需注重培養同學的問題意識,讓同學帶着問題進入課堂,參與學習;帶着問題去讀書、思維、探究、交流,我們就應培養同學這樣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3.重視學法引導與培養。要使同學從“讀會”到“會讀”,必需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本設計引導同學從課題入手,整體掌握課文內容,理清層次找重點,抓住重點品讀體味,鼓勵同學設計板書,設計作業,具體有形地對同學進行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實踐。

4.注意同學語文素養的整體形成。通篇設計在突出以讀爲主的學習活動的同時,十分注意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綜合素養的整體形成。讓同學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說、思、悟、寫,進行全方位的語文實踐。